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零售
搜索文档
双11“血拼”预警来袭 这十大“套路”全揭秘
搜狐财经· 2025-11-03 22:10
2025年双11正在热卖中,京东、抖音电商等自10月9日开启大促,活动将持续至11月14日,总时长达到37天,创下"史上最长双11"纪录。截至目前,淘天、 京东、抖音、小红书等多家平台陆续发布阶段性战报:天猫双11开卖首小时80个品牌成交破亿,京东双11首份成绩单显示活跃用户增长47.6%。 今年双11,尽管各大平台已尽力在简化规则、强化现货销售,但预售、满减、秒杀、折扣、红包、购物津贴等优惠活动依然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消费者"一 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价格原地杵",辛辛苦苦计算的双11优惠到底被谁打了折?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发布2025年"双11"网购消费预警,今年已 是第14次发布。 预警一:"预售价"反超"现货价" 今年双11期间,预售价格高于现货价格的现象成为投诉焦点。如90后消费者徐小姐发现,她在李佳琦直播间提前支付定金购买的预售商品,最终实付款比直 接购买的现货价格高出50-60元。其中一款面膜预售实付308元,而现货价格仅为291元。 购物车里的满减计算比高考数学还难,预售定金支付后才发现掉入价格陷阱,2025年的双11,消费者在电商平台的套路中步履维艰。 出品|网经社 作者|可乐 审稿|云 ...
AWS增速被微软甩开一倍,亚马逊急了:1.4万人成AI转型祭品?
钛媒体APP· 2025-11-02 14:19
文章核心观点 - 亚马逊在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强劲增长(净销售额1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3%,营运利润192亿美元,同比激增31%)的背景下,宣布裁员1.4万人(占其35万企业员工总数的4%),这反映了全球科技行业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变革,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益增长”周期 [1] - 此次裁员是公司向AI时代战略转型的必然步骤,旨在进行资源重构,将人力成本从低效率业务转向AI、云计算等高增长核心赛道,而非简单的成本削减 [7][30] 科技行业效率重构与赛道分化 - 全球科技行业进入“降本增效”新阶段,后疫情时代需求回调、AI技术冲击及资本市场估值逻辑转变是主要驱动力,截至2025年10月底,全球216家科技公司累计裁员近10万人 [2][5] - 全球电商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6.8万亿美元,但增速从疫情期间的25%回落至8.7%,美国线上零售渗透率达18.3%,增速连续四个季度低于10%,消费者转向理性比价 [2] - 行业竞争呈现“全域博弈”,亚马逊在高端市场面临Target、沃尔玛(2025年三季度美国市场份额合计27%)冲击,在中低端市场面临Temu(2025年上半年夺取3.2%美国市场份额)竞争 [2] - 成本压力成为全行业挑战,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导致亚马逊自营业务(35%商品成本来自中国)年化利润损失高达100亿美元,头部平台净利润率从2021年4.2%压缩至2025年2.8% [3] - 全球云计算市场2025年三季度规模达890亿美元,同比增长21%,但头部厂商增速分化,亚马逊AWS以29%市场份额领跑,但17.5%增速显著落后于微软Azure的39%和谷歌云的32% [3] - AI成为云计算竞争核心变量,企业客户需求转向AI训练与推理所需高性能算力,2025年三季度AWS的AI相关云服务收入占比仅18%,远低于Azure的32% [4] - 行业进入“算力军备竞赛”,2025年上半年亚马逊、微软、谷歌在AI基础设施上投入合计达480亿美元,AWS还需修复10月20日持续15小时宕机(导致1.6亿美元直接损失,17%大客户启动多云迁移)带来的信任危机 [4] - 科技巨头裁员呈现“结构性裁员+战略性招聘”特征,传统职能部门和中层管理岗位是重灾区,而AI研发、云计算等核心领域扩招,资本市场估值逻辑从关注用户增长转向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 [5][6] 亚马逊战略重构与资源再分配 - 裁员具有高度结构性特征,超过80%被裁员工来自零售业务(在线商城、物流体系、生鲜杂货等),其中78%为L5-L7级别中层管理者,人力资源部门约15%岗位被裁撤,AWS部分非核心技术岗位被优化,体现“保核心、砍冗余”思路 [7] - 裁员是对疫情期间过度扩张的纠正,2020-2022年员工总数从93万人扩张至160万人,随着电商增速回落,2025年二季度销售及管理费用占营收比例达19.7%,较2021年上升3.2个百分点,此次裁员预计每年节省人力成本超80亿美元,AWS利润率有望提升3-5个百分点 [8] - 与裁员形成反差的是在AI研发、云计算、自动化物流等“关键策略领域”持续扩招,并计划在假日购物季招聘25万名季节性员工,实现“腾笼换鸟”式资源再分配 [8] - AI技术应用是裁员根本驱动力,公司在仓储环节(智能机械臂使分拣效率提升40%)、HR领域(AI系统承担70%简历筛选和初面工作,年省成本超2亿美元)、物流调度(AI算法使运输成本降低12%,配送时效提升15%)实现AI替代人力 [9] - AWS的AI转型提速,2025年二季度资本支出达314亿美元,通过与Anthropic合作整合Claude大模型,截至三季度末Bedrock平台已有超12万家企业客户,较上季度增长60%,但收入贡献不足AWS总营收5% [9] - 零售业务数字化升级推进,自动化仓库使人力需求减少65%,到2027年预计扩展至近50个履约中心,可替代50万个蓝领岗位,前端AI推荐算法使商品点击率提升28%,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3% [10] - 对长期亏损业务采取收缩策略,设备与服务部门(包含Echo、Fire平板等产品线,自2017年以来累计亏损超250亿美元)成为裁员重点,推出月费10美元的AI订阅版Alexa尝试盈利 [10] - 公司聚焦电商、云计算、AI三大核心领域,关闭或缩减非核心业务如播客部门Audible、无人机配送项目PrimeAir等,任何连续三年亏损且看不到盈利前景的业务都将被重新评估 [11][12] 亚马逊财务状况与成本压力 - 2025年一季度公司总营收达1556.67亿美元,同比增长9%,分板块看,北美地区销售额929亿美元(同比增长8%),国际业务销售额335亿美元(同比增长5%),AWS营收293亿美元(同比增长17%),贡献了公司总营业利润的62% [13] - 一季度净利润171.27亿美元,同比增长64%,但若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速仅为12%,毛利率承压,销售及管理费用率从16.5%上升至19.7%,反映出组织冗余带来的效率问题 [14] - 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189.89亿美元,同比增长11.6%,支撑公司每年约1000亿美元的资本开支规模,主要用于AWS的AI基础设施和零售自动化升级 [14] - 履约成本是零售业务主要负担,2025年一季度达387亿美元,占零售业务营收的28%,较2021年上升4个百分点,加速推进自动化仓储建设,预计到2027年可节省40亿美元履约成本 [15] - 关税成本成为新增压力点,亚马逊自营业务中3C、家居等品类采购成本上升15%-20%,若无法有效转嫁,年化利润可能减少100亿美元,相当于2024年净利润的17% [15] - 2025年公司计划资本开支提升至1000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20%,其中60%用于AWS的AI基础设施,一季度资本支出243亿美元,主要因芯片供应链瓶颈导致交付延迟 [16] 亚马逊核心优势与竞争力 - 公司成功构建“电商引流、云服务盈利”的协同生态,电商业务全球活跃用户超3亿,完善物流网络为AWS提供天然客户入口(超40% AWS中小企业客户同时是电商平台卖家),AWS技术能力又赋能电商业务数字化升级 [19] - 凭借庞大规模形成显著成本优势,全球仓储面积超4500万平方英尺,单仓出货量是行业平均水平3倍,单位履约成本比沃尔玛低18%,3C品类采购成本比中小零售商低12%-15% [19] - 在云计算领域,AWS在全球拥有31个地理区域、超100个可用区,服务器数量超400万台,单位算力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低25%,2025年二季度对部分存储服务降价15%以打压竞争对手并提升客户粘性 [20] - 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是关键,2024年研发支出达680亿美元,占营收11.8%,重点投向AI、云计算、自动化等领域,自主研发Trainium和Inferentia芯片,并通过投资Anthropic获得前沿大模型技术 [20] - Prime会员体系是公司最具价值资产之一,全球会员数突破2.3亿,会员复购率达91%,年均消费额是非会员2.5倍,PrimeVideo付费用户达1.8亿,带动广告收入增长23%,形成良性循环 [21] AI时代转型挑战与风险 - AI基础设施高额投入与短期盈利压力矛盾突出,2025年计划1000亿美元资本开支中600亿用于AI投资,相当于2024年净利润100%,公司市盈率从2021年80倍降至2025年35倍,反映投资者对投入回报周期的担忧 [23] - AWS增长乏力成为隐忧,17.5%增速创下自2016年以来新低,面临微软Azure(通过与OpenAI绑定获得大量企业客户)和谷歌云(凭借与Anthropic合作在大模型训练领域抢占先机)激烈竞争,2025年二季度Azure新增企业合同中有22%明确提及“替代AWS”需求 [24] - 服务稳定性问题加剧客户流失风险,10月20日AWS重大故障后17%大客户启动多云迁移计划,6%客户明确表示将在12个月内离开US-East-1区域,谷歌云趁机拿下Spotify、Shopify灾备大单,抢走约3亿美元潜在收入 [24]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构成持续压力,若关税税率从当前25%升至35%,亚马逊零售业务利润率将下降1.8个百分点,第三方卖家合规风险(如低报货值被追缴关税罚金)可能传导至平台,影响商品丰富度和佣金收入 [25] - 大规模裁员可能影响组织士气与创新能力,“90天内部转岗”政策实际转岗成功率仅23%,劳动力成本上升(仓储员工平均时薪三年间从15美元升至18美元)与工会化压力(2025年以来已有3家履约中心成立工会)并存 [25][26] - 公司面临全球范围内反垄断调查,在美国FTC调查电商业务,在欧盟监管机构审查AWS市场主导地位,2025年一季度合规支出达18亿美元,同比增长45%,若监管力度加大,业务策略可能受到更多限制 [26]
AI正在批量制造含冤的店小二
虎嗅APP· 2025-11-01 10:47
以下文章来源于AI故事计划 ,作者孙瑞敏 易悠扬 AI故事计划 . 人在AI时代的命运。这个编辑部致力于记录AI时代的真实故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AI故事计划 ,作者:孙瑞敏、易悠扬,编辑:张霞,题图来自:AI生成 这届客服,正遭遇技术时代的新型困境。 随着AI修图技术的普及,少数买家动起歪脑筋——将完好的商品用AI工具处理成破碎、划痕、掉漆 的模样,配上伪造的申诉说明,提交"退款不退货"申请。 这些AI假图足以以假乱真,客服逐帧比对、反复申辩后,系统依旧时常判定"买家胜诉",让人辩解 无门。最终,一笔笔本不该支付的退款被人恶意套取。 AI本应让工作更轻松,如今却成了制造冤屈的新工具。 AI假图,让客服无处伸冤 旺季的夜班,总是最难熬。 10月的一个深夜,小洒刚处理完上一个投诉,系统又弹出新的警告提示——买家上传了一张电饭煲 顶盖"破了大洞、边缘磕裂"的照片,申请"退款不退货"。 图片上,锅顶盖上有大片空心破洞,密合处有小缺口。但小洒一眼就看出不对:那个位置真的很难磕 到,并且图片上透过"破洞"显示出的内层材质竟然是塑料——实际产品明明是铁。缺口处也异常整 齐,像锯子划过一般锋利。 他放大看,裂纹边缘的 ...
外卖大战熄火,但把今年双11配送“带快”了
36氪· 2025-10-31 20:17
即时零售成为双11核心竞争战场 - 即时零售已成为今年双11电商竞争的核心战场,平台加速推动品牌入驻即时零售服务[1] - 阿里推动上千个品牌入驻淘宝闪购,京东将"秒送"业务全面纳入大促体系[1] - 行业对"分钟级"履约需求日益迫切,运力保障成为大促期间转化效率的关键支撑[1] 平台配送速度实现显著提升 - 双11期间网购产品基本发货次日即可收到,1-2天取快递成为购物常态[2] - 消费者体验"分钟级收货",案例显示支付尾款后10分钟到半小时即可送货上门[4][6] - 菜鸟速递承接多数"分钟级收货"订单,通过"预售极速达"服务实现快速配送[7] - 全国超300城消费者可通过"预售极速达"服务享受物流提速,当日或次日达比例达95%以上[8] - 收货时间从"几日达"压缩至"次日达""半日达"甚至"分钟达"[8] 即时零售业务数据表现强劲 - 天猫双11首日,淘宝闪购在全国270个城市夜宵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00%,超市便利订单增长670%[10] - 饮品、烘焙、水果生鲜等即时性需求强烈品类均实现两倍以上增长[10] - 京东"秒送"服务的3C数码产品成交用户量同比增长高达350%[11] - 美团闪购向用户发放总计170万张免单券,其中40万张专供品牌官方旗舰店使用[10] 前置仓模式推动供应链变革 - 今年突破在于"预售数据"与"前置仓网络"深度结合,包裹从就近门店或前置仓直接配送[13] - 前置仓是位于消费终端1-3公里范围内的微型仓,面积200-500平方米,存放各种高频商品[13] - 传统"中心仓-分拨中心-末端站点"供应链模式正被"中心仓+前置仓+线下门店"多级分布式网络替代[14] - 菜鸟运用"预售+前置仓"双模式让"分钟达"成为现实,京东主打"现货开卖"[14] 品牌商家积极接入即时零售网络 - 淘宝闪购已吸引3.7万个品牌、超40万家线下门店接入,覆盖数码家电、美妆个护等多个品类[15] - 特步天猫旗舰店接入淘宝"闪购",直接打通全国2500家直营门店实时库存[16] - 美团闪购在双11期间加速品牌合作,鸿星尔克和李宁近千家门店同步上线[17] - 双11期间淘系平台中小商家成交总额占比达42%,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17] - 商家平均营销成本下降25%,毛利率提升8个百分点,"全域融合"订单占比达35%[17] 行业生态与竞争格局演变 - 平台竞争从前端"价格战"向后端"服务战"转移,履约速度成为新战役胜负手[1] - 品牌不再需要自建物流网络,而是将产品力与平台流量、履约能力相结合[18] - 履约能力背后系统协同成为即时零售核心比拼项,需实现高度联动实时响应[20] - 这种基建能力决定用户体验,成为区分头部玩家与追随者的关键门槛[21]
美团闪购联合上万品牌建设官旗闪电仓;小杨臻选首店开业
搜狐财经· 2025-10-31 11:15
美团闪购即时零售基建 - 联合上万个品牌建设“品牌官旗闪电仓”,为品牌提供仓储、配送、数字化系统等即时零售基础设施 [4] - 助力品牌轻资产、低成本“拎包入驻”即时零售,未来计划覆盖3C、美妆、运动、服饰、母婴、宠物、百货等各个品类 [4] 京东外卖与11.11大促 - 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请超15万京东外卖全职骑手吃肯德基,犒劳11.11开门红送单辛苦 [5] - 京东自今年3月起率先与全职骑手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五险一金,全额承担骑手个人需缴纳部分 [5] - 京东11.11生鲜专场开启,推出满199减100等优惠,1.5-2斤泰国液氮金枕榴莲低至19.9元,四川爱媛果冻橙可1元抢购 [16] 线下零售与新店拓展 - “小杨臻选”首家线下门店在安徽蒙城开业,以销售自有商品为主,标志着其加盟体系正式开放 [6][16] - Olé灵感驿站概念店在深圳湾二期启幕,以“无边界”设计打造五大主题驿站,引入权志龙联名啤酒等差异化单品,门店实现建设期碳中和 [19] 公司财报业绩表现 - 良品铺子前三季度营收41.4亿元,同比下降24.45%,净利润亏损1.22亿元 [21] - 星巴克中国2025财年收入31.05亿美元,同比增长5%,第四季度同店销售额同比上升2%,同店交易量同比增长9%,全年净新增门店415家 [22] - 新乳业第三季度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27.67%,前三季度净利润6.23亿元,同比增长31.48% [33] - 贵州茅台第三季度净利润192.24亿元,同比增长0.48%,前三季度净利润646.27亿元,同比增长6.25% [33] - 舍得酒业第三季度净利润2873.47万元,同比下降63.18%,前三季度净利润4.72亿元,同比下降29.43% [33] - 老白干酒前三季度净利润4.00亿元,同比下降28.04% [34] - 五芳斋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961.96万元 [33] - 汤臣倍健第三季度净利润1.71亿元,实现同比扭亏,上年同期亏损2241.65万元 [34] 品牌战略与市场活动 - 百事公司近25年来首次推出全新全球品牌标识,旨在突出其涵盖500多个品牌的广泛产品组合 [23] - 百事集团陕西食品生产基地正式投产,为首家西北地区食品工厂,首期投资近6亿元人民币,年产能约25000吨 [34] - 天猫双11开卖两周,9个进口品牌成交破亿,927个进口品牌成交同比翻倍 [30] 平台合作与AI应用 - 1688平台出现月销超10万元的“AI原生店铺”,由“厂二代”开设,在全链路经营环节引入AI“辅助驾驶” [25] - 淘宝天猫超400万商家已开通售后“自助服务”功能,双11大促期间日均为数十万消费者提供售后体验 [25] - 淘宝闪购与中石化易捷达成战略合作,预计至年底在淘宝闪购平台上线的易捷门店数量将突破5000家 [26] - 苏宁易购推出专为中老年群体的AI原生生活服务APP“朝夕相伴”,构建覆盖健康管理、生活服务与智能购物的全场景养老服务生态 [27] - 京东七鲜小厨公开食材供应商名单并开放24小时后厨直播,供应商包括金龙鱼、十月稻田、正大集团、中粮等头部企业 [30][32]
亚马逊第三季度营收1801.69亿美元
财经网· 2025-10-31 10:08
亚马逊发布了该公司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亚马逊第三季度净销售额为1801.69亿美 元,与去年同期的1588.77亿美元相比增长13%,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12%;净利润为 211.8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53.28亿美元相比增长38%;每股摊薄收益为1.95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43 美元相比实现增长。(新浪科技) ...
亚马逊股价盘后大涨11%,此前公布的第三季度营收和利润均高于预期。
新浪财经· 2025-10-31 04:08
亚马逊股价盘后大涨11%,此前公布的第三季度营收和利润均高于预期。 来源:滚动播报 ...
阿迪达斯,在华要重回前三?丨消费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10:27
阿迪达斯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营收同比增长12%(剔除Yeezy因素)至66亿欧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3%至7.36亿欧元 [1] - 大中华区成为核心增长动力,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至9.47亿欧元,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至27.74亿欧元 [1] - 第三季度营收增速(10%)低于前三季度增速(12%),显示在华增长面临压力 [2] 运动品牌竞争格局 - 阿迪达斯在2024年中国市场占有率为8.7%,排名第四,与第三名李宁(9.4%)差距0.7个百分点 [3][4] - 同期耐克市占率16.2%保持第一,安踏市占率10.5%排名第二 [3] - 2025年第三季度耐克大中华区收入同比下滑10%至15.12亿美元,李宁零售流水录得中单位数下降,安踏与FILA品牌录得低单位数正增长 [2] - 基于李宁销售下滑,阿迪达斯有望超越李宁在华市场位置 [5] 食品饮料行业财报 - 良品铺子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2876.71万元,营收同比下降17.72% [14] - 西麦食品第三季度净利润5059.26万元,同比增长21.00%,营收同比增长18.92% [15] - 宝立食品第三季度净利润7519.63万元,同比增长15.71%,营收同比增长14.60% [16] - 贵州茅台第三季度净利润192.24亿元,同比增长0.48%,营收同比增长0.56% [19] - 舍得酒业第三季度净利润2873.47万元,同比下降63.18%,营收同比下降15.88% [20][21] - 新乳业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27.67% [18] 餐饮与零售动态 - 星巴克中国业务可能被博裕资本收购,估值超过40亿美元 [36] - 美团闪购将联合上万个品牌建设“官旗闪电仓” [43] - 山姆会员店一款“黄金大闸蟹”商品因涉嫌侵权下架 [40][41] 物流行业要闻 - 中老铁路全线累计运输货物突破700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1600万吨 [47] - 安能物流被财团以143亿港元私有化,拟从港交所退市 [49][50] - 申通快递收购丹鸟物流事项通过反垄断审查 [52] - UPS第三季度营收214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 [51] 运动时尚与服装 - Lululemon与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FL达成合作,首次推出官方授权产品 [54] - 朗姿股份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7.1亿元,同比增长1579.53% [56] - 七匹狼第三季度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392.79% [52] - 探路者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4.91% [53]
双十一期间“二选一”?直播间价格竞争?京东、抖音、美的三方回应
新浪财经· 2025-10-29 22:20
京东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京东、抖音、美的三方回应双十一期间有关京东涉及"二选一"的传闻。 近日,有传言称,京东强制要求商家在双十一期间在其他平台的商品价格不能比京东平台更低,还特别 设置巡查小组,一旦发现,京东就会对商家处以大额罚款。另外,有网传截图信息显示,美的集团因价 格问题遭京东罚款500万元。 10月29日,京东内部人士向智通财经记者回应称,近期"京东对美的巨额罚款"、"京东二选一"等谣言, 是因为京东要求在自己平台上的售价不能高于其他平台,引发与抖音直播间之间的价格竞争而产生的。 该人士向记者表示,近期所谓"京东对美的巨额罚款"、"京东二选一"等针对京东的负面信息,屡屡登上 抖音和今日头条热榜,甚至同一个话题反复上榜。京东发出辟谣信息后,京东二选一谣言新闻仍然挂在 今日头条热榜上,而同期其他平台并无此新闻的相关热搜。 京东内部人士称,美的等品牌在京东平台销售量很大,京东要求在自己平台上的售价不能高于其他平 台,这种做法是确保销量大的平台价格具有竞争力,让大多数消费者购买到合适的价格。这种主动比价 本质是为消费者构筑价格防护墙。二选一本质是限制去别的平台经营。所以京东不是二选一。"二选 一"概念被模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