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保健
icon
搜索文档
Fortive (FTV) Q2 Revenue Tops Estimates
The Motley Fool· 2025-07-31 17:30
Fortive (FTV -2.32%), an industrial technology group with a focus on productivity and healthcare solutions, reported its Q2 2025 earnings on July 30, 2025. The most notable news in the release was the completion of its Ralliant (Precision Technologies) spin-off, alongside results showing stable GAAP revenues and earnings, but with modest declines from the prior year. Fortive reported GAAP revenue from continuing operations of $1,020 million, slightly ahead of the analyst estimate of $1,013.4 million in Q2 2 ...
中美双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经贸会谈,商务部、贸促会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7-31 16:35
中美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宏观经济政策等共同关心的经贸议题开展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交 流。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根据会谈共识,双方将继 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 7月31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介绍,7月28日至29日,中美双方在瑞 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经贸会谈,就中美经贸关系、宏观经济政策等共同关心的经贸议题开展了坦诚、深 入、富有建设性的交流,回顾并肯定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共识和伦敦框架落实情况。 何亚东称,中方期待与美方一道,继续按照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充分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 用,进一步深化对话磋商,不断争取更多双赢结果。 在同日举行的贸促会新闻发布会上,贸促会新闻发言人王琳洁介绍,中美双方日前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 行了经贸会谈,与此同时,中美工商界也正在积极互动交流。7月28日至30日,应中国贸促会邀请,美 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芮思博率团访华,代表团包括苹果公司、高盛集团、赛默 ...
中泰国际:港股当前整体升势仍较健康 短期市场超买情绪有所堆积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5:33
港股:港股当前整体升势仍较健康,核心驱动逻辑正从前期避险情绪与仓位回补,逐渐有转向基本面改 善与政策预期向好的迹象。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泰国际发布研报称,港股当前整体升势仍较健康,海外不确定性有所下降有助于 削弱关税威胁对港股的冲击;内部来看,市场或在逐渐重新定价内部基本面修复的速度和力度。从技术 指标来看,短期市场超买情绪有所堆积。不过,港股资金流仍然充裕,港股通持续净流入,叠加内部政 策积极发力,外部贸易扰动短期可控,港股或以时间换空间,以盈利增长消化估值。若中美达成有限协 议并与国内政策催化共振,港股或延续"基本面主导"的渐进式修复,关注恒生科指、医药生物、AI概念 等。 海外市场方面,美国实际通胀及消费者通胀预期保持稳定,美国与欧盟、日本及东南亚多国达成贸易协 议,关税税率普遍低于20%,通过"对等关税"获得关税收入(4-6月超600亿美元关税收入,2025年全年 或超2,500亿美元)与资本流入,一方面为"大美丽法案"提供财政支持,另一方面高通胀压力纾缓,进一 步打开9月联储降息窗口。 中泰国际主要观点如下: 近期的经济数据指向美国进入"金发女孩"阶段,7月美国Markit综合PMI升至54.6 ...
九成人体内潜伏着健康“蛇患”,中老年及慢病群体更需警惕
贝壳财经· 2025-07-30 22:19
疾病特征与流行病学 -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 病毒可长期潜伏于人体神经节中 [1] - 典型症状为沿神经分布的带状水疱 疼痛程度剧烈 患者描述为刀割电击或皮肤撕裂感 [1][2] - 约5%-30%患者会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疼痛可持续数月到数年 极端案例达40余年 [2] - 超过90%成人体内潜伏该病毒 约1/3人群一生中会患病 [2] 高风险人群特征 - 50岁以上人群因免疫力明显下降成为高发群体 [1] - 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因免疫系统受损 患病风险显著提升 [3] - 糖尿病患者患病风险比普通人最高超出60% [3] 并发症与健康影响 - 心脑血管患者罹患带状疱疹可能引发病毒性心肌炎 导致血管斑块不稳定 增加心梗脑梗风险 [3] - 糖尿病患者患病后面临血糖控制难度加剧 住院治疗风险上升 [3] 预防措施与公共卫生建议 - 对50岁以上及慢病人群 接种疫苗被强调为具有重要意义的预防手段 [4] - 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中老年人(特别是慢病人群)通过疫苗接种降低感染风险 [4] - 需建立主动健康意识 包括积极心态指标监测 但避免因短期指标波动过度焦虑 [5][6] - 卫生行政部门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及媒体需协同推进科学疾病认知普及 [6]
美国6月职位空缺数量下降 劳动力市场降温
环球网· 2025-07-30 10:56
美国6月职位空缺数据 - 美国6月职位空缺数量从5月修正后的771万个降至744万个,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750万个 [1] - 职位空缺减少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住宿与餐饮服务、医疗保健以及金融和保险行业 [2] - 每名失业者对应的职位空缺数6月降至约1:1,远低于2022年高峰期的2:1 [2] 就业市场趋势变化 - 招聘率降至3.3%,为去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 [2] - 主动辞职人数减少,表明劳动者对就业市场信心下降 [2] - 招聘步伐明显放缓,失业者找到新工作的时间有所延长 [2] 数据质量与前瞻指标 - 有经济学家对职位空缺数据可靠性提出质疑,指出调查回应率较低且数据修正频繁 [2] - 本周五将公布6月非农就业报告,预计显示就业增长放缓和失业率上升趋势 [2] - 尽管职位空缺数量仍高于疫情前平均水平,但市场呈现降温迹象 [2]
降温趋势逐步显现 美国6月职位空缺数意外下降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00:03
劳动力市场整体趋势 - 美国6月职位空缺数量降至744万个 低于5月修正后的771万个 也低于经济学家预测中值750万个 [1] - 职位减少涉及多个行业 包括住宿和餐饮服务 医疗保健 金融和保险等 显示岗位需求放缓具有广泛性 [1] - 尽管职位空缺回落 目前水平仍高于新冠疫情前平均水平 表明企业对劳动力的总体需求依然健康 [4] 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 - 6月招聘率降至3.3% 为去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 [4] - 职位空缺与失业人数的比率维持在1.1 远低于2022年高峰时期的2比1 显示劳动力市场供需逐步回归常态 [4] - 裁员人数变化不大 仍维持在低位 自愿辞职人数较少 反映劳动者对重新就业信心不如去年 [4] 数据可靠性与补充指标 - 部分经济学家对JOLTS数据可靠性表示质疑 因调查响应率较低且经常大幅修正 [4] - 招聘网站Indeed发布的类似指标显示 6月职位发布数量延续今年以来的稳步回落趋势 [4]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预期 - 劳动力市场状况成为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讨论重点之一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认为市场依然"稳固" [4] - 市场普遍预计本次会议将维持利率不变 但部分官员可能主张支持正在放缓的就业市场 [4] - 即将公布的7月非农就业报告预计将显示就业增长放缓 失业率上升的迹象 [5]
明晟公司MSCI北欧国家指数下跌4.3%,创4月4日(当天收跌6.4%)以来最差单日表现,报343.08点。10个板块中,北欧医疗保健板块表现最差。诺和诺德跌23.1%,领跌一众成分股。
快讯· 2025-07-29 23:44
诺和诺德跌23.1%,领跌一众成分股。 明晟公司MSCI北欧国家指数下跌4.3%,创4月4日(当天收跌6.4%)以来最差单日表现,报343.08点。 10个板块中,北欧医疗保健板块表现最差。 ...
美国大学生就业遇冷,主要怪AI?
搜狐财经· 2025-07-29 22:54
大学生就业形势恶化 - 22岁至27岁学位持有者失业率达5.8%,为2012年以来最高水平(除疫情期间)[1] - 大学毕业生失业率显著高于美国整体失业率水平,两者差距创三十多年新高[1] - 过去12个月信息技术、法律服务、会计等毕业生密集行业就业增长停滞[1] 行业就业结构分化 - 新增就业主要集中在医疗保健、政府部门及餐饮酒店行业[1] - 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相关职业领域就业人数自2022年仅微增0.8%[2] - 实际招聘率回落至2014年水平,尽管整体失业率稳定在4.0%-4.2%区间[1] AI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 科技企业将AI纳入招聘决策考量,要求岗位需"先证明无法被自动化"[2] - Meta预测未来12-18个月内大部分代码将由AI编写[3] - 牛津经济研究院指出应届毕业生失业现象在金融、计算机科学等AI进展较快领域集中[2] 宏观经济因素的作用 - 美联储加息使企业借贷成本攀升,科技行业招聘节奏放缓[5] - 疫情期间零利率政策曾推动信息技术行业招聘热潮,但导致企业人员过剩[5] - 经济不确定性对初级岗位招聘冲击最为明显[2] 对AI影响的争议 - 领英数据显示AI应用程度不同的职业间招聘情况无显著差异[4][5] - 多数公司仍处于AI技术采用初期阶段,归咎AI为时尚早[4] - 软件公司认为AI对劳动力动态影响可能低于预期[5]
美国职位空缺在连续增长后降至744万
快讯· 2025-07-29 22:20
劳动力市场整体趋势 - 美国6月职位空缺从5月修正后的771万个下降至744万个 结束连续两个月上升趋势 [1] - 职位空缺仍高于疫情前平均水平 表明劳动力需求总体保持稳定且相对健康 [1] - 劳动力市场呈现渐进式降温特征 招聘活动已出现放缓迹象 [1] 行业层面影响 - 职位空缺减少范围广泛 主要集中于住宿和餐饮服务行业 [1] - 医疗保健行业职位空缺出现显著下降 [1] - 金融和保险行业职位空缺同样受到明显影响 [1] 就业市场动态 - 失业人员寻找新工作所需时间明显延长 [1]
选错方向少赚一倍!医药基金首尾业绩差距逾120%
国际金融报· 2025-07-29 22:04
医药板块表现分化 - 医药板块年内表现最强但内部分化显著 创新药表现突出而医疗、中医等板块相对平淡 [1] - 截至7月28日 医药主题基金首尾涨幅差距超过120% 主投港股创新药的基金领先 主投医疗保健、医疗器械及中药的基金落后 [1] - 截至7月29日 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111.08% 中证港股生物科技主题指数涨102.74%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涨96.94% 而中证医疗指数仅涨14.74% 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涨6.8% 中证中药指数涨0.74% [2] 医药基金业绩差异 - 393只名称含"医"的基金中 最高年内净值涨幅超120% 最低为-3.08% 首尾差距逾120% 128只涨幅超50% 139只涨幅不足20% [3] - "医药"基金业绩普遍优于"医疗"基金 涨幅靠后的多为"医疗器械""医疗保健"等基金 [3] - 部分基金经理因过早减持CXO板块或错过新药反弹导致业绩不佳 [3] 创新药板块驱动因素 - 创新药大涨核心逻辑包括政策与支付端利好 国际化BD成果显著(中国创新药占全球BD超40%) 多家药企扭亏为盈 资金与情绪共振 [6]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创新药 相关ETF赚钱效应吸引资金 [6] 短期风险与估值修复机会 - 港股创新药ETF年内最高涨幅超90% 交易拥挤度高 板块高弹性易诱发追涨杀跌 存在研发失败及FDA审批延迟等风险 [6] - 券商认为医疗器械等板块估值较低 政策导向或改善行业生态 提升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 [6] - 港股医疗器械板块估值回升 2025-2027年多家企业将扭亏并进入利润快速释放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