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搜索文档
威奥股份(605001.SH)发布前三季度业绩,归母净利润6279万元,同比增长447.61%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20:14
财务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2.52亿元,同比增长57.87% [1] - 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6279万元,同比增长447.61% [1] - 公司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5673万元,同比增长581.63% [1] - 公司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16元 [1]
威奥股份: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1.95%
证券日报· 2025-10-28 19:4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7,645,993.42元 [2]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1.95% [2]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798,750.00元 [2]
长虹电源为“全球最快高铁”CR450注入最强动能
中金在线· 2025-10-28 11:17
CR450动车组技术突破 - CR450动车组在试验中创下单列时速453公里、相对交会时速896公里的新纪录 [1] - 动车组从起步提速至时速350公里仅需4分40秒,较上一代复兴号缩短100秒 [1] - 计划于明年在成渝中线开展更接近运营条件的全面测试 [1] 长虹电源核心技术优势 - 为CR450研制的AI锂离子蓄电池组重量减轻57%,并首创PHM健康管理技术以预判故障 [1] - 电池系统标称电压DC103.5V,总标称容量460Ah,在-25℃至+40℃环境下可支持动车组紧急供电90分钟 [10] - 电池容量较同平台镉镍电池提升21%,使用寿命超过12年,系统总重低于920KG [10] - PHM系统可对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进行耦合与离群量追踪分析,预测故障概率、剩余电量和寿命 [9] 研发历程与项目背景 - CR450动车组研制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科研项目,旨在突破铁路科技创新瓶颈 [6] - 项目技术前期调研于2016年启动,长虹电源于2018年与中车青岛四方股份接洽进行技术储备 [7] - 2024年3月长虹电源正式立项研发CR450蓄电池组 [7] - 2023年末团队成功将蓄电池系统重量从1200KG降至920KG,克服了200KG的减重技术瓶颈 [13] 市场地位与技术外溢 - 公司电源产品装备60%中国高铁、地铁并远销海外 [7] - CR450蓄电池产品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已达50%,并获得第三方机构多项标准认证 [15] - CR450项目积累的智能化、轻量化、高安全性技术可应用于下一代地铁、城轨、新能源机车及工商业储能等领域 [15] 人才机制与团队建设 - 公司采用“自主培养+社会招聘”结合的人才选拔机制,并通过“导师制+项目历练”培养员工 [16][17] - 让新员工深度参与核心项目以强化认同感并快速筛选优秀人才,是有效的留人举措 [20]
城记丨长三角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出炉:沪苏浙皖全体跑赢全国增速
新华财经· 2025-10-26 21:48
宏观经济总量与增速 - 长三角地区前三季度GDP总量表现强劲,广东为105176.98亿元,江苏为102811.0亿元,均突破10万亿元大关,浙江为68495亿元,上海为40721.17亿元,安徽为39770亿元 [2] - 经济增速均超过全国水平(5.2%),其中浙江增速最快达5.7%,上海为5.5%,江苏和安徽均为5.4% [2] - 服务业是上海经济主引擎,第三产业增速达5.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5.5%,金融业同比增长9.8% [2] 产业结构与特点 - 江苏形成“制造强省+服务大省”格局,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73.7% [5] - 浙江三产优势持续扩大,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 [2] - 安徽仍以二产为主要经济驱动力,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5.1%,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29.5% [7] 消费市场与内需活力 - 浙江消费结构升级,限额以上单位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同比增长105.6%,智能手机零售额增长62.6% [3] - 江苏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6.9%,智能家电增长53.5% [3] - 安徽乡村市场增长快于城镇,县乡市场规模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32.2%,通讯器材类增长41.8% [4] - 上海消费市场回暖,体育和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7.7%,家具类增长22.1% [4]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江苏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0%,对全部规上服务业增长贡献率为80.0%,商务服务增长15.6% [5][6] - 浙江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3%,互联网数据服务增长33.4% [6] -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增长1.0倍 [7] - 安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6%,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9.0%和8.8% [7] 第四季度发展重点 - 上海将推动重点产业增长与重点区域发展,加快商务楼宇及老旧工业区更新,全面推进浦东引领区建设 [8] - 浙江将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和稳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动外贸出口稳量提质,持续推进“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 [8] - 江苏四座“万亿之城”各有侧重,南京突出“人工智能+”行动,苏州加强项目招引和服务保障 [9] - 安徽推动第四批587个重大项目开工,总投资3323.8亿元,其中新兴产业占比52.3%,制造业占比61.1% [9]
研奥股份(300923.SZ)发布前三季度业绩,归母净利润2572.06万元,增长36.77%
智通财经网· 2025-10-26 19:21
财务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38亿元,同比增长20.7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72.06万元,同比增长36.7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66.55万元,同比增长49.82%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3元 [1]
研奥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约2572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6 16:3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约3.38亿元,同比增长20.78%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572万元,同比增长36.77% [1] - 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33元,同比增长37.5% [1] 公司市值信息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21亿元 [2]
民营火箭公司星河动力航天完成IPO辅导备案
经济观察网· 2025-10-23 11:45
经济观察网10月22日,证监会官网显示,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000901)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河动力航天")启动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华泰联合证 券有限责任公司。 据上市辅导备案报告,星河动力航天成立于2018年2月6日,注册资本4.33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刘百奇。控制权方面,刘百奇与刘建设为一致行动人,两人直 接持有及间接控制公司32.36%股份,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 资料显示,星河动力航天是国内领先的商业航天技术公司,公司主要为国内外航天领域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航天发射服务、先进的航天装备制造、高性能 产品配套,和广泛的工程、技术、安全、系统集成等领域系统化解决方案。 | 辅导对象 | 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 | --- | --- | --- | --- | | 成立日期 | 2018 年 2 月 6 日 | | | | 注册资本 | 43,287.0854 万元 | 法定代表人 | 刘百奇 | | 注册地址 |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 15 号院 2 号楼 15 层 | | | | 控 股 股 东 及 持 股 比 | 刘百奇与刘建设为一致行动人,两人直接持有及间接 ...
祥和实业:关于获得专利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10-22 21:10
证券日报网讯 10月22日晚间,祥和实业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浙江天台祥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于近日 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若干项专利证书。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前三季度上海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
中国经济网· 2025-10-22 17:07
地区生产总值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上海地区生产总值达40721.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32208.24亿元,同比增长5.9%,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8448.67亿元,增长3.9% [1]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1]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5.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1% [1] - 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3.6% [1]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3%,其中新能源产业增长19.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0.9%,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3% [1] 第三产业发展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5277.43亿元,同比增长15.5% [2] - 金融业增加值6965.27亿元,同比增长9.8% [2] 投资与消费市场 -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0.3%,显著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4.3个百分点 [2] -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2% [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02.77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较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2] 金融市场表现 - 上海主要金融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12.7% [2] - 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成交额增长38.4%,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额增长11.5%,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增长40.2% [2] - 9月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3.84万亿元,同比增长8.4%,贷款余额12.89万亿元,增长7.1% [2]
GDP同比增长5.5%!上海前三季度成绩单出炉
第一财经· 2025-10-22 09:32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1.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32208.24亿元,增长5.9%,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8448.67亿元,增长3.9% [1]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 - 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3.6% [2]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3%,新能源产业增长19.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0.9%,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3% [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5.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1% [2] 服务业发展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5277.43亿元,同比增长15.5%,是服务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 [3] - 金融业增加值6965.27亿元,增长9.8% [3]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476.75亿元,增长5.2% [3] 投资与房地产 -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0.3%,显著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4] -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2% [4] -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202.4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3% [4]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02.77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5] - 限额以上单位中,体育和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7.7%,家具类增长22.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8.2% [5] 金融市场与财政 - 全市主要金融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12.7%,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成交额增长38.4%,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增长40.2% [6] - 9月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3.84万亿元,同比增长8.4%,贷款余额12.89万亿元,增长7.1% [6] -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55.68亿元,同比增长1.0%,支出6876.39亿元,增长8.0% [6] 价格指数与居民收入 -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核心CPI上涨0.6% [7]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6%,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1% [7] -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220元,同比增长4.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