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充电
icon
搜索文档
北巴传媒(600386) - 北京巴士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10-21 17:45
业绩总结 - 广告传媒业务营收158,701,579.64元,成本70,197,110.64元,毛利率55.77%,收入降29.81%,成本降14.33%,毛利率降7.99个百分点[3] - 汽车服务业务营收2,273,095,848.34元,成本2,208,206,383.75元,毛利率2.85%,收入降4.16%,成本降4.21%,毛利率增0.04个百分点[3] - 新能源业务营收265,820,302.95元,成本168,033,768.30元,毛利率36.79%,收入降7.79%,成本增17.84%,毛利率降13.75个百分点[3] - 汽车4S店营收2,200,510,294.64元,成本2,151,000,578.34元,毛利率2.25%,收入降4.23%,成本降4.43%,毛利率增0.21个百分点[5] - 汽车租赁服务营收34,273,607.69元,成本25,351,173.31元,毛利率26.03%,收入降8.64%,成本降4.94%,毛利率降2.88个百分点[5] - 报废拆解服务营收38,311,946.01元,成本31,854,632.10元,毛利率16.85%,收入增4.37%,成本增14.34%,毛利率降7.25个百分点[5] - 新能源充电服务营收265,820,302.95元,成本168,033,768.30元,毛利率36.79%,收入降7.79%,成本增17.84%,毛利率降13.75个百分点[5] - 北京地区营收2,519,074,556.91元,降13.54%[7] - 其他地区营收178,543,174.02元,增10.40%[7] 市场扩张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在北京市新能源业务新增9个充电站,配套136个充电桩,租赁物业建筑面积1151.34平方米[1]
挚达科技、金叶国际集团登陆港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08:38
挚达科技港交所上市 - 公司于10月10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交易,成为港股市场“全球智能充电第一股”,上市首日收盘股价报195.50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92.14% [1] - 公司以智慧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为切入点,构建“产品+服务+数字化平台”三位一体商业模式,按销量计位居全球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市场第一,累计出货量超130万台,全球市场份额约9.0%,中国市场份额约13.6% [1] - 上市募资有望加速研发与全球化进程,有助于公司把握行业机遇巩固自身优势 [1] 金叶国际集团港交所上市 - 公司作为香港机电工程承建商于10月10日登陆港交所创业板,上市首日收盘股价报2.15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330% [2] -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在2023/2024财年及2024/2025财年的收入分别为1.23亿港元与1.55亿港元,年内溢利分别为1037.3万港元与1407.4万港元 [2] - 公司的小盘股属性与公开发售份额特点契合部分资金对新股的配置需求,上市可为业务拓展提供支撑 [2] 港交所市场数据 - 港交所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于2025年9月底为49.9万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35% [3] - 2025年9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3167亿港元,同比上升87% [3] - 2025年首九个月的交易所买卖基金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342亿港元,同比上升163% [3] 平安人寿增持农业银行H股 - 平安人寿近日增持农业银行H股约3963.4万股,每股作价5.2334港元,总金额约2.07亿港元 [4] - 增持后平安人寿对农业银行H股的最新持股数目约为52.36亿股,最新持股比例为17.03% [4] - 农业银行H股契合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需求,既能获得稳定分红,亦能通过银保协同赋能业务 [4] 港股市场行情 - 2025年10月10日,恒生指数收盘报26290.32点,单日下跌1.73% [5] - 同日,恒生科技指数收盘报6259.75点,单日下跌3.27% [5]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收盘报9358.32点,单日下跌1.80% [5]
华自科技:公司液冷超充技术主要应用于自主运营充电站,同时也用于储能领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8:41
液冷技术应用 - 公司液冷超充技术主要应用于自主运营充电站 [2] - 液冷技术同时应用于储能领域 [2] - 公司未提及液冷技术在服务器领域的应用 [2] 业务发展现状 - 公司液冷超充技术目前主要服务于自主运营充电站业务 [2] - 未提及液冷超充技术对外部客户的订单情况 [2]
最大充电功率兆瓦级,深圳首个重卡兆瓦超充示范站在福田启用
南方都市报· 2025-09-19 15:12
技术规格与性能 - 超充示范站搭载华为数字能源最新兆瓦级超充技术,最大充电功率高达1.44兆瓦(1440千瓦)[1] - 采用全封闭液冷循环技术,充电枪头温度控制在60°C以内,散热效率比传统风冷高300%[1] - 配备2台600千瓦快充桩和4台双枪250千瓦快充枪,可为新能源小车提供充电服务[1] 运营效率与影响 - 兆瓦级超充技术将重卡充电时间从一两个小时缩短至15分钟,实现补能80%和续航增加300公里以上[1] - 该站是深圳市首个重卡兆瓦超充示范站,实现技术先行示范[1] - 作为深港合作核心区的重要实践,该站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首批投入跨境运输应用的新能源重卡[1] 区域战略与发展 - 自深圳启动"超充之城"建设以来,福田区在超充设施建设方面走在全市前列[1] - 该项目是建设深港跨境低碳物流的重要实践,呼应了6月份香港首批注册上牌新能源重卡的启用[1]
全面展现充电服务创新成果,开迈斯首届产品技术展常州举办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8 13:05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背靠整车企业支持,在充电基础设施领域面向C端提供产品和服务,具有独特优势 [2] - 公司秉持家族化产品战略,以高辨识度视觉资产构建产品差异化优势 [3] - 公司展现出从充电服务商向智慧能源生态构建者进阶的决心 [3] - 公司以资源互补与价值共享为核心,携手各方伙伴共同拓展新能源生态 [6]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已构建起3.5kW至兆瓦级液冷超充的全系产品矩阵,场景覆盖家庭、社区、商场及长途高速 [3] - 首款家族化产品AC07 Pro创新设计"三重盾甲架构",已通过国家首批充电桩3C认证 [2] - 针对新能源重卡推出1.6兆瓦重卡超充终端解决方案,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500公里 [3] - 公司V2G充电产品、兆瓦级超充产品、自动充电系列产品"三箭齐发",构建高效补能产品生态链 [3] - 公司产品体系全面,小至家庭用电设备补能,大至新能源汽车极速超充,实现全场景覆盖 [4] 平台系统与能源管理 - 公司推出赋能全场景、全链路能源管理的平台系统,深度融合大数据、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 [6] - 该平台为公共充电、家庭充电、主机厂充电中台、社区能源及中小企业微电网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6] -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逐步打通虚拟电厂、智能微网与电力交易体系的协同链路 [3] 品牌建设与行业影响 - 公司通过沉浸式产品体验与深度技术交流活动,全面呈现前沿成果与创新实践 [2] - 公司推出模拟展示项目,将防水防尘等核心安全测试进行可视化呈现,提升公众理解 [6] - 公司在技术攻坚、行业共研、业务拓新、能源探索等领域集中发力,成功实现从行业破局者到高端充电品牌的蜕变 [6]
涟源市惠芳能源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3 13:11
公司基本信息 - 涟源市惠芳能源有限公司为新成立公司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梁惠中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5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公司核心业务为集中式快速充电站运营 [1] - 业务包括充电桩销售和机动车充电销售 [1] - 业务包括充电控制设备租赁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 [1] - 业务包括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 [1] - 公司兼营食品及农副产品销售 包括预包装食品、农副产品和水产品零售 [1] - 公司业务包含互联网销售(除需要许可的商品) [1]
绿能慧充:拟与咸阳经开集团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8:22
合资公司设立 - 绿能慧充拟与咸阳经开集团及咸阳经开实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 [1] -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2.5亿元人民币 其中绿能慧充以货币方式实缴出资5000万元人民币 持股比例20% [1] - 合资公司将受让咸阳经开实业代建的绿能慧充咸阳研发及生产制造基地项目资产或股权 [1] 项目运营安排 - 受让代建资产的具体对价条款将由咸阳经开实业与合资公司另行签署协议确定 [1] - 受让完成后合资公司作为新主体负责代建项目的建设及运营 [1] - 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根据约定进行回购 [1]
纳思达(002180.SZ):极海半导体与特来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格隆汇APP· 2025-09-01 20:00
战略合作框架 - 纳思达控股子公司极海半导体与特来电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深化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1] - 双方合作基于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共同发展 合作共赢原则 [1] - 合作形式包括定期沟通 核心数据有条件共享 互相给予优先合作权 深度协作研发及产品实验阶段密切配合 [1] 技术合作方向 - 双方围绕产品创新及前瞻技术开发持续深入研讨 重点探索MCU器件 DSP器件在充电领域的新场景新技术交流合作 [1] - 合作旨在提升双方市场开拓能力 研发能力及产品品质 实现更快更好的产品或项目交付 [1]
星星充电第八届“828低碳节”落幕 将持续优化充电服务网络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8:45
公司活动与成果 - 第八届828低碳节圆满落幕 活动以充得好花得少为主题 通过前沿技术与服务吸引全国新能源车主参与[1] - V2G双向充放电技术实现车辆作为移动充电宝功能 可向电网反向输电获取收益并助力电网削峰填谷[1] - 液冷超充2.0技术达单枪最大输出1200A 聚合功率池能力10兆瓦 重卡充电实现10分钟补能80% 液冷终端交付超10000个[1] 技术发展 - V2G技术为能源领域可持续发展探索新路径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1] - 液冷超充解决方案全面覆盖不同类型新能源车辆及应用场景[1] 公司战略 - 将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优化充电服务网络[2] - 致力于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充电体验 助力绿色出行事业发展[2]
华体科技线上调研引机构热捧:数字能源战略清晰,超充+储能双轨推进
全景网· 2025-09-01 12:20
核心观点 - 公司举办线上投资者调研活动 聚焦数字能源板块发展趋势和未来规划 释放业务发展信号 助力投资者理解数字能源业务的核心价值与增长逻辑 [1] - 公司核心优势与华为数字能源形成精准互补 依托华为核心技术赋能 联合研发液冷超充方案 搭配全液冷超充智慧工厂量产能力 支撑大规模项目交付 实现技术与产能协同 [2] - 公司凭借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资质和电力施工总承包资质 实现超充场站规划-建设全流程覆盖 建设速度较行业快30% 达成设计与建设协同 [2] - 公司联合华为开发数字孪生运营平台 联动金融机构提供厂商金融服务 解决建站-运营-资金全环节需求 实现运营与金融协同 [2] - 公司明确坚持智慧路灯+数字能源双轮驱动战略 智慧路灯通过柔性特钢一体式滑槽杆和自泳防腐等行业首创技术构筑壁垒 投建自动化生产工厂引领行业发展 数字能源以与华为深度合作为支点 布局重卡超充和乘用车超充 同时切入海外储能 国内工商业储能及电网侧储能市场 形成超充+储能协同增长格局 [3] - 公司与地方政府平台的合资共建+运营模式成效显著 合资公司已新增充电储能业务 带动产品工程业务并加速超充项目推进 未来将继续扩大该模式 [3] - 北川百兆瓦级重卡超充站验证的技术-建设-运营-金融模式获得市场高度认可 公司将联合华为在新疆 内蒙 河北等重卡聚集省份加速推广 叠加新签约超充项目 预计对三四季度营收及净利润形成有力支撑 [4] - 公司将适时参与部分超充站投资 依托稀缺场站资源获取长期现金流 新项目建设周期参考北川项目约3个月 高效推进落地 [4] - 公司提供超充场站一站式服务 并通过专业运营公司开展自营业务 两类业务协同提升综合盈利能力 [4] - 公司拥有多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已实现高效转化 凭借智慧路灯领域研发能力延伸至数字能源业务 开发超充运营平台和光储充平台 后续将推出储能虚拟电厂等能源管理平台 [5] - 公司相继推出1000kW直流充电堆和800kW全液冷直流充电堆等新品 支持800A液冷超充及跨机型并机技术 适配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 [5] - 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加速提升 补能需求井喷式增长 兆瓦级超充作为重卡与高速公路补能关键基础设施 已成为新能源交通核心支撑 [5] - 液冷超充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拓宽 除重卡领域外 还用于乘用车快充站 高速服务区 公交及出租车充电领域 [6] - 公司数字能源业务同步布局储能 围绕海外储能需求 国内工商业储能及电网侧储能电站三大方向积极推进 构建超充+储能协同发展格局 [6] 业务战略 - 坚持智慧路灯+数字能源双轮驱动战略 [3] - 智慧路灯通过柔性特钢一体式滑槽杆和自泳防腐等行业首创技术构筑壁垒 投建自动化生产工厂引领行业发展 [3] - 数字能源以与华为深度合作为支点 布局重卡超充和乘用车超充 同时切入海外储能 国内工商业储能及电网侧储能市场 形成超充+储能协同增长格局 [3] - 与地方政府平台的合资共建+运营模式成效显著 合资公司已新增充电储能业务 带动产品工程业务并加速超充项目推进 未来将继续扩大该模式 [3] 技术优势 - 依托华为核心技术赋能 联合研发液冷超充方案 搭配全液冷超充智慧工厂量产能力 支撑大规模项目交付 [2] - 拥有多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已实现高效转化 凭借智慧路灯领域研发能力延伸至数字能源业务 开发超充运营平台和光储充平台 后续将推出储能虚拟电厂等能源管理平台 [5] - 相继推出1000kW直流充电堆和800kW全液冷直流充电堆等新品 支持800A液冷超充及跨机型并机技术 适配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 [5] - 液冷超充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拓宽 除重卡领域外 还用于乘用车快充站 高速服务区 公交及出租车充电领域 [6] 市场拓展 - 北川全球首个百兆瓦级重卡超充站对应9100万元订单成功落地 验证模式可行性 [2] - 近期新签约两项大型超充项目 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2] - 联合华为在新疆 内蒙 河北等重卡聚集省份加速推广技术-建设-运营-金融模式 [4] - 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加速提升 补能需求井喷式增长 兆瓦级超充作为重卡与高速公路补能关键基础设施 已成为新能源交通核心支撑 [5] - 加速切入千亿级超充市场 [6] 运营模式 - 凭借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资质和电力施工总承包资质 实现超充场站规划-建设全流程覆盖 建设速度较行业快30% [2] - 联合华为开发数字孪生运营平台 联动金融机构提供厂商金融服务 解决建站-运营-资金全环节需求 [2] - 提供超充场站一站式服务 并通过专业运营公司开展自营业务 两类业务协同提升综合盈利能力 [4] - 适时参与部分超充站投资 依托稀缺场站资源获取长期现金流 [4] 业绩预期 - 新签约超充项目及加速推广模式预计对三四季度营收及净利润形成有力支撑 [4] - 新项目建设周期参考北川项目约3个月 高效推进落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