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民营运载火箭独角兽蓝箭航天,启动IPO!
搜狐财经· 2025-07-30 12:51
2023年7月,蓝箭航天完成全球首款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朱雀二号遥二成功入轨,标志着中国全面掌握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朱雀二号成为中国民商 航天首款进入量产及商用的液体火箭。 2024年12月,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对蓝箭航天投资9亿元;今年6月,《2025全球独角兽榜》发布,蓝箭航天以200亿元企业估值位列榜单第418位。 7月29日,证监会网站披露,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箭航天")在北京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 2025年4月15日,蓝箭航天第100台天鹊系列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在浙江湖州动力制造基地正式下线。标志着我国民营商业航天在火箭动力系统领域成功实 现了从"单台突破"到"批量制造"的跨越,迈入"三位数时代",开启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2025年6月20日,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级动力系统试车,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蓝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发射2号工位顺 利完成。 公开资料显示,蓝箭航天是国内领先的航天运输系统创建及运营企业,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构建以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为中心的"研发、制造、试 验、发射"全产业链条,打造航天领域的科技综合体, ...
中国重工(601989)7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438.31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30 01:55
公司股价及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29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收于4 76元 上涨0 42% [1] - 换手率0 59% 成交量134 73万手 成交金额6 4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438 31万元 占比成交额6 94%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4779 71万元 大单净流入341 40万元 [1] - 中单净流出3609 97万元 小单净流入828 34万元 [1]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22 16亿元 同比增长20 12% [1] - 归属净利润5 19亿元 同比增长281 99% [1] - 扣非净利润4 78亿元 同比增长437 69% [1] - 流动比率1 433 速动比率1 154 资产负债率62 18%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8年 位于北京市 从事铁路 船舶 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2280203 5324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2280203 5324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王永良 [1] 公司商业活动 - 对外投资22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9次 [2] - 拥有行政许可3个 [2]
思维列控(603508)7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393.7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29 22:21
思维列控最新一期业绩显示,截至2025一季报,公司营业总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6.72%,归属净利 润1.27亿元,同比增长26.40%,扣非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27.05%,流动比率11.165、速动比率 9.825、资产负债率5.75%。 天眼查商业履历信息显示,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位于郑州市,是一家以 从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38127.4377万人民币,实 缴资本38127.4377万人民币。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欣。 金融界消息 截至2025年7月29日收盘,思维列控(603508)报收于29.28元,下跌0.88%,换手率 1.13%,成交量4.30万手,成交金额1.26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393.70万元,占比成交额11.1%。其中,超大单净流出796.47万 元、占成交额6.34%,大单净流出597.23万元、占成交额4.75%,中单净流出流入212.40万元、占成交额 1.69%,小单净流入1181.30万元、占成交额9.4%。 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共对外投 ...
股市必读:威奥股份(605001)7月25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7-28 05:51
投资者: 公司是否可以制作基于PEEK热塑性复合材料的产品? 董秘: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的设备可以制造基于PEEK热塑性复合材料和强化层压材料的产品。感 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投资者: 您好,请问公司是否具备生产飞行汽车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能力? 截至2025年7月25日收盘,威奥股份(605001)报收于7.72元,上涨0.52%,换手率2.68%,成交量10.53万 手,成交额8114.71万元。 董秘最新回复 投资者: 赵总,您好,证监会9.24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10号文件,明确规定市值管理不是操控股 价,是提升公司质量,请公司回购股份,或者转让控股权或者并购重组,从而提升公司质量,市值管理 的尽头是人心的信任,请把提质增效估值管理落到实处,谢谢! 董秘: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首先衷心感谢您对公司发展的关注与专业建议!正如您所言,市值管理 的本质是"提升公司质量"而非操控股价,这一导向与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公 司将继续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基础,通过高质量发展提升公司长期投资价值。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交易信息汇总:7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09.2万元,占总成交额3.81%。 交 ...
中铁高新工业等申请传力机构以及轨道系统专利,可有效提升道岔尖轨跟端传力特性
金融界· 2025-07-26 10:56
专利技术 - 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传力机构以及轨道系统"的专利,公开号CN120367089A,申请日期为2025年05月 [1] - 该专利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通过连体基件连接基本轨和尖轨,并采用三组传力组件(第一、第二、第三传力组件)分别装配在基本轨和尖轨的内外侧,提升结构强度和传力性能 [1] - 该传力机构具有结构空间小、强度高、传力性能强、适应性广的特点,可有效提升道岔尖轨跟端传力特性和结构稳定性 [1] 公司背景 - 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位于北京市,主要从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注册资本222155.1588万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28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拥有商标信息21条,专利信息707条,行政许可76个 [2]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位于北京市,主要从事铁路运输业,注册资本173950000万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36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拥有商标信息805条,专利信息5000条,行政许可5个 [2]
透视上海经济“半年报”: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16%
第一财经· 2025-07-26 09:35
上海经济总体表现 - 2024年上半年上海GDP同比增长5.1%,增速与一季度持平,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目标 [1]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 [2] - 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6%,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8%,合计对GDP增长贡献率超六成 [5] 工业领域亮点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1.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制造业增长18.1%,电气机械制造业增长13.3%,汽车制造业增长10.2% [2] - 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9.1%,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16.0%,其中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分别增长11.7%、12.3%、4.4% [2] - 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2.5%,储能用锂电池产量增长37.6倍,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量增长3.5倍 [3] 科技创新与外资集聚 -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9.37万件,同比增长12.2% [4] - 上半年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0家、外资研发中心19家,累计分别达1046家和610家 [4][9] -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23.6%,拉动进出口增长7.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民企工业总产值增长8.8% [8] 服务业与消费市场 - 1-5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1%,人工智能算力相关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收入增长1.3倍 [5]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其中商品零售额增长2.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7.8%,能效1-2级家电零售额增长63.9% [7]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效,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增长1.3倍 [7] 投资与外贸表现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工业投资增长19.8%(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投资增长43.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9% [7] - 进出口累计增长2.4%,出口增长11.1%,中间品出口增长20.5%,占出口比重达55.3% [8] - 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增长6.1%,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7.5%,国际旅游入境人数超410万人次,增长37.6% [9]
中铁工业连收4个涨停板
证券时报网· 2025-07-24 09:56
股价表现 - 中铁工业盘中涨停,已连收4个涨停板,截至9:25,该股报11.01元 [2] - 连续涨停期间,该股累计上涨46.41%,累计换手率为2.98% [2] - 最新A股总市值达244.59亿元 [2] - 涨停板封单金额为21.15亿元 [2] - 换手率0.60%,成交量1329.19万股,成交金额1.46亿元 [2] 两融数据 - 该股最新(7月23日)两融余额为5.88亿元,其中融资余额5.83亿元 [2] - 融资余额较前一个交易日减少1282.98万元,环比下降2.15% [2] - 近4日融资余额累计减少2116.46万元,环比下降3.50% [2] 龙虎榜数据 - 该股因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上榜龙虎榜1次 [2] - 买卖居前营业部中,机构净卖出1752.65万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9798.93万元 [2] 财务数据 - 一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总收入63.39亿元,同比下降10.95% [2] - 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18亿元,同比下降32.05% [2] 近期资金流向 - 2025年7月2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407.50万元,当日涨跌幅10.00%,换手率0.89% [2] - 2025年7月22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857.85万元,当日涨跌幅10.04%,换手率0.60% [2] - 2025年7月2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034.08万元,当日涨跌幅9.97%,换手率0.89% [2] - 2025年7月1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2.33万元,当日涨跌幅0.67%,换手率0.58% [2] - 2025年7月17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98.59万元,当日涨跌幅-0.66%,换手率0.52% [2]
中国重工: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报告书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7-18 20:11
交易方案概述 - 中国船舶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10][11] - 换股比例为1:0.1339,即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换得0.1339股中国船舶股票[13] - 中国船舶换股价格为37.59元/股,中国重工换股价格为5.032元/股[13] - 交易完成后存续公司总股本将增至752,562.13万股[20] 交易目的与背景 - 贯彻落实国家深化国企改革政策要求,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41] - 消除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16][46] - 抓住全球船舶工业复苏机遇,2024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占全球总量超50%[42] - 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44][46] 交易影响分析 - 存续公司总资产将从1819.77亿元增至4036.39亿元,营业收入从785.84亿元增至1333.51亿元[21] - 控股股东仍为中船工业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船舶集团[20] - 存续公司将承继中国重工全部资产、负债及业务,消除同业竞争[17] - 交易可能导致每股收益摊薄,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从0.81元降至0.65元[21] 行业现状与前景 - 全球造船业持续复苏,新造船价格指数较2020年低点上涨超50%[42] - 船队老龄化加速更新需求,散货船等主力船型平均船龄超12年[42] - 国家政策推动船舶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43] - 高附加值船型占比提升,气体船、油船、客船订单保持增长[42]
火车之轮风驰电掣 中国制造动能强劲
公司背景与历史 - 公司从蒸汽机车起家,现已成为我国铁路大提速主型牵引机车生产者,并在大功率机车领域首次实现永磁直驱技术应用[1] - 公司成立于1954年,已生产超过1.2万台各种型号大马力干线机车,为中国铁路发展提供动力[1] - 公司凭借核心专利持续突破,展现出新的发展动能[1]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公司研制的永磁直驱货运机车首次满载试验成功,该技术拥有6件核心专利,取消齿轮箱后电机输出转矩较异步电机增大5.2倍[2] - 公司通过13年攻坚,破解永磁电机小型化与大扭矩矛盾,开发空心轴啮合传动专利和散热风道拓扑优化专利[2] - 公司实施"一体两翼一支柱"产业布局,构建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2] - 公司近10年累计拥有授权专利353件,主持和参与起草技术标准70余项,实施科研项目3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22项[3] 专利应用与成果转化 - 永磁直驱技术使机车效率提升5%,单台货运机车年节电超30万度,相当于200个家庭全年用电量[4] - 高原型电传动矿用自卸车搭载可拆卸式减震橡胶垫专利技术,在极寒缺氧环境中维护成本降低40%[4] - 全三维设计机车数据演进专利让研发周期缩短30%,设计误差率趋近于零[4] - 电力机车轮对驱动智能装配生产线专利使生产效率提升30%,质量故障率下降45%[8] 产业拓展与新领域 - 矿山装备专利群覆盖12项关键技术,攻克高原动力衰减世界难题[5] - 电气化公路专利支撑国内首条商用线落地,牵引公路货运减碳30%[5] 研发机制与人才培养 - 公司建立需求导向科研机制,通过"问题树"看板收集一线工人改进建议[6] - 专利价值评估采用"三把尺"标准:技术先进性、产业适配度、经济收益预期,85分以上项目进入"绿色通道"[6] - 公司构建"科学家-专家-工匠"三级人才梯队,拥有8位全国技术能手和114名中车级专家[7] - 青年创新基金每年投入千万支持"金点子"转化[7]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持续强化创新与专利布局,助力中国铁路事业高质量发展[8]
晨曦航空(300581)7月17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6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7 15:15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7日收盘,晨曦航空报收于20.58元,上涨10.76% [1] - 换手率17.34%,成交量95.36万手,成交金额19.0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62亿元,占比成交额8.52% [1] - 超大单净流入1.26亿元、占成交额6.6%,大单净流入3667.37万元、占成交额1.92% [1] - 中单净流出5533.89万元、占成交额2.9%,小单净流出10702.44万元、占成交额5.62%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29.51万元,同比增长149.25% [1] - 归属净利润1520.88万元,同比减少1.01% [1] - 扣非净利润1554.16万元,同比减少1.67% [1] - 流动比率4.645、速动比率2.899、资产负债率17.24% [1] 公司概况 - 西安晨曦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西安市 [1] - 公司从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 - 企业注册资本55010.9546万人民币,实缴资本55010.95万人民币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吴星宇 [1] 商业活动 - 公司共对外投资了3家企业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33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4条,专利信息3条 [2] - 拥有行政许可16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