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服务
搜索文档
信也科技上涨2.33%,报9.65美元/股,总市值24.45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5 22:07
股价表现 - 8月25日盘中上涨2.33%至9.65美元/股 成交额259.72万美元 总市值24.45亿美元 [1] - 交银国际证券于8月21日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3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入总额70.59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11.46%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14.93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38.43% [1] 业务定位 - 公司为在美上市金融科技集团 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推动金融服务进化 [1] - 业务涵盖科技驱动消费金融 国际化业务及财富中介三大领域 [1] - 立足中国链接B端与C端 在东南亚国家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1] 技术能力 - 为B端机构提供营销/技术/风控一站式BOT综合服务 [2] - 持续加大科技投入 与浙江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建立深度合作 [2] - 重点探索人工智能与数字普惠金融领域 打造产学研融合通道 [2]
小赢科技上涨2.93%,报16.18美元/股,总市值6.61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5 21:48
股价表现 - 8月25日开盘上涨2.93% 报16.18美元/股[1] - 当日成交额64.11万美元 总市值6.61亿美元[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入总额42.11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63.17%[1] - 同期归母净利润9.86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26.68%[1] 公司定位 - 中国持牌金融科技公司 专注于小微信贷的普惠金融服务平台[1] - 以互联网技术和服务为核心 与各类金融合作伙伴协同发展[1]
海德股份:8月2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21:28
公司治理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召开第十届第十五次董事会会议 审议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等文件 [1] 业务结构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占比90.63% 金融科技服务占比1.93% 其他业务占比7.43% [1] 市场表现 - 公司当前股价为6.83元 总市值达到133亿元 [1]
数字化“贷”动新型工业 金融壹账通让“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环球网· 2025-08-25 20:08
政策背景与行业趋势 - 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明确推动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 要求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并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1] - 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5.3万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 数字化技术已成为管理庞大客群的必选项[1] - 信贷数字化核心在于全链条技术协同 覆盖尽调-审批-风控-运营完整闭环 成为金融机构突破转型瓶颈的关键方向[1] 技术解决方案与创新 - 金融壹账通打造端到端数字化信贷体系 通过AI与大数据实现主动风险管理与智能决策 助力银行降本增效[2] - 大模型智能尽调方案实现80%自动化报告生成 撰写质量提升70% 支持超100种尽调材料自动校验[2] - 语音大模型4.0支持混合语言及方言识别 响应速度小于200毫秒 智能视觉技术整合多模态能力实现实时反欺诈分析[3] - AI抵贷方案将客户经理产能提升约6倍 贷款审批时间缩短至约1天[4] 场景化应用案例 - 智能视觉反欺诈产品在汽车金融公司应用 实现零售贷款面审自动审批通过率超70% 累计放款超10亿元 拦截欺诈金额70万元[4] - 湘银房抵贷产品实现全流程线上化 累计进件22410户 投放金额61.1亿元 贷款额度达房产评估价100% 年化利率3.15%-6%[5] - 国际银行小微信贷系统实现全流程闭环 人工处理时间缩短70% 境外市场贷款处理效率提升60% AI风控能力提高50%[5] 普惠金融与社会价值 - 数字化信贷推动普惠金融逻辑重构 从"看清单个客户"转向"群体风险排序" 通过数据整合降低风控成本[6] - 数字SME信贷系统10秒完成活体检测与身份核验 整合企业纳税水电数据 让无抵押物中小企业凭"数据信用"获贷[6] - 累计服务超200万家中小企业 带动普惠贷款余额达32.93万亿元 并将数据信用模式延伸至三农领域[6] 量化成果与行业范式 - 湘银房抵贷累计投放61.1亿元 在贷余额42.22亿元 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7] - 数字化信贷范式包含端到端系统破解效率瓶颈 数据信用拓展普惠边界 场景化方案落地实体需求[7] - 行业需向产业场景深度融合演进 对接产业链数据 通过大模型实现策略生成 突破跨机构数据协同[8]
金融壹账通连续六年入选“IDC中国新兴金融科技50”称号
证券日报网· 2025-08-25 19:41
公司荣誉与行业地位 - 公司连续六年入选IDC中国新兴金融科技50强榜单 [1] - 公司为美股港股双重上市金融科技企业 [1] - 作为平安集团旗下商业科技服务提供商 [1] 技术领域布局 - 深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前沿领域 [1] - 研发基于大模型与专业垂直模型的小型风控与智能决策模型 [1] - 自研智能体平台实现AI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 [1] - 基于湖仓一体架构构建数据底座 [2] - 通过隐私计算与可信数据空间实现跨机构安全数据共享 [2] 业务应用与成果 - 人工智能技术已在报告生成、客服和开发环节显著提效 [1] - 金融数据隐私计算平台吸引逾50家金融机构参与试点 [2] - 平台获央行多地分支机构推广 [2] - 在银行保险及数字基础设施领域形成全流程数字化能力 [2] 战略方向与发展目标 - 以业务+技术双驱动模式赋能金融机构降本增效 [1] -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并输出可复制数字化能力 [1][2] - 聚焦AI与大数据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 [2] - 推动金融机构实现服务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2]
众淼控股战略收购科创融鑫 金融科技产业生态或迎新变革
智通财经· 2025-08-25 09:09
公司战略举措 - 众淼控股战略入股科创融鑫 实现从保险科技向综合金融科技服务商转型的关键举措 [1] - 此次收购基于业务场景互补与客户资源协同 涉及技术能力整合、客户资源共享和规模效应提升 [2] - 对众淼控股而言 突破保险行业边界切入银行高壁垒市场 降低单一业务依赖风险 [3] - 对科创融鑫而言 获得海尔集团平台资本支持 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并拓展非银行客户市场 [3] - 交易完成后可能提升众淼控股资本市场估值逻辑 并重塑金融科技细分领域竞争格局 [4] 行业政策环境 - 金融强国战略与国产替代浪潮双重驱动 金融科技产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1] - 中国人民银行规划明确至2027年金融机构数字化率将超过85% 加速信创替代进程 [1] - 艾瑞咨询报告显示未来五年市场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3.3% 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超6500亿元 [1] 标的公司概况 - 科创融鑫专注于金融科技和金融信息服务 主要面向银行证券等机构提供软件与数据服务 [2] - 以人民币流通管理和清分系统为核心业务 客户覆盖多家国有银行及区域性商业银行 [2] - 近6年平均利润稳定在3000万元以上 财务表现稳健 [2] 协同效应分析 - 技术整合方面 众淼智能风控大数据分析可与科创融鑫银行系统管理经验结合开发跨行业产品 [2] - 客户资源方面 科创融鑫银行客户群体为众淼提供新业务入口 众淼保险客户可成为科创融鑫技术潜在使用者 [2] - 规模效应方面 并购后众淼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 年营收及利润水平有望显著增长 [2]
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放弃参股公司股权优先购买权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8-24 01:46
放弃优先购买权决策 - 公司放弃华能云成数字产融科技14%股权的优先购买权 因启迪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拟公开挂牌转让该部分股权 [2] - 放弃原因为确保资金集中于核心业务 维护现金流稳定和降低经营风险 放弃后公司仍持有华能云成数科5%股权 [2] - 本次放弃需与2024年放弃的20%股权优先购买权合并计算 但仍在董事会权限内无需股东大会批准 [3] 交易标的基本情况 - 华能云成数科成立于2018年1月 注册资本2亿元 主营金融信息技术外包、数据分析及供应链管理等业务 [7] -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25.19亿元 负债22.50亿元 净资产2.68亿元 2024年营业收入9768万元 净利润1417万元 [8] - 经评估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2.94亿元 对应14%股权挂牌底价为4260.06万元 [8] 交易对方及程序履行 - 转让方启迪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 注册资本10.37亿元 由启迪科技服务(河南)有限公司控股67.31% [4][5] - 公司与启迪科服无关联关系 且对方非失信被执行人 [6][7] - 董事会于2025年8月22日全票通过该议案 10票同意0票反对 [3][12][13] 财务影响评估 - 放弃购买不会导致合并报表范围变更 不影响公司在华能云成数科的既有权益 [9] - 预计不会对主营业务和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10] - 若行使优先购买权需支付不低于4260.06万元的资金 [8]
证监会,重拳出击!
上海证券报· 2025-08-23 11:25
中国证监会处罚行动 - 中国证监会于8月22日对多家资本市场违法违规公司采取严厉处罚措施 包括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误导性陈述、实控人违规占资及退市公司追责等行为 [1] - 监管行动传递严监严管、顶格处罚及市场禁入等"零容忍"信号 旨在强化市场威慑力 [1] *ST紫天财务造假案 - *ST紫天连续两年虚增收入24.99亿元 三份财务报告存在造假行为 [1][2] - 2022年年度报告虚增收入7.78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44.59%)和虚增利润0.85亿元(占利润总额35.99%) [1] - 2023年半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2.08亿元(占14.56%)和利润0.79亿元(占利润总额51.64%) [2] - 2023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17.21亿元(占78.63%)因收入确认方法违规 [2] - 公司及相关人员合计被罚3840万元 包括原董事长及财务总监被终身市场禁入 [2] - 公司因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被深交所拟终止上市 并面临刑事立案及投资者民事诉讼 [3] *ST汇科信息披露违规 - *ST汇科在2024年度业绩预告中未披露扣除后营业收入不足1亿元的关键退市风险信息 [5] - 公司将未实际履行的903.74万元订单计入收入 导致业绩预告存在误导性陈述 [5] - 公司被处以200万元罚款 高管被罚100万-150万元 [5] 华扬联众资金占用及财务虚假 - 公司前实控人苏同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8153亿元 未在5份定期报告中披露 [6][7] - 资金占用发生额占2021年半年报净资产10.02%和年报7.84% 余额占净资产最高达12.07%(2023年半年报) [7] - 2021年及2022年年报因少计提坏账分别虚增利润1732.96万元(占利润总额6.72%)和6939.31万元(占10.31%) [8] - 公司被罚500万元 苏同被罚750万元 股票于8月26日起被实施ST警示 [6][8] - 公司需满足行政处罚满12个月及财务报告追溯重述条件方可申请撤销ST [10] 泰禾集团信息披露违规 - 公司未及时披露23起重大诉讼 标的额合计158.65亿元(2020-2021年13起96.74亿元占净资产48.21% 2021-2022年10起61.91亿元占41.84%) [15] - 22起诉讼迟至2025年2月6日才披露 滞后最长超4年 [15] - 2020-2022年年报存在重大遗漏 未包含上述诉讼 [16] - 公司被罚600万元 高管合计被罚1140万元 总处罚1740万元 [11] - 董事长黄其森被实施留置措施 公司存在资产冻结及运营不确定性 [12][18] 美尚生态退市后追责 - 公司未将持股95.12%的昌宁柯卡纳入合并报表 导致2020-2022年年报虚假记载 [19][20] - 2020年多记利润8757.17万元(占利润总额1041.29%)和净资产3718.25万元 [20] - 2021年多记利润4752.13万元(占利润绝对值3.86%)和净资产7760.07万元 [20] - 2022年多记利润4092.80万元(占利润绝对值6.09%)和净资产1.12亿元 [20] - 未及时披露2022年涉案4.71亿元(占净资产33.88%)的重大诉讼 [20] - 公司被罚900万元 时任董事长王迎燕被罚250万元 [21]
瑞和数智(03680.HK)上半年纯利达4318.6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格隆汇· 2025-08-22 23:2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人民币1.20亿元,毛利率约为7.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为人民币4318.6万元,去年同期亏损约人民币3604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1] - 净收益约为人民币4109.8万元,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约人民币3863.5万元 [1] 盈利驱动因素 - 持有1500万股东京中央拍卖(01939.HK)股份,确认公平值收益约人民币6301.5万元 [1] - 研发费用、行政费用、融资成本及销售开支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 [1] 战略发展方向 - 持续强化金融行业核心业务根基,巩固数据智能与营销科技领域领先地位 [1] - 坚持"数据筑基、智能驱动、创新赋能"发展理念 [1] - 积极开辟Web3.0及数字资产、数据要素市场化、信创国产化、软硬件一体化、价值投资等新兴领域 [1] - 通过多元化发展战略推动企业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增长 [1]
嘉银科技上涨5.12%,报13.96美元/股,总市值7.45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2 22:50
股价表现 - 8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5.12%至13.96美元/股 成交额40.16万美元 总市值7.45亿美元 [1] 财务业绩 - 2025财年中报收入总额36.62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24.06% [1][2] - 归母净利润10.59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107.03% [1][2] - 基本每股收益4.99人民币 [2] 公司战略 - 全面聚焦科技战略 坚持数字+科技双驱动 [2][3] - 重点构建大数据驱动的云服务平台和智能风控体系 [2] - 业务覆盖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 计划继续全球扩张 [2] 技术成果 - "天引"智能资金管理平台实现资金资产高效匹配 [3] - "明鉴"智能风控引擎显著优化风控水平 [3] - "大禹"数据资产管理平台提升数据治理能力 [3] - "嫦娥"智能语音呼叫平台提供合规贷后服务 [3] - 科技创新实现流程数字化、监督自动化、决策科学化 [3] 公司背景 - 中国领先的科技服务集团 连接消费者与金融机构 [2] - 2011年6月由严定贵创立 总部位于上海 [2] - 2019年5月10日在纳斯达克上市 股票代码JFIN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