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搜索文档
电池板块9月4日跌0.68%,德新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8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4 16:48
电池板块整体表现 - 电池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68% [1] - 上证指数下跌1.25%至3765.88点 深证成指下跌2.83%至12118.7点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82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4.51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9.33亿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天宏锂电上涨29.99%至28.09元 成交量18.52万手 成交额4.91亿元 [1] - 力佳科技上涨29.98%至32.08元 成交量16.71万手 成交额5.04亿元 [1] - 正业科技上涨20.02%至10.49元 成交量58.08万手 成交额5.97亿元 [1] - 中伟股份上涨11.20%至43.10元 成交量158.02万手 成交额24.64亿元 [1] - 天际股份上涨10.02%至12.63元 成交量37.55万手 成交额4.69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德新科技下跌10.00%至23.04元 成交量45.05万手 成交额11.16亿元 [2] - 野马电池下跌10.00%至25.56元 成交量21.48万手 成交额5.66亿元 [2] - 骄成超声下跌9.77%至76.45元 成交量4.86万手 成交额3.89亿元 [2] - 铜冠铜箔下跌7.07%至29.18元 成交量40.80万手 成交额12.22亿元 [2] - 嘉元科技下跌6.71%至28.65元 成交量55.89万手 成交额17.00亿元 [2] 资金流向特征 - 天赐材料主力净流入2.62亿元(占比7.82%) 游资净流出4847.84万元(占比-1.45%) 散户净流出2.13亿元(占比-6.37%) [3] - 正业科技主力净流入2.28亿元(占比38.15%) 游资净流出1.28亿元(占比-21.41%) 散户净流出1.00亿元(占比-16.75%) [3] - 天际股份主力净流入1.93亿元(占比41.25%) 游资净流出1.10亿元(占比-23.50%) 散户净流出8321.59万元(占比-17.75%) [3] - 鹏辉能源主力净流入1.43亿元(占比5.82%) 游资净流出2953.23万元(占比-1.20%) 散户净流出1.14亿元(占比-4.62%) [3] - 欣旺达主力净流入1.05亿元(占比1.90%) 游资净流出8797.05万元(占比-1.58%) 散户净流出1738.78万元(占比-0.31%) [3]
重磅消息!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能量密度高达300Wh/kg【附全固态电池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9-04 16:33
亿纬锂能固态电池进展 - 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正式揭牌并宣布自主研发的"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2] - "龙泉二号"为10Ah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体积能量密度700Wh/L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及AI终端等高端应用场景[2] - 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液从根源上解决漏液起火等安全隐患同时支持更高倍率充放电提升设备续航与响应速度[2] - 量产基地分两期建设一期将于2025年12月建成具备60Ah电池制造能力二期计划于2026年12月实现100MWh年产能交付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近50万颗电芯[2] 固态电池技术优势与行业地位 - 全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核心方向其高能量密度理论可达500Wh/kg以上本质安全性及长循环寿命等优势将重塑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产业格局[2] - 当前全球固态电池技术仍处于研发攻坚阶段尚未形成明确龙头企业[2] - 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中国电池企业已占据第一梯队而亿纬锂能中航锂电等通过技术突破加速追赶[2] 中国主要企业固态电池布局 - 宁德时代在固态电池领域进行积极研发致力于突破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及充电效率目标应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3] - 比亚迪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上取得一定进展探索固态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旨在提升电池的安全性与续航性能[3] - 国轩高科致力于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尤其关注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中的固态电池应用推动电池技术的升级与应用创新[3] - 亿纬锂能在固态电池领域进行技术研发探索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与高端储能系统中的应用提升电池性能和安全性[3] - 中科院电工所致力于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特别是在固态电池的材料和设计方面开展多项研究推动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3] 中国车企固态电池发展规划 - 广汽集团在2024年4月正式发布全固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超400Wh/kg续航超1000公里[3] - 广汽旗下安瓦新能源全球首条1.25GWh固态电池产线首批样件下线计划2026年将全固态电池首批搭载于昊铂高端车型[3] - 上汽集团计划2026年实现新一代固态电池量产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是传统动力电池的一倍以上并在2027年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智己新车实现量产交付[3] - 当前中国固态电池发展正处于加速研发阶段半固态电池正逐步实现商业化2026年开始全固态电池将开始小规模搭载在实车上[3] 行业数据与挑战 - 2023年中国半固态电池出货量2GWh含实验室不良品等[5] - 全固态电池技术仍面临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低界面阻抗大等挑战但行业已形成"半固态过渡全固态突破"的共识[7] -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测2030年左右全固态电池技术有望实现产业化应用[7]
行情再度大跌!复盘每轮牛市最大回撤程度
搜狐财经· 2025-09-04 16:22
过去1个半月的A股强得让人陌生,上证指数在一周内没有出现过两次以上的超过-1%的回调,往往都是小幅回调甚至盘中回调就继续往上涨。终于,算上 上周三的回调,加上今天的回调,上证指数搞了"小双顶"的技术形态,有准备回调的趋势了。 即使是牛市,行情也不可能不回调。复盘2007年和2015年牛市我发现,上证指数在牛市中每一次回调幅度的极限平均在10%-20%之间。 比如2014年11月-2015年2月,上证指数最大的回撤幅度是10.5%。 又比如2015年3月-2015年5月,上证指数最大的回撤幅度是10.3%。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继续看,2006年4月-2006年8月,上证指数最大的回撤幅度是12.3%。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2006年9月-2007年3月,上证指数最大的回撤幅度是15.1%。 数据来源:Wind 2007年3月-2007年12月,上证指数最大的回撤幅度是21%。 数据来源:Wind 考虑到如今有护盘存在,上证指数在牛市中的回调幅度应该会比20%小。但能不能把回调幅度控制到低于10%?这就很考验控盘技巧了,现在还不好说。 总的来说,调调更健康,不然很多没上车 ...
7.2GWh!SK On北美签订磷酸铁锂储能电池订单
鑫椤储能· 2025-09-04 15:57
核心交易 - SK On与美国Flatiron Energy Development签署协议 在2026年至2030年期间供应至多7.2GW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电池 预计总合同额高达2万亿韩元(约102.6亿元人民币)[1] - 公司将从2026年下半年开始向Flatiron提供采用1GWh磷酸铁锂电池的集装箱化ESS装置[1] - 同时获得Flatiron在美国推进的6.2GWh储能项目的优先要约权[2] 产能布局 - SK On计划在美国佐治亚州工厂将部分电动汽车电池生产线转换为储能系统生产线 之后开始量产用于储能系统的磷酸铁锂电池[2] - 预计明年下半年开始交付储能系统磷酸铁锂电池[2] 行业地位 - 2025年1-7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590.7GWh 同比增长35.3%[2] - 同期SK On装车量24.6GWh 同比增长17.4% 市场份额微降至4.2% 排名全球第五位[4]
超2600只个股下跌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4 15:51
主要股指表现 - 上证指数报3738.32点 下跌75.24点 跌幅1.97% [2][3] - 深证成指报12176.90点 下跌295.10点 跌幅2.37% [2][3] - 创业板指报2806.63点 下跌92.74点 跌幅3.20% [2][3] - 北证50报1560.41点 上涨8.97点 涨幅0.58% [3] -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日内跌超2% [6] - 科创50指数跌超5% [7] 板块表现 - 旅游及酒店板块涨幅3.21% 免税店板块涨幅2.33% 零售板块涨幅2.23% [4] - 电池板块涨幅2.27% 预制菜板块涨幅2.04% 食品加工制造板块涨幅1.92% [4] - 国家大基金持股板块涨幅4.65% CPO概念板块跌幅居前 [2][4] - 半导体板块跌幅居前 贵金属板块走弱 [2] - BC电池板块领涨 罗博特科涨5.84% 爱旭股份涨4.55% 钧达股份涨4.3% [17] - 苹果概念走强 正业科技20%涨停 胜利精密涨停 [15][16] 个股表现 - 寒武纪跌超10% 海光信息跌超7% 百利天恒跌超7% [9] - 珠海冠宇涨9.85% 统联精密涨8.56% 乐创技术涨6.25% [16] - 晶科能源涨超3% 帝尔激光涨超3% 通威股份涨超3% [17] 市场交易情况 - 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 较昨日放量超1600亿 [8] - 全市场超2600只个股上涨 超2600只个股下跌 [2] - 两市下跌个股超2200只 [7] 大宗商品及外汇 - 现货黄金跌破3520美元/盎司 日内跌1.27% [5] - 现货白银报40.78美元/盎司 日内走低1% [9]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052 调升56个基点 [21] 资金流动 - 国家大基金持股板块主力净流出36.49亿 [8] - CPO概念板块主力净流出79.78亿 [8] - 中国AI 50板块主力净流出73.49亿 [8] - 半导体板块主力净流出86.75亿 [8]
免费参会 仅限200人 | 2026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高峰论坛
鑫椤锂电· 2025-09-04 15:44
在全球能源结构深度转型与低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驱动下,新能源汽车、智能消费电子、eVTOL、人形机器 人、AI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寿命锂离子电池的需求达到前所未 有的高度。作为突破现有电池技术瓶颈的核心方向,硅基负极材料凭借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成为推动下一代 锂离子电池技术革命的关键材料。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锂电 资讯~ 2026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高峰论坛 - 聚焦硅基负极突破·擘画固态电池新篇- 会议主办:鑫椤资讯 会议时间:2025年11月12-13日(12号报到) 会议地点:中国·上海 会议背景: 然而,硅基负极的产业化进程仍面临材料本征缺陷、工艺复杂度高、产业链协同不足等挑战,亟需通过技术创 新与生态重构实现突破。因此,鑫椤资讯将于 2025年11月12日-13日(12日报到) 在 中国·上海 召开" 2026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高峰论坛 ",汇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科研人员,共同探讨硅基负极 与固态电池的技术发展趋势、关键科学问题和产业化挑战。通过会议的交流与合作,有望加速硅基负极与固态 电池技 ...
宁德时代退出!
鑫椤锂电· 2025-09-04 15:44
核心交易事件 - 芬兰政府与Pontos同意收购宁德时代持有的芬兰维美德汽车公司20.6%股份 [1] - 芬兰政府将向维美德汽车注入约3500万欧元新资本 [1] - 交易完成后芬兰政府持股79% Pontos持股21% [1] 交易背景原因 - 电动化进程低于预期及欧洲汽车市场整体下行导致维美德汽车订单萎缩 [1] - 订单萎缩是促成宁德时代退出的重要原因 [1] 维美德汽车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68年 累计生产约180万辆汽车 [3] - 合作对象包括梅赛德斯-奔驰 萨博和保时捷等知名汽车品牌 [3] - 三大业务线为整车合同制造(VCM) 电动汽车系统(EVS)和车顶及运动系统(RKS) [3] 电动化领域发展 - 2009年下线第一辆全电动汽车Think City进入电动汽车领域 [3] - 2019年在萨洛开始大规模生产电池系统 [3] - 目前运营三个电池工厂 成为领先的国际独立电池系统生产商之一 [3] 宁德时代投资历史 - 2017年注资3000万欧元参股维美德汽车公司 [2][3]
A股收评 | 沪指收跌1.25% 科技股大幅走弱 银行板块逆势护盘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15:15
今日市场震荡走低,科创50指数跌超6%,沪指一度跌超2%。市场全天成交2.5万亿,较前一交易日放量 超1800亿,两市下跌股近3000只。 盘面上看,前期强势的科技股大幅走弱,算力和半导体产业链跌幅居前,寒武纪大跌超10%;而处于相 对低位的新能源赛道和大消费表现活跃,银行板块逆势拉升,农业银行创出历史新高。 对于当前市场走势,东方证券认为,总体来看,近期大市值科技龙头股推动指数快速冲高,随着市场风 格由极度一致到再平衡,市场短期进入高位震荡,波动幅度有所扩大,但调整更多体现为结构化控制, 高低切换与行业轮动特征明显,预计回落幅度有限,但上行同样乏力。 从个股看,两市上涨2297家,下跌2990家,140家涨幅持平。两市共44股涨停,共48股跌停。 截至收盘,沪指跌1.25%报3765.88点,成交11079亿元;深成指跌2.83%报12118.70点,成交14364亿 元。创业板指下跌4.25%,报2776.25点。 资金动向 今日主力资金重点抢筹零售、电池、光伏设备等板块,主力净流入居前的个股包括步步高、胜利精密、 天通股份等。 要闻回顾 1、两部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
A股异动丨野马电池午后跌停,实控人拟减持公司不超3%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9-04 14:38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午后触及跌停 报25.56元 总市值66.8亿元 [1] 实控人减持计划 - 实控人董事长陈一军拟减持不超过195万股 占总股本0.75% [1] - 实控人总经理余谷峰拟减持不超过392万股 占总股本1.5% [1] - 实控人副总经理陈科军拟减持不超过195万股 占总股本0.75% [1] -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进行 [1]
安孚科技(603031):出口增速较快,盈利水平有所优化
国盛证券· 2025-09-04 14:14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5.0%) 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14.4%) 其中第二季度单季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3.9%) 净利润0.4亿元(同比增长24.3%)[1] - 收入增长主要受益于出口贡献、产品迭代(聚能环5代电池)、产能提升(新建3条生产线)及市占率巩固(连续32年国内销量第一)[2] - 盈利能力优化 净利率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至19.1% 主因销售费用率下降(停止代理红牛业务)和财务费用率降低(低利率借款置换)[3]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4.3/4.7亿元 同比增长94.4%/31.1%/9.3%[3]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48.3%(同比-0.9个百分点) 但净利率升至19.1%(同比+0.4个百分点)[3] - 费用率优化: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为16.5%/4.9%/2.5%/0.4% 同比变动-1.6/持平/+0.1/-0.4个百分点[3] - 预测营业收入2025-2027年分别为50.24/54.64/59.33亿元 年增长率8.3%/8.7%/8.6%[4]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6.2%升至2027年12.1% 估值指标P/E从2023年78.8倍降至2027年19.5倍[4] 业务进展 - 产品技术升级:聚能环5代电池性能大幅提升 强化海外OEM市场优势[2] - 产能扩张:2024年新建4条生产线(每条产能2.5亿只) 其中3条已投产 缓解订单增长压力[2] - 市场地位:南孚牌碱锰电池连续32年国内销量第一 市占率进一步上升[2] 行业与估值 - 所属电池行业 总市值91.32亿元 自由流通股占比83.74%[5] - 股价36.22元(2025年9月3日收盘) 相对沪深300指数表现突出(2025年累计涨幅显著)[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