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

搜索文档
中国造船业崛起,日本造船业前景取决于下一代船舶
搜狐财经· 2025-05-30 18:17
日本造船业现状 - 日本造船业正处于繁荣时期,未来三年干船坞订单量激增,价格持续上涨[1] - 2024年新建船舶价格指数达189.2,较2023年178.4上涨6%,较2020年低点上涨50%[4] - 截至4月底日本造船企业建造积压量约3.7年[4] 日本主要造船企业表现 - 日本海洋联合(JMU)财年净利润199亿日元(1.38亿美元),同比增长5.4倍创历史新高[5] - 三井造船转型专注船用发动机和港口起重机,净利润390亿日元同比增长60%[6] 全球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占全球新造船订单69%,韩国15%,日本仅7%且份额持续缩小[7] -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领域韩国企业2024年订单56艘,中国37艘,日本几乎无参与[7] - 自2016年以来日本企业60%液化天然气船订单来自韩国,40%来自中国[7] 日本行业应对策略 - 启动全日本框架计划,第一步实现氨燃料船舶油箱标准化[7] - 海事省向16家公司提供1200亿日元补贴发展零排放船舶(氢/甲醇燃料)[8] - 成立"前沿解决方案海洋设计倡议"开发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8] - 今治造船、三菱造船、JMU联合三大航运公司形成联盟[9][10] 行业活动与政策环境 - 今治船舶海事展会吸引24国380家公司参展创历史新高[3] - 日本正与美国进行第三轮关税谈判,应对美国造船业振兴政策[4]
新华财经晚报:三部门印发通知加大国有企业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激励
新华财经· 2025-05-30 18:00
国有企业技能人才薪酬激励 - 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国有企业优化技能岗位薪酬分配,实行岗位薪酬与岗位价值、技能等级双挂钩办法,合理确定技能岗位起点薪酬,一般不低于相应职级管理岗位薪酬标准 [1] - 通知强调设立技能人才专项津贴,实行与技能等级挂钩的能级津贴制度,明确相应津贴标准 [1] 算力互联互通发展 - 工信部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建立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标识和规则体系,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 [1] 汽车商品进出口情况 - 2025年4月汽车商品进出口总额230.9亿美元,环比增长6.8%,同比下降2.2%,其中进口金额37亿美元同比下降28.6%,出口金额193.9亿美元同比增长5.3% [2] - 2025年1-4月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额818.8亿美元同比下降5.2%,其中进口金额132.7亿美元同比下降34.5%,出口金额686.1亿美元同比增长3.7% [2] 手机市场表现 - 2025年4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503.8万部同比增长4.0%,其中5G手机1988.9万部同比下降1.7%,占比79.4% [2] - 2025年1-4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9470.8万部同比增长3.5%,其中5G手机8093.2万部同比增长5.6%,占比85.5% [2] 住房公积金业务 - 2024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额36317.83亿元,8127.04万人提取住房公积金27654.84亿元,发放个人住房贷款230.56万笔13043.07亿元 [3] 全球经贸摩擦 - 2025年3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26处于高位,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上升26.1%,环比上升152.3% [3] - 美国、印度的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位居前两位,美国的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最多且连续9个月居首 [3] 造船业发展 - 2025年1-4月我国造船产业新接订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3] - 全球船厂产能持续紧平衡,存量船队周期性更新需求释放,造船业景气周期持续,部分船企手持订单170条船左右,生产任务排至2029年 [3] 上证580指数发布 - 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将于2025年6月16日正式发布上证580指数,选取沪市市值规模较小、流动性较好的580只证券作为样本 [4] - 上证580指数与上证50、上证180和上证380指数共同构成上证规模指数系列 [4] 私募基金设立 - 平安资管获准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将作为基金管理人向平安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首期基金规模300亿元 [5] 欧元区货币供应 - 2025年4月欧元区广义货币供应量(M3)年增长率上升至3.9%,高于3月的3.7%,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年增长率由3.9%升至4.7% [6] 日本寿险公司投资动向 - 日本寿险公司持续净抛售外国债券,同时在海外股票投资上出现从买入到卖出的转变 [6] - 若美联储9月开始降息,美元对冲成本下降可能促使寿险公司增加对冲需求并影响外币兑日元汇率 [6] 欧美贸易谈判影响 - 欧美贸易谈判对欧洲经济影响显著,受关税影响行业已出现企业信心下降、订单和就业预期疲软现象 [6] 土耳其银行业状况 - 近期金融市场波动对土耳其银行资产负债表和盈利前景影响有限,非金融企业和银行部门仍能较易获得外部融资 [7] 金融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报3347.49点下跌0.47%,深证成指报10040.63点下跌0.85%,创业板指报1993.19点下跌0.96% [8] - 恒生指数报23289.77点下跌1.2%,在岸人民币报7.1953下跌89点,离岸人民币报7.1986下跌114点 [8] - WTI原油报61.41美元上涨0.77%,布伦特原油报63.77美元上涨0.66%,COMEX黄金报3321美元下跌0.68% [8]
造船企业订单饱满 有企业订单已排至2029年
快讯· 2025-05-30 14:51
行业表现 - 中国造船产业在全球贸易复杂形势下展现出强劲市场韧性与竞争力 [1] - 2024年1-4月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保持全球第一 [1] 企业订单情况 - 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一号船坞连续建造16000标箱集装箱船 [1] - 二号船坞建造6艘双燃料LNG大型原油轮 [1] - 公司手持订单排至2029年上半年 [1]
5.29犀牛财经早报:公募今年新发规模已超4000亿元 哪吒汽车债转股失败
犀牛财经· 2025-05-30 10:20
公募基金市场动态 - 2024年公募基金新发规模达4060.84亿元,共成立515只新基金,其中权益类基金384只,发行规模1870.82亿元,49只权益类基金单只发行规模超10亿元 [1] A股市场表现 - A股5304家公司完成2024年年报披露,2546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转型核心驱动力 [1] - 近七成A股公司拟实施现金分红,反映盈利质量改善 [1] 保险资金动向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推进中,超1700亿元险资加速入市,当前规模在35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总量中占比较小 [1] 美股投资动向 - 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清仓美股并持有现金,仅保留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股票持仓,预警市场危机临近 [2] - 《大空头》原型迈克尔·伯里一季度近乎清仓,仅持有雅诗兰黛股票 [2] AI产业发展 - 国内首家AI医院投入运营,AI智能体在金融、汽车等多领域加速落地,2025年或成智能体爆发元年 [2] - 阿里巴巴开源自主搜索AI Agent WebAgent,具备端到端信息检索与多步推理能力 [5] 期货行业数据 - 4月期货公司营收30.73亿元,净利润7.85亿元,同比环比均下滑(去年同期营收32.63亿元/净利8.27亿元,3月营收36.99亿元/净利14.17亿元) [3] 消费市场政策 - 河南、福建、广东等地出台促消费政策,包括发放消费券、鼓励带薪休假等措施 [3] 智能手机市场 - IDC将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预期从2.3%下调至0.6%,中国市场预计增长3%,但苹果出货量或下滑1.9% [4] 造船业景气度 - 1-4月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占全球67.6%,手持订单2.3亿载重吨占全球64.3%,多家船企订单排至2029年 [4] 公司资本运作 - 英伟达CEO黄仁勋计划出售至多600万股公司股票,CFO克雷斯拟出售50万股 [5] - 宇树科技完成股改更名,市场猜测为上市做准备,公司回应称系常规运营变更 [5] - TCL科技拟收购华星光电21.5311%股权,交易需通过深交所及证监会审核 [7] 风险事件 - 永坤黄金因兑付异常被立案调查,此前以"存金生息"承诺5%-9%年化收益吸引投资者 [6] - *ST锦港因连续4年财报虚假记载被强制退市,5月30日起停牌 [8] - 哪吒汽车债转股方案失败,仅化解20亿元债务,投资方要求罢免CEO方运舟 [9]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收涨:道指涨0.28%,纳指涨0.39%,标普500涨0.4%,中概指数终结七连跌 [9]
英媒:印度与美贸易谈判,对核心农产品高额关税态度坚决
环球时报· 2025-05-30 06:47
贸易谈判进展 - 美国贸易团队预计下月赴印进行贸易谈判 印度和美国可能在6月25日前达成临时贸易协议 [1] - 印度提出在一些领域"大幅"削减关税 但寻求保留对粮食和乳制品等敏感农产品的高额关税 [1] - 印度暗示对杏仁等不太敏感的农产品持灵活态度 可能将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关税下调2.5%至3% [1] 印度关税政策 - 印度对美国大米征收70%—80%的关税 对美国乳制品征收30%—60%的关税 [1] - 印度敦促美国降低对宝石和珠宝 纺织品 鞋类 皮革和手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商品的关税 [1] - 印度在与其他贸易协定中也推动保护乳制品等敏感行业 包括2022年与澳大利亚达成的协议 [2] 其他国家谈判动态 - 韩国正寻求削减或豁免美国对钢铁 铝和部分汽车产品加征的25%高关税 [2] - 日本愿意在造船领域与美国开展合作 但坚决反对汽车关税 [2] - 德国主要汽车制造商正与华盛顿就一项可能的进口关税协议进行谈判 [2] 行业保护措施 - 印度拥有近20万个乳业合作社 约1500万成员 主要是小规模牧民家庭 [2] - 自1947年独立以来 印度政府一直对农业设置高额关税壁垒 [2] - 印度在与欧盟的贸易谈判中也提出类似要求 以保护乳制品和其他敏感的农业部门 [2]
我国造船产业新接订单量领跑全球 部分船企订单已排至2029年
搜狐财经· 2025-05-29 23:42
中国造船业市场表现 - 2025年1-4月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占全球市场份额67.6%,保持世界第一 [1][7] - 同期中国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49.9%和64.3%,主要指标均居全球首位 [7] - 大连中远海运川崎1-4月新接9艘18500标箱集装箱船(166.7万载重吨),同比大增195% [5] 企业生产运营情况 - 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交付量同比增加58%,全年计划交付12艘船 [5] - 该公司两个船坞排产已至2029年上半年,分别建造16000标箱集装箱船和双燃料LNG原油轮 [7] - 恒力造船手持订单170条船(以欧洲订单为主),排产至2029年,新建两船坞即将投产 [9]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船厂产能持续紧平衡,存量船队周期性更新需求释放推动行业景气 [7] - 船队老龄化加深叠加IMO环保新规加速船舶更换节奏 [11] - 美国301调查短期有情绪冲击,但长期不影响中国造船业竞争力 [11]
我国造船新接订单量领跑全球 有船企订单已排至2029年
快讯· 2025-05-29 22:28
行业表现 - 中国造船产业在复杂全球贸易形势下展现强劲市场韧性与竞争力 [1] - 2024年1-4月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保持全球第一 [1] - 全球船厂产能持续处于紧平衡状态 [1] 行业趋势 - 存量船队周期性更新需求正在释放 [1] - 造船业景气周期预计仍将持续 [1] 企业状况 - 多家造船企业订单饱满,生产任务排至几年后 [1] - 有船企手持订单约170条船,以欧洲订单为主 [1] - 部分企业订单已排至2029年 [1]
韩国:2025年总统选举前的阿尔法策略思路及政策影响
高盛· 2025-05-29 14:00
29 May 2025 | 12:25AM SGT 亚太投资组合策略 韩国:2025年总统选举前的Alpha理念和政策影响 韩国的紧急总统选举定于 , following 6月3日 数月来的政治不确定性,源于戒严令的宣布以及随后对尹锡悦总统的弹劾。尽管最 近差距有所缩小,反对党候选人一直在民意调查中领先。 我们的经济团队已经讨论了广泛的财政政策展望和经济 n 政策视角。从股票市场角度来看,最重要的经济政策平台之一是 持续致力于改善 公司治理及应对所谓的"韩国折价" 认识到散户投资者影响力日益增长,主要总统候选人均勾勒出资本市场政策,这些 政策可分为四大主要类别: 通过商业修订 a. 公司治理改革 或资本市场法。 在股息和继承税方面。 b. 税收激励 投资者应将本报告视为其投资决策中的单一因素。关于Reg AC认证及其他重要披露信息,请参阅披露附录 ,或访问www.gs.com/research/hedge.html。 c. 资本市场可及性提升 随着MSCI发达市场指数的升级 潜力。 d. 建立公平的市场秩序。 Regarding industrial policies, while the leading c ...
路风:美国发起对决,中国靠什么赢得世纪挑战?
观察者网· 2025-05-29 11:26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 美国对华政策的核心目标是维护霸权地位,通过高关税、技术封锁等手段打压中国发展 [2][3] -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破坏现有世界经济体系,将调整成本转嫁他国,同时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 [3] - 美国战略重点区域为欧洲、中东和东亚,解决中东和俄乌冲突后可能集中力量对付中国 [3] - 美国已对中国半导体、船舶等关键行业实施出口管制和费用征收,明确将中国作为主要对手 [4] 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困境 - 美国工业衰落始于20世纪70年代,去工业化过程持续50多年,短期内难以逆转 [5] - 工业化与科技发展存在历史顺序,需先成为工业强国才能成为科技强国,美国逆向再工业化难以成功 [7] - 重大技术创新需要完整工业体系支撑,美国失去工业基础后难以重现创新优势 [8] - 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的100亿美元液晶面板项目烂尾,显示产业转移的不可行性 [26] - 美国劳动力成本高、技能低,社会基础设施不再适应工业化需求 [28] 中国工业体系的发展优势 - 中国工业体系是内生发展的,非产业转移结果,具备独立组织能力和技术基础 [18][19] - 完整工业体系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前30年奠定基础,后40年实现飞跃 [20][21] - 北方华创半导体设备营收6年增长10倍,2024年达298亿元,体现自主工业体系的爆发力 [23][24] - 韩国专家认为中国是全球唯一能实现半导体设备全链条国产化的国家 [25] - 中国造船工业手持订单量达20872万载重吨,产能不足反成新挑战 [42] 传统工业与高新技术的关系 - 高技术工业仅占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5.7%,传统工业仍是经济增长主力 [35][37] - 工业体系各部门存在互补关系,压制传统工业将导致高技术产业失去市场需求 [37][54] - AI等前沿技术需依赖传统工业应用场景和数据,中国工业规模优势将加速技术进步 [58][59] - DeepSeek开源模型打破美国AI垄断模式,但商业化需与传统工业结合实现价值 [55][57] - 浙江76%出口来自传统工业,证明工业化基础是科技创新的温床 [68][69] 工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 中国工业体系生产能力是最大战略资产,难以被复制或替代 [71] - 完整工业门类和低成本大规模制造使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核心 [43]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电子等产品迅速获得豁免,显示中国制造的不可替代性 [64] - 工业社会主义模式通过体系协同效应,可能战胜美国金融资本主义模式 [71][77] -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仍大,人均GDP仅为美国1/6,工业升级空间广阔 [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