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业
icon
搜索文档
天价药有望报销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20:58
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概况 - 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目录初审通过534个药品,首次纳入的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有121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 [1] - 商保创新药目录定位为覆盖超出基本医保范围、临床价值突出的创新药,聚焦肿瘤、罕见病、自免与代谢等领域 [5][6] - 目录包含5款国内获批的CAR-T疗法(如120万元的阿基仑赛注射液、129万元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及多款罕见病药物(法布雷病、戈谢病等) [6] 药企与险企参与动态 - 药企参与自愿,但面临价格协商不确定性,部分企业表示若"杀价"超预期可能退出 [3] - 险企关注药品降价空间与成本节约,但对落地效果存疑,更侧重销售规模扩张而非保障功能 [3][10] - 国产药企占比提升,涵盖PD-1抑制剂、CAR-T疗法等,增强供应链可控性并改善价格可及性 [6] 目录落地挑战 - 协商模式取代强制谈判,约束性降低,需平衡患者可及性与险企可持续性 [9][10] - 医院端存在高价药成本管控和处方外流合规性堵点,需配套细则解决 [3][10] - 临床数据要求严苛,需补强真实世界证据及长期安全性随访 [10] 商保产品创新方向 - 保险公司可开发专项特药险,针对高净值人群设计差异化产品(如报销比例、限额) [13] - 平安健康2024年特药报销金额达19.8亿元(同比+70%),太保健康送药金额1174万元 [13] - 需建立"准入-控费-评估"闭环管理,与药企/医疗机构合作防范滥用风险 [14] 行业支付格局与政策影响 - 2024年创新药销售额1620亿元中商保仅支付7.7%(124亿元),个人现金支付占比49% [16] - 《2025目录调整方案》引导药企转向"First-in-class"研发,与基本医保形成互补 [17][18] - 政策目标为2035年商保支付占比达44%(4400亿元),构建"医保+商保+慈善"多元支付体系 [16][17]
四川双马:股东中融人寿减持股份达1%整数倍
新浪财经· 2025-08-18 19:00
股东减持情况 - 中融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2025年8月4日至18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四川和谐双马股份6,299,903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252%,占剔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后总股本的0.8320% [1] - 减持后中融人寿持股降至45,619,26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9755%,减持过程中其持股占比触及1%整数倍 [1] - 本次减持是中融人寿出于自身经营需求,且符合此前预披露计划 [1] 减持计划进展 - 目前减持计划尚未全部实施完毕 [1]
车主喊贵、险司喊亏,电车车险怎么还在涨价?
虎嗅· 2025-08-18 18:53
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现象 - 新能源车险续保价格出现反常上涨 部分车主在未出险情况下次年保费上升 如极氪001车主两年未出险后续保费用增加1395元[2][6] - 不同价位新能源车保费差异缩小 35.74万元小米YU7与94.8万元尊界S800保费仅相差几百元[4] 保险行业承保数据 - 2024年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 保费收入1409亿元 承保亏损57亿元[7] - 全行业2795个承保车系中137个车系赔付率超过100% 即赔款支出超过保费收入[7][10] 新能源车出险率影响因素 - 使用强度更高 凭借能源成本优势行驶里程更长[11] - 车主年龄结构更年轻 35岁以下车主占比较燃油车高14个百分点 驾驶风险更高[11] - 车辆加速性能更强 零百公里提速更快 突发状况反应时间更短[11] - 维修授权模式限制 部件损坏需匹配车辆识别代码 导致车主更倾向选择4S店维修而非修理厂[12] - 维修成本考量 4S店部件价格较高 车主权衡后更易选择出险[13] 案均赔款较高原因 - 智能化设备维修昂贵 如单颗雷达更换价格达2510元 摄像头剐蹭还需额外标定费用[15][16] - 一体化程度高 配件局部损坏常需成套更换[14] 车险定价机制 - 交强险实行全国统一基础保费 6座以下950元/6座以上1100元 通过浮动费率调整(未出险优惠15%-35% 出险上浮10%-30%)[19][21][22] - 商业险采用NCD系数(0.4-2.0区间)基于历史出险记录动态调整[24][25] - 基准纯风险保费考虑车辆使用性质/座位数/功率/使用年限/车型/地区等因素[25] - 保险公司自主定价系数引入"从人/从车/环境"因子 包括驾驶行为数据/通信数据/零整比/行驶里程/电池类型/地域特征等[27][29][30][31] 保费差异化原因 - 不同保险公司风险模型和承保数据差异 导致同一车辆保费报价不同[32] - 车系整体赔付率影响定价 高赔付率车系即使个体未出险也可能面临保费上涨[32] - 行业通过保费调整应对出险率和案均赔款同步上升趋势 维持合理赔付水平[17] 市场渗透背景 - 2025年7月底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新车总销量45%[1]
36万亿元!险资,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13:15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规模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突破36万亿元同比增长17.4% [1] - 其中财产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2.35万亿元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2.6万亿元 [1] 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投资 - 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投资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余额为4.73万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25% [1] - 人身险公司投资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余额为4.35万亿元同比增长25.7%占比13.34%为2023年以来高点 [2] - 财产险公司投资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余额为3792亿元占比16.16%环比明显增长 [2] 股票投资 - 人身险公司投资于股票的余额为2.87万亿元占比8.81%较2024年同期增长1.8个百分点 [3] - 财产险公司投资于股票的余额为1955亿元占比8.33%较2024年同期增长1.84个百分点 [3] - 两类公司股票投资余额占比均达2022年二季度以来高点 [3] 证券投资基金投资 - 人身险公司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余额为1.48万亿元占比4.53%较一季度末下降0.13个百分点 [4] - 财产险公司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余额为1837亿元占比7.83%较一季度末下降0.41个百分点 [4] 债券投资 - 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投资于债券的余额17.87万亿元较2024年末大增1.9万亿元 [5] - 财产险公司投资于债券的余额为9455亿元占比40.29% [5] - 人身险公司投资于债券的余额为16.92万亿元占比51.90% [5] - 保险公司投资于债券的余额和占比均为十年来新高 [5] 银行存款投资 - 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投资于银行存款的余额占比分别为8.02%和17.24%持续下行 [5] 债券投资趋势 - 保险公司持续加大债券配置力度与长期负债刚性匹配需求及利率长期下行背景下高收益合意资产减少有关 [6] - 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公告自2025年8月8日起对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6] - 分析师认为债券作为险资配置"压舱石"的定位不变长久期债券将继续是险资重点配置方向 [6] - 长期来看权益配置有望持续提升高股息OCI股票的配置有望继续增配 [6]
把握β行情+中报延续向好的板块配置机遇
长江证券· 2025-08-17 20:43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银行业与经纪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9] 核心观点 - 市场交投活跃度持续提升,非银板块领涨(3/31),叠加中报临近,预计盈利延续高增,建议把握β行情+中报延续向好的板块配置机遇[2][6] - 券商方面,市场交投活跃度维持高位,多家券商披露业绩快报,预计中报业绩延续高增,整体配置价值持续提升[6] - 保险方面,预期价值率提升继续驱动新业务价值高增;资产端权益市场延续上涨,预期投资收益及利润增长表现较好[6] - 当前估值隐含市场对长期投资的悲观假设,考虑中远期利差水平,当前估值仍然安全,看好集中度和负债成本改善[6] 推荐标的 - 从盈利和分红的稳定性维度出发,持续推荐盈利增速和分红率稳定的江苏金租,分红稳定且股息率维持高位的中国平安,以及商业模式和市场地位均有明显优势的中国财险[2][6] - 综合业绩弹性及估值分位,推荐新华保险、中国人寿、香港交易所、中信证券、东方财富、同花顺、九方智投控股[2][6] 市场表现 - 本周非银金融指数+6.5%,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为+4.1%,行业排名靠前(3/31)[7] - 年初至今非银金融指数+11.4%,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为+4.6%,行业排名靠后(17/31)[7] - 截至8月15日,沪深300指数上涨2.4%,中小板指上涨3.1%,创业板指上涨8.6%[19] - 板块表现方面,非银板块整体回暖,其中证券板块上涨8.1%,保险板块上涨3.3%,多元金融板块上涨6.0%[19] 市场数据 - 市场热度有所回升,两市日均成交额21,018.92亿元,环比+23.90%,日均换手率2.35%,环比+40.18BP[7] - 杠杆资金规模回升,两融余额2.06万亿元,环比+2.09%[7] - 股指上涨,债指下跌,本周万得全A上涨2.95%,中债总全价指数下跌0.4%[7] - 长端利率有所上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5.74BP至1.7465%[7] 保险行业数据 - 2025年6月实现累计保费收入37,350亿元,同比+5.31%,其中产险收入为9,645亿元,同比+5.10%,人身险收入为27,705亿元,同比+5.38%[23] - 截至2025年6月末,行业资金运用规模36.23万亿,其中银行存款、债券、股票基金和其他类资产分别占比8.33%、49.31%、13.05%、29.31%[24] - 2025年6月,保险公司总资产为39.22万亿元,环比+2.08%,其中寿险公司总资产34.34万亿元,环比+2.02%,产险公司总资产3.18万亿元,环比+3.26%[28] 券商行业数据 - 截至8月15日一周内,沪深300指数上涨2.37%,创业板指数上涨8.58%[43] - 2025年7月,股权融资规模533.78亿元,环比-90.2%,其中IPO融资规模241.64亿元;债券融资规模7.83万亿元,环比-11.3%[48] - 2025年7月,券商集合资管发行份额51.64亿份,环比-46.9%[52] - 2025年7月,新发基金规模1136.48亿份,环比+33.1%,其中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新发规模分别为368.32、121.61、607.55亿份[52]
“存款搬家”,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老百姓的钱到底去哪了?
搜狐财经· 2025-08-17 11:17
存款搬家现象 - 2025年7月中国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 [1]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多增1.39万亿元,创近十年新高 [1] - 资金流向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非银机构,形成"资金脱媒"现象 [1] 驱动因素 - 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40个基点,年化收益率普遍低于2% [1] - A股7月表现亮眼,新增股票账户超200万,个人投资者占比99.5%,成交额多次突破1.9万亿元 [2] - 投资渠道多元化和便捷化,手机操作即可完成投资,产品种类丰富且风险等级划分清晰 [2] - 2024年底混合类和权益类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较2023年底有所提升 [2] 市场影响 - 股市获得增量资金,流动性增强,交易活跃 [5] - 基金公司管理资产规模扩大,可投资项目增多 [5] - 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增加,可提供更多保险产品 [5] - 银行资金成本上升,需通过发行同业存单、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等方式吸引资金 [5] 政策与趋势 - 2025年5月央行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0个基点,六大行同步下调存款利率25个基点 [3] - 监管部门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鼓励直接融资发展 [7] - 短期内存款搬家现象可能持续,长期看居民财富管理将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 [7] 投资者行为 - 年轻一代对投资接受度更高,00后等互联网原住民积极参与A股市场 [3] - 国民理财观念转变,从追求安全稳定转向寻求更高收益 [2] - 投资者需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投资标的 [2]
8月15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5 22:07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中国全面绿色转型,"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2][4] - 2025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开幕式在京举行,李强总理出席座谈会[3]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推出十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列讲读》专题节目,2025年8月16日起播出[4] - 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提出5年来取得重要成果[5]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发布,2018年以来办理案件5.69万件,涉及赔偿金额334亿元[13] 经济与金融数据 - 7月份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6][7] - 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67.3万亿元,同比增长7.9%;保险业总资产39.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2%[12] - 欧元区6月工业生产值环比下降1.3%,德国等国家数据大幅下滑[23] 科技创新与产业动态 -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首次系留点火试验成功,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取得阶段性突破[10]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开幕,500多个机器人选手角逐26个赛项[14] - 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3C认证新规实施,新增生产现场抽样检测环节[16][17] 医疗与健康产业 - "中非医院联盟"成立,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并依托中国医疗AI技术提升非洲诊疗能力[15] 能源与工业 - 乌克兰袭击俄罗斯伏尔加格勒炼油厂[18] - 英国海军基地发生"A类"核事故,涉及装备"三叉戟"导弹的核潜艇[22] 文旅产业 - 第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苏州开幕,56个城市参展,展示1500多种文旅产品[17]
勤上股份(002638.SZ):瑞众人寿拟减持不超1%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8-15 20:09
股东减持计划 - 瑞众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瑞众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万能产品"账户持有勤上股份81,381,962股,占公司剔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数量后总股本的5 73% [1] - 瑞众人寿计划在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4,200,956股,不超过公司剔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数量后总股本的1% [1]
勤上股份:瑞众人寿拟减持不超1%
新浪财经· 2025-08-15 18:36
股东持股情况 - 瑞众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万能产品持有勤上股份8138.2万股 [1] - 持股比例占公司剔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后总股本5.73% [1] 减持计划安排 - 计划减持期间为2025年9月8日至2025年12月7日 [1]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 [1] - 计划减持数量不超过1420.1万股 [1] - 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剔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后总股本1% [1] 减持原因 - 股东因自身资金需求进行减持 [1]
本以为第一个倒下的是乌克兰,没想到是瑞士,瑞士金融业近乎完蛋
搜狐财经· 2025-08-15 16:08
在俄乌战争爆发的那一刻,许多人都认为乌克兰将会是最先崩溃的国家。毕竟,俄罗斯的炮火几乎就在乌克兰的家门口,基础设施面临着被摧毁的危险,工 业生产有可能停滞,人口不断外流,财政赤字越来越严重。这一切看似让乌克兰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然而,现实却给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答案。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富豪的广泛警觉——今天被冻结的是俄罗斯人的资金,明天会不会轮到我呢?于是,资金开始悄然流出瑞士,纷纷转向了新加坡、迪 拜,甚至一些加勒比海的离岸地。瑞士的繁荣并非因其强大的军力,而是凭借其长期保持的中立地位。在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时期,甚至911事件后,瑞士 都能够左右逢源,既能与西方国家做生意,又能与非西方国家建立联系。 但俄乌战争改变了这一切。美欧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全球不再允许任何国家"骑墙",必须选择站在西方阵营,支持制裁俄罗斯,或者被彻底排除在全球体系 之外。瑞士明白,若不站队,它将面临被西方金融体系排斥的风险,一旦这种情况发生,瑞士的银行业、保险业及信贷体系将不再具备竞争力。因此,瑞士 最终选择了与欧美阵营站在一起,宣布参与对俄罗斯的制裁。 这一看似为保全自己利益的选择,却也埋下了自毁的种子。瑞士最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