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药

搜索文档
9月开门红,超3200股上涨
第一财经· 2025-09-01 16:34
2025.09. 01 本文字数:862,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一财阿驴 9月1日,三大股指集体收涨,上证指数报收3875.53点,涨0.46%;深成指报收12828.95点,涨 1.05%;创业板指报收2956.37点,涨2.29%。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75万亿,全市场超3200只个 股上涨,超2000只个股下跌。 化学制药板块涨幅居前,兴齐眼药涨超14%,海辰药业涨超12%,华海药业、科伦药业、德展健康 等多股涨停。 大金融板块表现低迷,浙商银行、新华保险跌超3%,华西证券、湘财证券跌超2%。 个股方面,贵州茅台股价超过寒武纪-U,重新成为A股市场第一高价股,寒武纪跌近3%,日内成交 额超250亿元。中际旭创涨超14%,日内成交额超230亿元;宁德时代跌近1%,日内成交额超130亿 元。 主力资金 | | A股重要指数 | | | --- | --- | --- | | 名称 | 最新 涨跌 | 涨幅 | | 上证指数 | 3875.53 +17.60 | +0.46% | | 深证成指 > | 12828.95 +132.80 | +1.05% | | 北证50 | 1568.63 -5.62 ...
医药健康:2025年秋季策略会速递:创新药BD:趋势向上,热点扩散
华泰证券· 2025-09-01 16:34
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健康 2025 年秋季策略会速递— 创新药 BD:趋势向上,热点扩散 华泰研究 2025 年 9 月 01 日│中国内地 专题研究 8 月 27-28 日我们组织了 2025 年秋季策略会,在医药论坛《百花齐 放,创新药出海新热点》上,与会嘉宾重申了对国产创新药出海趋势 的积极预期,并展望潜在热点赛道如自免、肿瘤 ADC、代谢等。 核心亮点: 1、国产创新药 BD 高速增长,热点品类有望扩散:1)趋势上,年初至今, 国产创新药已达成对外授权 83 项(+57%yoy,24 年全年 92 项),涉及总 金额 845.31 亿美元(+185%yoy,24 年全年 488.13 亿美元)、首付款 43.21 亿美元(+165%yoy,24 年全年 40.47 亿美元)。2)方向上,除引领热潮 的肿瘤双抗外,自免、肿瘤 ADC、代谢等国产创新药出海有望百花齐放。 2、方向一:自免。自免领域已诞生一系列百亿美元级大单品,但进一步的 治疗需求仍有待满足。自免药物可能的升级方向包括靶点联合(如联用、多 靶点)、长效化、口服(如环肽)等,以突破现有单抗的疗效、安全性和依 从性天花板。国产创新药在双抗等潜在下 ...
同和药业:CMO/CDMO业务二季度有所增长,未来可期
格隆汇· 2025-09-01 16:28
CMO/CDMO业务表现 - CMO/CDMO业务第二季度实现增长 [1] - 近年CMO/CDMO新增项目数量增多 [1] - 部分老项目正逐渐退出市场 [1]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将积极服务现有项目并大力开拓新项目 [1] - 重点推动新项目早日放量以弥补老项目订单减少的缺口 [1] 长期增长预期 - CMO/CDMO业务有望在2027-2028年实现快速增长 [1]
仙琚制药(002332):业绩承压,期待制剂新产品带来增长动能
财通证券· 2025-09-01 16:25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且维持该评级 [2]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69亿元同比下降12.56% 归母净利3.08亿元同比下降9.26% 其中第二季度收入8.61亿元同比下降21.72% 归母净利1.64亿元同比下降12.89% [7] - 业绩承压主要由于原料药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行 以及制剂部分产品受集采影响 分业务看制剂业务收入11.27亿元同比下降7.2% 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收入7.30亿元同比下降20% [7] - 制剂业务中呼吸类产品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13% 妇科计生类2.07亿元同比下降11% 麻醉肌松类0.6亿元同比持平 皮肤科1.2亿元同比持平 普药2.3亿元同比下降23% [7] - 原料药业务自营部分收入4.23亿元同比下降13.6% 意大利子公司收入3.05亿元同比增长2.7% [7] - 公司制剂研发进展显著 上半年4个一致性评价产品申报受理 4个新仿制产品获批生产 包括贝前列素钠片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地屈孕酮片和黄体酮软胶囊 另有黄体酮凝胶和噻托溴铵吸入喷雾剂重新申报或申报受理 [7] - 在研产品包括CZ1S长效阵痛注射剂和奥美克松钠等 预计未来新产品将贡献增长动能 集采边际影响逐季改善 制剂销售趋势向好 [7] - 原料药业务通过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和深化海外子公司战略协同 以提升销售规模与盈利能力 [7]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8.36亿元 43.68亿元和50.58亿元 归母净利分别为5.72亿元 6.60亿元和7.76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8.6倍 16.1倍和13.7倍 [7] 财务预测与指标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3836.1百万元同比下降4.1% 2026年增长13.9%至4367.5百万元 2027年增长15.8%至5057.55百万元 [6]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72百万元同比增长43.9% 2026年增长15.4%至660百万元 2027年增长17.7%至776百万元 [6] - 预计2025年EPS为0.58元 2026年为0.67元 2027年为0.78元 [6] - 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的57.5%提升至2025年的58.4% 2026年58.9% 2027年59.2% [8] - 预计净利润率从2024年的10.0%提升至2025年的15.0% 2026年15.2% 2027年15.4% [8] - 预计ROE从2024年的6.8%提升至2025年的9.2% 2026年10.2% 2027年11.5% [6] - 预计PE从2024年的24.9倍下降至2025年的18.6倍 2026年16.1倍 2027年13.7倍 [6] - 预计PB维持在1.6-1.7倍水平 [6] - 预计股息收益率从2024年的3.0%提升至2025年的3.7% 2026年3.9% 2027年4.4% [8]
常山药业最新股东户数环比下降6.20% 筹码趋向集中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5:44
股东户数与筹码集中度 - 截至8月31日股东户数为49537户 较8月20日减少3275户 环比降幅6.20% 连续第3期下降 [2] - 本期筹码集中以来融资余额增加5607.95万元至19.15亿元 增幅3.02% [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发稿时收盘价50.85元 单日上涨0.85% 筹码集中期间累计涨幅5.76% [2] - 期间共8个交易日 其中3次上涨与5次下跌 [2] 半年度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92亿元 同比下降13.42% [2] - 净利润-2908.90万元 同比收窄37.98% 基本每股收益-0.0300元 [2]
科伦药业:目前公司两条高速生产线,已投入生产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5:43
生产运营 - 公司两条高速生产线已投入生产 [1] - 高速生产线车间成本较以往下降约20% [1] - 生产线实现降本增效 [1]
科伦药业:传统抗生素发酵板块在国内的市场格局和产能格局整体稳定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5:43
国内抗生素市场格局 - 传统抗生素发酵板块市场格局和产能格局整体稳定 [1] - 国家反内卷和去产能背景下 短期内三大抗生素中间体难以出现规模化新增产能 [1] 印度市场产能变化 - 印度受PLI计划推动 在青霉素板块新增产能 [1] - 中国企业青霉素发酵领域仍具备显著成本优势和话语权 [1] 国际竞争态势 - 中国企业正加快向国际市场直接出口 [1] - 中印两国青霉素产业链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 [1] - 中国在技术和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有望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1]
科伦药业:第十一轮集采涉及公司约14个产品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5:43
公司集采影响 - 第十一轮集采涉及公司约14个产品 大部分为新获批产品 对存量影响较小 [1] - 第十批集采及部分续标产品价格下降导致上半年仿制药板块承压 新中标品种尚未形成增量贡献 [1] 仿制药业务表现 - 过去三年仿制药板块营收和利润持续稳定增长 [1] - 公司作为集采头部供应商 新产品通过集采迅速放量 [1] - 公司持续实施成本领先战略 仿制药单位生产成本逐年下降 [1] 研发战略调整 - 集采环境下竞争激烈且单位产品盈利能力有限 [1] - 公司持续稳定投入仿制药研发管线 重点布局优势品种和管线 [1] - 公司对未来仿制药业务仍抱有较大期待 [1]
科伦药业:目前AI通过虚拟工程师调整实验罐发酵水平的效果已略高于未使用AI时的水平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5:43
AI技术应用进展 - 公司AI系统在硫氰酸红霉素生产线已全面接入 后续将尽快接入头孢和青霉素产线 [1] - AI调控的发酵罐平均产量超出对照组约3%到5% 相同物料投入下效果显著 [1] - 随着批次增多迭代速度加快 整体发酵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1] 研发效率提升 - AI介入后显著提升酶改造效率和酶的活性 大幅提高研发效率 [1] - 公司正逐步将AI应用于研发各项工具 未来期待AI在研发端发挥更大作用 [1] 产能扩展计划 - 公司下半年将继续提升AI并扩大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1]
同和药业(300636.SZ):未来3-5年公司总产能有望达到20亿的规模
格隆汇· 2025-09-01 15:30
公司产品管线进展 - 第二梯队17个新品种在未来3-5年有较大增长空间 [1] - 8个品种处于注册阶段并将陆续贡献营收 [1] 产能规划 - 未来3-5年公司总产能规模预计达到20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