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轨道交通
icon
搜索文档
时代新材20250907
2025-09-08 00:19
**行业与公司** 风电行业与新材料行业 时代新材作为风电叶片龙头及新材料领域的重要参与者[2] **核心观点与论据** **风电业务表现突出** - 全球风电装机预期达110GW 同比增长26.5%[3] - 国内风电招标规模160GW 整机企业态度乐观[3] - 全球叶片产能117GW 大叶片供应紧缺[3] - 公司与中材科技双寡头市占率超50%[2][3] - 上游玻纤涨价15% 推动叶片价格上升5-8%[2][3] - 公司毛利率有望恢复至17%高景气水平[2][3] - 国内外新产线(广西、新疆、越南)今明两年投产[3] - 与维斯塔斯合作受益欧洲高需求 TPI破产助推海外拓展[2][3] - 2025-2027年风电收入预计107亿/108亿/110亿 同比增30%/1%/3%[3] **新材料业务成为新增长动力** - 产品包括聚氨酯、有机硅、高压树脂材料[6] - 应用于汽车悬架、新能源电池壳体、无人机复合机翼(合作小鹏汇天、大疆)[6] - 2025年预计新增收入4亿元 2026年翻倍[7] - 2025-2027年收入预计8.3亿/12亿/16亿 同比增70%/40%/35%[7] - 定增13亿元用于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展[5] **汽车零部件业务扭亏为盈** - 2024年盈利转正 毛利率提升约1个百分点[8] - 关闭欧洲高成本产能 转移至亚太低成本地区(如无锡)[8] - 拓展高价值产品(系统件、电池保护盖)[8] - 2024年利润约2000万元 未来利润弹性可期[8] **轨交与工业工程稳健增长** - 受动车组新增需求、维修市场及海外拓展驱动[9] - 轻量化弹性元件出货规模全球第一[9] - 横向拓展至高压供氢系统、储氢瓶、船舶减震等产品[9]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所有亏损业务于2024年实现扭亏[10] - 新项目处于产能爬坡阶段[10] - 2025年目标价17.56元 25倍PE估值 评级买入[10]
科安达:轨道交通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20:09
行业展望 - "十五五"期间轨道交通将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从国内主导转向全球引领 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1] -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规划发展将为公司带来未来预期受益 [1] 公司经营与订单 -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 [1] - 公司产品线通过研发创新不断丰富 [1] - 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1] 产能与资金规划 - 利用募集资金进一步扩大产能 [1] - 全面提升生产能力 [2] - 加大在研发、生产及内控管理等方面投入 夯实业务运作体系 [1] 产品与技术战略 - 以信号计轴系统、雷电防护系统和道岔融雪系统三大产品线为基础 [2] - 创新升级产品技术 提高市场占有率 [2] - 拓展智能诊断系统、智能运维系统、信息安全系统、电力自动化等产品 进入多个细分市场 [2] 市场拓展策略 - 积极探索新的营销模式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2] - 根据铁路及城轨分布格局建立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 [2] - 持续扩大海外市场 建立海外市场营销体系 实现国内外协同发展 [2] 管理能力提升 - 未来将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研发能力 [2] - 加大应收账款回收力度 [2] - 综合提升公司盈利和现金流 [2]
以人工智能推进产业创新
人民日报· 2025-09-05 06:16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重庆聚源通达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改造生产设备 提升定制化产品生产能力 合作客户包括赛力斯和长城等车企 [1] - 该公司生产效率提升6到7倍 工序不良率从5‰降至1‰ [1]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重庆基地运用物联网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 实现生产流程智能化 自动化和高效化 [2] 重庆智能装备产业表现 - 1-7月重庆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完成产值1343.9亿元 同比增长7.9% [1] - 智能制造装备产值224.2亿元 增长3.2% 动力装备产值104.3亿元 增长14.2% 农机装备产值189.81亿元 增长26.5% [1] - 新实施技改项目938个 带动技改投资增长22.7% 对工业投资增长贡献率达56.2% [1] 产业创新与政策支持 - 重庆市实施重大技术装备"首创优用"行动 聚焦新能源装备 机器人和低空装备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 [1] - 完善首台套产品认定及首购首用激励机制 构建重大技术装备研发推广体系 [1] - 组建轨道交通产业联盟拓展国际市场 打造"工业母机+" "机器人+" "低空装备+"等示范场景 [2] 产业链建设与招商引资 - 强化产业链招商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联合中国船舶集团建设内河新能源船舶研发制造总部 [2] - 协同中国中车集团落地轨道交通检测中试平台及制造项目 引进特变电工 中国商飞和宇树科技等龙头企业 [2] - 联动投资机构开展资本招商 依托明月湖产业基地培育初创企业 [2] 新能源与机器人产业发展 - 围绕风 光 水 氢 储等领域加快创新突破 构建从研发制造到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 [2] - 政产学研协同攻克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和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 补齐高端减速器等短板 [2] - 健全机器人检测认证体系 支持链主企业开放共享资源带动产业链协作 [2] 轨道交通产业布局 - 以整车企业为牵引引进关键零部件龙头企业在渝布局 推动本土专精特新企业加速成果转化 [2] - 举办新产品发布会及产需对接活动推广"重庆造"装备 [2]
非法占地、改变林地用途,徐州地铁资源开发分公司被罚
齐鲁晚报· 2025-09-03 08:17
公司违规事件概述 - 徐州地铁集团资源开发分公司在2022年3月至2024年6月期间未经批准擅自占用林地建设轨道交通6号线配套附属设施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相关规定[1] - 公司因非法改变林地用途被责令于2025年10月31日前恢复4225平方米林地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 并处恢复费用235337元1.95倍罚款 计458907.15元[1] 土地占用违规详情 - 同期公司在新区街道驿城村违法占用201295平方米土地建设汪庄车辆段、长兴路站和黄河东路站项目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3] - 处罚要求15日内退还80882平方米集体建设用地给驿城村集体经济组织 退还120413平方米国有建设用地给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政府[3] - 对非法占用的80882平方米集体建设用地处以每平方米100元罚款 总计808.82万元[3][4] 处罚执行机构 - 两项行政处罚均由徐州市铜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于2025年8月1日至4日期间作出 处罚文书号分别为徐铜自然资规罚字《2025》38号等[1][3][4] 公司背景信息 - 徐州地铁集团前身为2012年7月成立的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2020年8月改组为集团公司[4] - 集团下设9个部门 拥有3家分公司、12家二级公司、3家三级公司及6家参股公司[4] - 资源开发分公司为集团下辖分公司之一 直接涉及本次违规事件[5]
科创板空轨星链公司:坚定看好发展潜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06:54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 国内商业航天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民营火箭公司在火箭发动机和可回收技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动力系统实现从单台突破到批量制造的跨越[2] - 航宇科技航天锻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30% 已布局天兵科技 蓝箭航天 九州云箭 星河动力等多家商业航天客户[2] - 铂力特金属3D打印技术在大尺寸 结构复杂 耐高温材料零部件加工具先天优势 已助力多个商业航天客户完成发射任务 多个项目进入批量生产阶段[2] 企业产能扩张与技术投入 - 铂力特增材制造专用粉末材料产线建设项目预计建成后产能将增至3000吨/年 持续优化设计 技术研发 设备能力及产品交付质量[3] - 航宇科技将深化与全球主流厂商合作 拓展半导体设备 深海装备等高端领域多元化布局[3] - 交控科技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 重点投向自主虚拟编组运行系统 轨道湿润环境下列车控制系统等领域[4] 轨道交通技术创新 - 铁科轨道成立研发中心从事轨道扣件系统 新材料新工艺和3D打印技术研发 加快推进黑灯工厂建设[4] - 哈铁科技中标马来西亚及塞拉利昂红外项目 哈萨克斯坦洗车机项目 核心产品在国际市场实现重要突破[4] - 哈铁科技与香港地铁达成推广项目合同意向 实现地铁转向架构架自动清洗项目首次中标[5] 低空经济业务拓展 - 交控科技2024年低空业务实现从0到1突破 2025年上半年确认收入322万元 成功中标3个项目 新增合同金额1172.50万元[5] - 公司下半年将聚焦非暴露空间无人机产品化与市场化 深化AI+低空融合提升平台智能化能力[5]
浙江一批交通工程迎来新进展
每日商报· 2025-09-03 06:20
杭州地铁18号线建设进展 - 全国首个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机应用于地铁停车线建设 标志华家池站停车线顶管工程启动 [2] - 线路全长48.3公里且均为地下线 设19座车站含15座换乘站 连接萧山义桥站与临平世纪大道站 [2] - 项目填补萧山南片闻堰及义桥区域地铁空白 强化临平 萧山副城与主城区联动 [2] 嘉兴南湖机场通航准备 - 机场完成验证试飞并迎接首架民航客机 试飞历时90分钟检验通信导航及助航灯光等设施 [3] - 目标于今年年底前正式通航 后续将推进行业验收与投运准备工作 [3] 甬舟铁路建设里程碑 - 徐家隧道贯通使全线17座隧道中已贯通3座 铁路全长76.4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 [4] - 线路设7个站点包括宁波东 金塘及舟山白泉等 通过海底隧道与跨海大桥连接舟山群岛 [4] - 项目结束舟山市不通铁路历史 使其接入全国铁路网并成为长三角最后通高铁的地级市 [4] 浙江交通工程整体进展 - 杭州地铁四期 嘉兴南湖机场及甬舟铁路等一批重点项目同步取得阶段性突破 [1]
专场集体业绩说明会上话信心聊未来 科创板空轨星链公司:坚定看好发展潜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02:22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 国内商业航天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民营火箭公司在火箭发动机和可回收技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动力系统实现从单台突破到批量制造的跨越 [2] - 金属3D打印技术在加工商业航天大尺寸 结构复杂 耐高温材料零部件时具有先天优势 已助力多个商业航天客户完成发射和飞行任务 多个项目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2] - 航宇科技航天锻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30% 已成功开拓天兵科技 蓝箭航天 九州云箭 星河动力等商业航天客户 [2] - 铂力特投资的增材制造专用粉末材料产线建设项目预计建成后产能将增至3000吨/年 将持续强化在优化设计 技术研发 设备能力和产品交付等方面的市场竞争力 [3] - 航宇科技将紧抓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向高效低碳转型及商业航天 燃气轮机等领域需求扩容的机遇 积极拓展半导体设备 深海装备等高端领域多元化布局 [3] 轨道交通技术创新 - 铁科轨道成立研发中心从事轨道扣件系统 轨道部件以及新材料 新工艺和3D打印技术等研发 持续深化设备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工作 加快推进黑灯工厂建设 [4] - 交控科技将研发资金重点投向自主虚拟编组运行系统和轨道湿润环境下的列车控制系统等领域 持续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 [4] - 哈铁科技积极拓展海外和路外市场 中标马来西亚及塞拉利昂红外项目 哈萨克斯坦洗车机项目 核心产品在国际市场实现重要突破 [4] - 哈铁科技与香港地铁达成推广项目合同意向 实现地铁领域转向架构架自动清洗项目首次中标 路外和海外市场均取得新进展 [5] 低空经济业务拓展 - 交控科技低空业务在2024年实现从0到1的突破 2025年上半年确认收入322万元 成功中标3个项目 新增签订合同金额达1172.50万元 [5] - 交控科技下半年将重点推进非暴露空间如隧道和地下管廊无人机的产品化与市场化 深化AI+低空融合以提升平台智能化能力 [5]
聚焦硬科技 湖南科创板公司向创新要动能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02:16
文章核心观点 - 湖南省科创板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集体业绩说明会展示硬科技企业创新成果和发展动态 聚焦隧道掘进机、轨道交通、航空航天、3D打印、生物医药、钛合金、锂电新能源、能源物联网等领域 [1] - 科创板企业通过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实现业务增长 例如铁建重工新签合同同比增长3.15% 威胜信息AI产品收入占比达47% [2][4] - 湖南湘江新区通过政策支持和培育体系推动科创企业上市 目前直管区上市公司47家 其中科创板企业占湖南省总数一半以上 [5][6][7] 企业业务进展 - 铁建重工新签合同/中标合计77.27亿元 同比增长3.15% 其中隧道掘进机业务41.99亿元 特种专业装备业务11.73亿元 轨道交通设备业务23.55亿元 [2] - 威胜信息上半年推出36款AI相关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实现收入6.42亿元 占总营收47% [4] - 金天钛业聚焦高端钛合金材料研发 参与航空及水下重大项目研制 攻关低成本返回料、高温钛合金等技术 [2][4] - 航天环宇布局卫星互联网领域 加快商业航天"通导遥"一体化产品研发 [4] - 圣湘生物设立湖南湘江圣湘生物产业基金 累计投资近30个医疗项目 推进"AI+医疗"融合及国际化战略 [6] - 华曙高科2024年12月启用增材制造研发制造总部 建设工业级3D打印产业化基地 [7] 区域科创生态建设 - 上交所科创板培育中心(中部地区)形成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 覆盖科技成果转化、股权融资、产业链并购等领域 [5] - 湖南湘江新区实施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计划 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和资本市场服务活动 [6] - 湘江新区直管区拥有47家上市公司 A股数量占长沙市49% 占湖南省29% 其中9家为科创板企业 [6] - 新区将围绕湖南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大对硬科技企业支持力度 鼓励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 [7]
富册金科(FTFT.US)获超级高铁技术独家授权,携手Innovatelab破解马斯克Hyperloop瓶颈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19:02
公司合作与技术授权 - 富册金科全资子公司与Innovatelab LLC签署航速超级高铁项目合作书 获得列车真空包裹超级高铁技术的全球独家授权[1] - 在新合资公司中富册金科持股55% Innovatelab LLC持股45%[1] - 富册金科负责投资与对外融资 合作方负责技术与研发[1] 技术原理与优势 - 该技术为超高速地面运载系统 时速可达上千公里 采用开放式管道系统 列车在真空包裹状态下运行[1][3] - 通过移动真空包裹技术实现低空气阻力运行 从根本上解决传统Hyperloop管道全程低真空的能量聚集风险[3] - 系统将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系统 实现超高速 低成本 安全舒适运行[3] 市场前景与产业影响 - 该技术有望创造万亿级的市场需求 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1] - 技术特性包括高速 低成本和更加安全有效 将在轨道交通产业建立世界最强竞争力[1] 技术比较与突破 - 不同于Hyperloop的全程低真空管道设计 本技术采用开放式常压管道 避免能量聚集问题[2][3] - 解决了Hyperloop存在的安全运行风险 筹建难度 热胀冷缩连接难度和乘客故障疏散难题[2] - 技术发明人刘马文博士拥有美国发明专利(专利号:US11,220,278 B2)[4] 项目进展与规划 - 已完成静态真空包裹实验 200米运动真空包裹实验和计算机仿真实验 均达到预期效果[4] - 项目开发分为四个阶段:模型试验 系统集成 性能极限以及商业可行性运行[4]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推动该技术迈出商业化第一步[4] 行业背景与技术挑战 - 伊隆·马斯克2013年提出Hyperloop设想 但主要开发方Hyperloop One已因技术难题停业[2] - 传统Hyperloop需要维持管道全程低真空状态 存在多种尚未解决的技术瓶颈[2]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曾跟进开发Hyperloop技术[2]
“科创板迈向‘新高地’暨‘硬科硬客’2025年会”9月10日将在上海举行
中国经营报· 2025-09-02 15:04
会议概况 - 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科创板迈向'新高地'暨'硬科硬客'2025年会" 将于9月10日在上海举行 [1] - 年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指导下举办 聚焦科创板改革再出发 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1] - 会议将汇聚监管部门、科创板龙头上市公司、高端智库及市场机构等120余位重磅嘉宾 [1] 会议形式与内容 - 设置主题演讲及圆桌对话环节 [1] - 特别安排创新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集成电路、低空经济、轨道交通、新材料六大产业链主题闭门研讨 [1] 奖项发布 - 主办方将发布"2025硬科硬客杯"优秀案例 表彰具备硬科技实力、实现创新引领的科创板公司及个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