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ics

搜索文档
AI与机器人盘前速递丨字节系VC领投智能机器人公司;Claude 4上线Amazon Bedrock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8 09:00
市场复盘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下跌1.39%,持仓股寒武纪下跌5.68%领跌,凌云光、海天瑞声跌幅靠前 [1] - 机器人ETF(562500)下跌1.41%,持仓股绿的谐波下跌8.39%领跌,江苏雷利下跌7.75%、华辰装备下跌3.83%涨幅靠前 [1] - 当日交易金额5.53亿元,居相同标的ETF首位,换手率4.28%,市场成交活跃 [1] 热点要闻 - 乐享智能完成亿元天使+轮融资,由锦秋基金领投,老股东经纬创投、绿洲资本、Monolith持续超额加投,光源资本跟投,光源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 - 锦秋基金是字节跳动关联基金,核心团队多来自字节投资体系 [1] - 乐享科技宣布产品方向为家庭通用小型具身智能机器人 [1] - 《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年)》印发,支持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仿真软件,提升仿真软件智能化水平,搭建行业通用性仿真平台,开展大模型应用中试验证,对承担国家或北京市重点任务的仿真验证平台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 [1] - Anthropic发布新一代Claude 4模型,已在Amazon Bedrock上线,具备快速响应和深度思考模式切换能力,支持大规模上下文理解、多步骤推理、工具使用与任务执行,并在复杂长时间推理任务中保持稳定性能 [2] - Claude 4的推出有望推动Agentic AI迈入企业级应用阶段 [2] 机构观点 - 招商证券表示一揽子政策扭转市场悲观预期,后续关注政策落地和基本面修复验证,中长期科技创新仍是增长主线,短期关注政策对消费板块催化 [3] - 中短期重点关注机器人等具备边际改善的赛道 [3] 热门ETF - 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唯一规模破百亿、流动性最佳、覆盖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最全的机器人主题ETF [4]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是机器人的大脑,20%涨跌幅+中小盘弹性,捕捉AI产业"奇点时刻" [4]
四川国企亮出了哪些“绝活”?
四川日报· 2025-05-28 04:28
科技创新展示 - 菁蓉联创自主研发"空天地一体跨域协同的创新引擎" 实现无人机与机器狗等多设备协同控制 [2][3] - 阿加犀人形机器人具备多模态感知能力 可完成问答、递送饮品、避障行走等任务 [2][3] - 蜀道集团展示埃及苏伊士运河铁路平转开启桥技术 该桥为全球跨度最大、承载最大的同类桥梁 [3] - 蜀道集团推出弹性连续支承嵌入式轨道技术 消除地铁运行啸叫声 已在广东江苏浙江等多地应用 [3] - 蜀道集团研发聚氨酯伸缩装置技术 应用于成绵扩容、成都二环高架等项目 消除桥梁过车异响 [3] 能源与资源技术 - 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旗下交大光芒公司研发智能巡检机器人 实现山区荒漠等恶劣环境无人值守 [3] - 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拥有34家高新技术企业 包括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1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3] - 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展示地质勘查"三剑客"技术 包括广域电磁仪、压裂电磁实时监测系统和无人机有源航空电磁仪 [3] - 无人机有源航空电磁仪可获取500米深度地下高精度地质结构 [3] - 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实施钒钛、稀土、黄金等"八大资源工程" 打造西南自然资源科技创新策源地 [3] 消费科技应用 - 长虹美菱推出"冻鲜生"冰箱 采用PCMs蓄冷科技实现零下3.5℃恒温微冻 [3] - 长虹AI TV搭载国家首批备案电视端AI大模型长虹云帆 具备智慧光语交互功能 [3] - 长虹中玖闪光研发e-Flash和X-Flash放疗设备 前者正在华西医院等机构进行临床试验 [3] - 四川航空构建智慧旅客服务平台 覆盖旅客出行全流程的十二大智能应用矩阵 [3] - 四川航空AOC运营分析大屏实现"数字孪生机场"功能 实时显示航班动态和客货吞吐量 [3]
广东省智能产业基金启动
广州日报· 2025-05-28 03:48
基金设立背景与规模 - 广东省智能产业基金正式发起设立 目标规模100亿元 首期募资20亿元 [1] - 由广东民营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国科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澳门礼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新方盛集团有限公司等联合发起 [1] - 广东省统筹资源整合组建总规模超万亿元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 其中省级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元 [2] 战略定位与投资方向 - 基金定位为AI与机器人领域发展引擎 聚焦AI大模型 智能机器人 芯片半导体等核心技术研发 [2] - 采用"技术突破+场景落地"双轮驱动模式 推动智能制造 智慧城市等垂直场景应用 [2] - 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 汇聚政府引导资本 民营资本 港澳资本及科技龙头企业资源 [3] 运营模式与产业影响 - 构建"产融结合"新生态 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深度融合模式 [3] - 坚持做"耐心资本" 为创新企业提供全周期赋能 链接科研机构 龙头企业与全球资源 [3] - 推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闭环发展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3] 战略意义与发展目标 - 助力广东省打造全球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产业集群 [2][3] - 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 绿色化 高端化升级 培育新质生产力 [3] - 重构全球智能产业竞争格局 为中国在全球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抢占先机提供战略支撑 [3]
阿里巴巴领投的“最低调”人形机器人创企,又完成新一轮融资!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28 01:27
温馨提示 :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2025年最新原创报告(共210页) 说明: 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人士交流 , 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 "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 ,后添加( 微信号:lietou100w )微信; 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 li_sir_2020); 正文: 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创企[源络科技]完成新一轮融资! 2025年5月19日,据企查查显示,国内人形机机器人初创企业【北京源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源络科技")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 金(有限合伙)(隶属于 北京国管旗下顺禧基金 ), 疑似完成新一轮融资, 目前并未官宣 (小编视角:新一轮融资可能还没有正式变或交割更完成,投资方可能披露不完整,等 待企业官宣)。 成立近两年,公司鲜有新闻报道,绝对是国内最低调具身智能赛道创企。 | 序号 | 融资日期 | 融资轮次 | 融资金额 | 投资方 | 关联机构 | 来源 | | --- | --- | --- | --- | --- | --- | --- | | 1 | 2025-05-19 | A轮 | - | 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 ...
首款家庭桌面AI机器人全国首发!北京亦庄企业参与研发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7 22:08
优必选家庭桌面AI机器人发布 - 首款家庭桌面AI机器人正式全国首发 填补家庭陪伴人形机器人市场空白 [1][3] - 机器人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 包括拟人化陪伴 舞蹈娱乐 问答互动 英语练习 视频通话 绘本伴读 思维引导 家居控制等多元化功能 [3] - 机器人通过AI实现专属智能推荐 多模态情感计算 智能守护 并支持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联动 [3] 技术研发与合作 - 2024年7月起 中国电信陕西公司 数字生活公司与优必选组建联合研发团队 聚焦数字生命智能体技术 [3] - 结合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全栈技术与中国电信云网融合及大模型底座能力 提升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和场景适配能力 [3] - 依托大模型技术实现情感计算 环境感知 任务规划 视觉语义理解和长短期记忆等能力 [3]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 - 公司聚焦工业制造 商用服务 家庭陪伴三大场景 率先实现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 [4] - Walker S系列成为全球进入最多车厂实训的工业人形机器人 [4] - 此次家庭桌面AI机器人发布是人形机器人应用探索的重要成果 [4] 产业生态布局 - 公司将持续深化与生态伙伴战略协同 构建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 [4] - 北京经开区通过"五个一"工作机制健全生态体系 加速构建机器人产业高地 [4] - 形成覆盖核心零部件 整机到应用场景的完整产业链 [4]
分论坛议程抢先看| 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聚势启新,共赴产业新程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27 21:50
宋 伟 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研究员 杭州海创人形机器人 创新中心副主任 具身智能作为 AI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领域,正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焦点。 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产业迎 来爆发式增长 ,技术突破与场景应用加速落地。值此产业变革之际,浦东张江 作为国内具身机器人领域产业 高地,以连续三届全球生态峰会积累的品牌势能为基础, 重磅打 造 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 形机器人技能大赛 ,以 " 峰会 +大赛+展览 " 三位一体模式 全面激活产业生态 ——通过1场主论坛、 10 场开 发者论坛、 1场创新创业大赛及1场创新产品展,系统构建从技术研发到商业落地的全链条赋能平台。 大会聚焦 本体技术、具身智能、关键零部件、数据集构建及场景应用 四大核心领域,特设 10 场专题开发者 论坛,包括: 人形机器人本体专题论坛 出席嘉宾 叶杨笙 仙工智能 联合创始人 西 曹 灵心巧手 (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董典彪 深圳赛博格机器人 有限公司CTO 陈 锋 中科深谷集团 创始人董事长 梁聪慧 上海智可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CEO 刘 迅 数字华夏研究院 院长 罗 璇 广州高擎机电科技 有限公 ...
参会必看!5月29日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全指南:如何高效参会看这篇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27 21:50
尊敬的各位参会朋友: 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将于5月29日在上海隆重举办,本次活动设置了1场主 论坛、9场开发者论坛、1场 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张江启动赛及1场创新产品展,配套组织开发者之夜、浦 东企业家早餐会等系列活动。 为方便各位朋友省时、省力、省心参与本次活动,机器人大讲堂为您准备了 参会攻略 ,以助大家能够更好地体 验这次活动。请务必仔细阅读,也可以微信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报名步骤须知 第一步: 长按识别或扫描二维码,观众自主填写报名信息 第二步: 填写公司、职务、姓名、手机号 第三步: 选择意向参与论坛(可选择 1-9项) 第四步: 选填单位所在地、企业核心产品、企业在上海张江产业布局投资意向 注: 因报名审核需要时间,报名成功短信会在审核后尽快发送到您的手机,请注意查收保存。还未报名的用 户,请尽快报名。如有困难的参会人员,可联系专属 VIP客服:堂博士(微信:15611695072),我们将竭力 为您解答。 会议现场须知 会议时间: 2025年5月29日( 9:00-17:00) 会议地点: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科学会堂(上海市浦东新区海科路1393号) 参会人员 ...
人型机器人股权投资“卷疯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5-27 21:15
人型机器人行业投资热度 - 创投资本扎堆人型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导致项目估值迅速翻倍[1] - 2024年一季度人形机器人领域千万元级股权融资达19笔同比增长280%[3] - 杭州某创投机构设立人型机器人子基金3个月完成超募[3]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2026年中国人型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104.71亿元2029年达750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000亿元[3] - 年复合增长率达62.6%[3] 技术驱动因素 - AI+人型机器人技术融合推动完全自主决策的具身智能发展[3] - 关键技术包括视觉环境识别、多源传感数据融合、集群化交互控制等8项技术突破[8] - 2024年技术融合提速体现在大模型与控制系统整合、多模态交互能力提升[9] 投资领域分化 - 运动控制核心零部件领域因资本争夺导致估值飙升[9] - 创投转向"感知"与"决策"领域其中触觉传感成为新焦点[7][9][11] - 视觉传感、力控传感、运动传感各有技术局限性推动触觉传感投资升温[11] 应用场景挑战 - 工业场景面临数据孤岛、自动化程度高、工序复杂等落地障碍[16] - 商业场景如展厅接待、便利店服务更易实现标准化服务[17] - 家庭场景中陪伴与家政机器人开始受关注[17] 商业化与产业链协同 - 上市公司通过投资并购强化人型机器人感知智能以开辟第二增长曲线[13] - 产业链需解决国际化受阻、应用场景模糊、成本高企、产品力不足四大挑战[14] - 技术成熟度与市场接受度平衡决定商业化周期长短[18] 技术路线竞争 - 触觉传感器存在压阻式、电容式、压电式等5种技术路线竞争[12] - 技术突破方向包括全维度曲面集成、三维力矢量感知、复合传感材料研发[12] 资本运作趋势 - 资本与上市公司合作布局人型机器人赛道构建AI+机器人生态[14] - 创投机构呼吁出资人对技术迭代和产业落地保持长期耐心[18]
人形承压,四足补位,众擎、智元集体造“狗”,宇树模式成行业 “保命符”?
36氪· 2025-05-27 19:52
人形机器人行业现状 - 人形机器人赛道近期面临质疑,多位行业领袖认为其商业化能力不足,Marc Raibert称其为"炫耀而非生产力"[3] - 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公开表示不看好该方向,谷歌已出售/裁撤多家机器人业务[3] - 行业出现"实验室玩具"争议,银河通用创始人指出当前技术依赖预编程和遥控操作[3] 四足机器人战略转向 - 魔法原子、智元、众擎等头部厂商集体转向四足机器人产品开发[4] - 魔法原子推出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的导盲机器人,支持避障和购物辅助[5] - 智元计划Q2发布28自由度家庭四足产品,具备骑车等复杂运动能力[7][9] - 众擎发布JS01四足机器人并启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格斗赛事[10][12] 企业技术路径选择 - 宇树科技通过四足机器人实现全球60%市场份额,再拓展至人形机器人[15] - 云深处和逐际动力均采取"先四足后人形"发展路径[15] - 四足产品可复用80%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显著降低研发成本[21][22] - 宇树已连续多年盈利,验证"四足技术沉淀-商业化-反哺人形"模式的可行性[17] 商业化逻辑演变 - 行业从单纯追求人形技术突破转向通过四足构建现金流[20] - 四足机器人在工业巡检和家庭服务场景已展现稳定性优势[23] - 纯人形本体厂商面临造血能力不足问题,需通过四足产品过渡[23] - 九号公司创始人认为商业化成功关键在场景需求而非形态[24] 行业生存策略 - "四足+人形"模式正成为主流战略选择[20] - 四足产品从技术备胎升级为商业化跳板[23] - 企业需在技术理想与商业现实间寻找平衡点[25] - 具备场景落地能力的企业更可能存活至人形机器人终局[25]
中国机械自动化,从“低端搬运”到工厂的“心脏”
新浪财经· 2025-05-27 18:53
物流自动化发展 - 2023年双十一期间杭州菜鸟物流园使用1000台"小蛮驴"机器人进行分拣作业,运行速度0.5米/秒,承重30公斤,在20万平方米仓库实现精准投递 [1] - 充电区200台机器人实现自动排队充电,展现高度协同能力 [3] - 对比15年前人工分拣需每日弯腰超1000次,当前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效率并改善工作环境 [5] 国产自动化设备技术突破 - 2007年深圳汇川技术通过逆向研发推出首台国产伺服驱动系统,控制精度±0.02弧分,成本仅为进口产品1/3 [8] - 埃斯顿自动化2010年推出DELTA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达到ABB水平,实现高端控制逻辑突破 [10][12] - 李群自动化研发SCARA机器人实现0.01毫米重复定位精度,进入3C精密制造领域 [14] 市场竞争策略与成果 - 2013年中国成为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后,本土企业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嘉腾机器人AGV小推车价格不足进口1/2,年销3000台 [12][14] - 汇川技术变频器以比西门子低40%价格打入中东市场,并具备耐高温特性 [16] - 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突破24万台,国产化率首超50% [19] 当前技术应用与全球化 - 苏州纺织厂码垛机器人效率达2.3秒/次,海尔智能工厂实现机器人按订单实时调整生产 [19] - 蔚来工厂300台国产焊接机器人实现±0.3毫米定位精度,接近国际水平 [19] - 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球40%,自动化设备出口额280亿美元,东南亚市场占有率超6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