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
搜索文档
行情步入慢牛,外资巨头集体发声
证券时报· 2025-10-22 21:21
高盛观点 - 中国股票市场正步入慢牛行情,预计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受到盈利增长12%的趋势和估值进一步上修5%至10%推动 [1][3] - 牛市具备四大支撑:政策利好窗口开启、经济增长再度提速、股市估值较低、资金流强劲 [3][4] - 建议投资者思维模式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并关注成长型股票如中国民企十杰、中国AI题材、出海领军企业等 [1][4] 摩根大通观点 - 中期看好沪深300指数截至2026年底的表现,主要原因是居民资产配置逐步向股市转移 [1][6] - 特别看好“反内卷”主题,认为其可能成为“十五五”规划重点并有望带来18至24个月的投资行情 [6] - 建议关注服务消费领域机遇,如医疗保健服务、金融及文教娱乐,指出中国居民在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为9%低于美国的17%,在金融服务支出极低而美国为8% [7] 瑞银观点 - 市场中期向好,成长风格或仍是投资主线,短期内风格切换源于中美贸易摩擦、科技板块获利了结及杠杆资金担忧 [8][9] - 市场已大致反映关税冲击,科技板块成交金额占比从9月底的38%下降至32%,处于过去两年均值,融资余额不减反增显示杠杆水平可控 [9] - 当前投资创业板的风险回报较好,但小盘股进一步扩大超额收益的难度有所提升 [10]
金银隔夜暴跌后,交易员紧盯“技术成败线”:黄金4000美元、白银48美元
华尔街见闻· 2025-10-22 21:11
在经历隔夜市场的急剧抛售后,贵金属市场的紧张情绪陡然升温。 周二,现货黄金价格盘中一度暴跌6.3%,创下逾12年来最大单日跌幅,这一波动被视为"5西格玛"级别的罕见事件。金价一度下探4000美元整数关 口,该水平恰好与其21日移动平均线重合。尽管金价随后有所反弹,但仍面临显著压力。从技术层面看,4000美元是黄金当前最重要的支撑。若 黄金跌破4000美元,下方支撑或在3800美元。 据高盛分析,此次暴跌并无"明显的导火索",主要源于市场在连续上涨后,多头头寸变得异常拥挤。高盛交易员将黄金的走势图形容为如同崩盘 的"妖股"(meme stock)。交易员正密切关注黄金每盎司4000美元与白银每盎司48美元这两个关键技术关口,它们的得失将为市场短期走向提供 决定性指引。 黄金:4000美元成关键分水岭 技术图表显示,黄金价格已运行至"远低于"8日移动平均线的水平,显示出短期下行压力。 金价在隔夜低点精确测试了4000美元的支撑,该水平不仅是重要的心理关口,也是21日移动平均线所在位置。此后,金价虽小幅反弹,但目前恰 好交投于自今年9月以来形成的一条上升趋势线上,表明多空双方正在此激烈博弈。 从技术层面看,4000 ...
OpenAI秘密项目曝出,百名投行精英密训AI,华尔街最贵苦力要失业了?
36氪· 2025-10-22 20:56
刚刚,OpenAI内部秘密项目「Mercury」(水星)曝出!该项目正高薪招募百名前投行精英训练财务模型,旨在替代初级银行家的重复性工作。业内普 遍认为,这是OpenAI在算力成本高企背景下,加速商业化与盈利的关键一步。 AI先是找上程序员,现在轮到银行分析师了。 下一个华尔街的培训基地可能是一个提示库! 刚刚,OpenAI内部一个秘密项目曝出! 该项目正在招募100多位前投行从业者来训练它的财务模型,目标是代替初级银行家岗位中大量的繁重、重复性工作,项目代号为「Mercury」(水星)。 对于这次变革的对象——那些银行从业者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终于可以从繁重的Excel表格和无休止的修改工作中解脱出来了,拥抱了期待已久的自动化。 正如网友VibeEdge所言,OpenAI这步棋很有意思: 利用前银行家进行金融建模,确实有望把那些每周80–100小时、又累又折磨人的活儿给精简下来;如果他们能够把准确性和审计追踪做到位,这可能成为 改变金融行业规则的大事,很好奇它会如何发展。 然而,这场「看似进步」的变革也暗藏着坏消息的另一面——大量的银行业初级岗位可能因此消失。 近段时间,公众对于 ...
行情步入慢牛!外资巨头,集体发声!
券商中国· 2025-10-22 20:46
外资机构对A股市场的整体观点 - 高盛、摩根大通、瑞银等多家外资巨头近期相继发声,积极看好中国股市后市 [1] - 高盛认为中国股市正步入慢牛行情,预计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 [2][4] - 摩根大通看好沪深300指数截至2026年底的表现,主要因居民资产配置向股市转移 [2][7] - 瑞银证券认为市场中期向好,成长风格或仍是投资主线 [3][9] 高盛看涨的主要支撑因素 - 政策利好窗口开启,包括托底政策、需求侧刺激、"十五五"规划、新"国九条"提升股东回报及行业监管放松 [4] - 经济增长再度提速,AI资本支出提振盈利,"反内卷"重燃盈利希望,"出海"彰显竞争力,趋势性每股盈利增速提升至12% [4] - 股市估值较低,市盈率处于周期中期水平,债券收益率低迷,存在估值折让,美联储政策放松及中国利率可能下行构成利好 [5] - 资金流强劲,居民资产转配股票潜在可带来数万亿元资金流,全球投资者基于分散化需求及持续低配使中国市场重回视野 [5] 高推荐的投资策略与主题 - 投资者思维模式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 [2][6] - 建议在成长型股票中重点关注中国民企十杰、中国AI题材、出海领军企业、"反内卷"受益企业和A股小盘股 [6] - 同时以股东回报投资组合获取高现金收益率来实现平衡 [6] 摩根大通看好的投资主题 - 特别看好"反内卷"主题,认为它可能成为"十五五"规划重点,并有望带来18-24个月的投资行情 [7] - "反内卷"政策有望通过推动股票升值显著提升居民财富水平,主要得益于企业盈利、现金流和股息的改善 [7] - 与发达市场相比,中国服务消费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关注医疗保健服务、金融及文教娱乐等领域 [8] - 中国居民在住房支出占比高于美国(中国22% vs 美国19%),在医疗保健(中国9% vs 美国17%)、金融服务(中国极低 vs 美国8%)及文教娱乐(中国10% vs 美国13%)支出明显偏低 [8] 瑞银对市场风格的分析与展望 - 10月以来市场出现从科技成长往价值红利的风格切换,创业板指、科创50回调而红利指数上涨 [9] - 短期风格变化原因包括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投资者去风险、科技板块前期涨幅大获利了结、担忧杠杆资金流入放缓 [9] - 中期成长风格仍是主线,因关税冲击已大致反映在股价中,大科技板块成交金额占比从9月底38%下降至32%释放了仓位拥挤风险,融资折算率调整实际影响有限 [10] - 市场中期展望依然向好,"成长"风格可能跑赢"价值"风格,当前投资创业板的风险回报较好 [10]
失业率或临时性上升!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22天,创史上第二长纪录
华尔街见闻· 2025-10-22 19:55
政府停摆现状与纪录 - 美国政府停摆已进入第22天 成为该国历史上第二长停摆纪录 [1] - 停摆可能延续至11月并超越特朗普第一任期内35天的最长纪录 [1] 经济数据影响 - 关键经济数据的发布将暂停 对依赖数据决策的美联储构成直接挑战 [1][2] - 如果停摆延续 美联储在10月底的议息会议上可能无法获得必要的决策依据 [1][2] - 停摆将导致失业率暂时性小幅上升 但政府重新开门后将回落至4.3% [1] - 每日将有75万名联邦雇员被强制休假 可能技术性地将失业率推高44个基点 [1][2] - 与政府相关的承包商失业也会推高初请失业金人数 制造出经济急剧恶化的假象 [2] - 华盛顿地区受影响尤为严重 因其高度集中的联邦雇员、承包商、供应商及服务业企业 [2] 实际经济损失评估 - 本次停摆对GDP的拖累约为0.25% 且大部分影响将在政府重新开门后的下个季度得到修复 [3] - 员工休假会造成每日4亿美元的收入延迟 但更大的影响在于对信心的短期冲击 [3] - 本月早些时候仅获得部分薪资的联邦公务员将错过首个完整薪水支票 经济破坏将进一步加深 [1][3] - 白宫警告可能无法继续使用特殊会计手段支付军队薪资并防止下月联邦食品援助中断 [1][3] 两党僵局与核心分歧 - 停摆源于两党围绕医疗补贴的分歧 民主党要求国会为2200万面临医保保费飙升的美国人提供救济 [4] - 共和党拒绝就此谈判 特朗普表示不会在民主党这个疯狂的阴谋上被勒索 [4] - 参议院需要至少8名民主党人的支持才能克服对众议院通过的临时支出法案的阻挠 该法案将于11月21日到期 [4] - 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承诺在政府重新开门后将就延续扩大的《平价医疗法案》补贴进行投票 但民主党人持怀疑态度 [4] - 分歧核心在于成本 延续补贴将在未来10年增加3500亿美元债务 [5] - 参议院温和派之间的私下谈判未取得任何进展 关键温和派民主党参议员表示看不到任何解决僵局的出路 [5]
高盛:中国股市将步入更具持续性的上行趋势
证券日报网· 2025-10-22 19:40
本报讯(记者毛艺融)10月22日,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团队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提到,目前中国股市将步入 更具持续性的上行趋势,预计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受到盈利增长12%的趋势和估值进一 步上修5%至10%的推动。 高盛认为,四大因素支撑着中国股市迎来持久牛市行情。 第三,中国企业的估值较低。对于来自AI和超额流动性的右尾风险仍未被充分定价,主要原因在于: 指数市盈率处于周期中期水平;债券收益率低迷;中国股市相对于全球其他股票市场长期存在估值折 让。此外,美联储政策放松等也对股票估值构成利好。 第四,中国股市的资金面流向依然强劲。中国资本流入股市的结构性趋势可能已经开始;从外部环境来 看,基于投资分散化需求以及对中国市场的持续低配,中国市场已重回全球投资者视野。 高盛建议投资者采取以超额收益为中心的策略,在成长型股票中重点关注中国民企龙头、中国AI题 材、出海领军企业、"反内卷"概念和A股小盘股,同时通过股东回报投资组合获取高现金收益率来实现 平衡。 第一,政策利好窗口开启。 第二,企业盈利增长再度提速:AI改写了盈利格局、AI资本支出带来的盈利提振日益显现;"反内卷"举 措为企业盈利增长注入新动力 ...
高盛:中国“慢慢牛”正在形成 A/H股27年底有望上涨30%
华尔街见闻· 2025-10-22 18:48
核心观点 - 中国股市的投资逻辑正发生根本性转变,市场已进入一个更持久、波动性更低的“慢牛”阶段 [1] - 到2027年底,包括A股和H股在内的中国关键股指有约30%的上涨潜力 [2] - 此轮上涨将由约12%的盈利年均复合增长和5-10%的估值重估共同驱动,标志着市场从“希望”阶段进入“增长”阶段 [3] - 这一看法建立在友好的政策环境、盈利增长再加速、相对便宜的估值以及强劲的国内外资金流四大支柱之上 [4] - 投资策略应从“逢高卖出”转向“逢低买入”的战略性配置思维 [5] 市场趋势与表现 - 自2022年末低点以来,MSCI中国指数已反弹81%,收复了此前超过6万亿美元市值损失的约一半 [6] - 期间市场经历了4次重大回调,平均回调幅度达22%,导致“交易中国”而非“投资中国”成为主流心态 [6] - 预测中国股市正进入一个更持续、波动性更低的上行趋势 [7] 政策环境分析 - 中国政策总体上已转向市场友好型,有效降低了市场的左尾风险 [8] - 新“国九条”开启了公司治理改革新篇章,旨在提升股东回报,吸引长期资本入市 [8] - 2024年中国上市公司股息和回购总额达创纪录的3万亿人民币,预计2025/2026年将增至3.6万亿至4万亿人民币 [9] - 对占上市公司总市值60%的民营企业的监管环境已显著放宽,有助于恢复企业家信心和盈利动力 [10] 盈利增长动力 - 三大新动能有望将指数的每股收益增长推升至约12%的水平 [12] - 人工智能对盈利增长的贡献被上调至每年3个百分点,得益于中国科技巨头在AI资本支出上的加速投入 [13] - “反内卷”政策有望帮助部分行业实现利润率正常化,预计每年为指数EPS增长贡献1.5个百分点 [14] - 企业“出海”趋势预计每年为指数EPS增长再添1.5个百分点 [15] 估值水平评估 - MSCI中国指数的12个月动态市盈率为12.9倍,沪深300指数为14.4倍,均处于周期中部水平 [16] - MSCI中国指数的市盈率较发达市场折价35% [16] - A股的股权风险溢价相对于仅为1.8%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显示出较高吸引力 [16] - MSCI中国的公允市盈率区间为13.7倍至15.7倍,表明当前价格未完全计入AI和流动性带来的上行潜力 [17] 资金流向展望 - 国内可能已开始一场从房地产和固收类产品向权益市场的“资本大迁徙” [18] - 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中房地产占54%,现金和存款占28%,股票仅占11%,远未达最优配置 [18] - 预测未来几年可能有超过6万亿人民币的资金从楼市、固收产品和存款中重新配置到股市 [18] - 国际上,随着美联储政策转向宽松,全球基金对中国的低配状况使其具备修复配置的动力 [18]
高盛:中国股市将出现更具持续性的上行趋势
搜狐财经· 2025-10-22 15:47
核心观点 - 中国股市将出现更具持续性的上行趋势 预计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 [1] 政策利好 - 托底政策在一年前已经出台 需求侧刺激以及"十五五"规划将推动增长再平衡及缓解外部风险 [1] - 新"国九条"提升了股东回报 [1] 盈利增长 - AI改写了盈利格局 AI资本支出带来的盈利提振日益显现 [1] - 趋势性每股盈利增速提升至12%左右 [1] 估值因素 - 中国股市相对于全球其他股票市场长期存在估值折让 [1] - 美联储政策放松以及中国实际利率可能下行也对股票估值构成利好 [1] - 预计估值有5%至10%的上修潜力 [1] 资金流向 - 资本流入股市的结构性趋势可能已经开始 居民资产转配股票潜在可带来数万亿元的资金流 [1] - 基于投资分散化需求以及对中国市场的持续低配 中国市场已重回全球投资者视野 [1]
慢牛正在形成!多家外资机构力挺A股,高盛:未来两年有望涨3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15:47
核心观点 - 多家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股市的长期表现,认为慢牛行情正在形成 [1][2] - 高盛预计中国关键指数到2027年底有约30%的上涨空间,主要由盈利增长和估值重估推动 [1] 市场表现与机构观点 - MSCI中国指数自2022年末周期低点已反弹80%,期间经历4次重大下跌 [2] - 近期市场出现回调,上证指数在突破3900点后徘徊,沪深300指数从10月9日高点累计回调近3% [2] - 香港市场恒生指数从10月2日高点累计回调超5%,恒生科技指数累计回调近12% [2] - 高盛建议投资者思维应从“逢高减仓”转变为“逢低买入” [2] - 联博基金认为市场回调有助于释放风险,A股具备较高配置价值 [3] - 惠理集团指出A股估值低于美股,在科技、消费、医药等领域估值与盈利匹配度较高 [3] - 贝莱德基金关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认为市场可能进入由估值兑现驱动的健康上行阶段 [3][5] 看涨核心论据 - 政策窗口开启,需求侧刺激措施与新五年规划结合,旨在重新平衡经济增长并减轻外部风险 [4] - 经济加速增长,人工智能热潮改变企业盈利模式,逆周期政策重燃利润回升希望,预计中国企业每股收益增长率提升至10%至15%区间 [4] - 估值低廉,中国股票市盈率处于中等区间,债券收益率较低,相比全球股票持续折价,显得极具吸引力 [4] - 资金流动强劲,中国资本向股票的结构性迁移可能已经开始,由数万亿美元潜在资产再配置资金推动,同时海外投资者因多元化需求和对中国资产低配而重新关注 [4] 政策与产业支持 - 绿色转型、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3]
高盛:中国股市将进入更为持久的上涨阶段,关注同类中更多人选择的中证A500ETF(159338)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4:55
市场前景与指数预测 - 高盛预计中国股市将进入更持久的上涨阶段,关键指数到2027年底有约30%的上涨空间 [1] - 上涨动力主要由12%的盈利趋势增长和5%-10%的进一步重估潜力推动 [1] - 中国股票相对全球股市仍存在深度折价,潜在的中国资产再配置资金规模可达数万亿美元 [1] 短期市场驱动因素 - 中美博弈抑制市场风险偏好,资金避险行为或需等待不确定性消退 [1] - 市场目前聚焦于四中全会、美联储议息会议、APEC峰会中美领导人会晤等关键事件 [1] 中长期投资观点 - 中长期来看,牛市难言结束,回调或恰是配置的良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