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力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企业数量增多 行业覆盖面扩大 A股公司蜂拥赴港上市
上海证券报· 2025-06-04 02:31
郭晨凯 制图 ◎记者 冯心怡 实习生 年悦 近期,A股上市公司掀起新一轮赴港上市热潮,不少公司希望开启"A+H"双资本平台运作模式。今年5 月,就有宁德时代、恒瑞医药、钧达股份、吉宏股份4家A股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全年新增"A+H"公 司数量有望创近年来新高。 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赴港上市的热潮背后,是政策红利与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双重驱动。投行人 士认为,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潮有望延续1年至2年,龙头企业、有出海需求的中型企业、新兴产业的亏 损企业这三类公司,正通过"A+H"双资本平台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A股公司争相赴港上市 目前,筹划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仍以龙头企业为主,但已不再局限于医药生物、电力设备、食品饮料等 领域,行业分布更加多元化。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共有近30家A股公司初次公告筹划港股上市。4月以来,A股公司筹 划港股上市渐入高峰期,共有近20家正在筹划港股上市,涵盖通信、电子、汽车等多个行业,其中包括 三一重工、牧原股份、韦尔股份等行业龙头企业。 今年5月,已经有宁德时代、恒瑞医药、钧达股份、吉宏股份4家A股公司登陆港交所。其中,宁德时代 刷新近年来港股IPO发行规模纪录,创新药 ...
孚能科技软包技术突围:从固态“神话”到全场景落地
高工锂电· 2025-06-03 19:12
孚能科技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公司研发的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计划于2025年底向战略合作伙伴小批量交付,能量密度达400-500Wh/kg [3] - 硫化物体系工程化是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核心掣肘,固-固界面接触问题随电芯容量扩大难度呈指数级加剧 [3] - 公司以软包为技术基石,软包电池具备更高的体积能量密度、更大的散热面积、更强的安全缓冲能力等优势 [4][5] - 基于多年的软包叠片技术积累,公司的材料创新成果得以快速转化 [6] 双路径技术布局 - 在氧化物/聚合物体系方面,公司坚持三元高镍正极路线,通过负极掺混技术提升能量密度,并借助涂覆技术降低电解液含量 [9] - 该体系具备从液态向半固态过渡的天然路径,目前已经逐步演进至复合固态电解质方案 [10] - 在硫化物体系方面,公司直接聚焦零电解液的全固态电解质研发 [11] - 公司双线并举、择机量产,根据不同路线的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时机,动态决定先期量产的节奏 [11] 四大动力电池方案 - 超高性能方案:以三元高镍+半固态/固态为核心,聚焦高端乘用车及eVTOL市场,能量密度300-400Wh/kg [15] - 高性价比方案:针对中长续航车辆市场,推出三元中镍+半固态电池解决方案,能量密度260-290Wh/kg [17] - 成本为王方案:面向中短里程电动汽车市场,大规模量产磷酸铁锂电池,第一代方案能量密度220Wh/kg [17] - 更优平替方案:钠电产品分为能量型与功率型,能量型钠电池能量密度最高达180Wh/kg [18] 国资入主与市场拓展 - 2025年5月广州工控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国资入主提供稳健资本支撑 [19] - 公司进一步融入广州本地产业链,强化与广汽、小鹏、亿航等企业的协同效应 [21] - 2024年公司动力电池出口位列行业第三,在乘用车、eVTOL、电摩等多个领域实现批量供货 [22] - 公司有望在飞行器与储能赛道实现"地空双突破",软包电池成为低空领域关键技术方案 [21]
性能、安全、成本持续优化,车用动力电池快速突围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3 15:24
动力电池技术革新 -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可实现300mAh/g比能量,用于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600~700Wh/kg [3] - 富锂材料通过结构优化已解决循环稳定性和电压衰退问题 [5] - 钠离子电池在-40℃低温下保持60%容量,10C快充适配重卡需求,相比锂离子电池提升15%载货量 [8] - 中科海钠已实现正负极材料千吨级制备,万吨级生产线初步完成,电芯方面建成1GWh生产线并筹备10GWh产线 [8] - 混合固液电池作为全固态过渡方案已实现良好安全性能,原位固化技术提升锂离子传导效率 [10] - 全极耳设计将电子迁移距离缩短至80毫米,内阻降至1.5mΩ,4695电池在-40℃可放出60%容量 [16] 电池安全与标准 - 新国标取消热扩散5分钟缓冲期,新增底部撞击和快充后循环测试 [12] - 制定全球首项全固态判定标准(失液率<1%)并通过整车级热扩散测试 [12] - 智能化电池管理系统集成高精度传感器和算法,实时监测温度/电压/电流等参数 [14] - 多层次安全防护体系包括热隔离和防火设计 [14] 快充与电气架构 - 48V架构相比12V前期成本增加1500元,预计2028-2030年成本打平 [7] - 高功率负载需48V架构支撑(欧姆定律降损25%) [7] - 虚拟场站测试覆盖98%充电桩故障场景,CCTA认证推动车企优化V2G策略 [20] 燃料电池发展 - 国产化进程加速有望降低燃料电池生产成本 [20] - 新型催化剂和质子交换膜材料可降低内部电阻和能耗 [20] - 智能化系统集成传感器和算法,实时监测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 [22] - 应用场景拓展至分布式发电、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 [24] 技术互补与融合 - 动力电池适合短途高频场景,燃料电池适合长途低频场景 [25] - 大圆柱电池标准化型号可覆盖混动车型50~100Ah需求 [25] - 80-100度电重卡采用100Ah电池,6C持续放电与燃料电池形成互补 [25]
70GWh!吉利旗下电池公司官宣产能规划
起点锂电· 2025-06-02 19:09
品牌与产品发布 - 吉利整合旗下电池业务成立吉曜通行,并发布全新英文标识吉曜通行ENERGEE [1] - 发布"金砖电芯超强混动系列"产品,具备超安全、超快充、超倍率、超长寿命四大特点 [3][4] - 金砖电芯采用智能超频末端快充技术,SOC 80%-100%充电时间缩短至11.5分钟,比一般电池提升75% [4] - 在20% SoC以下亏电工况下,5秒加速功率仍可达2100W,号称"亏电如满电" [4] - 通过主材活性包覆、SEI膜自修复技术实现4500圈超长循环寿命 [4] 技术研发与安全性能 - 自主研发S+技术将固态电池技术和材料应用于磷酸盐体系,核心逻辑是极致安全 [4] - 正极材料采用自研多粒径复配技术,提升热稳定性和锂离子扩散动力学 [4] - 全系通过"史上最严苛的电池安全新国标",并以超国标8倍标准通过中汽研"八针同刺"试验 [5] - 通过超新国标1.8倍的36吨坦克极限抗压测试和军工级5.56mm实弹枪击贯穿试验 [5] - 在极限测试中实现不起火、不爆炸,极限破坏条件下保持稳定 [6] 产能规划与市场布局 - 到2027年将形成70GWh产能规模,拥有8大生产基地 [7][8] - 2024年吉利旗下电池企业极电新能源和耀宁新能源合计装车量8.24GWh,位列国内第十 [8] - 2025年吉利汽车销量目标271万辆,新能源销量目标150万辆 [8] - 自有电芯自供比例将提升至三成,未来可能加快电芯外供 [9] - 与雷诺合资公司Horse Powertrain探讨深入合作,参与全球竞争 [9] 生态构建与商业模式 - 定位为独立电芯科技集团公司,强调社会化分工与产业化合作 [9][11] - 向全行业开放电池安全专利,供应商可通过技术授权或联合开发分润 [11] - 探索车电分离和换电模式,建立电池银行,实现"能源即服务" [12] - 认为未来竞争是生态系统竞争,胜利是产业链共赢的胜利 [13] - 浙江衢州基地为5G智慧工厂,江苏建湖基地实现接近100%产能利用率和行业标杆良品率 [9]
安迈特科技落户四川,四川兴川 “基金 +” 战略结硕果
证券时报网· 2025-05-31 16:47
近日,四川区域协同发展投资引导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四川区域协同基金")联合其 他投资方,完成对安迈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安迈特科技")数亿元投资。此次投资 后,安迈特科技年产10亿平复合集流体项目正式落地四川省内江市,这为四川动力电池高质量产业集群 的发展再添助力。 四川兴川在管基金围绕四川省15条重点产业链开展投资,通过 "投引联动" 的方式,成功助力星际荣 耀、博泰车联网、安迈特科技等多个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四川,推动区域产业实现强链、延链、补链、升 链,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与省级战略的深度融合,形成共进共赢的良好局面。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安迈特科技作为行业内较早具备成熟量产能力的复合集流体供应商,在技术创新方面成果显著,其独创 的一次真空蒸镀成膜技术,成功助力复合集流体突破产业化瓶颈。目前,安迈特科技的产品已在头部电 池企业实现批量化供应,并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消费3C等多个领域。 四川区域协同基金由四川产业振兴基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振兴集团")旗下的四川兴川 重点项目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兴川")负责管理。四川兴川成立于2017年3月 ...
孚能科技与同方股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起点锂电· 2025-05-31 14:39
孚能科技与同方股份战略合作 - 双方于5月28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高安全动力及储能电池技术研发、新型智慧储能产品及系统开发[3] - 合作领域包括新能源投资、储能系统集成、电池无损检测及综合智慧能源服务[3] - 同方威视副总裁彭华与孚能科技总裁董立刚共同出席签约仪式[3] 孚能科技核心竞争力 - 连续八年保持国内软包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技术优势包括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及快速充电[5] - 客户覆盖梅赛德斯奔驰、广汽、吉利等国际知名车企,并成为全球首家向eVTOL终端客户交付电池的企业[5] 同方股份技术背景 - 依托中核集团与清华大学资源,在核技术应用、智慧能源、数字信息及成果转化领域具备深厚积累[5] - 构建"产学研用"平台,技术产品覆盖全球百余国,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5] 合作战略意义 - 整合电池技术创新与数字信息赋能,推动传统能源产业低碳化、智能化转型[5] - 形成"技术+产业"协同效应,助力多领域绿色升级,响应"双碳"目标[5] 行业动态(非孚能科技相关内容) - 瑞浦兰钧拓展韩国市场[6] - 珠海冠宇获得新定点项目[6] - 宁德时代与甘肃兰州签署零碳城市战略合作[6] - 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1日举办[6]
“宁王”陷6000万货款纠纷 换电业务发展遇阻
经济观察报· 2025-05-31 13:21
宁德时代拖欠货款事件 - 宁德时代因拖欠供应商瀚川智能6087.99万元货款被起诉,涉及2021-2024年四起案件 [2] - 瀚川智能指控宁德时代拖延验收、拒付尾款,设备已投入使用但未出具验收证明 [3][5][6] - 典型案例:2021年1017万元订单仅支付508.5万元,2022年542.4万元订单仅支付一半 [6] - 宁德时代2024年营收3620.13亿元同比下降9.7%,净利润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 [2] - 2025年Q1营收847.05亿元同比增长6.18%,净利润139.63亿元同比增长32.85% [2] 换电业务发展困境 - 宁德时代2022年推出EVOGO换电品牌,目标2025年建1000座乘用车+300座重卡换电站 [9][10] - 实际进展缓慢,目前仅建成几十座换电站,合作车企销量低迷或破产 [10] - 2025年战略转型:与蔚来合作构建换电网络并投资25亿元,与中国石化计划年内建500座换电站 [10] - 换电业务四年探索基本失败,供应商合作关系面临重构 [11] 动力电池主业挑战 - 2024年4月国内动力电池市占率39.44%,环比下滑2.94%,比亚迪市占率26.35%环比上升1.83% [11] - 主机厂自建电池厂趋势压缩第三方供应商市场空间 [11] - 毛利率从2016年43.7%降至2023年22.91%,2024年微升至24.4% [11]
“宁王”陷6000万货款纠纷 换电业务发展遇阻
经济观察网· 2025-05-31 13:06
宁德时代拖欠货款事件 - 宁德时代因拖欠供应商瀚川智能6087.99万元货款被起诉,涉及2021-2024年四起案件 [2] - 瀚川智能指控宁德时代拖延验收、拒付尾款,设备已投入使用但未出具验收证明 [5] - 具体案例包括2021年1017万元订单仅支付508.5万元,2022年542.4万元订单仅支付一半货款 [5] - 宁德时代未回应欠款原因,分析师认为可能涉及产品争议或商业纠葛 [3][6] 瀚川智能受影响情况 - 瀚川智能2024年营收4.74亿元(同比降64.61%),亏损11.03亿元,已对新能源业务战略性收缩 [7] - 公司称宁德时代拖欠行为严重影响其营收和利润指标 [7] - 瀚川智能总市值23.74亿,仅为宁德时代A股市值1.15万亿的0.2% [3] 宁德时代换电业务困境 - 换电业务进展不顺:仅与一汽奔腾、爱驰汽车等合作,但相关车型销量低迷,换电站总数仅几十座 [8] - 2025年战略转向合作模式:与蔚来共建换电网络并投资25亿元,与中国石化目标年内建500座换电站 [8] - 分析师指出前期四年自建换电站模式基本失败,供应商合作关系需重构 [8] 宁德时代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营收3620.13亿元(同比降9.7%),净利润507.45亿元(同比增15.01%) [2] - 2025年Q1营收847.05亿元(同比增6.18%),净利润139.63亿元(同比增32.85%) [2] - 2024年4月国内动力电池市占率39.44%(环比降2.94%),比亚迪市占率26.35%(环比增1.83%) [9] - 毛利率从2016年43.7%降至2023年22.91%,2024年微升至24.4% [9]
国轩高科G垣准固态电池通过新国标,高安全固态技术迈向市场
高工锂电· 2025-05-30 18:22
行业会议与政策背景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举办,由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主办,众钠能源总冠名 [1][2]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苏州举办,由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主办,利元亨总冠名 [2][3] - 中国动力电池新国家标准GB38031-2025将于2026年7月实施,要求动力电池在热失控情况下"不起火、不爆炸",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 [7] 国轩高科G垣准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G垣准固态电池已通过新国标强制性测试,在3mm钢针穿刺测试中未起火爆炸,针刺前后放电容量保持率达96.8% [4][8] - 电池采用闭孔电解质技术提升本征安全,离子迁移数更接近理论极限 [10] - 开发氧束缚、氧捕获、氧反弹三重保护技术,利用AI构建梯度势垒解决高镍正极与电解质电位不匹配问题 [12][13] - 电芯能量密度达300Wh/kg,体积能量密度720Wh/L,系统能量密度超235Wh/kg,较同体积液态电池提升36%以上 [15] - 支持4C峰值充电和6C峰值放电,搭载该电池的电动车续航有望突破1000公里 [15] - 采用自适应固固界面技术和全域离子导电网络提升锂离子传输速率 [16] - 使用低膨胀硅基负极(体积膨胀仅25%)和界面原位自修复技术抑制SEI增厚 [17] 产业化进展与规划 - 已完成向5家以上客户电芯送样测试,4家以上客户进行整车搭载测试 [23] - 规划年产能12GWh,样车路测里程已超1万公里 [24] - 将率先应用于B级及以上中高端电动车市场,后续拓展至eVTOL、机器人等领域 [25] - 半固态电池有望在未来五年内实现较快市场导入 [27] 行业挑战与应对 - 固态电池产业化面临设备调整、工艺优化等挑战,部分设备需新增或替换 [20] - 良品率是关键挑战,此前行业半固态电池样品良品率可能低至40% [20] - 公司正致力于提升良品率至可商业化水平 [21]
曾毓群,又募资100亿
投资界· 2025-05-30 15:46
以下文章来源于解码LP ,作者吴琼 解码LP . 投资界(PEdaily.cn)旗下,专注募资动态 欢迎加入投资界读者群 落地厦门。 作者 I 吴琼 报道 I 投资界-解码LP 投资界-解码LP获悉,近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宣布其参与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福建 时代泽远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最新进展。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股东 阵营再度扩容。至此,基金总规模达1 00亿元。 穿 透 下 来 看 , 该 基 金 不 仅 由 宁 德 时 代 出 资 做 LP , 背 后 管 理 人 更 是 宁 德 时 代 旗 下 投 资 机 构。换言之,一家宁德时代系新基金募集了100亿。 这一边,宁德时代登陆港股;那一边,一幅超级投资版图缓缓展开。 100亿基金,宁德时代浮现 国资云集 事实上,该基金筹备已久。 时间回到去年9月,宁德时代宣布与厦门溥泉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 溥泉投资有限公司等合作方签署合伙协议,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之一参与投资"福建时代 泽远碳中和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设立)。其中,宁德时代认缴出资 金额为人民币7亿元,持有基金13 . 763 3%的认缴比例。 彼时,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