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
搜索文档
山西运城 IP焕新传承千年文脉
经济日报· 2025-10-31 06:19
文旅融合发展战略 - 公司围绕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热点门户,坚持以文引流、以旅聚势、以商增值,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3] - 公司通过IP的创造性转化,使文化元素与城市旅游深度融合,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 [4] - 公司实现了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同频共振 [3] 科技赋能与体验创新 - 景区上线支持8种语言的AI智能语音讲解系统,覆盖游客中心、圣像广场等高频区域 [4] - 运用10台激光投影机在中条山15万平方米山壁投射经典场景,打造夜间光影盛宴 [5] - 借势热门游戏推出“忠义闯关”互动活动,吸引百万年轻网友参与 [5] - 景区推出配备智能温控、语音控制的“胶囊”太空舱住宿,成为需提前三天抢订的爆火产品 [9] 非遗技艺传承与产业化 - 西庄村通过成立“技艺传承党小组”免费传授石刻技艺,已带动800多名从业人员致富,42户加工户年销售额累计超5000万元 [6] - 澄泥砚生产基地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上千个砚台品种畅销全国及海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90%从业者为当地村民,雕刻工月收入达六七千元 [7] - 围绕“稷山饼子”形成的产业链带动全县1200余户就业,近3500人年均收入达8万元 [8] 文旅消费与产业联动 - 国庆中秋假期全市开放的51家A级景区等累计接待游客192.18万人次,累计门票收入1570.33万元,累计经营收入3129.06万元 [10] - 名菜楼以本地食材烹制特色美食,日均消耗20多只土鸡,有效拉动本地农产品销售 [9] - 本地面粉厂每天5万公斤产能专供周边饼子店,形成从麦田到饼炉的完整产业链 [8] - 专供名菜楼的羊场养殖1000余只萨福克羊,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 [9]
提升文体产品供给水平,政协委员为北京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献策
北京商报· 2025-10-30 19:15
随着北京加速推进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优质文体产品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刚需"。10月 29日,北京市政协围绕"提升文体产品供给水平,助力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召开协商座谈会,多位委员及 专家聚焦儿童文旅供给、创新场景体验、票根经济等关键领域,提出构建多元产品体系、打造"一场景 一品牌"特色IP、建立跨部门统筹机制等建议,助力全国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构建多元儿童旅游产品体系 一直以来,北京都是全国热门旅游城市。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暑期以及国庆中秋假期,北 京稳居全国热门目的地榜首。随着亲子游群体快速增长,如何提供与不同年龄段儿童需求精准匹配的旅 游产品,成为首都文旅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2025年3月,北京全域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目前,北京已建成若干儿童友好社区、 公园及公共空间,东城区绘制的"儿童友好地图1.0"覆盖68个校外实践基地、医疗健康空间等点位,助 力儿童友好理念融入首都旅游发展。 北京市政协委员、民进市委秘书长苍玉清谈到,当前北京虽有部分亲子景区和儿童主题乐园,但产品多 为浅层娱乐,缺乏教育性、互动性、沉浸式高质量内容。 针对这一现状,苍玉清建议构建多元融合的儿童旅 ...
徐汇风华 精雕细琢城市空间 千年古韵碰撞科创浪潮
上海证券报· 2025-10-30 02:01
产业规模与成就 - 徐汇区文旅产业通过文化加科技加消费融合创新已铸就千亿级产业规模[2] - 今年前三季度举办演出活动及体育赛事千余场 其中FISE极限运动赛事吸引34个国家地区近900名运动员参赛并联动200余家潮流品牌 带动经济增长9.62亿元[2] - 重点打造古韵龙华 魅力衡复 艺术西岸 徐家汇书院等区域 形成文商旅体融合的复合空间并展现出倍增效应[2] 产业生态与营商环境 - 游戏产业是区域特色 上海百分之60的游戏生态头部企业聚集于徐汇区[3] - 设立游戏产业服务中心 提供企业从孵化成长到出海的全生命周期陪跑服务 体现政策加服务双轮驱动[3] - 出台专项文创产业政策 聚焦游戏电竞影视演艺艺术品交易等重点领域 最高给予3000万元资金支持 在民营经济评价中营商环境与知识产权工作评估位列全市第一[3] 未来发展规划 - 加快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 促进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培育无人机表演低空游览游戏互动等沉浸式体验新业态[3][4] - 深化消费转换推动力 以文旅活动为入口 利用IP联动票根联动等模式 依托徐汇滨江等精品线路做大做强户外经济冰雪经济等新型消费[4] - 持续优化服务保障支撑力 搭建市区联动政企协同校企合作的多层次平台 推动政策服务资源直达以支持企业发展[4]
推动文旅产业赋能城市更新,文旅部答中证报记者问
中国证券报· 2025-10-29 19:56
近日,商务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了《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10月29日,商务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 介绍《方案》有关情况。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二级巡视员赵建军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 推动文旅产业赋能城市更新,推动文商旅融合载体焕新,支持文商旅业态创新。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张祥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持续优化公共服务、规范市场秩序,统筹运 用相关资金和政策工具加强对城市商业体系建设支持,为《方案》落地落细提供坚实有力保障。具体包 括: 加强规划支撑。张祥说,各部门将联手推进,确保城市商业提质"有规可循"。坚持实时监测、动态优 化,合理控制增量、灵活调整存量,避免重复建设、盲目发展。 优化商业环境。张祥表示,商务部将联合相关部门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团结行业协会、高校智库、经营 主体等各方力量,畅通交流渠道,提高政策制订的针对性,提升市场监管效能,形成群策群力、有效协 作的工作格局。通过推广"一网通办""一窗通办"等典型经验做法,持续优化办事体验,实现规范化管 理、高效率运转,构建企业诚信经营、消费者放心消费的城市商业发展氛围。 强化政策支持。张祥表示,商务部将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 ...
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平顶山篇丨刷新煤城标签 这座城有多努力
河南日报· 2025-10-29 10:10
传播学揭示了这样一种现象,面对大量超载信息时,人们会用标签化捷径来认识事物。 资源型城市,成于资源,也受困于资源。资源依赖往往会变为资源陷阱,抑制了科技、人才等内生发展动 力。 "十四五"期间,平顶山坚决打破路径依赖,坚定走好创新路,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汇聚一流创新要素,不断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 平顶山规划了白龟湖科创新城,这里汇集创新型企业、平台、人才、项目,成为平顶山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 区,推动平顶山加速向新而行。 认识一个人如此,认识一座城亦如此。 平顶山市因煤而生、因煤而兴,属于"先矿后城"的典型资源型城市——"一五"时期,我国大规模开发平顶山 煤田,此后才有平顶山城市的发展壮大。 从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煤城、老工业基地,这些标签就与平顶山相伴而行。甚至郭德纲的相声里, 也有在平顶山和大同之间倒腾煤炭的段子,可见平顶山的标签之牢、印象之深。 先入为主、挥之不去的固有印象,只有深入了解才会改变。近年来,平顶山正在加速转型,"煤城"标签已完 全不能概括这个城市的特质。 尤其"十四五"期间,平顶山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认真落实省委、省 政府决策部署, ...
华服“舞动”中原 激活文旅融合新动力——河南大遗址公园走廊上的“汉服经济”观察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9 07:26
行业宏观趋势 - 文旅产业在深度复苏中加速迭代,“国潮”消费从圈层走向大众,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动能[1] - 汉服热尤为亮眼,2024年全国汉服消费者规模已突破1000万,市场规模达150亿元[1] - “汉服+文旅”的融合模式成为文化遗产活态化利用与民生增收的重要结合点[1] 区域发展战略与规模 - 河南依托“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安阳”世界级大遗址公园走廊的深厚文明底蕴,以汉服为纽带串联千年文脉[1] - 洛阳汉服热由社交媒体引爆,“为爱奔赴洛阳”话题播放量达5.5亿次,“总要去洛阳看看牡丹”播放4.3亿次[2] - 2023年9月,河南再次发文强调加强大遗址保护利用,支持大遗址公园走廊建设[2] - 202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河南全省接待游客8136.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9.1亿元,汉服体验与文化研学成为最热门消费项目之一[10] 各城市差异化发展模式 - 洛阳打造“国风穿越节”等沉浸式场景,VR设备还原宫城布局,洛邑古城夜场活动全网播放量破亿[4] - 开封紧扣宋文化,推出“我在宋朝的一天”活动,2024年有336位新娘在半亩园举办宋式婚礼,单场带动消费超2万元[5] - 安阳赋予汉服殷商底色,在魁星阁城墙下举办商朝服饰展演,300余米的县前街成为汉服打卡地[3] - 三门峡发展雅致路线,甘棠书院周日雅集围绕琴棋书画诗酒茶开展活动,按二十四节气研制出24种香品[5] - 郑州主打年轻活力与大众化,星河里街区形成一站式消费场景,电商平台推出改良版“日常中国风”服饰[7] 产业链发展与就业带动 - 洛阳形成设计-生产-体验-服务-衍生全链条产业链,汉服店数量从2022年底的18家增长至2025年9月的1360家,三年增长75倍[6] - 洛阳汉服产业直接带动就业超3万人,2023年以来1252万人次体验汉服,带动消费17.16亿元[6] - 开封半亩园“宋服妆造一条街”带动2186人就业,其中80%为本地居民[7] - 2024年开封全市旅游接待量1.05亿人次,综合收入779.6亿元,文化体验消费占比较高[7] - 郑州成为河南汉服走向全国的“输出港”,不少外地商家来郑州采购汉服、学习运营模式[7] 管理与服务保障机制 - 洛阳对跟拍摄影师进行统一登记、培训、编号、发证,实行“先试拍、后付费”“不满意、先赔付”机制[8] - 开封出台《宋式服饰体验服务规范》,细化服务要求,在清明上河园实行15分钟投诉响应,2024年投诉满意度达98.5%[9] - 开封在全国率先推出“放心消费险”,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场景,配套建立快速维权处置机制[9] - 安阳在县前街实行“统一运营+商户自治”模式,古城公司帮助汉服馆规划布局并培训商户[9] - 洛阳延长公交运营时间,开放事业单位停车场,挤出2000多个车位方便游客[8]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四川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
人民日报· 2025-10-29 06:33
文章核心观点 - 四川省正着力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将文旅产业打造为支柱产业,目标是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1][6][13] 文化基础建设 - 深入实施巴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年度行动,系统推进古蜀文明和巴文化保护传承,加快建设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 [2] - 完成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等世界遗产管理体制改革,宝墩古城遗址、濛溪河遗址等考古新发现提升了文化影响力 [2] - 推动非遗和文创进入街区和商圈,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金沙遗址博物馆夜游项目人气火爆,涌现多部文艺精品力作 [2] 演艺与赛事经济 - 2025年成功举办中国(成都)演出交易会并出台演艺活动激励奖补细则,演艺市场布局更均衡 [3] - 大型演出盘活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等场馆周边文旅资源,群众性演艺活动丰富,"川超"赛事融合文旅消费 [3] - 在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资助项目中,四川省有37个项目入选,立项数位居全国前列 [3] 旅游产品与业态创新 - 持续擦亮"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发展全域旅游,创造处处皆风景的生活场景 [4] - 在城市和乡村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体验,如成都宽窄巷子、乐山嘉州古城夜游以及各地音乐节、美食节 [4] - 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明月村的田园露营、黑龙滩景区的民宿等业态与自然风光相结合 [4] 节庆活动与消费促进 - 轮番举办高能级节庆活动如中国艺术节、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金熊猫盛典等 [5][10] - 2025年上半年全省举办文旅活动3000余场,观众超4000万人次,带动文旅消费超百亿元 [5] - 节庆活动的"流量"正转化为"留量",文化热度成为消费热力 [5] 产业政策与投资 - 出台《关于支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若干政策》等文件,以政策撬动市场 [6] - 2025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资产首次突破万亿元,营业收入2790.7亿元,同比增长8.2% [6] - 规模以上文旅企业达1.83万家,515个重点文旅项目加速建设,实际完成投资超500亿元 [6] 产业链延伸与融合 - 文旅产业链不断延伸,影视、数字文创、演艺、康养、会展等业态协同发展 [6] - 积极推进"文旅+演艺"、"文旅+科技"、"文旅+体育"等融合模式,天府演艺集团院线等项目加快推进 [6] 交通与旅游融合 - 大峨眉、大九寨、大香格里拉、大蜀道四大交旅融合示范区建设全面提速,覆盖7个市(州)、41个县 [7] - 九绵高速全线开通,串联30余处优质文旅资源,318国道等打造"中国最美景观大道" [7] - 设置熊猫专列、火锅巴士等特色出行方式,提升旅游体验感 [7] 业绩成果与品牌影响 - 2025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6.82亿人次,实现游客总花费9125亿元,旅游收入稳居全国前列 [9] - "锦绣天府·安逸四川"品牌影响力提升,三星堆—金沙、九寨沟—黄龙等品牌知名度日益提高 [10] - 高能级活动如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成功举办,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 [10] 社会参与与惠民举措 - 文旅活动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带动超1100万名群众参与 [12] - 通过消费券、文旅礼包、演出票根优惠等惠民举措,让更多人能够参与文旅消费 [12]
21个涨停,股价飙升152%!603843,再停牌核查,刚刚提醒股民:参与交易的风险较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00:37
股价异常波动与停牌核查 - 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1日至10月28日累计涨幅达152.42%,在29个交易日内收获21个涨停板,期间累计涨幅为156.23% [1][6] - 因股价上涨过快,严重脱离基本面,公司自2025年10月29日起停牌核查,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此为一个月内的第二次停牌核查 [1] - 复牌后公司股票于10月16日、10月22日至10月24日、10月27日至10月28日再次涨停,股价短期涨幅与同期上证指数及建筑行业存在严重偏离 [2] 公司基本面与经营风险 - 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但股价已严重脱离当前基本面,存在市场情绪过热和非理性炒作情形 [1][3] - 公司2024年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2025年度无法消除相关事项,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3] - 公司存在矿产资源开采能力不足、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尚未解决以及业绩持续亏损的风险 [5] 公司业务概况与历史股价表现 - 公司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建设、文旅+产业综合开发和有色金属矿业,并积极拓展新能源建设及智算服务等新业务 [6] - 公司股票在2016年11月曾触及34.39元的历史高点,随后震荡下行,于2024年2月触及1.59元的历史低点,区间最大累计跌幅达95.38% [6] - 因2024年度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及存在违规担保情形,公司股票简称于2025年5月6日变更为"*ST正平" [9]
明起再度停牌核查!“29天21板”*ST正平:公司股价已严重脱离基本面 连续涨停期间已累积巨大交易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21:58
股价异动与停牌核查 - 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1日至10月28日累计涨幅达152.42%,期间出现21个涨停板并5次触及交易异常波动 [2] - 因股价上涨过快且严重脱离基本面,公司自2025年10月29日起停牌核查,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2] - 此次为一个月内第二次停牌核查,公司曾于2025年10月9日起停牌5个交易日并于10月16日复牌,但复牌后股价再次多次涨停 [3] 公司基本面与经营风险 - 公司2024年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相关事项在2025年度无法消除,公司股票将面临终止上市风险 [4] - 公司存在矿产资源开采能力不足、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尚未解决以及业绩持续亏损的风险 [4] - 公司股票因2024年度内控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等问题,自2025年5月6日起证券简称由“正平股份”变更为“*ST正平” [7] 历史股价表现与业务构成 - 公司股价在2024年2月曾触及1.59元的历史低点,较2016年11月的历史高点34.39元,区间最大累计跌幅达95.38% [5]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文旅+产业综合开发和有色金属矿业,并正积极拓展新能源建设及智算服务等新业务 [5][7] - 公司于2016年9月5日在上交所上市,发行价为5.03元 [5]
祥源文旅董事长王衡:以“文化IP +旅游+科技”破局 打造文旅产业标杆
搜狐财经· 2025-10-28 21:11
行业核心观点 - 中国文旅市场面临三大核心变化:投资逻辑之变、运营思路之变、消费理念之变 [1][3] - 文旅企业应打造“文化IP+旅游+科技”特色产业模式以应对变局 [1] - 行业正从“养大象”式重投入转向“养大熊猫”式独具IP属性、运营前置、自带流量的投资模式 [3] 行业三大核心变化 - 投资逻辑从“砸钱造景”转向“产业整合”:今年上半年行业重大并购12起,总金额超300亿元,是2024年的2.4倍,产业资本转向抄底IP+流量+运营能力 [4] - 运营思路从“宏大叙事”走向“精益经营”:游客需求从“看风景”转为“玩场景” [4] - 消费理念从“性价比”升级为“心价比”:例如齐云山自由家树屋世界万元产品在中秋国庆提前售罄,游客追求精神放空体验 [4] 公司战略与举措 - 公司正从“资源驱动”向“文旅产业服务商”战略升维转型 [4] - 公司深耕产品创新:在齐云山推出“复古游齐云”沉浸式体验,连接在地文化IP与游客情感 [4] - 公司强化服务输出:今年成功托管10家景区,实践轻资产模式 [4] - 公司深化科技赋能:上线“祥源旅行”小程序,成为全国唯一在景区实现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游览的企业 [4] 未来展望与合作 - 未来需关注AI对文旅消费业态的重构,把握低空文旅等先发优势 [5] - 呼吁行业从“零和博弈”的竞争思维转向“共同把蛋糕做大”的生态合作思维,共建“共生型”文旅新生态 [5] - 合作方式包括景区建体验联盟、企业优势互补、政企共建伙伴关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