院线

搜索文档
A股影视院线板块盘初走强,欢瑞世纪涨停,慈文传媒涨超6%,金逸影视、华谊兄弟、百纳千成跟涨。
快讯· 2025-04-30 09:37
A股影视院线板块盘初走强,欢瑞世纪涨停,慈文传媒涨超6%,金逸影视、华谊兄弟、百纳千成跟 涨。 ...
影视院线板块盘初活跃,欢瑞世纪涨停
快讯· 2025-04-30 09:33
打包市场龙头,抢反弹就买指数ETF>> 影视院线板块盘初活跃,欢瑞世纪(000892)涨停,慈文传媒(002343)涨超6%,金逸影视 (002905)、华谊兄弟(300027)、百纳千成(300291)跟涨。 ...
A股公司交出年度答卷 去年实现净利超5万亿 净利润超千亿企业增至10家
证券时报· 2025-04-30 05:09
截至记者发稿,逾5100家A股公司披露了2025年一季报,其中,超六成企业一季度营收实现增长。进入 今年一季度,多个行业经营再上新台阶,也有部分行业经营下滑趋势得到扭转。如去年下滑明显的影视 院线行业,今年一季度业绩大幅回暖。风电设备行业去年净利润下滑逾20%,但随着去年四季度风电单 价探底回升,风电设备需求迎来高增长。今年一季度,该板块营收同比增长超36%,净利润同比增长近 23%。行业龙头金风科技单季营收逼近百亿元。 去年,比亚迪以542亿元的研发投入,成为A股新的研发投入冠军。在研发投入强度方面,排名前20中 科创板公司占据19席,创新药企业"霸榜"。 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去年A股公司增持、回购、分红积极性显著提升。截至记者发稿,已有 355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度现金分红方案,占比近七成,分红总金额1.59万亿元。统计显示,2024 年,A股公司分红频率明显提升,三七互娱、雅戈尔、玲珑轮胎等公司一年分红达到4次,另有59家公 司一年实施3次分红。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A股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基本完毕。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截至4月29日19时,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 近5300家。上述 ...
去年A股公司业绩稳中有进 一季报内需消费展现韧性
证券时报· 2025-04-30 05:09
截至4月29日晚19时,共有近5300家A股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占A股公司总数的98%。2024年,近六成 A股公司收入保持增长,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子、汽车、计算机等行业整体收入增长可观。 与此同时,已有逾5100家A股公司披露了2025年一季报,其中超六成企业一季度营收实现增长,贵金 属、风电设备、影视院线、游戏、休闲食品等板块一季度保持较高景气度。 龙头企业展现定力 从收入端来看,超过3000家A股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增长,占A股公司的六成。其中,超1000 家公司收入同比增幅超过20%,逾200家公司收入增幅超过50%。 多家创新药企业收入爆发式增长。在收入增幅前20名的企业中,有智翔金泰-U、亚虹医药-U、百利天 恒、迪哲医药-U等多家创新药企业。百利天恒2024年收入达到58.2亿元,同比增长936.3%;归母净利润 达到37亿元,同比扭亏。 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刷新多项历史纪录,《哪吒之魔童闹海》进入全球影史票房前列。Wind数据显 示,影视院线板块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51%,居各行业榜首。 今年1月实施或延续的家电以旧换新、消费电子国补等政策,对家电、消费电子等板块带动作用明 ...
平安证券:传媒行业细分领域迎上行机遇 关注IP潮玩流水表现
智通财经网· 2025-04-28 15:05
平安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智通财经APP获悉,平安证券发布研报称,由于国家利好政策的加持激励,文化娱乐产业供给端将呈现 多元增长趋势,传媒行业也将持续修复上行。基于可选消费的稳健修复逻辑,传媒行业细分领域或将迎 来上行机遇。建议布局业绩确定性较强、股息率高且分红率稳健的行业头部。 1)游戏及IP 3)广告营销 由于市场广告营销投放略迟于整体经济恢复周期,广告营销投放仍需要时间恢复。电梯及车站投放恢复 表现较快,其他渠道投放恢复速度较缓慢,致使行业内各企业业绩出现分化。该行认为,客户结构优 良,渠道资源属性较强,且利润率有改善空间的行业头部企业将率先复苏。该行看好头部广告营销企业 的宽阔"护城河",尤其是利润有望改善或提升的白马股,建议关注分众传媒及蓝色光标。 4)数字媒体及出版 一方面,从数字媒体板块看,长视频进入存量时代且规模稳定,头部企业市场份额高且仍有提高空间。 建议关注数字媒体行业头部,特别是体量较大且有新业务拓展的头部企业,建议关注芒果超媒。另一方 面,从出版板块来看,在图书零售销售表现中,文教及儿童类实现正增长,建议关注文教板块相关的出 版企业。 由于国家鼓励文娱消费政策的支持,游戏板块或将迎来新一 ...
4月24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第一财经· 2025-04-24 21:27
2025.04. 24 4月24日晚间,沪深两市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以下是第一财经对一些重要公告的汇总,供投资者 参考。 【品大事】 四连板先达股份:目前烯草酮产品成交价格稳中有升 后续价格具有不确定性 先达股份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近期关注到有相关媒体关于烯草酮产品的报道。公司所产 烯草酮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市场,主要销售季节为每年4—8月份。目前烯草酮产品成交价格稳中有 升,产品供应趋于紧张,但受市场竞争、原材料价格等因素影响,后续价格具有不确定性。 恒瑞医药:一季度净利润18.74亿元 同比增长36.9% 恒瑞医药披露一季报,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20.14%;净利润 18.74亿元,同比增长36.9%。 珀莱雅:一季度净利润3.9亿元 同比增长28.87% 珀莱雅披露一季报,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59亿元,同比增长8.13%;净利润3.9亿 元,同比增长28.87%。 超声电子: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2.26% 超声电子发布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4.66亿元,同比增长15.81%;归母净利润4177.25 万元,同比增长142 ...
上海电影(601595):2025年优质内容产能集中释放,看好IP业务成长性
国盛证券· 2025-04-22 18: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影行业复苏趋势较为确定,公司优质动画电影产能有望持续释放,院线+发行主业基本盘稳固,积极探索 IP 多元化变现方式,看好 IP 业务贡献业绩弹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6.90 亿元(YoY -13.19%),归母净利润 0.90 亿元(YoY -29.08%),扣非归母净利润 0.17 亿元(YoY -72.32%);2025Q1 实现营收 2.48 亿元(YoY +17.90%),归母净利润 0.65 亿元(YoY +41.55%),扣非归母净利润 0.51 亿元(YoY +77.34%) [1] - 2024/2025Q1 毛利率分别为 23.39%/32.95%,同比增长 0.56/2.11PCTs,归母净利率分别为 13.04%/26.37%,同比变化 -2.93/+4.41PCTs [1] 分业务收入情况 - 2024 年公司电影放映/卖品/广告服务/电影发行/授权业务分别实现收入 4.54/0.61/0.42/0.20/0.66 亿元,同比 -17.3%/-13.6%/+9.9%/-38.0%/+62.7% [2] 电影业务情况 - 2024 年受大盘表现平淡影响,公司电影业务承压,直营影院实现票房 4.65 亿元(含服务费),yoy -26.4%,市占率达 1.09%,同比微降 0.08PCTs;加盟院线实现票房 33.15 亿元(含服务费),yoy -26.1%,观影人次 7275 万,yoy -24.4%,市占率达 7.80%(yoy -0.48PCTs) [3] - 截至 2024 年,公司拥有直营/加盟影院 51/836 家(yoy +0.0%/5.0%),直营/加盟银幕 372/5354 块(yoy -0.8%/+5.0%) [3] - 2025Q1 全国电影票房 220.6 亿元(不含服务费)(yoy +48.7%),观影人次 5.21 亿(yoy +42.9%),后续行业优质供给强势恢复预期下,全年票房表现值得期待,公司电影业务有望显著受益 [3] IP 业务情况 - 2024 年子公司上影元实现收入 9387 万元,净利润 2750 万元 [4] - 内容方面,“奇谭宇宙”持续丰富,《小妖怪的夏天:从前有座浪浪山》定档 2025 年暑期,《中国奇谭 2》预计 2025 年上线,已发布 9 部短片片名和阵容,多个经典 IP 形象频繁亮相大型活动 [4] - 变现路径方面,公司与多个品牌展开 IP 授权联名合作,与多类型游戏开展联动,文创品牌“上影元品”累计开品近 500 款 [4] - 公司积极布局“AI+IP”,与多个 AI 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基于中国动画学派大模型的开发,探索多个领域,构建全新生态 [4]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2.7/3.3/3.7 亿元,同比增长 198%/24%/10% [5] 财务指标 | 财务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795 | 690 | 1,084 | 1,222 | 1,344 | | 增长率 yoy(%) | 85.1 | -13.2 | 57.0 | 12.8 | 10.0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127 | 90 | 268 | 332 | 366 | | 增长率 yoy(%) | 138.7 | -29.1 | 197.9 | 23.8 | 10.1 | | EPS 最新摊薄(元/股) | 0.28 | 0.20 | 0.60 | 0.74 | 0.82 | | 净资产收益率(%) | 7.7 | 5.5 | 15.1 | 17.0 | 17.1 | | P/E(倍) | 105.4 | 148.7 | 49.9 | 40.3 | 36.6 | | P/B(倍) | 8.1 | 8.2 | 7.5 | 6.9 | 6.2 | [6] 股票信息 - 行业:影视院线 - 前次评级:买入 - 04 月 21 日收盘价(元):29.87 - 总市值(百万元):13,387.73 - 总股本(百万股):448.20 - 其中自由流通股(%):100.00 - 30 日日均成交量(百万股):11.19 [7]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各项财务比率等详细数据 [11]
「长镜头」去年亏损超9000万元,Q1业绩“稳了”,金逸影视前路仍迷茫
华夏时报· 2025-04-15 21:50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电影市场低迷,金逸影视和横店影视均由盈转亏,2025年春节档票房火爆使院线公司回血,但3月后市场再现颓势,如何平稳发展成院线公司难题,金逸影视应夯实主业,横店影视则通过优化策略扩张并强调内容投资[2][3][5] 再现亏损 - 2024年金逸影视营收10.12亿元,同比降25.88%,净亏损9035.42万元,横店影视净亏损9637.64万元,均由盈转亏[2][3] - 2024年内地电影市场总票房425.02亿元,同比降22.6%,观影人次10.1亿,同比降22.3%,新片497部,较2023年少11部,票房5亿以上影片16部,较2023年少13部[3] - 截至2024年末,金逸影视有417家影院、2658块银幕,较2023年末缩减;横店影视有541家影院,较2023年末扩张[3][4] - 金逸影视影院多布局副省级以上城市且侧重南方,面临强大竞争;横店影视在下沉城市布局,有竞争力,春节档下沉城市贡献票房多[4] - 2024年横店影视优化影院建设和发展策略,新开资产联结型影院29家,关停或转让效益不佳影院,优化新增影院建设环节[5] 稳住主业 - 2025年春节档总票房95.10亿元,刷新纪录,金逸影视3月12 - 17日连续四个涨停板,1 - 2月内地总票房224.63亿元,同比增65.59%,其直营影院票房4.32亿元,同比增57.11%[5][6] - 金逸影视旗下公司参与投资的《唐探1900》累计票房达35.81亿元[6] - 3月内地电影市场票房19.25亿元,4月过半票房仅6.15亿元,市场再现颓势[6] - 金逸影视加大非票业务,加强电商矩阵建设,但应先夯实主业,升级影院、增强会员粘性、搭建内容团队[6][7] - 横店影视2024年出品24部电影,累计票房超同期全国总票房四成,2025年强调内容投资原则争取更多市场份额[7]
上交所制定新一轮《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3-27 10:48
四是上市公司的可投性更"高"。 "三投资"理念逐步落地显效,市值千亿以上公司股价三年累计涨幅 38%,信息披露工作评价为A的公司,评价区间内股价涨幅15%。回报投资者显著增强,近三年累计现 金分红达5.2万亿,占同期IPO和再融资募资总额的171%,近150家公司连续三年股息率超过3%。投资 者关系持续优化,连续三年实现年报业绩说明会全覆盖,其中2023年年报业绩说明会累计观看近4000万 人次,同比增长2.3倍。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近1200家沪市公司发布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342 家上市公司被纳入MSCI ESG评级,100家公司获得评级提升。长期资金加速入市,机构投资者持仓市 值由34.33万亿升至39.35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超7%。指数化投资快速发展,沪市股票ETF实现了对重 要宽基指数和中证一级行业的全覆盖,规模已突破2万亿,增长近200%,科创板ETF产品达66只,其中科 创50ETF规模近1800亿元。 发展和进步的同时,当前沪市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有待稳固,与投资者的期待相比仍有差距。 上交所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 ...
事关上市公司,上交所出手!
证券时报· 2025-03-21 18:52
文章核心观点 上交所发布新一轮《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提升财务造假线索发现能力、压实市值管理主体责任等举措,力争三年扩大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群体,此前两期计划已使沪市公司质量向好态势更明显 [1][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制定背景与目标 - 沪市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础待稳固,与投资者期待有差距,上交所围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总目标,总结前期经验制定计划 [3] - 上交所将落实计划,与各方合作,力争三年扩大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群体 [1] 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相比上一轮更注重的工作 - 严监严管,协同推进财务造假综合惩防,提升线索发现能力,打通多环节信息通道,打击多种违规行为 [3] - 聚焦投资价值,推动“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压实市值管理责任,引导分红回购,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 [3] - 突出主体责任,以公司治理为抓手,协同落实独立董事制度改革,规范约束控股股东等行为 [4] - 汇聚合力,提高走访调研覆盖面,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和联合监管执法,协助社会监督 [4] - 主动作为,发挥优势提升监管服务能力,创新融资品种和指数产品,支持公司转型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 [4] 沪市公司质量整体向好的表现 - 市场结构更“优”,制造业、科技类、民营公司数量和占比增长,千亿以上市值公司数量和估值提升 [6] - 企业发展基本面更“稳”,营收和净利润复合增长,实体企业现金流和资本支出改善,消费行业盈利增长,就业岗位增加,风险隐患收敛 [7][8] - 实体经济发展动能更“新”,研发投入增长,科创板相关领域公司增多,新产业布局加快,并购重组政策支持新动能培育 [8] - 上市公司可投性更“高”,“三投资”理念显效,回报投资者增强,投资者关系优化,可持续发展践行良好,长期资金入市,指数化投资发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