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航运

搜索文档
长江水系电子航道图覆盖5606公里
新华日报· 2025-08-11 17:27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5年前7个月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3.4亿吨 同比增长4.8% [1] - 长江干线货运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内河首位 航道总长2800余公里 [1] - 长江航运每年对沿江经济直接贡献超1200亿元 间接贡献达2万亿元以上 [1] 基础设施与数字化建设 - 长江水系电子航道图覆盖5606公里 实现干线航行规则统一 [1] - 信用长江信息系统注册用户达26万 智能管理平台处置任务4.9万余项 [1] - 长江新链与航运数据中心建成运行 新一代北斗船载智能终端推广应用 [1] 绿色能源转型 - 前7个月岸电使用量达12862.8万千瓦时 同比增长22% [1] - 岸电/洗舱监管系统投入运行 新能源船舶监控与补能加注系统进入试运行 [1] - 长江承担沿江地区80%以上铁矿石、电煤和外贸货物运输 [1]
山东政商要情(8.4—8.10)
经济观察网· 2025-08-10 21:11
民营企业座谈会 - 山东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37位民营企业家代表参与交流,涉及民间投资、拖欠账款、纾困解难、拓展市场、融资及要素保障等问题 [2][3] -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强调将开展服务民营企业专项行动,重点解决民间投资、拖欠账款、融资难等问题,并强化要素保障 [3] - 山东省上半年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9%,占全部投资的61.6%,较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3]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 山东省出台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方案,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4] - 方案创新差价结算机制,市场交易均价与机制电价差额由电网企业结算,费用由用户分摊或分享 [4] - 2025年6月1日前投产的存量项目机制电价为0.3949元/千瓦时,2025年6月1日后投产的增量项目通过竞价确定电价 [4][5] - 山东省可再生能源装机1.25亿千瓦,占比超51%,方案将推动新能源从规模领先走向市场引领 [5] 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 山东省推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面向60岁以上中重度失能老年人,不限户籍 [6] - 补贴涵盖17项服务,包括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及康复护理等 [6] - 山东省约有60万中重度失能老年人,首张优惠券已于7月在青岛发出 [6] 青岛生命健康产业规划 - 青岛发布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到2027年生命健康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7] - 计划提出培育10个特色园区、30个健康社区、100个医康养综合服务设施 [7] - 青岛将以康复大学为平台,推动地产、医疗、康养、文旅深度融合,建设"中国康湾" [7] 济宁内河航运中心建设 - 济宁举办座谈会,目标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202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5亿吨、集装箱100万标箱,港航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 [8][9] - 2030年目标为货物吞吐量2亿吨、集装箱150万标箱,港航业产值2200亿元 [8][9] - 济宁运河通航里程251公里,占京杭大运河近1/3,高等级航道占比70% [9]
兰花科创拟1.49亿购嘉祥港股权 标的公司今年前两月亏超2.5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0 20:41
收购交易概述 - 兰花科创拟以现金1.49亿元收购山东嘉祥易隆港务有限公司62%股权,交易对手为山东旭洪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不构成关联交易 [1][2] - 收购目的是切入内河航运及物流领域,实现业务多元化,降低对单一业务的依赖 [1][2] - 公司表示收购后将利用嘉祥港现有港口设施、运输网络和客户资源,扩大在煤炭及其他大宗商品物流运输市场份额 [2] 标的公司情况 - 嘉祥港是山东省首家铁水联运综合性港口,设计吞吐量1060万吨/年,铁路专用线装卸能力600万吨/年,拥有9个1000吨级泊位,岸线总长2050米 [2] - 港口堆场面积35.8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铺轨长度7.6公里,连接多条铁路干线及京杭运河 [2] - 2024年资产总额7.01亿元,负债1.98亿元,净资产5.03亿元,营业收入8967.21万元,净利润亏损1773.99万元 [3] - 2025年1-2月资产总额降至4.76亿元,负债增至2.25亿元,净资产2.50亿元,营业收入2150.70万元,净利润亏损2.53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进港业务量323万吨,单月进港量突破70万吨,日装船量超3.2万吨,创历史新高 [3] 公司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4000-6000万元,同比减少4.92-5.12亿元,降幅89.12%-92.75% [4] - 2025年上半年预计扣非净利润亏损1.4-1.7亿元 [4] - 截至2025年5月末借款余额144.68亿元,较2024年末新增66.73亿元,新增借款占上年末净资产41.80% [4] - 新增借款主要用于69.50亿元竞得山西省阳城县寺头区块煤炭探矿权,已申请48亿元银行贷款 [5] 战略考量 - 收购嘉祥港可帮助公司在煤炭市场下行时打通物流运输环节,节省成本 [1] - 公司认为凭借自身业务可支撑嘉祥港运营,不担心其持续亏损状况 [3] - 公司表示虽有资金压力但账上有一定资金储备,对下半年发展持乐观态度 [5]
山东济宁:从运河之都向北方内河航运中心的跃升
经济观察网· 2025-08-06 22:20
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 - 《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2025—2035年)》提出"一主四辅多点"内河港口群布局和"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总体布局,济宁被定位为核心港口 [1] - 规划目标为总里程约3100公里的内河航道网,济宁境内251公里运河占通航里程近1/3,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占比达70% [3] - 济宁港已形成八大港区联动发展格局,2024年将迈入"亿吨大港",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水路货运周转量增长7%以上 [3] 济宁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目标 - 到2027年目标:港口货物吞吐量1.5亿吨、集装箱100万标箱,港航业产值1600亿元 [1] - 到2030年目标:港口货物吞吐量2.0亿吨、集装箱150万标箱,港航业产值2200亿元 [1][4] - 济宁市提出"13455"发展规划,包括3大使命、4大路径和5大中心建设 [5] 济宁能源集团转型发展 - 公司非煤营收占比从单一煤电产业提升至2024年的89% [5] - 旗下新能船业订单排至2027年,2025年计划开工125艘、交付100艘,累计签约168艘船舶订单,包括多个国际项目 [4] - 公司业务拓展至"港、贸、船、产、建、融"多元化格局,京杭运河济宁段船舶运力超700万吨,居沿线城市首位 [5] 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 内河船舶市场规模达万亿级,30万艘现有船舶中预计10%需换代、10%需改造升级 [5] - 京杭大运河30%航道等级未达标,在船舶标准化、港口现代化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6] - 11家港口企业与协会签署绿色港口倡议书,从清洁能源应用等多个维度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7] 战略定位与区域影响 - 济宁有望成为北方内陆对外开放高地,推动北方内陆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2] - 京杭运河南部港口已融入长三角港口群,北部地区规模化、现代化港口群建设有待加强 [6] - 济宁实践被视为北方内陆借势内河航运融入双循环的缩影,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9]
山东圈出一个“新核心”!济宁5年冲刺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啥信号
齐鲁晚报· 2025-08-06 11:11
文章核心观点 - 山东省明确将济宁港定位为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核心港 通过"一主四辅多点"布局构建黄金航道 推动济宁成为山东对内陆和国际开放的桥头堡 [1][7][21] - 济宁港凭借区位优势和政策红利 加速发展新能源船舶制造和多式联运 目标2030年建成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货物吞吐量达2亿吨 [3][4][13] - 内河航运成为上海港新增量来源 北方地区通过京杭运河接入全球经济循环 济宁港已覆盖长三角及19个国家 形成大规模经济循环体系 [11][12][18][20] 港口规划与定位 - 山东省颁布《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2025-2035》 提出以济宁港为核心打造"一主四辅多点"内河港口群布局 [1] - 京杭运河被明确为骨干航道 济宁港被圈定为核心港 定位为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和山东对内陆及国际开放的桥头堡 [1][7] - 济宁港通达50多个港口 覆盖全国20省份150多个城市 国际物流拓展至越南 泰国 德国等19个国家 [12] 新能源船舶制造发展 - 济宁能源投资50.3亿元建设全国首个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 2024年8月实现首批内河新能源智能商品船量产 [2] - 制造基地具备年造240艘 修100艘生产能力 涵盖LNG 绿电 氢能等动力类型 年内将下水100艘新能源船 [3] - 全球替代燃料船舶订单占比达55.5% 交通运输部安排1480亿专项资金支持老旧船舶报废更新 [3] 港口运营数据与目标 - 2024年济宁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9600万吨 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增长 集装箱吞吐量43.2万标箱同比增长138.7% [5] - 2025年预计完成50万TEU集装箱吞吐量 2027年目标港口货物吞吐量1.5亿吨 100万标箱 港航业产值1600亿元 [5][13] - 2030年目标全面建成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港口货物吞吐量2亿吨 150万标箱 港航业产值2200亿元 [13] 区位优势与基础设施 - 京杭大运河纵贯济宁210公里 占大运河通航总里程24% 山东省80% 船舶运力超700万吨居运河沿线城市首位 [4] - 济宁拥有公铁水空综合运输体系 瓦日铁路 新兖铁路与京杭运河交汇形成"丰"字型物流大通道 [4] - 高等级航道增至360公里占全省58% 5000吨级轮船 万吨级船队直达长江 [17] 多式联运与区域合作 - 多式联运提高运输效率30% 降低运输成本20% 济宁港"瓦日铁路-京杭运河-长江水道-东南沿海"通道入选国家示范工程 [11] - 济宁港与上港集团 湖北港口集团 江苏港口集团开展业务及股权合作 济宁-太仓合作降低空驶率40% [21] - 内河集疏运模式使芜湖 合肥 无锡等地出货成本平均节省30%-40% [11] 产业与经济影响 - 2024年济宁港航临港产业突破千亿 贸易营收800亿元 2025年将突破1000亿元 吸引宁德时代 中集等企业入驻 [5] -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总量达33万亿元 京杭运河年货运量超9亿吨 成本为铁路1/2 公路1/5 [20] - 全国内河货运量49.53亿吨占水路运输50.5% 长江经济带80%原材料依赖内河运输 [20]
济宁聚力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大众日报· 2025-08-06 11:08
行业活动与战略规划 - 济宁召开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座谈会 聚焦通江达海与链动八方主题 联合中国港口协会、中国船东协会及济宁能源集团主办[1] - 现场签署绿色港口倡议书 举办绿色智能船舶技术交流会 为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智慧动能[1] - 京杭大运河济宁段全长210公里 支持5000吨级轮船和万吨级船队通航 物流覆盖16个国家及150多个城市[1] 基础设施与产业布局 - 济宁实施五大工程 包括高等级航道畅通、临港产业突破、物流贸易跃升、绿色智能转型及运河文化创新[1] - 加快建设七大百亿临港园区 推动北方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1]
济宁|济宁聚力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大众日报· 2025-08-06 09:43
行业活动与战略规划 - 济宁召开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座谈会及绿色港口技术交流会 聚焦通江达海与链动八方主题 汇聚全国港航领域顶尖专家及企业代表[1] - 会议由中国港口协会 中国船东协会及济宁能源集团联合主办 现场发布建设视频并签署绿色港口倡议书[1] - 7位专家从发展方向 本地规划 金融要素及港航联动等维度分享见解 下午同步举行绿色智能船舶技术交流会[1] 基础设施与物流网络 - 京杭大运河纵贯济宁210公里 支持5000吨级轮船及万吨级船队直达长江[1] - 物流贸易覆盖16个国家及150多个城市[1] 区域发展工程 - 济宁实施高等级航道畅通 临港产业突破 物流贸易跃升 绿色智能转型及运河文化传承创新五大工程[1] - 加快建设七大百亿临港园区 推动北方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1]
发力下半年,湖北再提这条“黄金水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08:02
图片来源:湖北发布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北代表团以代表团的名义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快汉湘桂内河航运大通道湖北段工程建设的建议",得到了湖南、贵州等多省份代表 委员以及国家相关部委的积极响应。 水运被认为是目前价格最低的运输方式。湖北媒体曾做过比较,中部六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中,湖北是最低的,其次是河南、安徽、湖南、江 西。山西水运条件相对较差,也在这一指标中排名垫底。 眼下,除山西外,中部五省都已将运河建设和河道复航纳入新一轮发展规划。聚焦汉湘桂内河航运大通道,这条"黄金水道"将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 真正打通南北水运大通道,中西部地区可通过低成本水运直达沿海港口。 8月5日,2025年湖北省交通运输投资暨项目建设半年调度会召开。今年上半年,湖北省累计完成交通投资1041.6亿元,占年度目标的51.9%,同比增长 1.8%,投资总量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汉湘桂大通道实现新突破。汉江三船闸一航道前期工作提速,兴隆至蔡甸2000吨级航道整治、兴隆枢纽2000吨 级二线船闸等项目进展顺利。 下半年,湖北省将锚定全年确保2000亿元、力争2200亿元交通运输投资目标,以重大交通项目为支撑,做实大通道、大枢 ...
城市24小时 | 发力下半年 湖北再提这条“黄金水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23:54
湖北省交通运输投资与汉湘桂通道建设 - 上半年湖北省完成交通投资1041.6亿元,占年度目标51.9%,同比增长1.8%,投资总量全国第三、中部第一 [1] - 汉湘桂大通道湖北段进展顺利,关键工程"三船闸一航道"已有三个项目获批,湖北段占通道总长近一半 [1][3] - 下半年目标确保2000亿元、力争2200亿元交通投资,重点推进汉湘桂通道建设,新增港口通过能力2000万吨,高等级航道突破2300公里 [1][3] - 汉湘桂通道全长3200公里,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将打通南北水运大通道,降低中西部物流成本 [1][2] 水运与物流发展 - 湖北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中部六省最低,水运是价格最低的运输方式 [2] - 中部五省(除山西)均将运河建设和河道复航纳入发展规划,湖北实施枢纽提能战略加速区位优势转化 [2] - 湖北计划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集装箱通过能力达600万标箱 [3] 区域经济发展 - 深圳南山区连续9年蝉联赛迪百强区榜首,2024年GDP达9500.97亿元,逼近万亿大关 [12][13] - 深圳福田区经济密度最高,拥有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等金融保险企业 [13] - 广东17区入围百强区,前10名占8席,显示强劲区域经济实力 [12] 新兴产业与政策 - 浙江启动AI产业加速器计划,围绕技术研发、降低成本等四方面赋能中小企业 [5] - 七部门联合发文推动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目标2027年形成支持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成熟金融体系 [10] - 广东计划2027年林下经济总产值超800亿元,建设40个特色产业发展基地 [6][8] 海洋经济 - 上半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5.1万亿元,同比增长5.8% [11] - 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工程装备交付额同比增长39.3%,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增长199.4% [11] - 海洋传统产业稳健,旅游业增加值7718亿元(+8%),交通运输业货运量增长5.2% [11]
城市24小时 | 发力下半年,湖北再提这条“黄金水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23:47
湖北省交通投资与汉湘桂通道建设 - 湖北省上半年完成交通投资1041.6亿元,占年度目标的51.9%,同比增长1.8%,投资总量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 [1] - 下半年锚定全年确保2000亿元、力争2200亿元交通运输投资目标,重点推进汉湘桂通道建设 [1] - 汉湘桂内河航运大通道全长约3200公里,湖北段占比接近一半,涉及汉江、唐白河等多条航道 [1] - 汉江"三船闸一航道"项目已有三个取得工可批复,计划新增港口通过能力2000万吨,高等级航道里程突破2300公里 [3] - 湖北代表团提交加快汉湘桂通道湖北段建设的建议,得到多省份和国家部委积极响应 [2] 水运与物流发展 - 水运是目前价格最低的运输方式,湖北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在中部六省中最低 [2] - 汉湘桂通道将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打通南北水运大通道,降低中西部地区物流成本 [2] - 湖北实施枢纽提能战略,加速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2] 其他地区经济发展 - 广东省计划到2027年林下经济总产值达800亿元以上,建设40个特色产业发展基地 [8] - 福建省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扩大新经济、新业态就业容量 [9] - 浙江省启动AI产业加速器计划,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 [7] 海洋经济与城区经济 - 上半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5.1万亿元,同比增长5.8%,海洋旅游业增加值7718亿元,同比增长8% [11] - 深圳市南山区连续9年蝉联赛迪百强区榜首,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9500.97亿元 [12][13] - 深圳市福田区经济密度最高,拥有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等金融保险企业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