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

搜索文档
搭建平台、技能培训、创业帮扶、低租金住房、稳岗惠企 多举措稳就业
央视网· 2025-05-29 11:00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措施 - 山东日照举办重点产业链企业专场招聘会,41家企业提供800多个岗位,涵盖生物医药、粮油食品加工、汽车及核心零部件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 [2] - 日照今年以来已举办45场特色招聘会,提供岗位2.4万个 [4] - 广东佛山医疗卫生专场招聘会提供6500个岗位,257家用人单位涵盖三甲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 [5] - 江苏南京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按产业细分领域划分9个专区,包括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 [5] - 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已推出六批特色服务活动,35万多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信息697万个 [5] 稳岗扩岗金融支持政策 - 河北石家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人社惠企贷"获得利率2.9%的优惠贷款,预计新增30个用工岗位 [6][8] - 国家加大金融助企稳岗扩岗力度,小微企业最高授信额度由3000万元提高到5000万元,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4% [8] - 河北省前四个月发放"人社惠企贷"120亿元,帮助2896家企业实现稳岗扩岗 [8] - 全国稳岗扩岗专项贷款累计发放超6400亿元,帮助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530多万个 [9] 零工市场与技能培训 - 内蒙古鄂尔多斯零工市场提供217种免费培训工种,包括电工、焊工、电商、计算机操作员等 [13] - 内蒙古全区组织1099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发布招聘岗位64.7万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7.3万人次 [15] - 截至4月底,内蒙古全区城镇新增就业5.9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259万人 [15] 青年创业支持措施 - 上海浦东新区推出低租金青年人才公寓,月租金不超过2000元,今年计划推出8000套以上 [18] - 上海浦东新区3年内计划推出100万平方米以上低租金居住空间 [18] - 上海浦东新区推出100万平方米以上低租金创业孵化空间,新入驻科创项目可享受每平方米日租金不超过1元的优惠 [18]
中国智能商用车如何从产线到公路
经济观察报· 2025-05-28 18:45
技术发展与产品创新 - L4级无人驾驶商用车正式量产,由山西鹏飞集团、东风特汽及九识智能联合制造,采用纯电驱动,最长续航240公里,最大载重1.8吨,远超同类车型的100公里续航和800公斤载重 [1] - 创新的"无驾驶室"设计提升载货空间,配合云端智能调度系统,车队支持7×24小时连续运行,运输效率较传统方式显著提升 [1] - 全车搭载雷达及摄像头,可自主完成避障、路径规划,有效规避人为疲劳或操作失误风险,提升车辆运行安全性 [2] 企业布局与商业化进展 - 小马智行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500万美元(约5.38亿元),其中Robotruck服务营收4040万美元(约2.95亿元),占总营收一半以上 [3] - 小马智行成为全国首家获准开展编队自动驾驶跟随车主驾无人测试的自动驾驶企业,推动自动驾驶卡车大规模商业化 [3] - 卡尔动力拥有300辆自动驾驶车队,L4级自动驾驶大宗商品运输1亿吨公里,编队示范运营总里程突破1500万公里 [4] - 卡尔动力通过编队自动驾驶方式,最多可节省83%人力成本,最高节约油耗10%,每年每车节省数万元成本 [4] 市场规模与政策支持 - 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售量达56万台,今年前两个月销量7.9万台,同比增长51% [7] - 预计2025年中国L4级商用车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智能商用车市场 [7] - 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管理,为L4级智能重卡规模化应用提供政策支持 [8] - 四部委出台新能源车险指导意见,解决新能源商用车上保险难题,优化产品服务供给 [8][9] 行业挑战与生态构建 - 现行法规政策滞后,自动驾驶车辆路权归属和事故责任认定缺乏法律依据,标准体系建设面临挑战 [7] - 智能商用车面临复杂路况下的"长尾"难题,从"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需要算法转型和端到端闭环构建 [10] - 车路协同落地受制于基础设施覆盖率不足,产业链存在"数据孤岛"与"责任推诿"问题 [11] - 行业呼吁建立"数据联盟+责任共同体",打破数据壁垒,推动算法迭代和产业生态协同 [11][12]
打造行业价值共同体 江淮商用车与用户追光同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8 16:17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商用车行业正经历周期性调整,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价格战"愈演愈烈,行业需构建人、车、货、场新生态体系 [3] - 排放升级、油耗限值升级、老旧车淘汰补贴升级、新能源渗透率提升、新能源车险优化及汽车信息安全等因素推动产业生态深刻重构 [5]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公司以"技术产品+价值生态"双引擎驱动,发布战略新品并启动"追光计划",展现61年技术积淀与创新成果 [2] - 持续深耕燃油、混动、纯电三大模块,推进智能化、网联化、节能化、轻量化、电动化技术突破,布局全场景产品 [6] - 燃油产品聚焦帅铃S系、骏铃A系、康铃L系,强化自产锐康2.5及安徽康明斯B2.5系列竞争力 [6] - 燃气产品全面布局轻卡、重卡,新能源轻卡覆盖ES/EV/EK三大品系及EX6/U7产品,新能源VAN系覆盖0-300+km物流场景 [6] - 新能源无人轻卡采用自研滑板线控底盘与L4级自动驾驶技术,新能源重卡基于2.0平台迭代升级 [6] - 混动产品布局多技术路线,重点推出二代P2混动及二代增程产品 [6] 技术突破与创新 - 掌握四代底盘技术,打造极致底盘性能 [8] - 开发1号电气架构平台,实现全系安全覆盖,推出BMS 3.0电池管理平台支持多级故障保护 [8] - 高效恒温热管理系统支持高温/高寒高频使用场景,质保提升至8年60万公里 [8] - 电控技术具备模块化架构、智能算法升级及高安全性优势,车机互联功能丰富 [8] - 全系AEB技术布局领先行业,大数据云平台优化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 [8] 市场表现与用户案例 - 产品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累计交付近500万辆 [10] - 新能源轻卡ES9冷藏车搭载宁德时代120度电池,创新180直通梁结构解决冷链运输续航与承载难题 [13] - 帅铃S9凭借动力与承载能力助力宁夏用户投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运输 [15][16] - 与农机用户合作18年,服务超17000名用户,赋能农业机械化 [12] 生态建设与用户支持 - 构建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提供低息贷款、融资租赁等方案降低资金门槛 [17] - 启动10亿"追光基金",对百万公里用户(轻卡100万公里、重卡200万公里)给予万元综合回馈(8000元换购券+2000元服务券) [21] - 发起"2025江淮商用车价值中国行"活动,计划探访全国7大区域产业,打造行业价值共同体 [19]
热效率40.4%+10亿追光基金!江淮商用车用“技术普惠”重写行业规则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5-28 12:30
行业变革与公司战略 - 中国商用车行业正经历新能源渗透率突破20%、排放法规加码、用户需求向"高效智能"转变的变革 [1] - 公司以61年技术积淀为基础,聚焦"用户价值",通过智能化、新能源化、场景定制化布局应对行业洗牌 [1] - 公司发布覆盖全场景的技术矩阵,并启动10亿"追光计划"重构用户生态,展现转型期破局智慧 [1] 技术路线与产品矩阵 - 公司采取"燃油、混动、纯电、氢能"四线并进技术战略,构建轻卡、重卡、冷链、城配等全场景产品矩阵 [4] - 燃油车领域:安康2.5升动力平台热效率达40.4%,油耗降低9.5%,每万公里节省成本超1000元;帅铃S9系列山区工况爬坡性能提升15% [4] - 新能源领域:推出行业首款"LNG+CNG+燃油"三能源车型;纯电ES9冷藏车搭载宁德时代140/165度高密度电池,18分钟补能60% [6] - 通过"星链一号技术平台"模块化开发,实现从传统运输工具向智慧物流生态跨越,提供"一车一场景"精准适配方案 [8] 核心技术突破 - 第四代底盘技术:承载能力提升30%,颠簸路面通过性提升40%,NVH性能优化10%;轻量化设计使整车减重15%,单趟运输效率提升12% [9] - 智控3.0系统:电池温差控制在3℃以内,冬季续航提升10%,春秋季提升15%,综合电耗低至1.05度/公里 [9] - 信息安全技术:硬件加密芯片+动态密钥管理抵御99.9%黑客攻击;"四端协同"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超10万台车辆数据,故障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9] 用户价值与生态建设 - 公司通过技术迭代助推用户年均收益提升,强化产品可靠性确保出勤,实现"降本增效"闭环 [10] - 启动10亿"追光计划"奖励百万公里车主:轻卡用户行驶100万公里可获8000元购车基金+2000元服务券,重卡用户标准为200万公里 [14] - 用户案例:河南驻马店500台江淮骏铃轻卡助力农机跨区作业;深圳ES9冷藏车降低冷链运输成本;苏州凯达U7新能源小卡单日创收800元 [12] 战略愿景 - 公司以"技术普惠"与"用户共生"为双轮驱动,用硬核技术解决行业痛点,用生态共建放大用户价值 [17] - 未来战略将聚焦绿色物流生态定义,可能重塑中国商用车全球竞争格局 [18]
一汽解放(000800) - 000800一汽解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7
2025-05-27 19:26
新能源产品利润率改善 - 随着行业渗透率提升和公司销量提高形成规模化效应降低成本 [2] - 关键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带来成本改善 [2] - 企业自身降成本特别是技术降本,储备自身技术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 - 自发布“15333”新能源战略后持续布局新能源核心自主总成,今年逐步开展相关核心零部件产品化 [2] 自主研发表现 - 以“解放创领”为旗帜,“解放智途”“解放蓝途”“解放益途”为三条自主创新技术路线 [2] - 构建精益设计、性能开发、试制验证、试验验证四大核心能力 [3] - 打造“四化一高”五大技术平台 [3] - 拥有超3000人的高效协同研发团队 [3] - 掌握世界级整车及三大动力总成核心技术,通过相关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家级自主汽车产品研发及试验认证基地 [3] 增发股票资金使用 - 合理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费用,增加公司收益 [3] - 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最终投资者按“认购价格优先、认购金额优先、认购时间优先”规则确定,符合相关法规 [3] 科技布局与合作 - 已开始测试验证L4级厂区无人物流车 [4] - 与华为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和开放合作态度,也和其他领域头部公司展开交流及合作 [4][5] 市值股价低迷应对 - 以长期价值为导向,努力提升业绩,持续开展现金分红 [4] - 加强与资本市场各方沟通交流,增进市场和投资者对公司的认同感 [4] 集团整体上市 - 公司是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如发生重大事项会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
福田汽车升级公司发展战略 巩海东:2028年锚定年销100万辆目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18:19
公司战略升级 - 公司锚定2028年年销100万辆的战略目标,加速向世界一流商用车企业跃升 [1] - 推出全球化车型祥菱V5,售价区间4.8888万~8.8888万元,提供纯电、燃油、天然气三种动力版本,定位宽体重载小货车 [1] - 祥菱V5的全球上市是公司"世界一流跃升战略"的重要布局之一 [1] 全球化战略进展 - 公司2004年开启全球化战略,2011年取得中国商用车海外销量第一的成绩 [2] - 根据"GREEN 3030"战略,计划2030年实现海外销量30万辆,新能源占比30% [2] - 当前处于国际化关键阶段,正经历由贸易化向产业化转型 [2] 业务表现与销量数据 - 公司业务覆盖商用车全品类,包括卡车、轻客、皮卡、客车、专用车等 [2] - 2025年1~4月累计销量22.5万辆,同比增长12.46% [2] - 重卡销量同比增长121%,新能源汽车销量3.38万辆,同比增长180.66% [2] - 4月海外出口量1.4万辆,同比增长11.4% [2]
沪深300机械制造指数报5816.79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徐工机械等
金融界· 2025-05-27 15:59
指数表现 - 沪深300机械制造指数报5816 79点 [1] - 近一个月下跌0 21% 近三个月下跌5 59% 年至今上涨1 11% [1] 指数编制规则 - 沪深300指数样本分为11个一级行业 35个二级行业 90余个三级行业及200余个四级行业 [1] - 沪深300行业指数系列以进入各层级行业的全部证券作为样本编制 [1] - 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 0点 [1] 权重股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89 15% 其中汇川技术(18 05%) 三一重工(13 92%) 中国中车(11 06%) 潍柴动力(10 23%) 中国船舶(8 73%) [1] - 徐工机械(8 66%) 中国重工(6 25%) 恒立液压(4 67%) 中联重科(4 48%) 宇通客车(4 1%) [1] 市场板块分布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4 88%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45 12% [1] 行业构成 - 工程机械占比27 07% 电动机与工控自动化占比18 05% 船舶及其他航运设备占比18 04% [2] - 商用车占比15 21% 城轨铁路占比14 16% 气液机械占比4 67% 其他专用机械占比2 80% [2] 样本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遇沪深300指数调整或公司行业变更时同步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收购合并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重庆国企秀 “智造” 硬实力 创新产品引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5-27 14:58
智能制造装备 - 重庆机电集团携旗下20多家企业参展,展示上百款创新产品,涵盖清洁能源装备及系统集成、工业母机及智能制造等五大业务板块 [2] - 重通集团展出自主研发磁悬浮热泵机组,采用磁悬浮技术,单机85℃高温出水、制热量超3MW,10%~105%变频调节,达一级能效 [2] - 重泵公司与中海油合作研发多相增压泵,降低设备成本50%,瞄准3000米深海油气开采需求,预计2026年陆地应用,2030年进军深海市场 [2] - 鸽牌线缆公司展出抗热阻燃防火电线和特种电缆,铜型材产品精度达±0.1毫米,应用于核电、风电等领域 [2] 应用照明与工业智能化 - 四联光电展出高速公路路灯、防爆灯等产品,照明组件使用寿命达8年以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3] - 四联集团作为国内仪器仪表行业龙头,提供覆盖核电、轨道交通等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 [3] 新能源与绿色科技 - 庆铃与华为数字能源合作发布全球首款兆瓦级超充重卡"铃界",采用兆瓦超充和智能网联技术 [4] - 庆铃集团展示燃油、纯电、氢能、混动四大动力平台及多款新产品 [4] - 三峰环境展示新一代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烟气近零排放装备污染物浓度控制在欧盟标准10%以下,二氧化碳减排超90% [4] 消费品牌创新 - 登康口腔推出"冷酸灵"医研抗敏专效修护牙膏和以重庆黄连为原料的清火护龈牙膏 [5] - 天友乳业展示自主研发益生菌产品,含减脂功效菌株的产品年销破亿,计划建设138亩智能化工厂,达产年产值约12亿元 [5] 国企发展与品牌建设 - 重庆市国资委推动国企党建与改革发展深度融合,通过"红岩先锋"党支部创建和人才强企计划助力技术攻关和市场开拓 [5] - 重庆国企以创新产品和技术实力展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未来将继续深化产业链协同 [6]
百万辆需求释放,谁能接住城际物流电动化这泼天流量?|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5-27 14:36
2025中国绿色货运发展大会核心内容 - 宁德时代与地上铁联合发布城际物流电动化解决方案 聚焦效能提升与数智化发展 [1] - 大会主题为"效能引领——绿色货运数智发展" 突显行业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趋势 [1] 城际物流电动化市场机遇 - 满帮平台预估城际场景用车需求超百万台 国四/国五车辆报废将释放增量需求 [3] - 新能源轻卡在城际/支线场景渗透率提升 但现有城配车型存在续航不足等痛点 [4] - 2030碳达峰目标倒逼商用车减排 新能源物流车减碳效果已在城配场景验证 [3] 城际物流用户核心需求 - 续航要求:载重5吨时需280-450公里日运营里程 时速需达90-100公里/小时 [6] - 承载能力:5-7吨为刚需 电机功率≥70kW 最大扭矩≥400牛米 [6] - 充电效率:需支持快充/超充 能耗要求尽可能低 [6] - 其他需求:涉及车厢设计、轮胎、驾驶舒适性及主动安全设备等 [6] 宁德时代天行电池技术方案 - 2024年推出商用动力电池品牌"天行" 针对物流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 [6] - 超充版电池:2C超充10%-90%仅18分钟 140度电实现350公里满载续航 [14][16] - 长续航版电池:200度电实现500公里续航 能量密度达200Wh/kg行业领先 [16][18] - 电池寿命达8年80万公里 实现"车电同寿" 质保覆盖全生命周期 [18] 区域化场景解决方案 - 长三角:标配2C超充电池 提供100-165度电版本 续航220-375公里 [10] - 珠三角:换电模式 81.14度电换电3分钟续航160公里 换电站规划超百座 [12] - 成渝地区:坤势底盘+天行电池组合 爬坡性能优化 续航最高达420公里 [12] 经济性优势 - 综合TCU成本年降约2万元 涵盖出勤/充电/保险等多项成本 [8] - 长续航版电池日省60元充电费 年省超2万元 整车减重300公斤提升载货量 [18] - 坤势底盘技术使高速续航提升20% 特别适合90km/h满载工况 [12]
江淮打造行业首个“商用车价值共同体”!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7 10:05
品牌历史与成就 - 公司自1964年首辆载货汽车下线以来,拥有61年技术积淀,从"江淮轻卡"开创国内高端轻卡先河到引领新能源商用车低碳转型 [3] - 累计产销近500万辆商用车,服务超500万客户,出口覆盖全球130余国家和地区,连续多年稳居中国商用车出口前列 [5] - 产品以"可靠、智能、绿色"为核心竞争力,深度参与国家基建、物流运输、民生服务等领域 [3][5] 战略新品与技术布局 - 发布全新一代战略产品矩阵,基于"星链1号"技术品牌和四大技术平台(燃油、混动、纯电、氢能) [7] - 燃油车搭载安康全新系列动力,集成轻量化与智能辅助驾驶技术,适配多元运输场景 [7] - 新能源领域首创纯电动专属底盘技术,包括平地板、怀挡、多级能量回收等创新设计 [7] - 产品覆盖轻卡到重卡、卡系到VAN系,形成全场景物流运输解决方案 [7] 制造与测试能力 - 亚洲首个全长5.2公里三圆弧高环测试跑道用于整车动态性能检测,出厂前100%多路段评测 [8] - 战略新品通过高环跑道试驾验证动力调校、智能安全与节能技术,展示硬核实力 [8] 用户生态建设 - 启动"2025追光计划",构建行业首个"商用车价值共同体",让用户参与品牌共建与价值共创 [9] - 设立10亿追光基金,针对百万公里用户(轻卡100万公里、重卡200万公里)提供万元综合回馈(8000元换购券+2000元服务券) [10] - 未来将在新能源转型、智能网联、全球化布局等领域持续突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