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

搜索文档
智能座舱企业集体冲上市 为生存还是为扩张?
新京报· 2025-09-30 21:23
博泰车联网上市概况 - 博泰车联网科技于9月30日登陆港交所,成为“智能座舱第一股”[2] - 公司全球发售1043.69万股H股,招股价为102.23港元/股[2] -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扩大产品组合、提升技术、生产测试验证能力及销售服务网络[2] 博泰车联网财务与市场表现 - 按2024年出货量计算,公司是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第三大供应商,市场份额7.3%[3]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2.18亿元、14.96亿元和25.57亿元,三年实现翻倍增长[3] - 同期亏损分别为4.52亿元、2.84亿元和5.41亿元,三年累计亏损约12.77亿元[3] - 2024年净亏损增加主因是确认应收一名OEM客户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增加及销售开支等成本上升[3]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支出分别为2.77亿元、2.35亿元和2.07亿元[3] - 公司已完成多轮融资,累计融资超40亿元[3] 智能座舱行业上市潮 - 除博泰车联外,斑马智行、四维智联、镁佳科技、泽景电子等智能座舱企业也在推进上市[2][4] - 8月底阿里巴巴公告拟分拆斑马智行在香港独立上市[4] - 四维智联、镁佳科技、泽景电子等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4] 行业普遍亏损现状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搭载量排名第一的斑马智行仍处于亏损状态[5] - 2022年至2024年斑马智行亏损分别为8.78亿元、8.76亿元和8.47亿元,亏损原因为研发投入高、客户结构单一等[6] - 同期四维智联净利润亏损分别为1359万元、5980.8万元、1.33亿元,呈现扩大趋势[6] - 镁佳科技净亏损分别为4.23亿元、3.57亿元和2.91亿元[6] - 泽景电子归母净利润亏损分别为2.52亿元、1.82亿元、1.43亿元[6] - 行业亏损主因是前期巨额研发投入、客户定制化导致低毛利率、市场竞争压价及行业仍处于培育期[6] 上市动机与行业挑战 - 智能座舱属于技术迭代快、研发周期长、投资高的行业,企业需要持续资金支持[3] - 资本回归理性,智能座舱等领域市场融资相对较难,企业为拓宽融资途径瞄准上市[3] - 企业集体冲刺港股上市源于行业高增长需加大融资加速技术布局和竞争卡位,也可能是投资资本回收时机已到[6] - 赴港上市可缓解生存压力,改善亏损现状,提升国际影响力[6] - 扭亏关键在于构建技术壁垒、规模化提升出货量、创新商业模式,上市能短期缓解资金压力但无法直接解决盈利问题[7]
智能座舱企业集体冲上市,为生存还是为扩张?
贝壳财经· 2025-09-30 21:13
公司上市与募资 - 博泰车联网科技于9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成为“智能座舱第一股”,全球发售1043.69万股H股,招股价为102.23港元/股 [1] - 上市所募资金净额将用于扩大产品组合与解决方案、提升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测试及验证能力、扩大销售和服务网络等 [1] - 博泰车联已完成多轮融资,累计融资超40亿元 [2] 公司财务与市场表现 - 博泰车联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约为12.18亿元、14.96亿元和25.57亿元,三年实现翻倍增长 [2]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亏损分别为4.52亿元、2.84亿元和5.41亿元,三年累计亏损约12.77亿元 [2] - 按2024年出货量计算,公司是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的第三大供应商,市场份额为7.3% [2] - 2024年净亏损增加主要原因为确认应收一名OEM客户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增加,以及销售开支等成本增加 [2]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研发支出分别为2.77亿元、2.35亿元和2.07亿元 [2] 行业上市动态 - 近期多家智能座舱企业密集冲刺资本市场,包括斑马智行、四维智联、镁佳科技、泽景电子等 [1][3] - 斑马智行拟被阿里巴巴分拆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独立上市,四维智联、镁佳科技、泽景电子等也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3] 行业财务共性与挑战 - 智能座舱企业普遍面临亏损局面,斑马智行2022年至2024年亏损分别为8.78亿元、8.76亿元和8.47亿元 [5] - 四维智联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亏损分别为1359万元、5980.8万元、1.33亿元,呈现扩大趋势 [5] - 镁佳科技2022年至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4.23亿元、3.57亿元和2.91亿元 [5] - 泽景电子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分别为2.52亿元、1.82亿元、1.43亿元 [5] - 企业亏损主因是前期巨额研发投入、客户定制化导致的低毛利率、市场竞争压价,以及行业仍处于培育期 [6] 行业前景与战略 - 智能座舱属于技术迭代快、研发周期长、投资高的行业,企业前期发展需要持续资金支持 [2] - 企业集体冲刺港股上市,一方面源于行业高增长需加大融资以加速技术布局和竞争“卡位”,另一方面或是相关投资资本回收时机已到 [6] - 赴港上市被视为缓解生存压力、改善亏损现状、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途径 [6] - 扭亏关键在于构建技术壁垒、规模化提升出货量、创新商业模式,上市能短期缓解资金压力但无法直接解决盈利问题 [6]
博泰车联首日涨5成 上市募10.7亿港元3年累亏超12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30 16:47
上市概况与股价表现 - 公司于9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2889 HK,开盘价为135港元,收盘价为157港元,较发行价上涨53 58% [1] - 公司全球发售股份总数为10,436,900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43,700股,国际发售9,393,200股 [1] - 最终发售价定为102 23港元,募集资金总额为1,066 96百万港元,扣除上市开支后净额为919 12百万港元 [1] 募资用途与业务定位 - 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扩大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增强技术、提高生产测试能力、扩大销售服务网络、进行战略性投资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2] - 公司是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致力于建立涵盖软件、硬件和云端的全方位自主能力 [2]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12 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5 57亿元,但2025年前5个月收入为7 54亿元 [2] - 公司处于持续亏损状态,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5个月分别亏损4 52亿元、2 84亿元、5 41亿元和2 20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12亿元 [2] - 公司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分别为4 637亿元、2 706亿元及7 058亿元,但2025年前5个月转为净流入0 904亿元 [3] 承销团队与基石投资者 - 公司上市的联席保荐人及承销团队包括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招银国际、华泰国际、中信证券等多家知名金融机构 [1] - 基石投资者包括Horizon Together Holding Ltd、JSC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Fund SPC、Smart Ventures Limited、CMBI (Singapore) Pte Limited等多家投资机构 [2]
博泰车联首日涨5成 上市募10.7亿港元3年累亏超12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30 16:44
上市概况与股价表现 - 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2889HK,开盘报135港元,收盘报157港元,较最终发售价102.23港元上涨53.58% [1] - 公司全球发售股份总数为10,436,900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43,700股,国际发售9,393,200股 [1][2] - 上市后已发行股份数目(于超额配股权获行使前)为149,991,249股 [2] 融资与发行细节 - 本次上市最终发售价为102.23港元,所得款项总额为1,066.96百万港元,扣除估计上市开支147.85百万港元后,所得款项净额为919.12百万港元 [4][5] - 联席保荐人、整体协调人等包括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招银国际、华泰国际、中信证券等多家机构 [2] - 基石投资者包括Horizon Together Holding Ltd、JSC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Fund SPC等,合计获配4,546,520股发售股份,占全球发售股份数目的43.56% [5][6] 公司业务与资金用途 - 公司是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大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增强技术、提高生产测试能力、扩大销售服务网络、进行战略性投资以及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 [7]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呈现增长趋势,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5个月收入分别为12.18亿元、14.96亿元、25.57亿元和7.54亿元 [7][8] - 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同期期内亏损分别为4.52亿元、2.84亿元、5.41亿元和2.20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12亿元 [7][8] - 公司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的经营现金流出净额分别为4.637亿元、2.706亿元及7.058亿元,但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五个月实现经营现金流入净额9040万元 [8][9]
智能座舱独角兽 登陆港交所
上海证券报· 2025-09-30 16:22
9月30日,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博泰车联正式登陆港交所。至此,今年热潮涌动的智能座舱赛道,终于迎来首位港股"敲钟者"。 根据公司此前披露的招股计划,本次IPO全球共发售1043.69万股H股,发售价每股102.23港元,上市后总市值预计将达到153.34亿港元。 9月30日,博泰车联盘中一度大涨近50%,截至发稿涨超40%,报145.8港元/股。 招股书显示,早在2010年汽车联网概念初兴之际,博泰车联便推出了国内首个3G车联网系统,率先切入汽车智能化领域。 此后,随着技术演进与产业需求释放,智能座舱与车联网服务迎来广阔市场空间。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0年至2024年,我国乘用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的市场规模从442亿元提升至129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0.7%。 在此背景下,博泰车联的业务迎来高速增长。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实现了从12.18亿元到25.57亿元的翻倍增长。按2024年的出货量 计,公司位列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的第三大供应商,市场份额7.3%。 | | | |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 | | | | 截至5月31日止五個月 | | | | -- ...
博泰车联正式登陆港交所:豪华资本阵容护航,开启资本市场新征程
财经网· 2025-09-30 15:47
上市概况 - 公司于9月30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2889HK,本次公开发行104369万股H股,发行价为每股10223港元 [1] - 上市首日开盘即大涨3206%,市值突破200亿港元 [1] - 本次IPO引入三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4659亿港元的发行股份,约占全球发售股份数4成以上 [3] 行业前景与市场规模 - 智能座舱是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核心载体,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行业规模2024年达1290亿元,预计2029年将增至29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84% [6] - 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2029年预计达7628亿元,中国占比近40% [6] - 作为智能座舱"大脑"的域控制器,其渗透率已从2020年137%提升至2024年441%,预计2029年将超过90% [6] - AI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有望为智能座舱带来新的交互体验,为产业链企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6]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12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5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49% [7] - 2025年前五个月,公司营收同比再增344%,达到754亿元 [7] - 域控制器产品是核心增长动力,其收入从2022年的67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95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05%,占总营收比例从554%提升至766% [9]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扭负为正,达90404万元,期末现金及等价物储备达901亿元 [9] 技术与研发实力 - 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局智能座舱的企业之一,2013年推出国内首款民营车规级操作系统 [10]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累计研发支出约719亿元 [10]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注册发明专利数量在国内智能座舱和网联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一,2023年获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10] - 公司自主研发"擎"系列技术平台,覆盖"芯片-系统-整车"全链条,其擎OS操作系统可兼容鸿蒙、Linux等多平台 [10] 商业模式与生态合作 - 公司构建了"软件+硬件+云端服务"的一体化模式,为客户提供全面、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11] - 公司与高通、黑莓等核心供应商建立稳定战略合作关系,例如与高通合作率先推出搭载骁龙8295芯片的解决方案 [11] - 公司下游深度绑定国内前五大OEM中的三家,从"解决方案供应商"向"汽车智能生态枢纽"升级 [11] - 公司参与研发的保时捷"中国专属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正式亮相,技术实力获国际认可 [12] 股东背景与估值比较 - 公司是唯一获得一汽、东风及小米三家知名车厂联合投资的汽车智能化赋能企业,并获得上海国盛、平安资本、中科院基金等机构入股 [13] - 按发行价计算,公司上市后总市值约15334亿港元,以2024年营收计算,公司市销率约为548倍 [14] - 对比同期同行公司文远知行、地平线机器人、黑芝麻智能的市销率分别为663倍、571倍和255倍,均显著高于公司 [14]
盘中大涨40%,“港股智能座舱第一股”博泰车联上市
观察者网· 2025-09-30 12:59
上市表现与募资 - 公司于9月30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开盘大涨逾30%,盘中涨幅一度超过46%,截至中午股价大涨39.69%至142.8港元,市值达21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96亿元)[1] - 公司全球发售1043.69万股H股,发行价为每股102.23港元,预计募集资金最多约10.6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7亿元)[3] - 此次IPO由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招银国际、华泰国际及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3] 业务与技术实力 - 公司是中国最早开发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采用“软件+硬件+云端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已通过29家整车企业(包括20家中国、6家合资及3家国际)的资格审查[6] - 截至2024年,公司已累计为超过50个汽车品牌的逾200款车型提供服务,在中国前五大整车企业中有三家采用其智能座舱解决方案[6] - 公司率先将高通骁龙8295等高端芯片应用于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其搭载8295芯片的解决方案在中国供应商中获得定点数量排名第一[7] - 按2024年出货量计,公司是中国本土生产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的第二大供应商,市场份额达11.9%[7] 财务数据与融资历史 - 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4年前五个月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2.18亿元、14.96亿元、25.57亿元和7.54亿元[10] - 公司相应期间的净亏损分别为4.52亿元、2.84亿元、5.41亿元和2.20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3.91亿元、2.18亿元、3.52亿元和1.65亿元[10] - 从2015年A轮融资起,公司10年累计融资额超过45亿元,投资方包括苏宁、东风、小米、海尔及上海国盛等[10] - 此次IPO获得三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约4.66亿港元等值股份,占全球发售的43.67%[10] 资金用途与行业前景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大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增强技术,投资于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车规级操作系统的开发与升级[6] - 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行业规模2024年达1290亿元,预计2029年将增至2995亿元,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8.4%[10] 供应链合作 -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4年前五个月,公司购买的高通芯片分别占芯片购买总值的67.3%、44.2%、87.0%及80.5%[7] - 2024年4月,公司与高通进一步合作,共同开发搭载骁龙至尊版8397芯片的最新解决方案[7]
又见“肉签”!301563,一签最高赚近6万元
证券时报· 2025-09-30 12:4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整体上行,主要指数不同程度上涨 [1][2] - 科创50指数走势强劲,盘中涨幅一度超过2%,再创年内新高 [1][2] - 港股市场整体低位震荡,恒生指数盘中微跌0.10%,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55% [16][17] 行业板块表现 - 有色金属板块大涨,板块盘中涨幅超过2% [4] - 铂科新材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8%,博迁新材、精艺股份、锡业股份等涨停 [4] - 国内黄金期货主力合约盘中再创历史新高,突破870元/克 [5] - 国防军工、电力设备、房地产、计算机等板块涨幅居前 [5] - 通信、综合、非银金融等板块走弱 [5] - 存储芯片、锂矿等概念板块明显走强 [6] A股新股表现 - 云汉芯城盘中涨幅一度超过400%,中一签新股最多可赚约5.75万元,单签盈利居于年内前列 [1][7][8] - 云汉芯城是电子元器件分销与产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线上商城可支持每天上百万级搜索量,搜索匹配率维持在90%左右 [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用户数超过69.65万,累计下单企业客户超过15.89万家 [10] - 瑞立科密盘中涨幅一度接近90% [12] - 瑞立科密是专业从事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相关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龙头企业 [13] 港股新股表现 - 西普尼盘中一度涨近340%,股价超过100港元/股 [1][13] - 西普尼是中国领先的黄金表壳手表设计制造商,旗下品牌HIPINE在2024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足金贵金属手表品牌,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3.24亿元增长至4.57亿元 [13][18] - 紫金黄金国际涨超60%,是紫金矿业旗下除中国以外所有黄金矿山的整合主体 [13][14] - 2022至2024年度,紫金黄金国际收入由18.18亿美元增长至29.9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28.2%;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1.84亿美元增至4.8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61.9% [14] - 博泰车联盘中涨近50%,是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的第三大供应商,市场份额7.3% [19] 港股个股表现 - 恒生指数成份股中,药明康德、中芯国际、舜宇光学科技、比亚迪电子等盘中领涨 [20] - 华虹半导体盘中大涨,涨幅一度超过13%,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股权 [20]
又见“肉签”!301563 一签最高赚近6万元
证券时报· 2025-09-30 12:43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上午整体上行,主要指数不同程度上涨 [4] - 科创50指数走势强劲,盘中涨幅一度超过2%,再创年内新高 [3][4] - 港股市场上午整体低位震荡,恒生指数盘初一度涨势明显,后收窄涨幅,盘中多次转跌 [16] - 恒生指数现报26596.90点,下跌25.98点,跌幅0.10% [17] - 恒生科技指数现报6358.85点,上涨34.60点,涨幅0.55% [17] 行业板块表现 - 有色金属板块大涨,板块盘中涨幅超过2% [6] - 铂科新材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8%,博迁新材、精艺股份、锡业股份等涨停 [5][6] - 国内黄金期货主力合约盘中再创历史新高,已突破870元/克 [5] - 国防军工、电力设备、房地产、计算机等板块涨幅居前 [7] - 通信、综合、非银金融等板块上午盘中走弱 [7] - 存储芯片、锂矿等概念明显走强 [7] A股新股表现 - A股市场有两只新股上市,悉数大幅上涨 [9] - 新股云汉芯城盘中涨幅一度超过400% [2][9] - 按盘中最高价计算,中一签云汉芯城新股最多可赚约5.75万元,单签盈利居年内前列 [2][9] - 云汉芯城是电子元器件分销与产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重点聚焦电子制造产业中小批量电子元器件需求 [11] - 公司线上商城可支持每天上百万级搜索量,搜索匹配率维持在90%左右,月处理订单数峰值和BOM单数峰值分别为6.8万笔和3.4万单 [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用户数超过69.65万,累计下单企业客户超过15.89万家 [11] - 另一只新股瑞立科密盘中涨幅一度接近90% [12] 港股新股表现 - 港股市场有3只新股上市,分别为紫金黄金国际、西普尼和博泰车联 [13] - 西普尼盘中一度涨近340%,截至目前仍有约250%涨幅,股价超过100港元/股 [13] - 西普尼是中国领先的黄金表壳手表设计制造商,旗下品牌HIPINE在2024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足金贵金属手表品牌 [18]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3.24亿元增长至4.57亿元 [18] - 紫金黄金国际涨超60%,公司是紫金矿业旗下除中国以外所有黄金矿山的整合主体 [14] - 2022至2024年度,紫金黄金国际收入由18.18亿美元增长至29.9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28.2% [1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1.84亿美元增至4.8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61.9% [14] - 博泰车联盘中涨近50%,公司是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的第三大供应商,市场份额7.3% [19] 个股重要动态 - 华虹半导体盘中大涨,涨幅一度超过13% [20]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20] - 交易完成后,华力微将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20]
又见“肉签”!301563,一签最高赚近6万元
证券时报· 2025-09-30 12:3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上午整体上行,主要指数不同程度上涨[3] - 科创50指数走势强劲,盘中涨幅一度超过2%,再创年内新高[2][3] - 港股市场上午整体低位震荡,恒生指数盘初一度涨势明显,后收窄涨幅,盘中多次转跌[23] 行业板块表现 - 有色金属板块大涨,板块盘中涨幅超过2%[5] - 铂科新材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8%,博迁新材、精艺股份、锡业股份等涨停[5] - 国内黄金期货主力合约盘中再创历史新高,已突破870元/克[7] - 国防军工、电力设备、房地产、计算机等板块涨幅居前[7] - 存储芯片、锂矿等概念明显走强[7] A股新股表现 - 云汉芯城盘中涨幅一度超过400%,中一签新股最多可赚约5.75万元,单签盈利居于年内前列[1][10] - 公司是电子元器件分销与产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注册用户数超过69.65万,累计下单企业客户超过15.89万家[12] - 瑞立科密盘中涨幅一度接近90%[13] - 公司是专业从事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相关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 港股新股表现 - 西普尼盘中一度涨近340%,股价超过100港元/股[16]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黄金表壳手表设计制造商,旗下品牌HIPINE在2024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足金贵金属手表品牌,营业收入从2022年3.24亿元增长至2024年4.57亿元[18] - 紫金黄金国际涨超60%,收入由2022年18.18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29.9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28.2%[18] - 博泰车联盘中涨近50%,是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的第三大供应商,市场份额7.3%[20] 港股个股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中,华虹半导体盘中大涨,涨幅一度超过13%[24]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完成后华力微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