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

搜索文档
和讯投顾严笙:peek材料爆发,政策利好下暗藏新的机遇
和讯财经· 2025-04-29 18:47
(原标题:和讯投顾严笙:peek材料爆发,政策利好下暗藏新的机遇) 4月29日,三大指数震荡,peek材料爆发,政策利好下暗藏新的机遇,A股已经收盘,沪指微跌0.05,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同时收绿,但3500家个 股上涨,70个涨停板的火热行情却暗示了市场的暗流涌动。和讯投顾严笙分析称,今天三大看点,peek材料掀起了涨停潮,汽车零部件获得了12 亿资金的抢筹,政策组合拳该如何重塑市场行业格局?首先聚焦p一k材料概念股的狂欢,这一材料为何突然爆发?主要是上游原材料国产突破是 关键。另外下游的应用端,人形机器人单机peek用量达到6~8千克,若1,000万台产量将催化多少?259个亿的市场空间,低空竞技半导体设备等领 域。 同样需求激增,那政策的组合拳呢是正在塑造市场新的逻辑。公某部加速制定自动驾驶安全国际标准,l三自动驾驶即将合法上路,这一利好利好 传感器等细分领域。啊第三个国家能源局推动了大功率充电桩建设,800千瓦超充技术标准落地在即,高速公路服务区成为重点布局区域相关的设 备商供应商运营商将迎来订单的爆发,那么一些不确定的事情是什么?呢首先特朗普政府宣布了可能会减轻汽车零部件的关税,中国供应链的企 业受益 ...
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新能源绿色智慧充电场站项目开工
中国经济网· 2025-04-29 13:46
项目概况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新能源绿色智慧充电场站项目正式开工 合同工期两年 采用EPC总承包模式 [1] - 项目由深圳市超算力量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包括规划范围内的700座超级充电站 覆盖施工图设计 材料设备采购 配套设备安装等全流程 [1] - 充电站分布在广东 北京 天津 河北 河南 江苏 安徽 湖北等省际交通繁忙区域 打造"加油站式"智慧充电网络 [1] 技术应用 - 项目采用液冷超充技术 通过液体循环通道和冷却液高效散热 使更细的充电线可承载更大电流 成倍提升充电功率 [1] - 液冷充电桩实现"一秒一公里"充电速度 充电效率堪比传统加油 [2] - 同步建设充电智能服务平台 融合互联网 物联网 智能交通 大数据技术 实现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的能量信息交互 [2] 行业背景 - 新能源车"充电慢 充电难"问题突出 液冷超充技术成为行业竞逐焦点 [1] - 项目响应国家"双碳"减排目标 践行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发展理念 [2] - 中国铁建大桥局首次涉足新能源超级充电基础设施领域 将参与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2]
特锐德(300001):充电龙头地位稳 电力设备发力海外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8
财务表现 - 25Q1收入21.02亿元,同比+3.46%,环比-56.96%(调整后口径)[1] - 25Q1归母净利润0.65亿元,同比+5.17%,环比-86.22%,扣非净利润0.45亿元,同比-3.90%,环比-87.99%[1] - 25Q1毛利率37.51%,净利率10.35%,环比分别下降15.39和8.15个百分点[1] - 25Q1合同额突破38亿元,同比+30%,充电量突破40亿度,同比+40%[1] 充电桩业务 - 25Q1行业新增充电桩93.1万台(公用桩32.1万+私桩61.0万),同比+30.0%,环比-32.8%[2] - 截至2025年3月,公司运营公共充电桩74.57万台,市占率19.12%,Q1新增3.71万台[2] - 已成立独资/合资公司超290家,与超70家车企合作,累计建成车企品牌站1900+座[2] 电力设备业务 - 高压预制舱式模块化变电站和新能源箱变产品在新能源发电领域中标份额稳居第一[3] - 中高端箱式电力设备产品在中国铁路市场占有率第一,局部电力市场第一[3] - 25年4月预中标国华投资5.6亿元箱式变压器框架采购[3] - 25年1月签署沙特7亿元高压变电站订单,25年3月设立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全资子公司加速海外布局[3] 未来展望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12.11/15.94/22.86亿元[4] - 充电业务逐步轻资产化提升盈利能力,客户资源及平台生态壁垒显著[4] - 电力设备细分领域龙头地位稳固[4]
AI赋能优势业务加速转型 多伦科技“一体两翼”蓄势待发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5:3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23亿元,同比减少1.65% [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632.27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研发投入5411.5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10% [1] - 充电桩及储能业务营收4473.7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07.75% [5] 战略布局 - 以AI为核心驱动力,实施"一体两翼"战略布局 [1] - 推动AI技术与业务创新深度融合,覆盖智慧车管、智慧驾培、智慧交通、智慧车检、新能源等场景 [1] - 计划打造基于轮式、履带、四足、人形机器人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于交通巡查、警务互动等场景 [3] - 与中国民航科学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探索低空经济产业布局 [5] 业务发展 - 智慧车管业务收入2.52亿元,智慧驾培业务收入0.45亿元,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 - 推出Allspark火种-AI管理一体机,覆盖机动车查验检验智能审核等车管所全流程业务 [2] - 作为车检新规参与起草单位,推出"充电卫士"产品,已在山东、江苏试运行 [2] - 控股子公司金电科技在国内建立农村充电桩项目,并拓展比亚迪墨西哥、乌拉圭等海外充电桩项目 [4] 合作与投资 - 与小鹏汽车发起的广东星航新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合作建立珠海星芯创业投资基金,专注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投资 [3] - 加入江苏省低空经济发展产业研究院,牵头申报"无人机赋能下的城市重点空域空地一体化交通管理"示范应用场景 [5]
拆解7kW的家用汽车充电桩,用了哪些芯片?
芯世相· 2025-04-25 14:35
以下文章来源于汽车开发圈 ,作者EEVblog 在电动汽车逐渐普及的当下,家用充电桩成为不少车主的必备装备。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拆解一款 备受好评的 Zappi 7kW 单相 EVSE 充电器,一探其内部构造与工作原理。 Zappi 7kW 单相 EVSE 充电器是一款 2 级电动汽车充电器,主要用于为家庭电动汽车快速充 电。这里需要先明确一个概念, EVSE 即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充电器,真正的 充电器是内置在电动汽车中的,这一点在交流充电场景下尤为关键。 01 EVSE 的一些知识 首先,先搞清楚概念。 EVSE 虽然并非汽车内置充电器,但它有着更复杂的工程设计。 所有用于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器,不管是单相、三相,还是普通的 240 伏 10 安家用插座 (这里 说的可不是美国那种规格) ,它们都是交流充电器,其工作原理就是将电网的交流电直接输送到汽车 中,而真正的充电过程是由汽车内置的充电器完成的。 汽车开发圈 . EEWorld旗下账号,聚焦汽车电子软硬件开发,认真关注技术本身 我是芯片超人花姐,入行20年,有50W+芯片行业粉丝。 有很多不方便公开发公众号的, 关于芯片买卖、关于资 源链接 ...
2025充电桩行业简析报告
嘉世咨询· 2025-04-21 09: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充电桩行业展开,介绍其定义、分类、构成、政策环境、数量现状、产业链、竞争格局、痛点、快充技术及未来趋势等内容,指出行业虽有发展空间但面临挑战,未来将在政策驱动、技术普及、盈利模式和智能化等方面呈现新趋势 [11][13][4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充电桩的定义与分类 - 充电桩是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装置,可按充电方式、安装位置、充电接口、安装方式、充电速度五个维度分类 [5] - 充电方式分直流、交流、交直流一体充电桩;安装地点分公用和私人充电桩;充电接口分一桩一充和一桩多充充电桩;安装方式分落地式和挂壁式充电桩;充电速度分快充和慢充充电桩 [6] 充电桩构成 - 充电桩主要由电源、控制板、充电接口、保护屏障、外壳五个部分组成,控制板和充电接口是核心环节 [10] - 电源可来自电网或绿色能源设备;控制板实现对充电桩的控制和监控;充电接口有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两种;保护屏障保护充电桩免受外部环境影响;外壳保护内部设备并起美化作用 [10] 政策端 - 各地充电桩规划饱满,注重高效运营和与新能源车协同发展,2023 年中央强调充电桩建设重要性,2024 年招标规模扩大,支持政策有望延续 [11] - 2022 - 2024 年中国政府通过系列政策加速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提升充电保障能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等 [11] 充电桩数量 - 2025 年车桩比目标 2:1,2030 年目标 1:1,充电基础设施增速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基本匹配,中国充电桩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13] - 截至 2024 年 12 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 1281.8 万台,同比增长 49.1%;公共充电桩总数 357.9 万台,同比增长 31.29%;私人充电桩数量 923.85 万台,同比增长 57.38% [15] - 2024 年全年新增充电基础设施 422.1 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新增 85.3 万台,私人随车配建充电桩新增 336.8 万台 [15] 充电桩产业链 - 上游是产业源头,部件制造商打造电气元件,为充电桩功能和性能奠定基础 [18] - 中游聚焦充电桩集成制造与运营,提供全方位充电服务方案,承载前期投资并对接下游消费者 [18] - 下游由新能源乘用车企和其他应用市场企业构成,产业链上下游界限趋于模糊,促进了车企与运营商合作 [18] 竞争格局 - 截至 2024 年,特来电充电桩运营量最多,市场份额 19.3%,星星充电、云快充排名第二和第三 [21] - 特锐德是行业头部企业,毛利率稳定在 10% - 25% 区间,净利率处于 0% - 5% 之间,其他运营商大多亏损 [21] 充电桩痛点 - 直流桩是主流发展路线,核心为充电模块、充电枪、线缆和主控板,充电模块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 [26] - 交流慢充功率多在 10kW 以内,充电需 6 - 8 小时甚至更久;直流快充功率 50 - 60kW 左右,半小时可充满 80%,超过 80% 后充电速度下降 [26] 快充 - 纯电市占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续航时间短和充电时间长,提升充电速率成为新发力点,快充正从“加分项”变为“必选项” [29] - 快充精髓是充电功率远超电池容量,充电时长与充电功率成反比,充电倍率越高充电时间越短 [32] 快充的普及 - 快充普及需电池、电车、充电桩技术并进,电池材料高倍率化、电车平台高压化、快充桩广泛布局是加速要诀 [33] - 电池端需材料创新,如硅基负极、高镍正极、固态电解质等;整车端需架构升级,匹配车内用电需求;充电端需设施建设,兼容多种车型和高电压平台 [33][34][35] 液冷充电桩 - 液冷枪线提升输出电流和充电功率,华为、理想等车企已发布大功率超/快充蓝图,宝马与奔驰集团布局超级充电站网络 [37] - 各厂家液冷充电解决方案在最高充电功率、峰值电压、峰值电流和技术特点上存在差异 [38] 充电桩行业未来面临的挑战 - 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不均衡,中国一二线城市公共桩密集,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覆盖率低,欧美社区充电桩不足 [39] - 快充桩普及导致电网承载压力加剧,改造投入巨大,中小运营商难以承受 [40] - 技术标准不统一,全球充电接口、通信协议、功率标准未完全统一,跨品牌充电桩互联互通困难 [41] - 盈利模式单一,行业普遍亏损,前期投入高、回报周期长,服务费受政策限制,利用率低 [42] 充电桩行业未来重点关注的趋势 - 政策驱动“下沉市场”与“全场景覆盖”,中国发力县城、乡镇充电网络,欧美聚焦高速公路、社区公共桩加密 [44] - 快充技术全面普及,大功率充电桩成主流,充电功率跃升,车企与运营商联合布局超充站 [45] - 盈利模式从“单一服务”转向“生态增值”,探索多元变现,运营商转向轻资产运营 [46] - 智能化与网联化深度整合,AI 调度等技术优化电网压力,充电桩化身“数据终端”,与自动驾驶联动 [47]
超亿元!该SiC企业斩获新订单
行家说三代半· 2025-04-18 18:07
行业活动 - 5月15日将在上海举办"电动交通&数字能源SiC技术应用及供应链升级大会",涉及碳化硅技术应用及供应链话题 [1] 致瞻科技动态 - 与欧洲头部企业签署长期供货协议,成为其超充领域核心供应商,未来数年将供应价值数亿元的碳化硅液冷超充模块 [2][5] - 自主研发的碳化硅全液冷超充解决方案将大规模应用于欧洲充电基础设施网络 [5] - 新一代全液冷超充模块效率>97%,通过EMC Class B认证,满足欧洲高性能需求 [6][7] - 国内市场中,岚图5C超充技术采用其大功率液冷超充SiC电源模组 [8] - 已推出SiCTeX™系列碳化硅电驱系统和ZiPACK™功率模块,客户包括小米汽车、华为、比亚迪、上汽集团等 [9] 碳化硅充电模块技术进展 - 长园能源DC600L全液冷智能充电桩采用SiC液冷模块,整机效率95.6% [13] - 中电华星CES600系列600W电源模块采用碳化硅器件,能耗降低15% [14] - 蜂芒能源7-40kW充电模块采用碳化硅器件,功率密度提升,支持800V高压快充系统 [16] - 闪充聚能60kW液冷模块转换效率>97%,待机功率<10W,支持150V-1000V超宽电压 [18] - 宇视科技充电桩采用碳化硅模块,恒功率输出范围300-1000Vdc [19] - Kempower充电桩采用碳化硅技术,适用于公交站、卡车停车场等场所 [21] 碳化硅在超充领域的优势 - 240kW充电桩采用碳化硅技术后,模块数量从12个(20kW)减少至4个(60kW) [22] - 单台240kW充电桩通常使用40余颗碳化硅器件 [22] - 行业趋势显示高压快充车型增加,推动碳化硅在超充桩的需求 [21] 行业观察 - 碳化硅在超充模块中展现出显著的功率密度和能效优势 [22] - 多家企业推出碳化硅充电模块,推动该技术在超充市场的规模化应用 [13][16][18][19][21]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就202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国家统计局· 2025-04-16 15:21
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表现 - GDP同比增长5.4%,增速高于去年全年5%和去年一季度5.3% [5] - 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6.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6% [5] -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5.3%,3月份失业率5.2% [5]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6%,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5] 国际收支与外贸表现 -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出口增长6.9% [6] - 对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同比增长7.2%,占全部进出口额比重超过50% [11] - 外汇储备余额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6] 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 [6][34]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6][35]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左右 [12]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3.7%,高技术制造业比重15.7% [35] 消费市场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万亿元,同比增长4.6% [17][21] - 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1.7% [17]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4% [22] - 新能源汽车增长45.4%,充电桩产量增长26.3% [18] 投资与工业生产 - 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量接近1万亿元 [17]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8%,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9% [17] -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50.5%,连续两个月回升 [6][19] 民营经济发展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私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 [39] - 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4%,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9.7% [40] - 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同比增长5.8%,占全部进出口总额56.8% [40] 房地产行业 - 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降幅收窄 [30] - 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0%,40个重点城市增长1.2% [30] - 房地产开发企业国内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降幅收窄 [31]
【国信电子胡剑团队|能源电子月报】汽车功率持续升高,碳化硅渗透率稳步提升
剑道电子· 2025-03-26 11:26
新能源汽车市场 - 2025年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89万辆,同比增长87.1%,产量88.8万辆,同比增长91.6%,单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41.9% [3][8] - 比亚迪2月销量32万辆,同比增长164%,小鹏销量2.8万辆,同比增长515%,小米销量2.4万辆,环比增长17.2% [8][11] - 新能源汽车主驱功率持续提升,200kW以上主驱占比从2022年9%升至2025年1月28%,最高峰值功率从255kW升至450kW [3][13] 功率半导体技术 - 碳化硅(SiC)主驱模块渗透率从2022年10.2%提升至2025年1月18.9%,Si MOSFET占比从12.2%降至0.9% [15] - 800V车型中碳化硅渗透率从2023年不到20%增至2025年1月71%,800V车型整体渗透率尚未超过15% [20][22] - 主驱IGBT模块国产供应商占比达80.2%,芯联集成、时代电气、士兰微、斯达半导等头部厂商优势明显 [15][17] 充电基础设施 - 2025年1-2月充电桩增量63.4万台,同比增长48.4%,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长153%,私人充电桩增长16.4% [36] - 比亚迪发布1360kW全液冷兆瓦闪充终端系统,计划建设4000多座"兆瓦闪充站" [36][37] - 2024年新增桩车比为1:2.7,充电技术升级推动平均功率持续提升 [36] 光伏逆变器 - 2025年1-2月光伏新增装机3.94GW,同比增长7.49%,中东非、印度等新兴市场需求保持高增 [40] - 20kW、50kW、110kW光伏逆变器价格保持稳定,大功率组串式和集中式机型出货较多 [40][41] - 市监总局引导光伏行业供给端有序竞争,预计2025年行业将逐步改善 [40] 功率半导体市场 - 除部分IGBT产品外,低压MOSFET、高压MOSFET等功率器件交期和价格保持稳定 [45][46] - 台股功率半导体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从2016年低位持续上升,2024年有所回落 [42][47] - 海外品牌功率器件交期和价格在2024年后逐步企稳,行业进入平稳改善期 [45][49]
比亚迪新技术:充电5分钟行驶400公里
日经中文网· 2025-03-19 10:52
文章核心观点 比亚迪开发新型纯电动汽车平台,充电5分钟可行驶400公里,充电时间与汽油车加油时间相同,相关车型将搭载该平台,同时计划开发高功率充电桩并建设充电站,但推广存在不确定性 [2][3] 分组1:新型平台情况 - 比亚迪3月17日宣布开发出新型纯电动汽车平台,充电5分钟可行驶400公里,充电时间与汽油车加油时间相同 [2] - 董事长王传福强调该平台真正实现了油电同速的全新时代,充电从“人等车”变成“车等人” [2] - 4月发售的轿车“汉L”和SUV“唐L”等2款EV将搭载新型平台,汉L预售价格27万~35万元,唐L预售价格28万~36万元 [2] - 平台支持1000千瓦充电,通过改变车载电池结构、马达和空调设备等性能参数实现快速充电 [2] 分组2:充电桩计划 - 比亚迪将开发最大功率为1360千瓦的充电桩,并计划在全国建设4000多座配备该充电桩的充电站 [3] 分组3:行业竞争情况 - 美国特斯拉在中国推进最大输出功率为250千瓦的充电桩安装,华为技术在中国建设600千瓦的充电桩,比亚迪计划推出的充电桩输出功率远高于竞争对手 [2][3] 分组4:股价表现 - 3月18日,比亚迪股价比前一天上涨6%,创出历史新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