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蛋白

搜索文档
手游概念涨幅居前,17位基金经理发生任职变动
搜狐财经· 2025-05-22 15:39
A股市场表现 - 5月22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调整 沪指跌0.22%报3380.19点 深成指跌0.72%报10219.62点 创业板指跌0.96%报2045.57点 [1] - 表现较好的板块包括重组蛋白、手游概念和AI语料 下跌板块包括尾气治理、代糖概念和宠物经济 [1] 基金经理变动 - 近30天(4.22-5.22)共有480只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发生离职变动 其中5月22日有22只基金产品发布离职公告 [3] - 离职原因包括:工作变动(16只基金)、个人原因(4只基金)、产品到期(2只基金) [3] - 兴业基金楼华锋管理基金总规模20.79亿元 任职期间回报最高产品为银河量化优选混合A(88.18%) [4] 新基金经理上任 - 中欧基金闫沛贤管理基金总规模123.65亿元 任职期间回报最高产品为中加纯债一年A(87.82%) 新上任管理4只债券基金 [5] - 5月22日多只基金宣布新任基金经理 包括恒越医疗健康精选混合、中欧聚瑞债券系列等产品 [6] 基金公司调研动态 - 近一个月(4.22-5.22)博时基金调研145家上市公司居首 其次为嘉实(133家)、华夏(132家)、富国(125家) [6] - 调研最集中的行业为专用设备(658次)、医疗器械(637次)、化学制品(583次) [6][7] - 个股方面 立讯精密最受关注(90家基金调研) 其次为兆威机电(88家)、广钢气体(83家) [7] - 最近一周(5.15-5.22)博众精工获48家基金调研居首 其次为华工科技(37家)、可靠股份(35家)、华东医药(30家) [8][9]
重组蛋白概念表现活跃 八大概念股盘点(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5-20 15:27
重组蛋白板块市场表现 - 5月20日重组蛋白板块涨幅近4%,一品红、未名医药等多股涨停 [1] 重组蛋白技术定义与应用 - 重组蛋白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宿主细胞中生产,氨基酸序列与天然蛋白相同或经修饰优化 [1] - 主要应用于生物药、细胞免疫治疗及诊断试剂研发,包括疫苗、单抗、融合蛋白等创新药物 [1] - 在肿瘤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罕见病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并用于ELISA、化学发光等免疫检测方法 [1] 全球重组蛋白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市场规模从2015年70亿美元增至2020年108亿美元,CAGR为9% [2]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208亿美元,2020-2025年CAGR为14.1% [2] 国产替代趋势与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长期主导市场,国内企业技术差距逐步缩小,研发投入加大推动进口替代 [2] 国内重组蛋白概念股业务布局 - 一品红:建成重组蛋白研发与中试车间,具备生物疫苗研发及小规模生产能力 [3] - 未名医药:子公司山东衍渡建立高表达重组蛋白平台,开发生物制品药物研发体系 [3] - 三生国健:专注单抗、双抗、多抗及多功能重组蛋白的研发 [3] - 科兴制药:中国重组蛋白药物领军企业,建立生物药研发创新体系 [4] - 福瑞达:深耕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优化人Ⅲ型胶原活性片段 [4] - 赛升药业:联营公司拥有蛋白质组学、抗体平台及精细重组蛋白生产技术体系 [4] - 洁雅股份:合资公司布局重组胶原蛋白业务,已获2张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4] - 神州细胞:自主研发单抗、重组蛋白、疫苗等生物药产品管线 [4]
近岸蛋白: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19 17:38
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持续督导工作计划并有效执行 [1] - 保荐机构与公司签订承销及保荐协议明确持续督导期间权利义务并报备交易所 [1] -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1] - 督导公司遵守法律法规及业务规则履行各项承诺 [4] - 督导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制度和内控制度 [4] - 督导公司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审阅披露文件确保无虚假记载 [4] - 对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事前审阅未发现不规范情形 [4] - 公司股东杭州畅遂和淄博璟丽违规减持未提前披露已回购股份并道歉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28亿元同比下降16.73% [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441.63万元同比下降523.68% [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7174.86万元 [11] - 营业利润-5308.01万元同比下降较大 [5] - 基本每股收益-0.78元/股同比下降533.33% [1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53%减少3.12个百分点 [11] - 业绩下滑主要受宏观经济、市场需求变化及行业周期性调整影响 [5][11] 研发投入与进展 - 2024年研发投入4992.2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9.14%较上年增长9.9个百分点 [19] - 截至2024年底获得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18项其他知识产权44项 [20] - 2024年新增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项其他知识产权2项 [20] - 公司拥有23项核心技术形成7大综合性技术平台 [12][13] 核心竞争力 - 技术优势体现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等多学科核心领域 [12] - 具备mRNA疫苗原料酶、诊断原料规模化生产能力可为客户提供稳定供应 [12] - 全流程应用解决方案整合优势覆盖抗体药、细胞与基因治疗、RNA疫苗药物等多个环节 [14][15] - 生产质量优势实现2000L规模发酵和纯化通过ISO9001、ISO13485等质量体系认证 [16][17][18] - 人才优势拥有多学科研发团队创始人朱化星博士为重组蛋白质领域专家 [19] 募集资金使用 - 实际募集资金金额17.42亿元 [21] - 截至2024年底累计投入募集资金3.86亿元累计收到利息收入7342.33万元 [21] - 募集资金余额14.30亿元其中购买可转让大额存单9.52亿元专用账户余额4.76亿元 [21] - 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符合监管要求不存在违规使用情形 [22] 行业与经营风险 - 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风险受行业需求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 [5][6] - 核心竞争力风险包括技术泄密、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等 [6][7] - 经营风险涉及业务拓展难度、进口品牌竞争加剧等 [7][8] - 财务风险包括存货跌价减值、研发销售费用占比高等 [8][9] - 行业风险包括mRNA行业发展不成熟、监管政策变化等 [9][10] - 宏观环境风险包括生物医药行业增速放缓、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