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
icon
搜索文档
河北夏粮收购工作高效推进
新华社· 2025-06-20 12:52
夏粮收购措施 - 河北省合理布设收储库点并加强市场监测以保障粮食市场平稳运行[1] - 涿州市金谷国有粮食储备有限公司运用"智慧冀粮"平台实现一卡通快速检验减少售粮等待时长[1] - 公司建立完整经营台账对粮食品种日期凭证等全部登记确保收购规范性[1] 数字化管理应用 - 中央储备粮河北衡水直属库武邑分公司引入数字化仓储管理平台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监管[2] - 智能监控系统可对粮堆无死角实时监测并精准追踪每批次粮食出入库信息[2] - 农户通过网上预约排队使售粮流程从进门到入库缩短至1小时内完成[2] 地方政策支持 - 保定市积极引导多元经营主体参与收购并做好价格监测工作[1] - 衡水市500多万亩小麦收割已基本完成[1] - 检验合格粮食通过封闭传送带有序进入粮库[1]
内蒙古民营经济活力从哪里来
经济日报· 2025-06-20 06:16
民营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内蒙古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净增16.4万户,增长6.4%,民间投资占比达46.3% [1] - 截至2025年4月底,内蒙古民营经济经营主体突破280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的94.93%,同比增长5.6% [1] - 包头市民营经济对GDP贡献超65%,在新能源装备、稀土等领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3] 政府支持政策 - 2024年6月出台8类20条措施,涵盖清理限制政策、优化流程、融资支持、科技创新等 [1] - 建立"一企一策"机制,48家自治区级和427家盟市级重点民营企业获定制化服务 [5] - 设立1亿元民营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风险分担资金,降低银行放贷顾虑 [7] - 通过"蒙企通"平台累计受理民营企业诉求4133件,总体办结率82.3% [13] 企业案例与成效 - 华资实业通过政府绿色通道和人才招聘支持,成功转型粮食精深加工并投产2万吨/年黄原胶项目 [2] - 包头市政商恳谈早餐会机制每月举行,解决企业问题并衍生"三在两找"工作闭环 [3] - 卧龙电驱选择包头因稀土资源优势和营商环境,其永磁电机产业园已部分投产 [4] - 伊利集团在政府支持下实现乳业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增收5300万元 [5] - 中科超算获银行对接支持,668个机柜项目获贷款填补资金缺口,绿电比例超80% [6] 金融支持措施 - 2025年一季度政金企对接活动授信2144亿元,签约1336亿元,落地452亿元 [6] - 截至2025年4月末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984.3亿元,较年初增127.3亿元 [7] - 中型、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0.63、0.5和0.4个百分点 [7] - 前4个月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418亿元 [7] 营商环境优化 - 玉晶科技获政府物流支持,专用运输通道每年降低物流成本超3000万元 [10] - 时机天成科技累计获500余万元政策资金,研发投入占营收10%,拥有50余项知识产权 [11] - 通辽开发区企业研发的人工智能档案管理平台3.0版本上线,应用大数据和AI技术 [10] 现存挑战 - 融资成本高于发达省份,普惠金融产品种类较少 [7] - 部分项目申报程序繁琐,审批机制灵活性不足,资源分配需更均衡 [11] - 企业面临资金周期长、抵质押物不足问题,人才短缺制约创新发展 [12]
科技助力让“三夏”插上“智慧的翅膀” 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
央视网· 2025-06-19 10:43
小麦机收进度与效率 - 截至6月18日全国小麦收获进度达96% 标志着"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1] - 西南、黄淮海等重点麦区收获已圆满收官 总体进度比常年快2到3天 [1] - 国产9~10公斤/秒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成为跨区主力机型 单机日均收获面积达80亩 效率比5年前提高30%以上 [3] - 安徽累计投入大型高性能联合收割机16万台 高峰期日收获小麦超700万亩 进度较去年提前3天 [3] 农机智能化与数字化管理 - 河南推动"耕、种、管、收"全流程数字化 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数字平台实时监控农机上线情况、分布及运行轨迹 [5] - 山东组织28万名农机手和技术人员参与作业 烟台莱州投入318台携带智能终端和北斗导航的智慧农机 [5] - 江苏镇江使用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插秧覆膜一体机 当地供电部门安装约1万套新型农业接电箱支持农机充电 [13] 减损增产与产量提升 - 河北投入低损高效小麦联合收割机2.7万台 比去年增加1820台 预计全国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 [7] - 青岛即墨区小麦亩产达1400-1500斤 比去年增长20%左右 [8] 夏种夏管进展与技术应用 - 湖南益阳135.3万亩中稻播栽进入尾声 通过集中育秧和合理密植使每亩田平均苗数增加10% [9] - 江西南昌中稻播栽进度超70% 使用水稻精量直播机械使每亩种子成本降低10% 出苗率和结实率显著提升 [11] - 山东临沂采用"土地托管"形式集约化管理2700多亩玉米播种土地 [15] 气象与农事建议 - 中央气象台提示夏种区需利用6月18日至20日降水后的有利墒情加快播种 已播种地区需查苗补苗 降水强度大地区需防范渍涝 [17]
湿粮不落地 减损又增效(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人民日报· 2025-06-19 05:53
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建设 - 乐清市浙丰农事服务中心通过升级为净粮中心,提供预约登记、湿粮检测、协议定量、除杂及除糙等现代化粮食收购服务区域 [2] - 服务中心配备烘干机、除杂机、谷外糙米分离机、粮食质检设备等现代化设备,实现粮食从收割到入库全程不落地 [2] - 服务中心采取缓速适度烘干技术,避免高温烘干带来的粮食损失,同时提升日烘干效率40%以上 [2][3] 粮食处理效率提升 - 服务中心根据湿粮质量与农户协议确定烘干干粮重量,每增减1%水分,协议干谷重量相应增减1.2% [2] - 集并同炉烘干方式充分发挥设备效能,相比按户分炉烘干,日烘干效率提升40%以上 [2] - 整套流程可为农户节省售粮成本60-70元/吨,减少产后损失2%以上 [3] 规模化运营效益 - 温州市已建成46家净粮中心,服务能力达6760吨,实现市域重点片区净粮设施全覆盖 [4] - 运粮车从10吨升级为20吨,实现粮食集并运输,入库车次减少1/4,运费显著降低 [4] - 统一集并处理模式降低农户服务费用,同时提高净粮中心经营收入 [4] 政策推动与行业进展 - 浙江省自2023年启动现代化粮食收购服务体系建设,已有30个县(市、区)建成现代化粮食收购服务体系 [5] - 社会化粮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农户、服务中心、粮库多方共赢局面 [4][5]
“数字身份证”守护粮食质量安全
经济日报· 2025-06-19 04:15
区块链技术在粮食质量安全中的应用 - 区块链技术通过全链条实时记录、数据不可篡改、全程可追溯的特性为粮食质量安全提供精准溯源解决方案 [1] - 该技术为每批次粮食建立"数字身份证",覆盖从播种到销售的全流程数据自动采集与共享 [1] - 消费者可通过扫码追溯全流程信息,监管者实现穿透式监管,企业间协作效率显著提升 [1] 地方实践案例 - 福建省建成全国首个原粮质量追溯平台,覆盖省内所有政策性粮食承储企业和大部分规模以上加工企业 [2] - 山东省推动100多家企业强化产品质量追溯,建立"标准准入—质量认证—品牌授权"管理体系 [2] - 湖北省"荆楚粮油"平台实现粮油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环节可视化监管 [2] 技术落地挑战 - 生产端存在小农户数字化素养低、智能设备普及不足、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等"数字鸿沟"问题 [3] - 区块链无法保证源头数据真实性,需结合物联网验证、多方交叉验证和信誉机制构建信任生成机制 [3] - 高昂的硬件部署和系统开发成本制约中小企业参与,需建立可持续激励机制降低接入门槛 [3] 体系构建关键要素 - 需配套法律法规明确数据权属、隐私边界和责任认定规则 [4] - 制定全产业链统一数据标准以打破信息壁垒 [4] - 培育质量安全文化和技术信任共识,通过教育示范激发企业投资积极性 [4] 技术发展前景 - 随着技术迭代和成本优化,粮食质量溯源体系将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目标 [4]
首农食品集团以科技重塑田间到餐桌全链条
北京商报· 2025-06-18 21:39
粮食安全与科技创新 - 首农食品集团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复耕复垦地小麦产量,108亩试验田平均亩产较往年增产539斤,采用品种筛选、水肥精准供应、无人机植保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1] - 南郊农场300亩复耕复垦田小麦亩产达1018斤,超出北京地区平均亩产755斤34.8%,北京市25万亩复耕复垦地占耕地总量166万亩的15%[3] - 复耕复垦技术推广后单产每亩增产10公斤,全市年增产小麦2500吨[3] 粮食储备能力建设 - 首农食品应急保障中心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包含层高5.8米的成品粮物流仓库和34米高的3层楼房仓,实现数万吨粮食"上楼"存储,为国内第三例此类项目[3] - 园区储备能力显著提升:原粮20万吨、成品粮5万吨、原油5.8万吨,形成粮油储备与调配核心枢纽[3] 粮食加工技术创新 - 古船食品公司引入自动化包装线实现称重、装袋、封口、贴标全流程自动化,通过智能识别技术确保面粉袋精准分拣,提升包装效率与准确性[4] - 公司完成国家级和市级重大科技项目十余项,参与制定1项国家标准和4项行业标准,研发四大类80余款面粉产品矩阵覆盖家庭与工业需求[4]
海淀区发布2025年“三夏”生产工作提示
新京报· 2025-06-18 19:18
海淀区农业生产情况 - 海淀区小麦在田面积1100余亩,春播玉米在田面积5100余亩 [1] - 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对小麦、玉米生产开展实地走访调研 [1] 小麦生产管理要点 - 提早谋划抢收小麦,确保颗粒归仓,避免降雨影响 [1] - 成熟一块收获一块,保证小麦收获在适收期(蜡熟末期-完熟初期) [1] - 提前调试收割机等农机具,采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进行小麦收获作业 [1] - 提前准备运输车辆、晾晒场、烘干设备和贮藏库等设施设备 [1] - 与收购商提前联系沟通,落实运输车辆,争取收获后及时销售 [1] 玉米生产管理要点 - 春玉米近期重点抓好除草防虫和化控,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喷施苗后除草剂 [2] - 可添加杀虫剂防治田间害虫,在玉米6~8展叶喷施玉米化控剂,降低倒伏发生风险 [2] - 前期受低温影响长势较弱地块,可通过植株喷施叶面肥等措施促进生长发育 [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区农技中心将持续关注海淀区粮食生产动态,抓好"三夏"生产工作 [2] - 努力夺取夏粮丰收,夯实秋粮丰产基础,确保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 [2] - 高标准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 [2]
新农机发力 “三夏”进程加快
央视网· 2025-06-18 17:43
山东小麦收割进展 - 山东滨州惠民县小麦收获进入收尾阶段 利用新型农机加快进度 3000亩麦田不到两天完成收割 亩产约1000斤 [1] - 惠民县投入2.9万台机械设备用于小麦收割运输 已完成80%收获 预计6月下旬全部完成 小麦种植面积109万亩 [3] - 新型收割机可自动调整割台高度 适应多种麦收环境 减少损失增加产量 显著提升收割效率 [3] 河南新乡夏种情况 - 河南新乡利用科技化和机械化抢种 已完成秋粮播种超96% 种植面积503万亩 已播种484万亩 [4][8] - 封丘县采用北斗导航播种机 实现精准播种施肥 20亩地一天完成 效率较人工提升4-5倍 [6] - 原阳县实现机械化插秧 600亩水稻7天完成 较人工插秧缩短13天 秧苗间距均匀深浅一致 [8] 福建宁德智慧农业 - 宁德屏城乡打造智慧梯田 运用5G大数据技术 布设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 实现手机远程监测 [9][11] - 南湾村300亩梯田配备特色小型农机 抛秧机效率达20亩/天 较人工提升10-20倍 [13] - 宁德市预计种植水稻86.7万亩 目前已完成近60% 因地制宜使用行进式插秧机等设备 [13]
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以金融之力,“贷”来夏收好“丰”景
齐鲁晚报· 2025-06-18 11:43
金融服务方案 - 山东中行推出"粮食收储贷"普惠金融服务方案,支持夏粮收购,缓解粮食收储大户资金周转问题 [1] - 方案打通食品加工类企业上游原材料收储链条,为农户种田增收提供支撑 [1] - 德州中行依托粮贸贷产品创新推出粮贸客群服务方案,为粮食购销小微企业主提供专项授信服务 [3] - 威海中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农药生产企业提供免抵押流动资金贷款支持 [4] 贷款发放情况 - 山东中行自5月末以来累计发放"粮食收储贷"近4000万元,惠及粮食收储大户50余户 [2] - 德州中行为全市38户粮食购销商投放贷款1700余万元 [3] - 威海中行首次批复总量800万元,专项用于企业低毒农药原材料采购与生产 [4] 重点客户案例 - 聊城粮食收储大户王先生获得150万元贷款,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发放 [2] - 德州嘉弘粮油有限公司获得200万元"粮贸贷",填补旺季收购资金缺口 [3] - 山东碧奥生物科技获得800万元贷款,保障低毒农药稳定生产供应 [4] 区域农业特点 - 山东德州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50亿斤以上,占山东省近1/6 [3] - 德州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为粮食购销行业提供充足粮源 [3] - 山东碧奥生物科技是国家定点农药生产企业,专注低毒农药研发生产 [4] 服务措施 - 山东中行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了解需求,开通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 [1] - 辖内地市分行主动对接新型农业主体,推出地域特色产品服务方案 [2] - 德州中行重点支持种粮大户、乡镇村小型粮贸点等小微经营者 [3] - 威海中行通过实地走访、数据核查等方式全方位调研企业需求 [4]
华资实业紧抓健康消费升级趋势 专注做好主业
证券日报· 2025-06-18 00:10
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5.16亿元同比回落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44.51万元同比增长34.81% [2] - 毛利率较高的无水乙醇产品线销量占比提升5.35%成为酒精板块价值增长极 [2] - 年产2万吨黄原胶项目建成并试产实现多元化经营突破 [2] 业务战略 - 聚焦植物蛋白与高附加值健康食品赛道深化高端烘焙行业合作拓展功能性食品领域 [2] - 实施大众市场战略性收缩以差异化布局构筑抗周期防线 [2] - 酒精业务向化妆品基料、医药辅料、精密化工等高端领域延伸构建全产业链客户矩阵 [2] 产业布局 - 纵向深耕小麦价值链从普通功能性食品向特殊人群专用营养健康产品跃迁 [3] - 横向拓展玉米价值链从单一产品向高端系列产品跨越 [3] - 全力打造"绿色、健康、安全"产品品牌设立研发中心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3] 未来发展 - 深入挖掘玉米小麦深加工价值链优化运营效率提升产品质量 [3] - 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开拓新增长点推进并购整合资本运作 [4] - 通过技术创新和战略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全球行业地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