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用车
icon
搜索文档
福田超5万 重汽大涨5成 江铃重返前十!8月商用车销32万辆增16%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13 21:30
2025年8月商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 8月商用车销量31.63万辆 环比增长3% 同比增长16% 同比增速较7月扩大2个百分点 收获年内首次"3连增" [3][6] - 1-8月累计销量274.40万辆 同比增长5% 较去年同期净增长13.56万辆 累计增幅较7月扩大1个百分点 [8][17] - 8月销量创近五年同期最高水平 较2021年8月多销售近7万辆 较2024年8月多销售约4.4万辆 [5] 企业月度销量排名与表现 - 福田汽车以5.09万辆销量蝉联月榜冠军 月度份额16.09% 同比增长22% 年内第8次获得月销量榜首 [10][12] - 中国重汽月销3.46万辆位列第二 同比大幅增长57% 月度份额10.93% [12] - 月销超万辆企业达12家 前十企业中有8家实现正增长 其中重汽/陕汽/长安增幅均超25% [10][12] - 江铃汽车重返月榜前十 排名上升5位至第6名 月销1.70万辆同比微增0.2% [15] 市场份额与行业竞争格局 - 8月销量前十企业合计份额76.14% 前五企业合计份额51.76% [14] - 福田和重汽是仅有的两家份额超10%的企业 分别占16.09%和10.93% [14] - 企业间份额差距微小 江淮与五菱相差400余辆 陕汽与江淮相差不足70辆 [14] - 1-8月累计份额前十企业合计占76.08% 福田(15.31%)和重汽(10.13%)份额同比分别提升0.79和1.03个百分点 [22] 累计销量与年度排名变化 - 福田累计销量42.01万辆居首 同比增长11% [12][19] - 重汽累计销量27.80万辆升至行业第二 同比增17% 排名较去年年终上升2位 [12][22] - 累计销量超25万辆企业包括重汽/东风(26.36万辆)/长安(25.33万辆) [19] - 陕汽累计销量13.02万辆同比增16% 排名上升1位至第9 [22]
远程“醇氢+电动”方案破局煤炭运输痛点 甲醇生态链剑指万亿市场
中国能源网· 2025-09-12 16:31
近日,以"数智赋能,绿色高效,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八省(市)煤炭(矿山)学术交流会在"江南煤都"贵州六盘水开幕, 同期举办的贵州煤矿智能化升级装备展览集中展示了煤矿运输、安全等领域的前沿技术,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携"醇氢+电动"产品矩阵 亮相,并带来醇氢电动全生态解决方案。 双技术路线破局:覆盖短中长途运输需求 现场负责人吕林介绍,针对煤炭资源类运输场景,远程推出"智能电动+醇氢电动"的产品组合。其中,纯电重卡X7E-440牵引车配备大 电量电池,采用双枪600安充电设施,SOC从20%到80%仅需40分钟,电池提供10年两百万度电质保,相当于终身质保水平,车辆搭载全栈 自研动力链,匹配2代节能技术+热管理域控制技术,做到能耗最优,单公里成本不到1元,适合300km内短途倒短场景。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现场负责人 吕林 另一款醇氢电动产品基于远程星瀚G平台,采用醇电一体高效电驱动系统,单次补能最大续航可达1500公里,较纯电600度重卡轻 2.5t,单公里燃料成本比柴油车可节省50%以上,搭载车载管理系统,可实时查看运行轨迹、能耗及驾驶习惯;驾驶室高大空间可搭载双卧 铺,实现双人驾驶最大经济效益;电机 ...
商用车板块9月12日跌1.02%,金龙汽车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5.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2 16:31
商用车板块市场表现 - 9月12日商用车板块整体下跌1.02% 领跌个股为金龙汽车(收盘价11.93元 跌幅1.49%)[1][3] -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22%至3883.69点 深证成指上涨0.13%至12996.38点 板块表现弱于大盘[1] 个股价格变动情况 - 宇通客车(600066)逆势上涨1.39%至29.20元 成交额2.57亿元[1] - 福田汽车(600166)微涨0.35%至2.86元 成交量109.08万手为板块最高[1] - 江淮汽车(600418)成交额达33.04亿元 为板块最高 股价下跌0.92%至54.99元[1][3] - 跌幅超过1%的个股包括金龙汽车(-1.49%)、中国重汽(000951 -1.42%)和汉马科技(600375 -1.26%)[3]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5.4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2.25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3.15亿元[3] - 金龙汽车主力净流出3937.82万元(净占比-13.55%) 散户净流入3671.62万元(净占比12.64%)[4] - 中通客车(000957)主力净流出2892.61万元(净占比-11.35%) 游资净流入1237.46万元[4] - 安凯客车(000868)主力净流入1244.90万元(净占比13.44%) 为唯一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的个股[4] 相关ETF产品表现 - 中证500质量成长ETF(560500)近五日上涨5.55% 市盈率17.64倍[6] - 该ETF最新份额4.1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24.0万元 估值分位达74.83%[6][7]
新能源轻卡市场惊现300辆大单!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11 19:30
战略合作概述 - 庆铃汽车与云韬氢能签署300辆4.5吨氢燃料电池冷藏车销售合同 标志着氢能冷链物流商业化运营迈出关键一步 [1] - 合作采用"整车厂-系统厂-经销商"多维模式 整合全产业链核心优势 实现研发生产到认证运营的高效联动 [3] - 首批100台车辆将交付 为氢能车辆区域示范运营和商业化推广提供可复制的标杆案例 [6] 合作分工与技术优势 - 庆铃汽车负责整车生产制造 公告拓展及全生命周期品质保障 依托数十年商用车制造经验筑牢硬件根基 [3] - 云韬氢能聚焦燃料电池系统核心技术 负责强检认证与全流程技术支持 以专业实力赋能车辆动力性能 [3] - 合作车型M600氢燃料电池冷藏车具备四大核心优势:零排放契合双碳战略 综合续航551km 强动力输出 低氢耗设计降低运营成本 [3]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此次合作是庆铃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战略落地的关键步骤 双方将共同探索氢能物流应用场景 推动规模化运营 [5] - 项目精准匹配城市冷链物流对环保性 高效性与经济性的多重需求 有望成为行业主流选择 [3] - 合作对推动氢能绿色交通产业规模化发展 完善氢能应用生态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和引领作用 [6]
商用车板块9月11日跌0.09%,曙光股份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0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1 16:43
板块整体表现 - 商用车板块当日下跌0.09%,表现弱于大盘,上证指数上涨1.65%,深证成指上涨3.36% [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3只个股下跌,曙光股份以-1.57%跌幅领跌 [1][2] - 板块成交活跃,江淮汽车成交额达38.41亿元,福田汽车成交量达133.05万手 [1] 个股价格表现 - 东风股份和江铃汽车涨幅最高,均上涨1.47%,收盘价分别为7.57元和21.34元 [1] - 曙光股份跌幅最大达-1.57%,收盘价3.75元,中国重汽微跌-0.11% [2] - 江淮汽车股价最高达55.50元,福田汽车股价最低仅2.85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01亿元,游资净流入8845.04万元,散户净流入1.12亿元 [2] - 东风股份主力净流入3489.87万元,占比10.75%,居板块首位 [3] - 曙光股份主力净流出1454.35万元,占比-11.61%,资金流出压力最大 [3] - XD宇通客散户净流入5388.55万元,占比14.35%,散户关注度较高 [3] 成交活跃度 - 福田汽车成交量最大达133.05万手,成交额3.75亿元 [1] - 江淮汽车成交额最高达38.41亿元,远超其他个股 [1] - 一汽解放成交额最低为9694.62万元 [1]
福田与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签约!要干啥?|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11 15:17
战略合作概况 - 北汽福田、青山控股与广新集团于2025年9月8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 - 三方均为中国世界500强企业 合作涵盖技术合作、合资合作、联合采购及协同出海等领域 [3] - 合作旨在通过优势互补拓宽合作领域 拉通产供销研产业体系 [3] 各方核心优势 - 北汽福田作为中国商用车领军企业 拥有全系列产品资源及完整商用车生态体系 [3] - 青山控股为不锈钢及新能源领域世界领先企业 具备完整新能源全产业链 [3] - 广新集团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平台 拥有丰富产业资源及供应链物流一体化服务能力 [3] 战略合作影响 - 加速北汽福田"全面国际化、全面新能源化、全面智能化"战略落地 [4] - 完善青山控股新能源全产业链布局并强化各环节协同效能 [4] - 释放广新集团制造业核心优势 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 [4] 行业动态补充 - 8月重卡影响力榜单显示解放断层领先 陕汽与北奔晋级 [9] - 中通客车8月大客销量涨幅超六成 [9] - 比亚迪全新客车在吐鲁番高温环境下完成性能测试 [9]
今年8月商用车销量为31.6万辆
北京商报· 2025-09-11 14:52
商用车产销数据 - 8月商用车产量31.5万辆,环比增长5.9%,同比增长16.4% [1] - 8月商用车销量31.6万辆,环比增长3.4%,同比增长16.3% [1] - 行业呈现环比与同比双重增长态势 [1]
智驱未来,重载前行:中国重汽如何以技术创新引领商用车产业变革?
新浪财经· 2025-09-11 14:40
核心观点 - 中国重汽通过智能工厂建设、全场景产品技术突破和产业链生态协同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创新引领 成为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百万辆的核心支撑力量 [1][2][3][4] 智造升级 - 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实现自动化、柔性化、数字化生产 应用行业首个AGV柔性总装线和100%自动化驾驶室焊接工艺 [1] - 引入杜尔涂装线 新能源车型从零部件到完整车头下线仅需两个半小时 [1] 产品革新 - 覆盖重、中、轻、微、客、特全系列商用车 充电、换电、插电混动、燃料电池技术全面布局 [2] - 豪沃TX中央驱动牵引车电量达600kWh 续航突破450km HOWO轻卡实现20%至80%电量快充仅需18分钟 [2] - 黄河重卡风阻系数降至0.349 创满载49吨一箱油行驶4871.18公里纪录 氢内燃机牵引车风阻进一步降至0.286Cd 节能效果提升15% [2] 生态协同 - 整合上下游资源 联合高校及科研机构突破高压电控系统、高效电驱系统等核心技术 [3] - 与魏桥汽车铝轻量化技术、丰元锂能高压实磷酸铁锂材料、特来电智能充电网防护体系实现深度技术耦合 [3]
斯堪尼亚中国独资工厂拿到“准生证”,商用车版“鲶鱼”来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9-11 01:03
生产资质与本土化进程 - 斯堪尼亚在华正式获得独立生产资质 成为欧洲重卡品牌在中国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后首个以独资模式实现本土化生产的案例[2] - 生产基地地址变更为江苏省如皋市城北街道中瑞大道1号 原备案地所有产品生产转移至新址[2] - 本土化布局始于2020年 当年中国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 斯堪尼亚100%控股的如皋工业基地揭牌[2] - 如皋基地2022年6月启动工程建设 2024年完成建设 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 2025年8月已开始公开招募经销商[2] 生产基地战略定位 - 如皋基地被定位为斯堪尼亚全球最先进、最可持续的工业生产基地 以打造碳中和工厂为目标[3] - 基地计划通过使用生物燃料和绿电减少化石能源依赖 降低碳排放 为享受中国双碳支持政策提供基础[3] - 设计产能5万辆 其中50%将出口至亚洲其他国家和大洋洲等中国市场以外的地区[3] - 利用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自贸协定降低关税壁垒并缩短交付周期[3] 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 - 中国连续多年位列全球最大卡车市场 2024年重型卡车销量超过90万辆[3] - 东南亚和印度对高效物流设备需求旺盛 使中国成为跨国商用车企业潜在的亚洲制造与出口中心[3] - 目前进口斯堪尼亚重卡售价普遍超过80万元 中国品牌高端重卡均价约40万元 斯堪尼亚在国内重卡市场份额不足2%[4] - 国产后斯堪尼亚重卡价格有望接近中国品牌高端重卡区间[4] 技术特点与供应链规划 - 如皋基地采用模块化生产系统 允许燃油动力与电动动力快速切换[3] - 国产首辆试制车为柴油车型但预留电池组安装空间 未来可通过模块化升级实现电动化[3] - 斯堪尼亚计划将国产化率提升至85% 但电池包供应商尚未明确[4] - 相比国产重卡企业如三一重工已与宁德时代深度合作布局换电重卡 斯堪尼亚在智能化方面进展相对较慢[4] - 竞争对手如福田戴姆勒已实现智能网联功能规模化应用[4] 企业背景与全球业务 - 斯堪尼亚作为大众汽车集团旗下传拓集团的成员企业 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 - 业务范围涵盖卡车、客车、发动机等多个领域[2]
商用车板块9月10日涨0.37%,汉马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8257.89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0 16:30
商用车板块整体表现 - 板块当日上涨0.37%,领涨个股为汉马科技(涨幅3.78%)[1] - 上证指数上涨0.13%至3812.22点,深证成指上涨0.38%至12557.68点[1] - 板块内个股涨跌分化明显,10只个股中4只上涨、6只下跌[1][2] 个股价格及成交表现 - 汉马科技收盘价7.14元,成交量87.38万手,成交额6.30亿元[1] - 江淮汽车收盘价55.40元(涨幅2.04%),成交量83.05万手[1] - 福田汽车成交量最高达129.92万手,成交额3.70亿元,但股价下跌1.05%[1][2] - 宇通客车收盘价29.25元(微跌0.20%),成交额2.99亿元[1][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8257.89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6812.52万元[2] - 散户资金净流入1.51亿元,显示散户与机构资金流向出现分化[2] - 汉马科技获主力净流入2540.92万元(占比4.03%),但游资净流出1400.86万元[3] - 曙光股份主力净流出2228.02万元(占比-20.99%),为板块中主力资金流出最严重个股[3] - 一汽解放主力净流入819.81万元(占比9.83%),在下跌个股中表现相对稳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