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充电宝
icon
搜索文档
罗马仕声明从未停止履行承诺,产品召回及售后按计划持续运转
南方都市报· 2025-07-15 18:01
公司运营动态 - 公司于7月6日发布内部停工停产通知,除召回相关员工外其余员工停工6个月,首月正常支付工资,次月起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支付生活费[4] - 7月15日公告强调产品召回及售后服务系统持续运转,开通微信服务号召回通道并承诺服务长期有效[2] - 公司称正在进行战略调整,运营团队主要成员在岗,优先保障用户权益[2] - 淘宝官方旗舰店客服回应称停工是内部组织架构调整,客服中心运转正常[5] 管理层变动 - 4月起五位主要负责人(雷桂强、雷灿锋、雷桂斌、李秋华、雷灿伙)未再露面,已退出钉钉群[5] - 7月3日法定代表人雷杏容任职三天后退出,前任雷社杏再度接任相关职务[4] 产品召回事件 - 6月14日公司三款移动电源3C认证证书被暂停,当日发布公开致歉声明[3] - 6月16日向深圳市监局报告召回计划,涉及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制造的49.17万台移动电源[3] - 召回事件源于6月北京高校学生反映罗马仕充电器爆炸风险较高[3] 市场反应 - 多位消费者反映电商平台因公司钱款不足无法退款,平台正在催缴保证金[4] - 社交平台出现"公司倒闭"传闻,7月3日公司官方微博声明否认倒闭传闻[4] - 员工认为停工通知实质是变相裁员,旨在规避经济赔偿[5]
罗马仕最新声明:公司运营团队主要成员在岗,承诺召回服务长期有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16:48
公司声明与战略调整 - 公司针对网络不实信息发布声明 强调长期用户信任是发展动力 并承诺持续履行产品召回及售后服务义务 [1] - 公司进行战略调整 运营团队核心成员在岗 资源优先投向用户权益保障 开通微信服务号高效召回通道 [1] - 召回服务承诺长期有效 申请处理不受时间地域限制 公司协调多方资源加速问题解决 [1] 运营现状与舆论风波 - 公司宣布停工停产6个月 员工凌晨收到通知 产生被抛弃感 [2] - 公司因充电宝产品陷入舆论风波 同步更换法定代表人 官方回应称将聚焦自检 [2] 用户服务措施 - 微信服务号「ROMOSS罗马仕」设立召回专项入口 提供申请提交与进度查询功能 [1] - 公司强调以用户需求为核心 将通过实际行动重建信任 不因短期挑战改变初心 [1]
120 万台充电宝被召回,问题出在哪里?|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2025-07-15 12:32
充电宝行业现状 - 北京多所高校发布通知建议暂停使用罗马仕品牌充电宝 因该品牌产品更易发生事故 [1] - 罗马仕与安克相继发布公告 召回充电宝总数超过120万台 [1] - 中国民航今年已发生15起旅客携带充电宝起火冒烟事件 [1] - 相关部门抽检移动电源不合格率超过40% [1] 行业竞争格局 - 充电宝行业技术门槛低 产品结构简单 企业无需大量研发投入即可进入市场 [1] - 行业参与者众多 包括传统消费电子厂商和大量白牌工厂 [1] - 消费者主要关注价格和充电速度 不愿为品牌或外观支付溢价 [2] - 电商平台上罗马仕两万毫安充电宝售价可低至80多元 白牌同规格产品价格下探至30元左右 [2] 成本与安全问题 - 质量合格充电宝整体成本可能高达60元 售价低于50元的产品几乎无合理利润空间 [2] - 行业陷入价格战 为满足快充和便携需求 充电宝体积缩小但输出功率提升 与锂电池安全所需高成本形成矛盾 [2] - 大多数品牌采用轻资产模式 仅负责设计和销售 生产完全外包 [3] - 代工厂为降低成本可能偷工减料 甚至将生产环节再次外包 [3] - 电芯成本占比超一半 新电芯单价10-20元 使用回收电芯成本可降至1-2元 但旧电芯易引发安全事故 [3] 供应链问题 - 罗马仕与安克所用电芯来自安普瑞斯 该供应商为获得订单大幅压低价格 [5] - 安普瑞斯将部分批次电芯外包给江西代工厂 违规更换电芯隔膜材料 导致安全隐患 [5] - 品牌方供应链监管不足 仅能每月例行抽查 难以检查数以百万计电芯 [6] 监管政策变化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7月宣布对移动电源实施3C认证管理 设置1年过渡期 [6] - 部分品牌在3C认证流程上存在漏洞 以往采用"企业送样"方式 可能优化送检样品 [6] - 3C认证方式调整为"生产现场抽样" 认证机构直接前往生产车间抽取产品送检 [7] - 未来充电宝安全质量门槛将显著提升 缺乏全流程品控能力的品牌面临淘汰风险 [7]
谁能“稳住”充电宝?
36氪· 2025-07-15 12:21
行业动态 - 充电宝行业因产品召回和3C禁令陷入风波,罗马仕成为首个停工停产的品牌[1] - 行业存在价格内卷导致成本压缩、合格率居高不下等问题,产品存在自燃、爆炸风险[1] - 工信部公开征集充电宝安全国标修改意见,行业洗牌期即将到来[1][7] - 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2] - 行业不合格率从2020年19.8%飙升至2023年44.4%,2024年初抽查不合格率仍达37.5%[7] 公司表现 - 罗马仕召回超49万台充电宝产品,随后宣布停工停产6个月[1][3] - 安克创新全球召回超185.8万件充电宝产品(国内70多万件,美国115.8万件)[2] - 罗马仕内部出现法人连续变更、旗舰店关闭、员工维权等问题,退款排队超18万位[3] - 安克创新2024年毛利率达43.67%,绿联科技毛利率37.38%[6] - 小米充电宝因85%以上电芯来自其他供应商受影响较小,618期间酷态科品牌成交额京东第一[9] 市场格局 - 全球充电宝市场规模2023年约30.05亿美元,国内占比38.7%,2030年预计31.3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3%)[9] - 罗马仕某款2万毫安充电宝价格从2021年120-150元降至2024年69元,2025年1万毫安产品低至30元[6] - 电商平台3C认证充电宝售价较风波前近乎翻倍[4] - 倍思、小米销量迅猛增长,京东、网易、华为等厂商加大投入抢占市场份额[9] - 小品牌和白牌厂商因实力薄弱、品控能力不足面临更大生存压力[10] 技术发展 - 电芯成本占充电宝产品50%以上,供应商安普瑞斯因外包代工厂违规替换材料导致安全隐患[3][7] - 安孚科技计划推出全固态电池充电宝,华宝新能研发固态电池应用[11] - 安克创新应用氮化镓技术推出体积小、充电功率高的产品[11] - 充电宝产品需解决快速充电和方便携带两大痛点,而非单纯追求大容量和低价[11]
罗马仕充电宝召回风波:关店停工,消费者退款难,退款队列超17万
搜狐财经· 2025-07-13 18:32
公司现状 - 天猫和淘宝官方店铺已关闭 仅剩一款充电线在售 [1] - 京东自营旗舰店和抖音官方旗舰店虽运营但产品范围大幅缩减 充电宝已下架 [1][5] - 部分数码专营店及天猫超市仍在销售公司三合一充电线等产品 [1] - 消费者退款进度缓慢 有用户退款排队达17万位 预计15-30个工作日到账 [5] 公司历史 - 2012年成立于深圳 2013年登陆天猫 首款1万毫安移动电源首月销量破万 [4] - 2013年双11创下单日30万销量和2000万元销售额 [4] - 连续11年蝉联天猫双11移动电源品类销量冠军 年出货量达5000万件 [4] - 以低价策略著称 大容量充电宝售价不足百元 被称为"价格屠夫" [4] 产品危机 - 6月因充电时易发生燃烧爆炸被北京多所高校禁用 [4] - 6月14日发布公开声明致歉 承诺对缺陷产品承担责任 [4] - 6月18日宣布召回计划 因部分电芯原材料在极端场景下存在安全隐患 [4] - 民航局发布通知禁止携带被召回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4] 内部管理 - 公司突然发布停产公告 员工工资按深圳最低工资80%发放 [7] - 员工社保未足额缴纳 加班费和生育津贴被拖欠 [7] - 6月30日法定代表人变更 三天后又变更回原法定代表人 [7] - 主要负责人自4月起未露面 已退出钉钉群 [7] 行业问题 - 电芯成本占充电宝成本50%-60% [8] - 低价竞争导致供应链利润被挤压 部分电芯厂家不愿供货 [8] - 60%企业采用代工模式 品牌方更注重设计和营销 忽视工厂质量管控 [8]
安克、罗马仕遭材料商背刺,充电宝行业能捅多大的娄子?
36氪· 2025-07-11 18:37
充电宝行业质量风波 - 安克、罗马仕等知名品牌因充电宝质量问题引发行业信任危机,涉及3C认证暂停、民航禁飞等负面消息 [1] - 事件源于电芯材料变更导致产品过热甚至燃烧的安全隐患,拉开行业洗牌序幕 [2] 召回规模及处理措施 - 安克召回71.3万台,罗马仕召回49万台,创国内缺陷充电宝召回数量之最 [6] - 安克提供全额退款/升级换新/代金券(原金额+50元)三种补偿方案,电商平台已下架相关产品 [6] - 罗马仕用户遭遇退款困难,有用户排队17万位需15-30个工作日到账,公司已停工停产6个月 [6][7] 供应链问题根源 - 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无锡)私自变更原材料,其多个电池产品3C认证被暂停/撤销 [10] - 电芯成本占充电宝50%以上,品牌方压缩成本导致供应商偷工减料或外包生产 [10] - 该供应商还为小米、绿联、倍思等品牌提供电芯,不排除更多召回可能性 [10] 行业运营模式缺陷 - 行业普遍采用"自主研发设计+外协生产"轻资产模式,导致供应链管理失控 [11] - 代工模式下存在供应商资质参差、生产标准执行不到位、质量监督缺失等问题 [12] - 部分企业3C认证样品与实际生产产品不一致,存在"暗箱操作"行为 [15] 行业影响与应对 - 民航局禁止问题充电宝登机,电商平台商家突出标注3C认证信息自救 [11] - 安克承认供应链管理不足,需建立从供应商筛选到质量追溯的全流程体系 [15] - 事件短期造成市场阵痛,但长期有利于构建健康有序的行业竞争环境 [16]
充电宝变隐形炸弹,充电式家电还安全吗?
搜狐财经· 2025-07-11 18:34
充电式家电安全问题 - 充电式清洁电器事故因素包括电芯故障、设计缺陷、使用不当,其中电芯故障是高风险因素[3] - 锂电池电芯过热短路是自燃主因,原理与充电宝电芯问题相似[3] - 家电行业3C强制认证较早,电池技术和行业发展成熟度保障产品质量[3] - 2023-2025年清洁电器召回事件不完全统计显示2023年4起、2024年3起、2025年1起[7] - 2025年1月加拿大召回中国产Powerextra 4000mAh V6电池,已售出4446件并收到6起火灾报告[8] 行业认证与技术发展 - 智能马桶3C标识2023年7月实施,真空吸尘器2001年已纳入第一批3C认证目录[9] - 清洁电器3C认证历史约20年,充电宝2023年才纳入,认证时间差超10年[9] - 头部企业3C认证记录:科沃斯185条(有效30+)、添可108条(有效88)、云鲸29条(有效25)、石头98条(有效45)、追觅12条(有效7)[9][10] - 科沃斯电池安全测试涵盖电安全/环境安全/机械安全等6大类,包括850度灼热丝试验[10] - 家电电池能量密度达250-300WH/kg,0%-80%电量充电时间1-2小时,头部企业实现互联网安全预警监测[11] 供应链与成本压力 - 锂电行业存在"内卷式"压价现象,正极材料占成本30%-40%,低价材料易导致电池过热[14] - 电池供应商为降本可能使用杂质含量较高的正极材料,增加安全隐患[14] 行业改进方向 - 8月将发布GB 44240标准,将储能锂电池安全要求从推荐性提升至强制性[12] - 建议生产商设置滤网、软件预警功能,避免积水短路等设计改进[12] - 需强化生产过程管控降低缺陷,政策层面加强监管力度[12]
召回一个充电宝,究竟要花多少钱
36氪· 2025-07-11 16:58
召回规模与物流挑战 - 罗马仕和安克宣布召回超120万台充电宝,总重量约340吨,相当于8架民航客机重量 [1] - 一次性运输需投入100人以上人力、1-2架货机加20节火车车厢,物流成本极高 [1] - 快递公司普遍拒收锂电池,导致召回物流渠道瘫痪,消费者陷入"送不走的祖宗"困境 [4][7] 消费者处置困境 - 退款流程冗长,部分用户排队超17万名,需等待15-30个工作日 [2][4] - 企业要求消费者自行无害化处理(盐水浸泡放电),但废水含重金属且无回收渠道 [5][7] - 处理过程存在二次隐患,如电解液泄漏、短路起火等,消费者承担安全风险 [7] 企业经济损失 - 安克召回71万台充电宝,仅防爆袋和运费支出超1000万元,单台成本约25元 [9] - 客服成本激增,400名客服专项处理召回,单台分摊3元,总人力成本约200万元 [9][10] - 回收后处置成本预估单台50元,叠加其他费用后单台总成本达80元,与毛利率(43.67%)基本持平 [10] - 安克整体损失超1.4亿元,罗马仕已启动6个月停工停产措施 [10][14] 供应链与行业系统性风险 - 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违规替换隔膜材料,导致超200万台终端产品存在自燃风险 [11][12] - 涉事企业3C认证证书被暂停,行业需重新认证,周期3个月/次,成本2-3万元/次 [12] - 灰色产业链形成:机场拦截充电宝以15-30元单价流入二手平台,造成恶性循环 [12] 社会成本与制度缺陷 - 实际召回率不足20%,"企业公告-社会执行"模式失效 [15] - 民航新规一刀切要求充电宝印3C标识,增加机场安检人力与时间成本 [11] - 责任追溯断层:品牌方推诿给供应商,而二级供应商偿付能力有限 [12]
深度调查|充电宝召回风波持续,症结真的在3C认证吗?
大众日报· 2025-07-10 21:10
充电宝安全事件 - 罗马仕充电宝在办公室充电时突然爆炸起火,伴有巨响和浓烟,公司尚未回应[1] - 香港航空HX115航班上罗马仕2万毫安充电宝在行李架内自燃,上海航空FM9449航班有充电宝在客舱内起火[3] -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3月后累计发生3起充电宝自燃事件,涉事产品多来自罗马仕、安克等品牌[3] 充电宝召回情况 - 罗马仕紧急召回近50万个充电宝,已召回16.2%[4] - 安克创新预计召回70多万个充电宝,已召回约三分之一[4]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暂停充电宝相关企业3C认证证书5269张,撤销343张证书,涉及罗马仕、安克、倍思、绿联等品牌[4] 3C认证实施情况 - 我国充电宝3C认证从2023年8月开始实施,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认证的不得出厂、销售[8] - 充电宝3C认证费用通常2到5万元,由检测费用和认证费用组成[5] - 目前全国充电宝有效的3C认证证书5900余张,涉及700余家企业[4] 行业监管动态 - 工信部正在制定《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标,新增多项测试要求[13] - 市场监管总局将调整型式试验样品抽样方式,对已获认证产品进行"回头看"[13] - 对于销售未取得3C认证充电宝的企业,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8] 市场现状 - 市面上仍存在相当数量未取得3C认证的充电宝[8] - 共享充电宝平台中仅美团、街电、小电、怪兽充电提供的产品带有3C标识[8] - 2024年8月1日后生产销售的充电宝若无3C认证则违反国家规定[11] 消费者影响 - "3C禁令"实施后成都天府机场前3天拦截不合格充电宝超2000个,按单个100元计算损失超20万元[12] - 部分机场存在扣留召回品牌全系列充电宝现象,即使型号不在召回清单内也被拦截[12] - 老款充电宝因生产时间早未纳入3C认证范围,但部分机场仍禁止携带[13]
抓紧!多个充电宝品牌:无3C标识的可半价换购
猿大侠· 2025-07-10 11:15
民航局新规与3C认证要求 - 中国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认证、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1] - 3C认证成为消费者衡量充电宝品质的关键指标,通过认证的产品符合电气安全、电池安全和环保标准 [2] - 2024年8月起市售充电宝需全部带有3C标识,此前销售的无标识产品将面临淘汰 [3] 品牌以旧换新计划 绿联 - 推出充电宝以旧换新计划,活动持续至2025年8月5日 [4] - 2023年8月1日后线上购买无3C标识产品的用户可凭凭证享实付金额50%优惠(上限500元) [5] - 补贴额度分12档,最低30元(≤60元订单),最高500元(≥900.01元订单) [6] - 可换购型号为PB509、PB561、PB721三款3C认证新品 [6] - 用户需通过官网或微信公众号入口参与,审核通过后获有效期至8月31日的优惠券 [7] 闪极 - 推出五折换新计划,活动截至2025年7月27日 [9][11] - 2024年8月1日前购买任意移动电源的用户可凭凭证半价购买3C认证版随行10000mAh充电宝(原价188元,折后94元) [10][13] - 每个账号限购1台,新品采用LG车规级电芯并显著标注3C标识 [13] 行业召回事件与影响 - 罗马仕、安克创新分别召回49.17万台和71.3万台充电宝 [15] - 头部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74张3C证书被暂停/撤销,其生产的锂电池全部被封存 [15] - 问题电芯产量估计达2000万-3000万片,目前召回量仅120万台,超50%问题产品仍在流通 [16][17] - 罗马仕因召回事件经营困境,2025年7月7日起停工停产6个月,全平台关店仅剩配件销售 [19][20][21][22] - 用户召回处理困难:快递拒收、盐水销毁仅获5元补偿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