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搜索文档
苏州强“芯”新政最高资助1亿
苏州日报· 2025-07-30 06:35
人工智能(AI)芯片是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苏州全力建设"人工智能+"城 市的重要支撑和突破口。为抢抓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发展机遇期,充分发挥我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 业基础优势,加快推动AI芯片产业创新突破、集聚成势,近日,《苏州市加快发展AI芯片产业的若干 措施》正式发布,内容包括做强骨干核心企业、布局建设创新平台、集聚高端芯片人才、实现关键技术 突破等10个方面,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措施》明确,要做强骨干核心企业。苏州重点聚焦GPU通用型芯片、ASIC专用型芯片、FPGA半 定制化芯片、存算一体芯片、硅光芯片、网络互联芯片等方向,加大招商力度,加快引育一批带动性强 的优质项目、头部企业,对重点项目在空间保障、场地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综合支持。对AI芯 片企业新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分别给予最高300万元、100万元奖励。对新 获认定的AI芯片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 在布局建设创新平台方面,苏州将围绕AI芯片重点方向,加快构建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 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给予最高200万元运 ...
广东省已吸纳超1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中国发展网· 2025-07-28 16:35
就业是民生头等大事。自"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 障部、教育部,高规格高质量举办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省领导带队赴全国8 个重点城市招才引才,开展系列专题招聘活动,引领推动各地各单位组织各类常态化招聘活动4000多 场,深入实施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贯彻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增量政策举 措》工作方案,开展"百日冲刺"行动和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打造用好"永不落幕"的线上招聘会, 以空前的规模、优质的岗位、送岗上门的诚意精准招引优秀人才。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广东坚持聚焦产业需求、服务发展新质生产 力,以优质岗位匹配人才。"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聚焦20 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突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充分发动华为、比亚迪(002594)、 腾讯、美的、大疆等500强榜单头部企业和央企国企、科技领军企业、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一 流高校科研院所等,动态募集120多万个优质岗位,以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优秀高校毕业生, 强化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 ...
超1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来广东就业创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11:53
广东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 - 截至7月中旬广东已吸纳超1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 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造强劲人才引擎 [2] - 广东启动"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 提前半年完成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的目标 [2] - 广东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高素质人才汇聚将进一步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2] 人才引进措施与成效 - 广东通过超大型招聘会精准引才 春季招聘吸引1000多所高校近12万学生参与 八城联动招聘吸引1500多家高校超14万毕业生 [4] - 各地市推出实招:广州提供免费住宿与交通补贴 深圳推出7天免费居住 珠海投入7000套房源 潮州发放超1100万元补贴 [5] - 高校毕业生可享"五有"政策 高层次人才享"三好"福利 形成"链式扶持"体系 [5] - 聚焦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 动员比亚迪、广汽、华为等企业提供超120万个优质岗位 [5] - "粤就业"小程序发布62.5万个岗位 其中年薪20万以上超6.5万个 年薪50万以上超5000个 [6] - 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留粤毕业生超4万人 对新质生产力支撑作用显著 [6] 产业基础与人才需求 - 广东拥有超14万亿元经济总量 31个制造业大类 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1900多万户经营主体 [9] - 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 拥有7.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 华为、腾讯等世界级创新企业 [9] - 工业机器人产量全国第一 半导体产业营收超3200亿元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1800亿元 [9] - 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1222万人 广东亟需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支撑产业升级 [9] 未来人才政策方向 - AI算法、具身智能等领域顶尖人才集中于高校 企业高端人才缺口大 复合型人才稀缺 [10] - 将实施《202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 包含29条具体举措如短期住宿补贴、落户补贴等 [10] - 8月底前开展"百日冲刺"行动 组织4000多场招聘活动持续释放引才信号 [10]
“芯片女皇”当科长,这座城市“抢人”正进入next level
第一财经· 2025-07-12 19:18
深圳人才战略升级 - 深圳将吸引、培养和留住"高精尖"人才作为战略重点,头部科技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均朝此方向发力 [1] - 深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2024年营收达2839.6亿元,提前一年超额完成2500亿元目标 [8] - 2024年上半年深圳半导体产业规模达1424亿元,同比增长16.9%,创历史同期新高 [9] 华为人才举措 - 华为任命半导体业务总裁何庭波兼任高级人才定薪科科长,强化高端人才薪酬竞争力 [2][3] - 华为参与共建全球数智人才发展创新基地,计划5年内培养20万名ICT人才,聚焦云计算、AI等新兴技术领域 [5][6] - 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持续升级,2024年发布智能汽车等5大领域挑战课题,提供百万年薪吸引顶尖青年人才 [12] 政企协同人才生态 - 深圳设立50亿元"赛米产业私募基金",推出10条半导体产业支持政策,同步催生高端人才需求 [9] - 深圳90%以上创新要素集中在企业,华为、腾讯等90余家企业获授权自主评价技能人才超10万人次 [11][14] - 深圳实施"顶才汇"项目,对集成电路、AI等领域顶尖人才采取"一事一议"引进政策 [14] 人才引进成果与规划 - 深圳人才总量突破700万,其中高层次人才2.6万,2024年920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14][15] - 深圳每2年遴选不超过10名科技创新人才重点培养,提供每人5年1000-2000万元经费支持 [14] - 深圳计划推出人才直认、紧缺岗位清单等超常规举措,进一步扩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 [15]
“芯片女皇”当科长背后,这座城市“抢人”正进入next level|湾区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7-12 12:06
深圳人才战略与科技企业发展 - 深圳市政府上半年频繁举办发布会讲解科创生态、营商环境和人才政策,多部门"一把手"轮番上阵 [1] - 深圳科技企业积极全球招募高端人才,7月上旬至少3条与顶尖人才相关的新闻爆出 [1] - 华南智库专家分析深圳将重点吸引、培养和留住"高精尖"人才,头部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将集中发力 [1] 华为高端人才管理举措 - 华为任命半导体业务部总裁何庭波兼任高级人才定薪科科长,体现对高端人才管理的重视 [2] - 高级人才定薪科成立于2021年,负责高端人才薪酬定级,任正非要求提供有竞争力的Offer [2] - 何庭波上任后有望通过"天才少年"计划吸引芯片设计、EDA工具等领域的稀缺人才 [2] 全球数智人才发展创新基地 - 华为与深圳人社局、深圳人才集团共建全球数智人才发展创新基地,5年内计划培养超20万名高质量数智人才 [3] - 基地聚焦ICT根技术人才培养,填补国内系统性培养空白 [3] - 2025年全国ICT认证人才缺口预计超2000万,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供给不足突出 [4] 深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 - 深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2024年底营收达2839.6亿元,提前超额完成2025年目标 [6] - 2024年上半年产业规模达1424亿元,同比增长16.9% [7] - 深圳设立50亿元"赛米产业私募基金",推出10条支持举措强化产业链 [7] 企业主导的人才吸引计划 - 深圳创新"6个90%"现象显示企业是吸引"高精尖"人才的主力军 [8] - 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提供百万年薪招募全球顶尖青年人才,2024年课题涉及智能联接、基础研究等领域 [8] - 深圳头部企业如荣耀、腾讯推出全球招聘计划,提供高薪高端岗位 [9] 深圳高层次人才政策与成果 - 深圳人才总量突破700万,但高层次人才仅2.6万 [10] - 深圳实施"顶才汇"项目,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引进全球顶尖人才 [10] - 2024年920名深圳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11]
港股上半年募资超1070亿港元;广州“购房入户”政策暂未实施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搜狐财经· 2025-07-06 23:54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恒生指数累计上升20%超过4000点创历史最大上半年升幅 [1] - 上半年完成42宗IPO合计募资1070亿港元较去年全年增长22%暂列全球第一 [1] - 市场普遍看好港股及新股市场下半年表现申请IPO个案快速增加 [2] 深圳口岸及产业动态 - 上半年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达1.3亿人次同比增长16.2%其中外籍人员343.2万人次同比增长39.2% [3] - 深圳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1424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6.9% [5] - 深圳出台10条半导体产业扶持措施旨在提升核心竞争力构建完善产业生态 [5] 广州户籍政策 - 广州"7区购房+1年社保"入户政策未获批实施当前户籍迁入仍以人才引进、积分制为主 [4] - 政策导向体现结构性人口管理避免户籍与房产过度捆绑 [4] 深交所行情 - 7月4日深证成指收报10508.76点下跌0.25% [6] - 广生堂、降扬电子、杭州园林领涨深市单日涨幅均达20% [7] - 深水海纳、精艺股份、凯美特气领跌单日跌幅均超10% [7]
周末大事+十大券商最新研判
中国基金报· 2025-07-06 22:49
贸易政策与关税动态 - 特朗普设定的贸易协议最后期限为7月9日,新关税税率可能从10%至70%不等,预计8月1日生效 [1][7][8] - 美国国会通过"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内容包括削减联邦援助、长期债务增加及为富人减税,以218票赞成、214票反对通过 [6]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 - 深圳出台10条措施支持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设立50亿元"赛米产业私募基金",覆盖芯片设计、EDA工具、封装测试等全链条 [2] 医疗器械采购政策 - 财政部规定政府采购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医疗器械时需排除欧盟企业(在华欧资企业除外),非欧盟企业自欧盟进口占比不得超过50%,2025年7月6日起施行 [3]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 央行就《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优化参与者账户管理及资金结算流程,以适应CIPS功能升级需求 [4] 企业并购与重组 -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获上交所审核通过,为A股近十年最大规模吸收合并交易 [5] 券商策略观点 市场趋势与配置 - 中信证券认为市场环境类似2014年底,建议关注AI、创新药、通信、电子、有色、游戏及军工 [10] - 中信建投指出市场中枢将抬升,短期回调是布局机会,推荐电子、通信、医药、煤炭、钢铁等 [11] - 华安策略认为"反内卷"行情短期受限,看好银行保险及景气支撑板块(稀土永磁、工程机械等) [12] - 招商策略强调"反内卷"和AI是推动指数关键力量,关注钢铁、新能源、通信、电子等 [14] - 中银策略预计市场延续中枢上行,流动性充裕及内需修复为主要支撑 [15] 行业与主题 - 中泰证券分析"反内卷"政策影响有限,科技、军工及红利板块(国央企、公用事业)为配置重点 [18][19] - 国金策略提出全球"脱虚向实"趋势下,实物资产需求扩张,需关注美元反弹风险 [13] - 信达策略指出去产能对短期盈利影响较小,需求拐点决定商品价格方向 [21] 其他事件 - 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目标"还人民自由" [9]
周末!利好!
中国基金报· 2025-07-06 22:40
周末大事 - 深圳出台10条举措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赛米产业私募基金"支持产业全链条优化提质 涵盖高端芯片产品突破 芯片设计流片支持 EDA工具推广应用等10个方面 [3] - 财政部在政府采购中对自欧盟进口的4500万元以上医疗器械采取限制措施 要求排除欧盟企业参与 非欧盟企业提供的欧盟进口医疗器械占比不得超过50% [4] - 央行就《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优化CIPS参与者账户管理 注资 资金结算等流程 提升系统前瞻性和科学性 [5] -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标志着A股近十年最大规模吸收合并交易完成证监会注册前全部程序 [6] -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 该法案因削减联邦援助 增加长期债务和为富人及大企业减税引发争议 [7] - 特朗普宣布8月1日起实施新关税 最高税率或达70% 7月9日前将向多国发出关税通知信函 [8] - 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 宣称目标是"还给人民自由" [9] 十大券商研判 市场整体趋势 - 中信证券指出当前市场环境类似2014年底 投资者赚钱效应积累 盈利预期见底 政策调整在即 仅缺催化因素 [11] - 中信建投认为市场中枢将持续抬升 短期回调是布局良机 三维度利好共振:宏观改善 情绪高涨 中报验证新经济动能 [13] - 中银策略预计A股将延续中枢上行 流动性充裕为主要支撑 内需预期随政策落地加速修复 [18][19] - 国泰海通判断股指进入横盘整固阶段 为蓄力新高做准备 贴现率下降将推动"转型牛" [25] 行业配置策略 - 中信证券建议三条主线:AI和创新药等强产业趋势 通信电子北美算力链等估值匹配 军工新能源等主题博弈 [12] - 中信建投推荐红利板块+高增长领域+主题投资 重点关注电子 通信 医药 煤炭 钢铁等 [14] - 华安策略看好银行保险趋势性行情 关注稀土永磁 贵金属 工程机械等景气支撑板块 [15] - 招商策略指出"反内卷"和AI是推动指数突破关键力量 前者改善企业盈利能力 后者辐射多行业投资机会 [17] - 中泰证券建议配置科技 军工 国央企红利板块 科技受益政策不确定降低和"十五五"规划 [22][23][24] "反内卷"政策影响 - 华安策略认为"反内卷"行情受基本面制约 时间和空间有限 不同于2016年供给侧改革 [15] - 申万宏源区分"去资本开支""去产能""去产量" 指出去产能是慢变量 去产量是快变量 本轮不易推动严厉去产量 [20] - 中泰证券分析政策以预期管理为主 商品难复制2016年牛市 产能出清空间有限 行情更偏阶段性反弹 [22] - 信达策略指出去产能对当期盈利影响较小 需求拐点才是关键 需警惕房地产需求二次下降风险 [26] 海外因素影响 - 华安策略提示7月9日关税谈判和美国就业数据强劲可能扰动市场 [15] - 中银策略关注特朗普关税90天暂缓期到期和"大而美"法案落地带来的海外波动 [18] - 国泰海通指出特朗普关税威胁令地缘缓和预期反复 [25]
半导体,突发!深圳出手
券商中国· 2025-07-06 18:31
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政策支持 - 深圳市出台《若干措施》提出10条具体支持举措 包括高端芯片产品突破 芯片设计流片支持 EDA工具推广应用 核心设备及配套零部件突破 关键制造封装材料突破 高端封装测试水平提升 加速化合物半导体成熟等 [1] - 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赛米产业私募基金" 以"政策+资本"组合拳支持产业全链条优化提质 [1][2] - 政策强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 通过研发支持 专项资助 推广应用等普惠性政策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1] 产业投资基金与重点项目布局 - "赛米产业私募基金"已于5月完成工商注册 重点投向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重点项目和细分龙头企业 围绕重大制造项目集群进行建链 补链 强链 延链 [2] - 基金目标构建"自主可控 高效协作 紧密配套"的本地化产业链供应链 [2] 深圳市半导体产业现状与规模 - 深圳集成电路产业2023年上半年规模达1424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16 9% [2] - 深圳汇聚海思半导体 记忆科技 中兴微电子 比亚迪半导体等知名企业 形成涵盖设计 制造 设备 材料等环节的全产业链优势 [2] - 截至2025年4月 深圳市已汇聚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上市企业50家 独角兽企业14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200家 [3] 区域发展规划与目标 - 宝安区计划到2025年构筑车规级 人工智能 穿戴芯片产业创新集聚高地 目标产值突破1200亿元 增加值突破280亿元 [4] - 南山区和福田区重点发展高端芯片设计 巩固集成电路设计领域优势 [4] - 坪山区定位硅基半导体集聚区 目标2025年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4] 产业集聚与政策环境 - 深圳已成立南山智园 深圳湾科技园等产业集聚区 吸引优秀企业形成集群效应 [3] - 龙华区 龙岗区 宝安区 南山区和福田区均出台针对性产业政策 通过资金补贴 技术研发奖励 人才鼓励等方式推动产业发展 [2]
半导体,大消息!深圳出手!
证券时报· 2025-07-06 17:15
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政策支持 - 深圳市出台《若干措施》,设立50亿元"赛米产业私募基金",以"政策+资本"方式支持产业全链条优化提质 [1] - 政策从高端芯片产品突破、EDA工具推广、核心设备零部件突破等10个方面提出具体支持举措 [1] - 基金将重点投向重点项目和细分龙头企业,围绕集成电路重大制造项目集群建链、补链、强链、延链 [2] 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 - 深圳汇聚海思半导体、记忆科技、中兴微电子等知名企业,形成全产业链优势 [2] - 2023年上半年深圳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1424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6.9% [2] - 截至2025年4月,深圳已汇聚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上市企业50家,独角兽企业14家,专精特精小巨人企业超200家 [3] 深圳市各区产业发展规划 - 宝安区计划到2025年实现车规级、人工智能、穿戴芯片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 [5] - 南山区和福田区重点发展高端芯片设计,巩固设计领域优势 [5] - 坪山区定位为硅基半导体集聚区,目标2025年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5] 产业集聚与平台建设 - 深圳成立南山智园、深圳湾科技园等产业集聚区,吸引优秀企业 [3] - 龙华区、龙岗区、宝安区等均出台产业政策,通过资金补贴、技术研发奖励等方式推动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