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

搜索文档
9.24一周年,A股总市值破116万亿元!四大变革重塑中国资本市场新生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12:03
一年前,2024年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重磅推出"降准降息+股市支持工具"组合拳,以系统性政策 力量砸开A股三年调整的坚冰,为中国资本市场注入关键动能。 一年后的今天,这场被命名为 "9·24行情" 的变革,已然开启A股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慢牛征程:沪深总 市值从81.8万亿跃升至116.6万亿(首破百万亿大关);寒武纪取代贵州茅台成 "股王";外资从连续两 年减持转为净流入超百亿美元;上市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所有数据的背后,是政策从 "托底" 到 "制度建设" 的升华,是资金从 "小票博弈" 到 "龙头集中" 的转 向,是市场从 "融资优先" 到 "投资-融资良性循环" 的质变。 站在一周年节点回望,"9·24行情"是投资者信心恢复与市场生态重塑的重要里程碑,更是A股市场高质 量发展的全新起点——一个以科技为主线、以龙头为核心、以慢牛为特征的全新资本市场,正承载着经 济转型的使命,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 "孵化器"。 1 政策筑基:多维度举措构建市场支撑体系 回溯2024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出台"稳地产、 稳股市、稳经济"一揽子 ...
蚂蚁集团在广州成立信息技术新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0:47
人民财讯9月24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蚂蚁逸智(广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柴 东凯,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大数据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等。 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 ...
"9·24”一周年,A股总市值破116万亿元!四大变革重塑中国资本市场新生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9:51
政策举措 - 2024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 证监会联合推出稳地产 稳股市 稳经济一揽子金融政策 包括创设证券 基金 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与专项再贷款工具 支持回购增持股票 鼓励长期资金入市和并购重组[3] - 2024年9月底证监会发布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意见 修订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沪深交易所同步精简重组审核流程[3] - 2025年1月22日多部门联合印发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实施方案 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 社保基金 养老金加大入市力度[3][19] - 2025年1月26日证监会发布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优化资源配置和服务财富管理[4] - 2025年5月7日出台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引导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型[4] - 2025年6月18日科创板增设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以服务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4] - 国务院2024年出台新国九条后 证监会推出60余项配套规则 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与监管底层逻辑[4] 市场表现 - 深证成指从2024年9月24日8435.70点升至2025年9月19日13070.86点 累计涨幅61.7% 超越纳斯达克指数25.91%和日经225指数19.41%[5][6] - 恒生指数从19000.56点升至26545.10点 涨幅45.48% 超越标普500指数16.54%[5][6] - 上证指数从2863.13点升至3820.09点 涨幅38.97%[6] - 沪深两市总市值从81.8万亿元增至116.6万亿元 增加34.8万亿元 增幅42.54% 首次突破百万亿大关[8] - 北交所总市值从2885.02亿元增至9087.94亿元 增加6202.92亿元 增幅215%[8] 资金流向 - 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扭转过去两年净减持态势 其中5-6月净增持规模达188亿美元[9] - 2025年8月A股新增开户数265.03万户 环比增长35% 前8个月新开户数1721.17万户 同比增长48%[16] - 2025年8月13日至9月19日A股成交额连续28个交易日超过2万亿元 9月日均成交额2.48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逾3倍[16] - 2025年9月1日A股两融余额达2.3万亿元 超过2015年历史最高值 9月18日进一步升至2.4万亿元 占流通市值2.54% 当日两融交易额3735.44亿元 占成交额11.8%[16] 行业结构变化 - 金融行业总市值从17.42万亿元增至21.8万亿元 增幅25.18% 保持行业首位[11][12] - 电子设备行业总市值从6.37万亿元跃升至13.58万亿元 增幅113% 排名从第三升至第二[11][12] - 信息技术行业总市值从7.14万亿元增至11.43万亿元 增幅60.13%[11][12] - 2025年8月6日农业银行A股市值达2.11万亿元 超越工商银行成为A股市值冠军 9月初股价突破7元刷新历史高点[13] - 2025年8月28日寒武纪收盘价1587.91元超越贵州茅台1446.1元 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宁德时代突破2021年历史新高[13] - 科技板块涌现胜宏科技等十倍股及新易盛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等牛股 诺德新生活混合C基金近1年收益率超180%[14] - 创新药板块恒瑞医药 药明康德等龙头企业年内涨幅均超50%[14] 上市公司经营 - 2025年上半年全市场5432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 同比增长0.16% 净利润3万亿元 同比增长2.54%[15] - 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同比增长3.27% 研发强度2.33% 创业板 科创板 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 11.78% 4.63%[15]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强度分别高于整体3.29和4.44个百分点 全市场11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 92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15] - 截至2025年8月31日818家上市公司公布现金分红方案 较上年同期增加141家 现金分红总额6497亿元 整体股利支付率31.97%[16] 市场生态建设 - 2025年1月1日退市新规全面实施 严格退市标准 加大出清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力度 拓宽多元退出渠道 加强投资者保护[21] - 2024年9月底并购重组新规落地一年内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 支持上市公司产业整合[20] - 2025年5月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 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新融资通道[20] -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试点规模突破2200亿元 公募基金总规模站上35万亿元台阶[19]
2025上海百强企业榜单发布,民企与新兴产业成增长引擎
国际金融报· 2025-09-24 09:17
此外,民营百强首次突破3万亿元,经济效益快速增长,新兴产业公司成为引领民营百强的龙头企业。 9月23日举行的2025上海百强企业新闻发布会透露,上海百强企业经营业绩继续保持扩张态势,连续第 三年站上全榜营收超10万亿元大关、入围门槛继续提高、净利润快速上升。 2024年,上海百强全榜营业收入10.03万亿元,同比下降0.42%;上海百强入围门槛达到107.3亿元,同 比上升2.4亿元;上海百强净利润达到6655.7亿元,增长率24.84%。 榜单显示,服务业百强、民营企业百强和新兴产业百强的营业收入指标也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民 营百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26%,新兴产业百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48%。 上海百强中电商、海洋运输、保险业、集成电路制造、智能终端制造等企业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增长幅度 较高;黑色冶金、汽车制造等行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明显下降。拼多多、中远海运、中国太保、美团等 行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和增加额较多,对支撑百强企业营业收入规模的保持有较大的贡献。 百强企业资产指标保持增长。上海百强资产总额超过49万亿元,增长率6.29%;所有者权益达到8.2万亿 元,增长率6.14%。服务业百强资产总额 ...
深圳英飞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深圳英飞拓仁用信息有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4 02:02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及子公司2025年度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总额不超过人民币42,000万元担保额度 其中为资产负债率70%以上子公司提供不超过39,900万元 为低于70%子公司提供不超过2,100万元 [3] - 全资子公司为公司提供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4,000万元担保额度 担保范围包括综合授信/贷款/承兑汇票等融资业务及日常经营履约类担保 [3] - 公司及子公司为英飞拓仁用提供担保额度不超过人民币15,120万元 可在子公司间调剂额度但受资产负债率限制 [3][4] 担保进展详情 - 英飞拓仁用与华夏银行深圳分行签订流动资金借款合同 申请金额人民币1,667万元贷款用于借新还旧 期限3年 [5] - 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担保范围包括本金1,667万元及利息/罚息/违约金等实现债权费用 保证期间为债务届满后三年 [5][6] - 本次担保后对英飞拓仁用担保余额13,639.85万元 可用担保额度降至1,480.15万元 [6] 被担保人信息 - 英飞拓仁用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注册资本18,285万元人民币 经营范围涵盖计算机系统集成/医疗器械销售/智能工程施工等 [6][7] - 被担保人资产负债率超过70% 不属于失信被执行人 [2][6] 累计担保状况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保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6,000万元 实际担保余额31,887.85万元 [8] - 担保余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达181.79% 均为合并报表范围内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间担保 [8]
上海百强企业营收总额连续三年站稳10万亿元大关
新华网· 2025-09-23 21:04
上海百强企业整体表现 - 上海百强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总额达10.03万亿元,连续第三年站稳10万亿元大关 [1] - 集成电路制造、智能终端制造、电商、海洋运输、保险业等企业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增长幅度较高 [1] 上海民营百强企业经济效益 - 上海民营百强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总额达3.3万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9.26% [1] - 上海民营百强企业2024年净利润合计为2245.5亿元,增长率达69.50% [1] 民营百强企业增长驱动因素 - 零售电商细分行业头部企业净利润大幅增加 [1] - 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企业正高速成长壮大,共同对净利润增长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1]
2025凤凰之星最佳雇主:中国海油、京东集团、神州数码
凤凰网财经· 2025-09-23 21:03
评选活动概况 - 凤凰卫视和凤凰网发起"2025凤凰之星上市公司评选"颁奖典礼于9月23日在广州举行 奖项设置覆盖创新、回报、责任、成长、品牌及全球化等关键领域 共颁发九项大奖包括最佳创新上市公司、最佳股东回报上市公司等 [1] 最佳雇主评选维度 - 最佳雇主奖聚焦以人为本的组织管理创新 评选维度包括健康保障体系、职场活力生态、幸福感知指数等 突出数智化管理工具应用成效 将员工体验与组织效能深度绑定 [1] - 通过综合评估企业文化、员工管理等创新实践衡量企业对人力资本的长期投入 旨在引导企业构建工作-生活-成长平衡机制 激发人才创造力 [1] 获奖企业名单 - 京东集团、神州数码和中国海油联袂获得最佳雇主大奖 经过五大核心维度综合评估和专家评审团专业打分 [1] 京东集团获奖详情 - 京东集团从北京中关村海开市场三尺柜台成长为近百万员工企业 坚信人是企业发展核心原动力 通过后浪计划、按需计划等人力资源举措为员工提供全方位关怀 [3] - 为一线员工提供全面五险一金保障 福利投入近500亿元(不包括社保支出) 居住条件改善累计投入220多亿元 [4] - 启动京东青年城计划 建成后将提供近4000套员工公寓及30多万平米配套建筑群 包含幼儿园、电影院等设施 [4] 神州数码获奖详情 - 神州数码致力于打造没有天花板的舞台 为价值创造者搭建事业平台 设计多元晋升通道和完善激励机制 [5] - 为员工铺设多元职业发展道路 尊重个体差异倡导多车道成长 技术人才无需跻身管理岗即可获得认可 [6] - 通过爱心基金、全面保障和互助文化践行家人般守护 以责任、激情、创新为内核举办技术日等活动 注重工作与生活平衡 [6] 中国海油获奖详情 - 中国海油坚持三减三不减原则推动考核瘦身健体 考核指标体系压减至2级以内 取消特别加分项 [9] - 所属单位打分指标压减59.2%(其中43.8%无需准备材料) 总部部门打分指标压减58.6%(全部无需准备材料) [9] - 构建从在校学生至企业战略科学家的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 实施工程硕博士校企联合培养、新员工三年培养海苗工程等计划 [9]
利空突袭!刚刚,盘中大跳水!
券商中国· 2025-09-23 18:57
印度卢比汇率表现 - 9月23日盘中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跌至88.8025,创历史新低,日内跌幅一度接近0.6% [1] - 截至发稿时卢比兑美元汇率报88.7460,日内跌幅为0.50% [4] - 自上周四以来卢比兑美元累计跌幅接近1% [1] - 2025年以来外国投资者从印度股市撤出超过150亿美元 [5] - 今年年初以来印度卢比累计贬值近3.7% [4] 印度股市表现 - 印度SENSEX30指数盘中跌幅一度接近0.5% [2] - 截至发稿时印度SENSEX30指数跌幅收窄至0.07% [2] - 该指数上周五和本周一分别下跌0.47%和0.56% [2] 美国H-1B签证政策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企业为H-1B签证申请人支付的费用提高至每年10万美元,此前费用通常在数千美元 [4] - 在美国所有H-1B签证中,71%至72%发给了印度人 [3][6] - 签证费用显著增加可能减缓印度工人被部署到美国的速度,打击印度IT行业盈利能力 [4] - 减少向美国派遣工人数量可能影响汇款,损害流入印度的美元资金 [5]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已对印度商品征收50%的关税,这在亚洲国家中最高 [5] - 高额关税抑制了印度出口前景,减少了外国资本流入,对卢比造成压力 [5] 印度政府政策动向 - 印度总理莫迪强调印度需要自力更生,减少对外国的依赖 [7] - 莫迪指出印度造船业占比从50年前的40%下降至目前的5% [7] - 印度政府实施新一代商品及服务税改革,将四档税率简化为5%和18%两档 [7] - 日常必需品要么免税要么适用最低5%税率,原本税率12%的商品几乎全部下调至5% [8]
成交34亿领跑同类!创业板50ETF(159949)资金悄然回流5.1亿 机构扎堆看好储能
新浪基金· 2025-09-23 16:32
资金流向与规模 - 近5个交易日ETF净流入5.1亿元,近20个交易日净流出37.3亿元 [1] - 截至2025年9月22日流通规模为259.70亿元 [1] - 近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金额达681.05亿元,日均成交34.05亿元 [1] - 今年以来178个交易日累计成交2305.77亿元,日均成交12.95亿元 [1] 流动性表现 - 整体流动性在同类标的中处于领先水平 [1] - 当日换手率达13.11%,成交额34.08亿元,成交规模位居同类ETF首位 [2] 前十大重仓股持仓 - 宁德时代持仓市值61.00亿元,占基金净值比24.25%,持仓数量24,185,337股,较上期减少8.08% [1] - 东方财富持仓市值27.23亿元,占基金净值比10.82%,持仓数量117,744,440股,较上期减少7.78% [1] - 汇川技术持仓市值12.03亿元,占基金净值比4.78%,持仓数量18,625,894股,较上期减少2.65% [1] - 中际旭创持仓市值11.86亿元,占基金净值比4.71%,持仓数量8,132,512股,较上期减少7.08% [1] - 迈瑞医疗持仓市值11.60亿元,占基金净值比4.61%,持仓数量5,162,060股,较上期减少5.77% [1] - 新易盛持仓市值10.53亿元,占基金净值比4.19%,持仓数量8,291,605股,较上期增加29.84% [1] - 阳光电源持仓市值9.36亿元,占基金净值比3.72%,持仓数量13,804,132股,较上期减少6.20% [1] - 胜宏科技持仓市值7.76亿元,占基金净值比3.08%,持仓数量5,773,004股 [1] - 亿纬锂能持仓市值5.42亿元,占基金净值比2.15%,持仓数量11,833,575股,较上期减少8.40% [1] - 同花顺持仓市值5.22亿元,占基金净值比2.07%,持仓数量1,910,318股,较上期减少6.74% [1] - 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基金净值比64.39% [1] 指数与产品特征 - 跟踪创业板50指数,由创业板市场流动性最优的50只股票构成 [2] - 聚焦信息技术、新能源、金融科技、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2] - 成分股多为成长白马,具备较好的长期配置价值 [2] - 作为布局中国科技成长板块的重要工具,规模领先且流动性强 [2] 机构观点与行业前景 - 美银证券指出2025至2030年储能电池需求保持强劲,中国龙头企业优先受益 [1] - 长江证券认为储能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需关注头部企业技术实力与成本控制能力 [1] - 国联民生证券中期看好科技主线,关注固态电池、储能、光伏等增量机会 [1] 市场表现 - 华安创业板50ETF收盘上涨0.68%,报1.476元 [2]
十二年,从跟跑到领跑!中关村用创新实践作答“时代之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3 16:31
核心观点 - 中关村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示范区 在制度改革 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构建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2013-2024年园区总收入从3万亿元增长至8.74万亿元 年均增速超10% 综合实力持续位居全国178个国家高新区首位 [1][2][3] 制度改革创新 - 开展"新四条""新新四条""工商19条""食药12条"等多轮改革 累计30余项试点政策全国推广 率先探索外籍人才出入境管理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等创新措施 [2] - 新一轮先行先试24条改革措施全面落地 部市出台配套政策50余项 财税人才等改革措施已在全国推广 [2] 技术创新与产业布局 - 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万亿级产业集群及医药健康 集成电路等9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合成生物制造 具身智能 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加速发展 [2] - 涌现人工智能大模型 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 自主可控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等世界级原创成果 实现从技术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2] - 2023年发布全球首个区块链开源存储引擎"泓" 小米牵头组建3C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 使国产手机核心零部件自给率提升至75% [3] 创新创业生态 - 构建"雨林式"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实现知识 人才 资本 技术等要素的密集流动与协同 [3] - 国家实验室与新型研发机构承担"从0到1"原始创新 科技企业聚焦"从1到N"产业化应用 [3] - 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关村创新创业文化 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源 [3][4] 未来发展方向 - 加大量子信息 类脑智能 深海空天等前沿领域布局力度 [4] - 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机制改革 构建新模式 [4] - 推动中关村标准与方案走向世界 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