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
icon
搜索文档
住房租赁条例正式落地,全国彩票收入创历史新高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7-22 23:39
住房租赁条例 - 《住房租赁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这是中国第一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的行政法规,旨在规范租赁活动、维护当事人权益、稳定租赁关系、促进市场高质量发展[1] - 条例共7章50条,内容涵盖出租承租活动规范、住房租赁企业行为规范、经纪机构行为规范、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等方面[1] - 2023年中国租房人口接近2.6亿,预计2025年将突破3亿,为租赁市场提供广阔发展空间[1] - 条例填补了住房租赁专门立法空白,有望加强监管有效性,解决行业存在的长收短付、随意抬高租金等经营乱象[1] - 租房者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上的权益仍有待强化,租购同权需要各地进一步推动[2] 六大经济大省经济表现 - 上半年除广东省外,浙江、江苏、河南、四川、山东五个经济大省GDP增速均超过全国5.3%的水平[3] - 浙江省以5.8%增速领跑,出口首次突破2万亿元,达2.07万亿元,增长9.1%[3] - 江苏、河南增速均为5.7%,四川、山东增速均为5.6%[3] - 广东省上半年GDP增速仅为4.2%,大幅低于全国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7%[3] - 工业部门为江苏、浙江及河南三省经济增长提供重要驱动力,民营企业拉动浙江外贸增长[3] - 房地产调整对广东经济拖累严重,规上工业及出口增速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 全国彩票销售 - 上半年全国彩票销售3178.54亿元,同比增长3%,创历史新高[5] - 近年彩票销售收入增速逐步放缓:2023年增长36.5%,2024年降至7.6%,2025年上半年降至3%[5] - 竞猜型彩票销售1402.57亿元增长4.7%,即开型彩票销售679.60亿元增长6.9%,乐透数字型彩票销售893.56亿元下降0.8%[5] - 26个省份彩票销量实现增长,山东、湖北、广东、重庆增加额较多[5] - 年轻彩民对"刮刮乐"类即开型彩票情有独钟,成为购买彩票的"生力军"[6] 惠誉下调美国行业评级 - 惠誉将美国25%行业前景展望下调至"恶化",原因是政策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增长放缓及预期利率长期维持高位[7] - 美国财政前景面临长期挑战,医疗保健相关行业将承压,政府总赤字可能保持在GDP的7%以上[7] - 预计2025年美国高收益债券违约率升至4.0%-4.5%,杠杆贷款违约率升至5.5%-6%[7] - 惠誉对美国经济前景预测较标普和穆迪更为悲观[8] 锂电池出口 - 上半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341.02亿美元(约24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4%,创历史新高[9] - 出口数量21.56亿个,同比增加17.52%,出口总重量208.72万吨,同比增长72.62%[9] - 碳酸锂价格从每吨7.5万元持续下探至6万元关口,出口量增长抹平价格低位负面影响[9] - 锂电池与新能源车、光伏构成中国外贸"新三样",但下半年出口增速可能放缓[10] 京东外卖业务 - 京东首家外卖自营门店"七鲜小厨"开业,采用"外卖+自提"模式,无堂食[11] - 门店位于北京东城区,使用透明厨房,提供现炒现做菜品,无预制菜[12] - 京东外卖业务面临餐厅运营管理、现金流等多方面挑战,业务不确定性增多[12] 神经连接公司进展 - 马斯克旗下神经连接公司一天内完成两例脑机接口芯片植入手术,累计完成9例[13] - 2025年计划完成20-30次植入手术,二代手术机器人植入电极速度提高11倍[13] - 技术最终目标包括治疗多种疾病和实现"人机意识融合",但面临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14] 股市表现 - 7月22日沪指涨0.62%报3581.86点,深成指涨0.84%报11099.83点,创指涨0.61%报2310.86点[15] - 两市成交额1.89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931亿元[15] - 基建和"反内卷"两条主线联手上行,超级水电概念股持续爆发[15]
京东回应外卖新模式:七鲜小厨不是抢餐厅生意,三年建设10000家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22 22:58
京东七鲜小厨商业模式 - 京东推出"七鲜小厨"作为外卖新业态,定位为"合营品质餐饮制作平台",采用"合营厨房+菜品合伙人"模式,由京东负责门店运营,餐饮品牌提供菜品配方并参与销售分成 [3][4] - 该模式已吸引近7000名厨师或餐饮品牌报名成为"餐饮合伙人",包括费大厨、嘉和一品等知名品牌 [5][12] - 首店位于北京东城区,提供10-20元补贴后单价的特色小炒、意面等菜品,支持外卖和自提两种服务形式 [3] 核心运营模式 - 菜品合伙人可获得100万保底分成及后续销售分成,京东承担租金、人力等全部运营成本 [10][13] - 通过集中采购中粮等大品牌食材,工厂端完成净菜加工,门店省去洗切环节以保障食品安全 [16] - 计划3年内在全国建设10000家门店,首日营业即出现爆单情况 [7][18] 与美团模式差异 - 京东采用全链条介入模式,从供应链到出品经营全程参与,而美团浣熊食堂定位为外卖服务基础设施提供商 [6][7] - 双方扩张目标差异显著:京东计划3年10000家店,美团同期规划1200家浣熊食堂 [7] 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 - 主攻20元以下客单价市场,通过供应链优势实现"好吃、便宜、安全"的三角平衡 [9][18] - 选址聚焦"幽灵外卖"高发区域,避免与合伙人现有门店直接竞争 [11] - 采用开放式厨房设计增强透明度,配备40项检验检疫标准和专业消杀服务 [14][18]
3年要开1万家外卖自营店,京东最新回应:已有7千人报名开发菜品
第一财经· 2025-07-22 22:49
京东七鲜小厨业务模式 - 公司宣布投入10亿现金招募1000道招牌菜合伙人,计划3年内在全国建设10000家七鲜小厨门店 [1] - 业务定位为合营品质餐饮制作平台,京东负责整体经营,合伙人仅参与菜品研发 [2] - 目前已吸引近7000位报名者,包括嘉禾一品、紫燕百味鸡等知名品牌 [2] - 采用"现炒+透明厨房"模式,拒绝预制菜,注重食品安全与新鲜度 [6] 合作与运营机制 - 合作模式中京东承担选址、建店、运营等全链路成本,合伙人获得菜品分成 [2] - 选址策略优先考虑幽灵外卖订单集中区域,避免与合伙人原有门店业务冲突 [2] - 初期仅入驻京东外卖平台,但对其他外卖平台持开放合作态度 [2] - 遵循京东外卖品质准入标准,属于线下即提模式,支持24小时直播展示 [3] 价格与供应链策略 - 单份菜品定价10-30元区间,强调低价高品质策略 [5] - 通过供应链整合实现从采购到配送全环节成本压缩 [5] - 目标是通过规模化将客单价下探至15-20元区间 [6] 行业竞争分析 - 区别于美团浣熊食堂的集中式外卖厨房模式,采用差异化竞争路径 [6] - 核心竞争优势在于现炒模式和透明厨房带来的食品安全信任 [6] - 通过零成本加盟降低中小商家参与门槛 [6] - 与美团模式相比,更注重供应链整合和技术壁垒建设 [6]
如何看外卖大战及下半年格局演变
2025-07-22 22: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外卖行业、电商行业、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即时零售行业、社区团购行业 - **公司**:美团、阿里、拼多多、字节跳动(抖音)、京东、诚心优选、青汇团、兴盛优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外卖市场现状**:竞争激烈,阿里和美团补贴战正酣,监管约谈使补贴力度减弱但大额优惠券仍在,市场单量达 2.5 亿单左右,美团冲击 1.5 亿单,阿里达 8000 万单,多为拆单带来的泡沫式增长 [1][3][4] - **阿里外卖战略**:核心是构建 C 端流量入口,不强求行业领导地位,美团仍是稳态格局下的龙头 [1][6] - **拼多多业务动态**:或 8 月进入即时零售市场应对电商业务影响,下半年 GMV 目标 500 - 600 亿人民币,对应 1600 - 1700 万订单量 [1][7] - **字节跳动优势与进展**:电商领域优势显著,有成熟商家和用户生态系统,抖音电商 2025 年上半年 1 - 2 月增速约 25%,3 - 5 月增速 35% - 40%;本地生活服务推出“探饭”agent,招募品质商户入驻随心团业务,但算力瓶颈限制大规模推广 [1][8][9] - **美团面临压力与机会**:面临多平台竞争压力,低价订单影响致市场份额下滑,若外卖市场增速提至 10%左右,即时零售增速提至 25% - 30%,可通过赛道扩展获增量收入和利润 [2][10][11] - **市场对美团预期**:存在分歧,短期有分歧,二季度财报发布及三季度过半后,美团 UE 状况更稳定,利于投资者预测后续发展趋势 [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社区团购业务曾经历监管叫停,2020 年 12 月两部委要求平台遵循 9 个不得,不允许低价倾销,最终老牌平台规模减弱,美团优选因进入外卖大战关停大部分省区业务 [5] - ChatGPT 流量增速较快并考虑收取佣金,AI 应用迭代对电商行业影响深远,阿里加码外卖是应对抖音竞争力增强 [7]
三家外卖平台,被约谈!
券商中国· 2025-07-22 21:41
市场监管约谈外卖平台 - 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对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开展行政约谈 通报近期外卖平台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要求严格落实整改措施 履行主体责任 [1] - 会议要求平台企业增强合规经营责任感 严格资质审查 限期完成入驻商户资质全面复核 重点清理"无证""套证"等违规商户 建立动态核验机制 [1] 食品安全与配送管控 - 强化食安管控 全面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线上展示 实现"食安封签"全覆盖 严格执行配送箱清洁消毒制度 [1] - 规范经营行为 严禁虚构原价、先涨后降、强制搭售等价格欺诈行为 商品规格、计价单位须清晰标注 [1] 平台收费与维权机制 - 平台佣金、营销费用等收费项目及标准须在显著位置公示 保障经营者与消费者知情权 [1] - 优化维权机制 建立"在线纠纷快速解决"通道 对食品安全类投诉实行"优先处置"机制 压缩投诉响应及处理时限 [1] 公平竞争与行业秩序 - 维护公平竞争 杜绝刷单炒信、虚假评价、恶意压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完善平台规则公示及违规惩戒制度 [1] - 禁止"内卷式"竞争 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1] 专项整治行动 - 市市场监管局将启动专项整治行动 重点打击无证经营、刷单炒信、干预经营者定价及大数据"杀熟"等违法行为 [2] - 实行"一案双查" 既查处商户违法违规行为 又倒查平台管理责任 建立曝光机制 定期公布典型案例 [2]
从数码到基金,京东这波操作让我彻底服了!
点拾投资· 2025-07-22 18:34
京东零售生态优势 - 公司构建了涵盖商品交易、物流配送、用户服务的完整零售体系,严格筛选供应商并建立高效物流网络,售后服务体系完善[5] - 零售业务延伸至以旧换新政策落地,既拉动消费又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5] - 依托零售数据与供应链能力,拓展出京东健康(30秒接诊响应)、京东外卖等生活服务业务,形成生态协同[7][8] 京东金融业务创新 - 通过线下广告将零售品类(家电/健康/手机)与头部基金公司(易方达/富国/汇添富)联动,打造"消费+投资"场景联想[11][14] - 独创"消费行为→投资偏好"推荐逻辑:如家电以旧换新对应家电行业基金,户外消费匹配体育产业链基金,降低投资决策门槛[14][15] - 整合零售端消费数据、财富端投研能力及基金产品资源,形成差异化生态优势,用户真实消费行为成为投资线索[15] 指数基金营销突破 - 将抽象指数基金转化为生活化场景,例如消费升级指数对应高品质日用品购买者,医疗指数基金关联健康产品用户[14][16] - 投教工作摒弃理论讲解,采用"购物车与基金持仓联动"等场景化方式,使投资门槛降至"买菜级"[16][19] - 行业首创消费与投资融合营销模式,线下联名广告实现"消费烟火气+投资专业度"的无缝衔接[17][19] 企业战略与社会价值 - 业务拓展始终与国家战略结合,如参与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三甲医疗资源下沉偏远地区[5][7] - 外卖业务设计兼顾商家(低佣金)、骑手(稳定收入)与用户利益,体现产业链责任担当[8] - 金融业务突破传统边界,使专业服务通俗化,成为行业创新标杆与普惠金融实践者[19][20]
外卖大战,打入硬折扣超市
36氪· 2025-07-22 18:15
核心观点 - 互联网巨头通过外卖大战切入即时零售领域,并将硬折扣超市作为战略拼图,形成"远场电商+近场零售"的融合模式[5][9][14] - 盒马和小象超市分别代表阿里与美团在新零售领域的差异化探索,前者通过小店模式实现盈利,后者依托前置仓快速扩张[10][12] - 硬折扣模式成为零售行业新趋势,但需解决供应链整合、SKU精简及用户忠诚度等核心问题[15][17][19] 行业动态 外卖大战与即时零售 - 2024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达16357亿元,同比增长7.2%,渗透率28.0%,增速放缓[7] - 美团即时零售单日订单破亿,其中非餐饮品类占2000万单;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8000万,非餐类占比超16%[9] - 社区超市成为流量转化枢纽,具备"仓储前置化+履约本地化"双重属性[5][9] 新零售模式探索 - 盒马2025财年GMV超750亿元,线上交易占比60%,EBITA首次全年转正;盒马NB计划从300家扩张至1000家[10][12] - 小象超市2024年GMV近300亿元,超越叮咚买菜,但仍在二三线城市扩张期亏损[12] - 叮咚买菜2025年Q1净利润0.3亿元,净利率仅0.6%,显示零售行业盈利难度[14] 公司战略 阿里巴巴 - 盒马转型硬折扣小店模式,关闭X会员店,将MAX商品转移至线上云超渠道[10] - 淘宝将盒马入口置顶一级页面,强化即时零售布局[5] 美团 - 构建"动物园"生态:小象超市、歪马送酒、快乐猴超市(对标盒马NB),快乐猴由杭州象鲜科技运营[1] - 快驴、小象、优选三大业务中台能力互通,共享物流资源[14] 京东 - 通过外卖业务服务生鲜供应链,华冠超市转型硬折扣模式[4][5] - 七鲜超市被视为京东版盒马,2018年已开始布局[4] 硬折扣模式 国际经验 - 奥乐齐通过源头直采、SKU<2000、自有品牌实现成本优化,国内4年仅开73家店[15][19] - 山姆会员店通过会员费筛选客户,大包装降低单位成本[17] 国内竞争 - 名创优品采用"三高三低"产品理念,三只松鼠凭借品牌力快速切入市场[19] - 电商平台携流量优势入局,但需补足供应链短板[15][19] - 天风证券研报显示疫情后理性消费崛起,性价比偏好提升[17]
外卖大战:残暴的开始必将以残暴结束
虎嗅APP· 2025-07-22 17:50
外卖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团、阿里、京东三家每月总计在外卖行业烧掉200亿人民币 [2] - 2023年中国外卖市场日均订单量不超过1亿单,但7月5日单日订单量突破2亿单 [2] - 美团在7月5日动员全国一线员工全量补贴,最终达成1.2亿日订单量,成功狙击阿里冲击1亿单的目标 [10] 公司战略与资源配置 - 阿里6月23日将饿了么、飞猪并入电商事业群,7月2日宣布500亿补贴计划 [4][5] - 美团为防御性竞争需动用去年利润的一半 [5] - 阿里账上现金3700亿人民币,但需同时投入GPU采购、拼多多竞争和出海业务 [15] - 京东外卖补贴比例从2月的100%降至6月的30%,显示其正在调节亏损 [11] 商业模式与效率竞争 - 外卖行业盈利模型脆弱,激烈竞争时需要"补三头"(商家、消费者、骑手) [11] - 美团掌握中国Top 2第三方运力供给(麦芽田和青云),控制着数百家配送服务商 [9]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1.5万亿,但相比20万亿电商和50万亿社零规模仍较小 [12] - 美团通过商超配送数据可细化到百米半径内的消费数据,为自营即时零售降低不确定性 [12][13] 资本市场反应 - 京东外卖上线后股价下跌20% [11] - 美团自王兴表态"不惜代价赢得竞争"后股价下跌10.3% [11] - 阿里在淘宝闪购上线后股价下跌16% [11] - 茶饮品牌(茶百道、奈雪等)在补贴后首个工作日全线上涨 [11] 行业竞争本质 - 外卖平台做即时零售是扩大品类,而零售平台做外卖面临心智教育难题 [8] - 效率是核心竞争力,美团外卖成功因其效率第一,社区团购输给拼多多也因效率差距 [15] - 平台补贴本质是"包裹糖衣的毒丸",商家最终需承担70%补贴成本 [11] - 外卖业务本身不盈利,需依靠到店、酒旅、即时零售等业务找补 [14]
探索新业态,京东首家自营外卖门店开业,计划3年内建设10000家七鲜小厨
证券时报网· 2025-07-22 16:12
京东外卖新业态布局 - 京东首家外卖自营门店"七鲜小厨"于7月20日正式开业,采用"外卖+自提"模式,无堂食 [1] - 公司计划3年内建设10000家七鲜小厨,并启动"菜品合伙人计划",投入10亿元现金招募1000道招牌菜合伙人 [1][2] - 合伙人提供配方参与研发,七鲜小厨负责制作与品控,胜出者可获100万元保底分成及后续销售分成 [2] - 京东宣称3年内将投入超百亿资金用于七鲜小厨全国扩张,合伙人无需承担开店成本 [2] 商业模式差异化策略 - 创始人刘强东表示将推出与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强调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1] - 自营模式通过自主建设门店、把控流程与品控标准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1] - 电商投资人认为自营模式能解决用户信任与黏性问题,但会导致成本上升 [1] - 相较于头部平台单日数亿元补贴,京东选择自建模式可能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1] 行业竞争动态 - 美团同期推出"浣熊食堂"外卖基础设施,计划三年建设1200家 [2][3] - 浣熊食堂已在北京等地运营10家门店,吸引超100个品牌入驻包括老乡鸡、全聚德等 [3] - 美团模式为聚合平台,提供食品安全全链条服务及数字化运营规范 [3] - 分析师指出京东可依托自建物流提升履约效率,与七鲜超市形成"零售+餐饮"协同 [2] 合作伙伴进展 - 费大厨、嘉和一品、紫燕百味鸡等知名餐饮品牌已成为首批菜品合伙人候选 [1] - 美团浣熊食堂涉及品牌包括德克士、云海肴等上百家餐饮商家 [3]
外卖热战停了,冷思考有哪些?
第一财经· 2025-07-22 13:59
外卖大战降温与监管干预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规范促销行为,理性竞争,外卖大战呈现降温趋势[1] - 平台累计投入超千亿补贴,但补贴力度下降引发消费者关注[1][4] 商家困境与行业影响 - 部分平台补贴需商家出资,导致餐饮商家利润空间被挤压,甚至出现负利润[2] - 西贝餐饮因平台活动单日涌入1.1万低价单,门店交付效率与体验下降,创始人呼吁"定价权要还给商家"[3] - 外卖订单占比从30%-40%升至60%,堂食与外卖价格"倒挂",商家需频繁调整双边价格以维护利润[5][6] - 南城香创始人指出外卖大战持续将迫使餐饮企业调整线下门店策略,如装修成本、选址布局及产品开发[10][11] 行业生态与长期挑战 - 外卖平台短期内撼动餐饮行业生态,但过度价格战干扰正常竞争,需谨慎使用流量与价格杠杆[4] - 奶茶品牌面临爆单压力,加盟商需快速调整人员、原料供应及员工激励机制,中小餐饮个体户易在冲击下倒闭[12] - 电商分析师指出外卖大战可能加剧餐饮行业集中度,大型连锁品牌或间接受益,而包装与原料商成为少数稳赚方[12] 即时零售的长期竞争逻辑 - 外卖平台竞争本质瞄准"大消费"市场,通过高频外卖切入高利润传统电商品类[13] - 即时零售数字化占比不足5%,增长空间大,未来竞争核心在于供应链、技术及服务能力[14] - 平台需转向构建数字化、高效行业生态,而非短期价格战,以刺激新消费需求[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