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互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东土科技:8月2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23:11
公司运营 - 公司召开第七届第十二次董事会会议审议2025年半年度报告等文件[1]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结构为工业互联网及相关业务占比90.74% 硬件收入占比9.26%[1] - 公司当前市值为155亿元[1] 业务构成 - 工业互联网及相关业务占据公司营收绝对主导地位 占比超过九成[1] - 硬件收入贡献不足10% 显示公司业务高度集中于软件服务领域[1]
科达自控半年报 第二增长曲线夯实长期发展动能
财经网· 2025-08-25 11:30
核心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49亿元 归母净利润457.83万元 [1] - 第二季度营收8156万元 环比增长21% 扣非净利润1005万元 环比增长242% [1] - 单季毛利率达47.70% 环比提升7.17个百分点 同比上升3.25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表现 - 新能源充换电业务上半年营收5147万元 同比增长40% [1] - 该业务2024年营收9700万元 同比增长208.65% [2] - 智慧矿山业务受煤炭市场下行影响业绩下降 [1][3] 行业环境状况 - 采矿业上半年利润总额4294.1亿元 同比下降30.3% [1]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1491.6亿元 同比下降53.0% [1] 成本费用控制 - 研发费用2230.2万元 较去年同期2158.93万元增长3.30% [2] - 销售费用1769.91万元 同比下降4.97% [2] - 管理费用1186.78万元 同比下降11.99% [2] 战略发展举措 - 拟以2.091亿元收购海图科技51%股权 系北交所最大收购案 [3] - 通过收购整合音视频智能分析与机器视觉技术资源 [3] - 持续培育第三增长曲线业务 [2][3]
石景山地区生产总值一年迈一个百亿台阶
北京晚报· 2025-08-22 14:04
地区经济发展 - 石景山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973.8亿元增至2024年1312.9亿元 四年间累计增长约339.1亿元 年均增长超百亿 [1] - 2024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6.6亿元 同比增长7.6% 增速居中心城区第一 [1] 产业结构转型 - 产业体系由"1+3+1"升级为"2+4+4"新格局 二三产业占比从7:3反转为1:9 [2] - 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60% [2] - 科幻、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四个特色产业年收入达1300亿元 [2] - 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健康、未来空间四大未来产业 获授牌"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 [2] 城市更新与重点项目 - "十四五"期间实施481个城市更新项目 带动投资超900亿元 [3] - 首钢园2024年游客量达1300万人次 成为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3] - 建设近2平方公里特色"会展小镇" 融合工业遗存改造与现代会展功能 [3] - 潮玩悦享水岸项目(永定河集)总体量约5000平方米 规划落地30个空间设计作品和品牌 [4] 产业推进机制 - 建立现代金融、人工智能、科幻+、工业互联网、未来健康五大产业"一产业一链长"机制 由区级领导担任链长推动产业链建设 [2]
上海工业数智化转型标准体系及5项应用团体标准发布
新华财经· 2025-08-21 22:23
标准体系发布 - 《上海市工业数智化转型标准体系》及5个深入应用的团体标准成果发布 [1] - 标准体系以共性技术、场景应用、评价改进为三大主攻方向 [1] - 体系增添工业基础模型、工业智能技术、智算平台、智能产品等新的细分技术方向以及制造业大模型应用的评估评价 [1] 标准化工作进展 - 标准专委会三年来发布和在研的团体标准达到25项 [2] - 专委会打造成拥有55家委员单位、74名委员的标准化组织 [2] - 上海市政府在2022年印发《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并提出《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加强标准服务 [1] 未来工作重点 - 标准专委会将积极按照《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加速核心标准研制 [2] - 未来工作将重点聚焦基础共性、关键技术、行业应用及检测认证等领域 [2] - 目标是推动上海市工业智能化发展 [2]
今年上半年北京石景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6.6亿元
新京报· 2025-08-21 21:13
经济发展 - 2024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696.6亿元 同比增长7.6% 增速居中心城区第一 [2] - "十四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973.8亿元增至2024年1312.9亿元 实现百亿级台阶式增长 [2] - 2021至2024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近1800亿元 占全市投资总量5.2% 2021-2023年地均投资强度连续三年全市第一 [2]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7.7% 居中心城区首位 [2] 产业创新 - 中关村石景山园2024年实现收入4600亿元 较2020年增长45.2% [6] - 建成共性技术平台14个 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59项 [5] - 形成"一核心、两组团、五个特色园区"发展格局 国家级高新区面积拓展至14.4平方公里 [6] - 建立梯次发展格局:国家级"小巨人"为引领 市级专精特新企业为主力 创新型中小企业为后备 [5] 产业集群 - 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成为北京市"一超多强"布局重要支撑 [6] - 科幻产业集聚区成为北京市"一核多点"布局中的核心 [6] - 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6] - 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建设全市虚拟现实产业组团核心承载地 [6] 人才政策 - 为青年人才提供12条专项措施 包括最高50万元研发资金支持及最长3年资助期限 [7] - 给予博士后及硕博毕业生最高2万元创业补贴 每带动1人就业再补贴2万元 上限10万元 [7] - 提供最高50平方米办公空间免费使用1年 首批团队已入驻3000平方米创业基地 [7] - 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可获得最高50万元奖励及配套服务 [7] 城市更新 - 实施481个城市更新项目 带动投资超900亿元 [8] - 106个老旧小区完成551万平方米楼本体改造 上下水改造率达93% [8] - 老楼加装电梯竣工173部 更新219部住宅老旧电梯 [8] - 首钢园2024年游客量达1300万人次 首特钢转型科技园区 北重厂改建科技文化产业园 [8] 生态环境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4.48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55.28% 获评国家森林城市 [9] - 建成40.2公里西山绿道 吸引超42万游客 推动12处全龄友好公园建设 [9] - 深化物业"红黑榜"机制 激励1047家次红榜项目 整改56家次黑榜项目 [9] - 实施垃圾分类"八条硬措施" 创新"智网实格"城市治理系统 [9]
聊城三方携手共建国家碳计量中心(山东)公共服务平台
齐鲁晚报网· 2025-08-20 12:33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齐光鹏的致辞,让大家对平台的技术实力和未来前景充满信心。浪潮云洲作为国家级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和"双碳"技术领域优势显著,蝉联六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地位与发展能力"双料冠军"。此 次合作,浪潮云洲将发挥其技术优势,为平台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国晓宁 8月19日,国家碳计量中心(山东)公共服务平台合作共建签约仪式在聊城市市场监管局举行。这一举措不仅是三方深化合作的重要里程 碑,更是聊城乃至山东践行"双碳"战略、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突破性实践。 仪式在聊城市检验检测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李元生的介绍中拉开帷幕。他强调了此次签约仪式的重大意义,指出这是三方在"双碳"战 略背景下的一次深度合作,将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全新动能。 聊城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吾雪在会上致辞。王吾雪分享了聊城水务集团在智慧水务、环保能源管理等领域的深厚积 淀。其所属的山东水兴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丰富的智慧管理经验和专业的平台运营能力,在"双碳"及能源管理领域取得了亮眼业 绩。王吾雪的发言,让大家深刻感受到国有企业在推动绿色发展中的责任与 ...
河北将打造超30个重点行业产业大脑
产业大脑培育工程总体目标 - 河北省计划到2027年构建"1+M+N"的"产业大脑+共享工厂"发展体系,包括1个省级产业大脑能力中心、30个以上重点行业产业大脑和N个共享工厂资源 [1] - 该体系旨在提升重点产业链、高新区、特色产业集群的数字化水平和产业资源协同配置效率 [1] 产业大脑的定义与功能 - 产业大脑是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政策链、资金链的数字化平台 [1] - 核心功能包括数据要素赋能、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1] - 为政府提供精准治理和产业链靶向招商服务,为行业提供研发设计和工艺优化服务,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和生态服务 [1] 产业大脑建设实施路径 - 产业集群和高新区需依托本地优势培育细分行业产业大脑 [2] - 河北省工信厅将建设省级工业产业数据仓,提供共性技术支撑和智能决策服务 [2] - 鼓励平台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参与建设,提供诊断评估、项目实施等服务 [2] 产业大脑赋能应用方向 - 推动企业与产业大脑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检验、仓储物流、经营管理等环节的数据共享和服务交互 [2] - 助力企业打造"共享工厂"模式 [2] - 依托河北省数字经济联合会等机构提供规划指导和咨询服务 [2] 产业大脑发展保障措施 - 鼓励各市加大支持力度,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3] - 通过"揭榜挂帅"形式培育细分行业产业大脑 [3] - 推动本地资源整合,为运营提供保障服务 [3] - 要求建设运营单位持续优化迭代,提升服务质量和经营水平 [3]
河南20条降本增效新政发布,科研仪器与技术创新获重点支持!
仪器信息网· 2025-08-19 11:58
科技创新与仪器设备升级 - 重点产业链企业联合科研机构成立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可获得技术引进及科研仪器设备购置投资额30%补助 最高500万元 [2][7] - 企业研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等产品按销售额比例奖励 单个企业年度最高500万元 [2][7] - 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按审定总投资额30%支持 最高补助2000万元 工信部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参照执行 [2][7] 企业技术改造支持 - 投资额超5000万元重大技术改造示范项目按设备软件投资额15%补助 最高1000万元 [3][7]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技术改造按设备软件投资额20%补助 最高500万元 [3][7] - 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和融资租赁补贴政策支持企业设备更新 [3][7] 数字化转型扶持 - 特色型、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按软硬件投资额比例补助 最高500万元 [3][7] - 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根据建设及赋能效果一次性最高支持200万元 [3][7] - 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县(市、区)创建达标后每个县最高奖补1000万元 [7] 绿色化改造激励 - 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等称号企业按设备软件投资额20%补助 最高500万元 [3][7] - 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企业可申请停止执行用电用水加价政策 [7] 融资与信贷支持 - 2025年计划新增科技型企业贷款1600亿元 [3][9] - 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4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并享受50%财政贴息 [3][9] - 支持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绿色债券等特色债券 [10] 税费优惠政策 - 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 [3][10] - 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发放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 [10] - 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10] 物流成本降低措施 - 氢能货车免收通行费 电动货车通行费7折优惠 [11] - 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1万-14万元 [11] - 购置挂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政策延续至2027年底 [11] 产业园区服务优化 - 支持建设"工业保障房"并给予租金优惠 [13] - 鼓励产业园区统一供应水电燃气 推进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 [14] - 配套建设人才公寓和保障性租赁住房 [14]
寄云科技NeuSeer平台:赋能高耗能工业,智慧能源转型新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8-16 13:07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3年9月 [11] - 2015年9月完成天使轮融资 [11] - 2016年5月发布工业大数据产品 [11] - 2017年2月引入A轮融资 [11] - 2017年8月发布NeuSeer工业互联网平台 [11] - 2018年5月引入B轮融资 [11] - 2019年3月引入B+轮融资 [11] - 2020年12月完成中电科领投的C轮融资 [11] - 2021年5月完成北方华创、中车资本和中网投的C+融资 [11] - 2022年9月发布全新NeuSeer 3.0产品 [11] 平台技术演进 - NeuSeer平台从1.0版本迭代至3.0版本 [1] - 1.0阶段围绕具体项目需求开发,存在高度定制化和数据处理不完善的局限性 [1] - 2.0版本实现产品化转变,形成完整产品线并在中车等企业应用 [1] - 3.0版本聚焦行业化、产品化与生态构建,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和算法模型 [1] 行业应用案例 - 在煤化工集团实现光-储-充-用综合运营服务,构建能源转型新格局 [3] - 在风-光-储-氢微电网容量优化及园区多能互补调度中发挥重要作用 [3] - 在炼化行业某智能工厂实现14个业务中心的多方面管理 [3] - 在石化领域为某企业油气田智能化提供数据融合与分析能力 [5] 技术创新与生态 - 通过算法优化和模型升级提升高端制造等行业的垂直应用能力 [7] - 工业互联网平台扮演"连接-洞察-优化"的关键角色 [1] - 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统一平台管理、资产与运营数智化 [1] 行业地位与标准制定 - 公司是中国第一批自主信创工业互联网的头部企业 [10] - 参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参考架构》等多项国家标准制定 [10] - 参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工业大数据白皮书》等行业白皮书编制 [10]
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在高耗能工业领域的智慧能源应用方案(63页 PPT)
搜狐财经· 2025-08-16 09:10
寄云科技NeuSeer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 - 公司是中国第一批自主信创工业互联网头部企业,参与多项国家标准制定,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参考架构》《工业大数据白皮书》等[9] - NeuSeer平台历经1.0到3.0迭代:1.0阶段以项目定制为核心但数据处理不完善,2.0形成完整产品线应用于中车等企业,3.0聚焦行业解决方案与生态合作[1][11][12] - 2022年完成超亿元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车资本等,重点服务半导体等高端制造领域[10][12] 平台技术架构与核心能力 - 提供工业网关、物联网平台、大数据分析等完整产品线,支持PLC/DCS/CNC等设备接入及MQTT/OPC UA等协议[20][31][34] - 具备设备数字定义、KPI指标计算(如OEE/MTTR)、机器学习模型运行环境等能力[37][38] - 边云协同架构:边缘智能一体机支持实时控制,云端平台实现数据融合与分析[24][30] 行业化应用与算法模型 - 覆盖能源、轨交、油气等六大行业,提供预测性维护、智能排产等场景解决方案[25][26] - 模型市场包含风电、半导体等领域数十种算法,支持虚拟量测、根因分析等[27][28] - 典型案例:北方华创半导体装备工艺监测实现国产化替代,数据处理性能提升数十倍[21] 能源数字化实践 - 源网荷储虚拟电厂方案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分布式能源集群协调与电力交易[1] - 煤化工集团应用案例:构建集中管控与分散协同模式,优化光-储-充-用综合运营[1] - 石化企业智能工厂实现14个业务中心协同,能源管理中心深度融入生产流程[1] 产品化进展 - NeuSeer 3.0提供零代码应用开发环境,含200+组件和行业模板(如新能源集控平台)[42] - 智能控制器支持IEC61131-3编程和Simulink集成,满足工业级实时控制需求[32] - 工业物联网平台支持百万级/秒时序数据接入,实现IT/OT系统深度融合[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