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器械
icon
搜索文档
春立医疗收盘上涨1.24%,滚动市盈率56.31倍,总市值72.00亿元
金融界· 2025-07-07 19:19
股价与估值 - 7月7日收盘价18.77元,上涨1.24%,总市值72.00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 56.31倍,创273天以来新低 [1] - 市净率2.50倍,静态PE 57.60倍 [2] 行业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PE 51.42倍,中值37.44倍,公司PE排名第88位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4.50倍,中值2.51倍,行业平均总市值106.60亿元 [2] - 可比公司中九安医疗PE最低(10.21倍),山东药玻总市值最高(145.80亿元) [2] 机构持仓 - 13家机构持仓,包括8家基金、4家其他机构、1家券商 [1] - 合计持股3163.07万股,持股市值4.29亿元 [1] 主营业务 - 主营植入性骨科医疗器械,产品涵盖脊柱类、创伤类、关节类等 [1] - 2024年获国家工信部认定的人工关节假体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3.60% [1] - 净利润5807.11万元,同比增长5.20%,销售毛利率66.69% [1]
中国对欧盟限制采购中国医疗器械发起反制
财富FORTUNE· 2025-07-07 19:15
中欧医疗器械贸易争端 - 欧盟于6月20日宣布将中国企业排除在欧盟公共采购金额超过500万欧元的医疗器械和设备项目之外,分包给中国实体的部分不得超过项目金额50% [1] - 这是欧盟首次依据2022年通过的《国际采购工具》(IPI)对特定国家企业采取措施,欧盟政府采购市场价值约2万亿欧元/年,占欧盟GDP14% [1] - 欧盟指责中国推行"Buy China"政策,要求县级医院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占有率2025年达70%,2030年达95%,并称87%的中国公共采购项目存在限制进口医疗器械情况 [5][6][7]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现状 -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研发实力显著提升,已进入CT设备、磁共振成像系统等高端领域,具备与国际领先企业竞争能力 [2] - 中国体外诊断试剂凭借产品线丰富、检测快速、价格合理等优势,在欧洲基层医疗和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市场取得进展 [2] - 2015-2023年中国对欧盟医疗器械出口增长一倍多,2024年出口额达90亿美元,同比增长12% [3] 中方回应与反制措施 - 中国外交部批评欧盟"以公平竞争之名行不公平竞争之实",是典型双重标准 [7] - 欧盟中国商会认为IPI调查结论不公允,指出中欧长期保持GPA磋商,欧盟单边措施令业界失望 [8] - 中国宣布对等限制措施,采购预算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项目需排除欧盟企业参与,但豁免在华欧资企业 [13][14] 后续发展 - 7月下旬中欧领导人峰会将在北京举行,2025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外界期待双方借此契机解决贸易争端 [14]
卖不动OK镜的欧普康视溢价收购一家眼科医院
新浪财经· 2025-07-07 18:30
收购交易概况 - 公司拟以3.34亿元收购宿迁市尚悦启程医院管理有限公司75%股权,其中2.34亿元来自2021年规划的社区化眼视光服务终端建设项目募集资金,1亿元为自有资金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社区化眼视光服务终端建设项目承诺投入募集资金为10.76亿元,已累计使用1.08亿元,剩余约9.68亿元,项目进展约10% [2] - 本次收购资金占剩余募集资金的两成,公司调整原资金用途,将范围从诊所拓展至医院 [2] 标的公司情况 - 标的公司业务涵盖眼科医院、诊所等业态,旗下拥有2家医院,形成多层次眼科视光服务网络 [3]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标的公司股东权益价值为4.54亿元,较净资产账面值5214.61万元增值4.02亿元,增值率771.49% [3] - 2024年和2025年1月,标的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5亿元和1245.26万元,净利润为3058.6万元和409.15万元 [3] 交易条款与业绩承诺 - 交易包含业绩对赌条款,标的公司2025-2029年度扣非净利润承诺依次不低于3900万元、4680万元、5382万元、5920万元和5920万元 [3] - 收购款分6次支付,与工商变更、业绩考核挂钩,核心团队有10年任职要求和同业竞争禁止协议 [4] - 交易对手方需将剩余20%股权质押给公司,并签署永久性区域竞争限制条款 [4] 公司战略背景 - 公司2020-2024年营收增速从34.59%降至4.40%,净利润增速从50.57%降至-14.70%,业绩增长明显放缓 [6] - OK镜市场竞争加剧,消费疲软导致中高端消费谨慎,公司高度依赖的华东市场面临激烈竞争 [8][9] - 西南地区是公司第二大收入市场但2024年营收下滑4.96%,收购旨在拓展西南区域布局 [9][11] 行业环境变化 - OK镜被纳入带量采购压缩渠道利润空间,公司转向终端渠道投资以寻求新增长点 [12] - OK镜面临离焦框架眼镜竞争,实际选择比例约为1:5,后者因便捷性和低门槛更受青睐 [14] - 公司已推出第三代离焦框架眼镜产品,从自有体系扩展至外部渠道销售 [15] 收购战略意义 - 收购标的业务与公司核心产品高度重合,可快速导入现有产品体系 [11] - 标的在昆明拥有2家医院和7家诊所,具备当地市场覆盖度,可作为辐射西南的支点 [11] - 通过控股医院等具备验配资质的机构,应对OK镜验配门槛高和渠道变革的挑战 [12]
中科美菱龙虎榜:营业部净卖出1419.46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7 18:2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中科美菱今日股价上涨6.62%,全天换手率达33.72%,成交额2.10亿元,振幅14.96% [2] - 龙虎榜数据显示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1419.46万元 [2] - 北交所因日换手率33.72%将其列入龙虎榜 [2] 龙虎榜交易明细 - 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5047.65万元,其中买入1814.10万元,卖出3233.55万元,净卖出1419.46万元 [2] - 第一大买入营业部为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营业部(521.02万元),第一大卖出营业部为华泰证券成都蜀金路营业部(637.86万元) [2] - 近半年累计上榜龙虎榜7次,上榜次日股价平均跌3.21%,上榜后5日平均跌10.64% [2] 营业部买卖详情 - 买入端: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营业部(521.02万元)、国信证券深圳互联网分公司(509.68万元)、国信证券深圳红岭中路营业部(291.77万元) [2] - 卖出端:华泰证券成都蜀金路营业部(637.86万元)、国信证券义乌稠江街道营业部(581.33万元)、招商证券福清江滨路营业部(498.95万元) [2]
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政策鼓励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看好医疗器械板块结构性投资机会-20250707
光大证券· 2025-07-07 18: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增持 [5][7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鼓励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看好医疗器械板块结构性投资机会,建议增加医疗器械板块配置,预计国家药监局相关支持性政策落地将推动高端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脑机接口、AI+医疗等领域快速发展,研发储备强、品牌认知度高的细分领域龙头有望受益 [2] - 从支付视角,基于医药产业内的三种付费渠道(院内支付、自费支付、海外支付)梳理,看好院内政策支持(创新药械、设备更新)、人民群众需求扩容(血制品、家用医疗器械、减肥药产业链)、出海周期上行(肝素、呼吸道联检)三大方向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上周(6.30 - 7.4),A股医药生物指数上涨3.64%,跑赢沪深300指数2.10pp,跑赢创业板综指2.74pp,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4;港股恒生医疗健康指数收涨5%,跑赢恒生国企指数6.75pp [1][15] - A股涨幅最大的是其他生物制品,上涨7.1%;跌幅最大的是医疗设备,下跌0.57%;个股层面,塞力医疗涨幅最大,上涨51.55%;ST中珠跌幅最大,下跌4.79% [10] 本周观点 - 7月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有望在政策扶持下更快实现商业化落地,后续相关政策有望持续落地健全全方位标准体系,支持企业“出海”发展,研发实力强劲、产品规模化领先、出海战略领先的龙头企业有望获益 [2][22] - 建议关注港股低估值企业、稳健增长的消费医疗器械企业、研发实力强劲的龙头公司;2025年年度投资策略看好院内政策支持、人民群众需求扩容、出海周期上行三大方向,重点推荐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联影医疗、鱼跃医疗 [23] 公司公告更新 - 赛托生物控股子公司收到原料药欧洲药典适用性证书;贝达药业两款药品获批上市;华大智造子公司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长春高新拟境外发行股份并上市,子公司产品获批上市;百利天恒临床试验达主要终点;昊帆生物拟收购股权;中红医疗收购股权并增资;三诺生物新产品获欧盟认证 [25][26] 重要数据库更新 - 24M1 - M4医院累计总诊疗人次数14.83亿人,同比增长13.29%,各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均有增长 [27] - 2025M1 - M4基本医保收入10302亿元,支出7223亿元,25M4当月收入环比减少19.6%,支出环比增长13.4%,2025年M1 - M4累计结余3079亿元,累计结余率29.9%,25M4当月结余74亿元,当月结余率3.4% [37][41] - 6月抗生素价格涨跌不一,心脑血管原料药价格基本稳定,大部分维生素原料药价格环比回落 [45][47][52] - 25M1 - 5医药制造业收入、净利润同比下滑,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同比上升 [53][61] - 5月整体CPI环比下降,医疗保健CPI环比上升,其中中药、西药、医疗服务CPI同比有不同表现 [63] - 7月1日甘肃省医保局发布通知,自7月15日起执行8类医用耗材中选结果,不同耗材采购周期不同 [66] 医药公司融资进度更新 - 科源制药定增预案已受理,定增价格16.53元,募集金额35.8062亿元,用于收购其他资产 [68] 上周重要事项公告 - 多家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包括临时股东大会和年度股东大会;部分公司有股份解禁情况 [70][72]
技术是买来的,增长是等来的,福瑞股份:“躺赢”巨头、创新侏儒!
市值风云· 2025-07-07 18:09
核心观点 - 福瑞股份核心产品复方鳖甲软肝片在抗肝内胆管癌领域取得突破性研究进展,首次揭示其双重作用机制(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重塑肿瘤微环境)[3] - 公司业务分为药品(30%)和设备及技术(70%)两大板块,2024年总营收13.49亿(同比增长16.93%),超6成收入来自境外[9][23] - FibroScan系列设备是全球肝病无创诊断金标准,被90%药企用于MASH药物研发,2025年计划新增4000台设备安装(含2400台按次收费模式设备)[22][26] - 减肥药市场扩张为FibroScan带来增量空间,GLP-1类药物临床及治疗监测需求推动设备应用场景从肝病科向多科室渗透[28][29] 药品业务 - 复方鳖甲软肝片是全球首个抗肝纤维化中成药,2021年公立医院销售额2.31亿,与竞品安络化纤丸(2.21亿)、扶正化瘀胶囊(1.52亿)差距有限[10][11] - 药品业务十年收入停滞在3.5亿左右,2024年自有药品营收2.83亿(同比+44.31%),但主要因2023年低基数效应[14][15] - 药品毛利率稳定在50%-60%,但增长乏力,肝内胆管癌新适应症(年发病4-6万人,治疗费用30万/年)或成突破点[15][17] 设备及技术业务 - FibroScan系列设备获全球200多个权威指南推荐,2024年业务收入9.18亿(同比+10%),按次收费模式贡献4.12亿[21][24][25] - 销售模式创新驱动增长:单台设备成本1万欧元,检测收费40美元/次,250次可回本,2024年底按次收费设备装机量达651台[26] - 设备毛利率高于药品,2015-2024年复合增长率18%,2023年推出FibroScan GO/BOX后收入显著提升[23][24] 研发与并购 - 公司核心产品均通过外部获取:复方鳖甲软肝片购自302医院(1999年耗资2000万),FibroScan技术通过收购法国Echosens(2011年耗资1.84亿)[31][36] - 研发投入占比约10%,资本化比例32%-35%,主要聚焦FibroScan升级而非新产品开发[40][42] - 战略布局转向下游:拟收购福瑞汇医院96%股权(要求2025年入组患者5.68万人),投资20亿建设健康科技园[48][50] 行业地位 - 复方鳖甲软肝片占据抗肝纤维化第一品牌地位,但公立医院市场份额与竞品差距不足10%[8][10] - FibroScan在NAFLD/NASH领域形成技术垄断,2024年FDA批准的首款MASH药物Rezdiffra将其写入说明书[21][22] - 全球肝病诊疗协同效应显著:药品与设备组合覆盖"诊断-治疗-监测"全链条,但创新能力依赖外部突破[47]
港通医疗收盘上涨2.65%,滚动市盈率395.77倍,总市值20.9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7 18:01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7日收盘价为20.95元,上涨2.65% [1] - 滚动市盈率PE为395.77倍,创136天以来新低 [1] - 总市值为20.95亿元 [1] - 静态PE为145.27倍,市净率为1.68倍 [2] 行业比较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PE为51.42倍,中值为37.44倍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为4.50倍,中值为2.51倍 [2] - 行业平均总市值为106.60亿元,中值为51.15亿元 [2] - 公司在行业PE排名中位列第120位 [1]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8154户,较上次增加196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为35.28万元 [1] - 户均持股数量为2.76万股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医用气体装备及系统、医用洁净装备及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集成及运维服务 [1] - 主要产品包括医用气体装备及系统、医用洁净装备及系统、医疗设备及其他产品销售、运维服务 [1] - 获得多项资质认证包括"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428.67万元,同比下降68.09% [1] - 净利润为157.90万元,同比下降85.25% [1] - 销售毛利率为36.15% [1] 同业比较 - 九安医疗PE为10.21倍,总市值172.35亿元 [2] - 英科医疗PE为10.41倍,总市值164.55亿元 [2] - 新华医疗PE为14.30倍,总市值91.67亿元 [2]
超研股份收盘上涨2.86%,滚动市盈率72.07倍,总市值114.06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7 17:56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7日收盘价26 63元 上涨2 86% 滚动市盈率72 07倍 创63天新低 总市值114 06亿元 [1] - 公司PE(TTM)72 07倍 PE(静)78 35倍 市净率8 82倍 [2] 行业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市盈率51 42倍 中值37 44倍 公司排名第96位 [1] - 行业平均总市值106 60亿元 中值51 15亿元 [2] - 可比公司PE(TTM)范围10 21倍(九安医疗)至18 98倍(普门科技)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26755户 较上次减少23411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 28万元 户均持股2 76万股 [1] 主营业务 - 主营医学影像设备 工业无损检测设备研发生产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工业超声 医用超声 X射线 配附件 [1] - 工业超声无损检测产品为广东省名牌产品 [1] - 2022年获国防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9843 24万元 同比增28 69% [1] - 净利润3932 20万元 同比增47 70% [1] - 销售毛利率73 83% [1]
东星医疗收盘上涨1.89%,滚动市盈率28.99倍,总市值25.9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7 17:56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7日收盘价25 93元 上涨1 89% 滚动市盈率28 99倍 创18天新低 总市值25 97亿元 [1] - 股东户数11381户 较上期减少123户 户均持股市值35 28万元 户均持股2 76万股 [1] 行业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市盈率51 42倍 中值37 44倍 公司排名第65位 [1] - 公司PE(TTM)28 99倍 低于行业平均51 42倍和中值37 44倍 市净率1 15倍 显著低于行业平均4 50倍 [1][2] 主营业务 - 主营外科手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腔镜吻合器 开放式吻合器 手术床 无影灯等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818 65万元 同比下滑14 84% 净利润1206 40万元 同比下滑39 35% [1] - 销售毛利率44 40% 维持较高水平 [1] 同业对比 - 在同业可比公司中 PE值显著高于九安医疗(10 21倍)和英科医疗(10 41倍) 但低于新华医疗(14 30倍)和奥美医疗(15 34倍) [2] - 总市值25 97亿元 小于多数同业公司 如九安医疗172 35亿元 英科医疗164 55亿元 [2]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2025.06.30-2025.07.04):PD-(L)1/VEGF双抗BD预期引发创新药行情持续热潮
中邮证券· 2025-07-07 17: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收盘点位7952.02,52周最高8490.25,52周最低6070.89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PD - (L)1/VEGF双抗BD预期引发创新药行情持续热潮,阿斯利康与Summit潜在交易催化市场,反映MNC公司对PD - 1/VEGF双抗认可,其有望爆发巨大商业价值 [5] - 伏欣奇拜单抗成功上市,痛风领域创新药进入收获期,预计2030年国内抗痛风药物市场规模达100亿元以上,建议关注相关创新药企 [6] - 本周医药生物上涨3.64%,跑赢沪深300指数2.1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第4,其他生物制品板块涨幅最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周观点:PD - (L)1/VEGF双抗BD预期引发创新药行情持续热潮 - 7月3日阿斯利康正洽谈150亿美元潜在交易收购Summit的PD - 1/VEGF双特异性抗体AK112,反映MNC公司认可,PD - 1/VEGF作为下一代IO潜在基石药物有巨大商业价值 [5][14] - 以康方生物依沃西为例,它能同时靶向PD - 1和VEGF,安全性和疗效性优于传统联合治疗方案,带动多款PD - (L)1/VEGF双抗交易 [18][20] - 国内PD - (L)1/VEGF双抗/三抗产品商业化和研发进展重要,2025年上半年康方生物依沃西单抗获批上市,部分产品临床进度靠前 [22] - 2024年全球12款药物年销售额破100亿美元,默沙东帕博利珠单抗销售额294.82亿美元居首,受益标的有康方生物等 [25] 一周观点:伏欣奇拜单抗成功上市,痛风领域创新药进入收获期 -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预计2030年全球达14.2亿人,我国达2.4亿人,痛风无法完全治愈,治疗分急性发作期和长期治疗 [26] - 2024年我国抗痛风药物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7亿元增至22亿元,预计2030年超100亿元,目前在研药物靶点多,IL1β靶点产品进入收获期 [6][32] - 国内URAT1抑制剂在研产品多,2024年12月多替诺雷上市,恒瑞医药SHR4640报产,IL - 1β信号通路是痛风发作关键炎症通路,伏欣奇拜单抗获批上市,三生国健SSGJ - 613处于临床三期 [35][39] - 建议关注具备研发实力和先发优势的创新药企,受益标的有长春高新等 [40] 一周观点:本周医药生物上涨3.64%,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 本周医药生物上涨3.64%,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 - 本周医药生物上涨3.64%,跑赢沪深300指数2.1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第4,其他生物制品板块涨幅8.28%最大,医疗设备板块跌幅0.21%最大 [7] 细分板块周表现及观点 - **创新药**:本周创新药板块走强,看好后续行情,短期震荡正常,看好2 - 3年维度行情,选股思路包括出海已落地、待落地等标的 [48] - **医疗设备**:本周医疗设备板块下跌0.21%,估值有上涨空间,政策利好国产设备国产替代,看好AI +影像/手术方向,受益标的有山外山等 [49][51] - **医疗耗材**:本周医疗耗材上涨3.77%,随着高值耗材集采接近尾声有望稳步上涨,建议关注相关方向标的,推荐标的有英科医疗等 [52][54] - **IVD板块**:本周IVD板块上涨4.94%,估值有上涨空间,看好AI +辅助诊断等方向,受益标的有润达医疗等 [54][55] - **血液制品板块**:本周血液制品上涨0.01%,关注血制品广东联盟集采续约情况,建议关注头部血制品公司,推荐标的派林生物,受益标的天坛生物 [56][58] - **药店板块**:本周线下药店板块上涨2.52%,看好龙头药房,推荐标的益丰药房、大参林 [59][60] - **医疗服务**:本周医院板块下滑0.04%,即将迎来暑期板块修复,推荐标的新里程等,受益标的爱尔眼科等 [61] - **中药板块**:本周中药板块上涨1.27%,看好国企龙头整合、消费环境改善和创新驱动等方向,推荐标的康臣药业等,受益标的方盛制药等 [62] - **CXO板块**:本周医疗研发外包板块上涨7.13%,行业进入上行周期,建议关注龙头公司,受益标的药明康德等 [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