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
icon
搜索文档
两部门印发行动方案,攻关人工智能等十大产业计量瓶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8:01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冉黎黎 北京报道 市场监管总局在政策解读中表示,当前,我国产业领域仍存在大量"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突出问 题。企业受限于技术研发和资源能力不足等原因,难以独立开展相关计量测试能力的建设并解决相关问 题。各级计量技术机构、科研院所虽然具备一定的计量基础,但对实际产业需求了解掌握不够,无法更 加精准、有效地开展攻关和技术服务。产业计量需求与计量供给不充分、不全面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急 需从国家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和规划布局。为此,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制定了《行动方 案》,旨在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计量瓶颈,打通能力建设、计量研发、应用验证与产业落地的全链条, 不断提升产业计量供给能力。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防建设、民生保障的重要支 撑,作为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新质生产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 障。 在组织实施上,《行动方案》显示,存在征集项目需求、建立项目库、遴选重点项目、推动项目实施、 强化项目管理、推动成果转化应用等环节。市场监管总局在政策解读中表示,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工 业和信息化部即将正式发布2025 ...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报名启动:汇聚中国力量!
FOFWEEKLY· 2025-07-09 17:58
全球与中国资本市场动态 - 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分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中国成为推动全球资本流动与产业升级的关键变量 [1] - 母基金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和"放大器",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引导长期资本配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 2025年是中国企业和中国资产崛起的一年,中国资本市场迎来新一轮制度创新与资本效率深度变革 [1] - 中国证监会发布"1+6"政策,通过设立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等举措,提升科创板对硬科技企业的包容性 [1] - 国资LP投资决策效率历史性提速,多地政府引导基金优化返投机制、简化审批流程、引入数字化风控 [1] - 中国在六代机、造船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及人工智能等领域正追近甚至反超美国 [1]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 - 论坛将于2025年9月4-6日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召开,主题为激活"长期资本+产业资本+创新资本"的乘数效应 [3][4] - 主办方为FOFWEEKLY,会议框架包括主会场·母基金年度论坛和分会场·新经济投资论坛 [4][9] - 论坛集合国内千余家国家级母基金、地方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金融机构、产业CVC等LP和GP机构 [11] - 活动包括LPXGP对接交流会、企业参访+产业生态圈闭门会,聚焦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 [12][13] - 论坛将发布《LP全景报告2025》和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榜单 [14][15] 中国一级市场现状与福建表现 - 2024年全国基金备案规模同比下降19.6%,延续2022年以来的收缩趋势 [16] - 福建2024年基金备案规模逆势增长32%至1488.95亿元,厦门贡献主要增量,增速达60% [16][18] - 福建现象驱动因素:政府引导基金主导(目标规模1300亿元)、产业资本深度参与(认缴金额增长300%)、区域集中度提升 [18] - 厦门创新推出全国首支上市公司CVC母基金——自贸领航上市公司CVC母基金,目标规模100亿元 [19] - 2024年福建投资金额微增6.5%至248.86亿元,单笔投资金额从9651万元增至1.42亿元,资本向中后期优质项目集中 [21] - 福建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早期投资占比提升至70% [21] 往届峰会回顾 - 2024母基金年度论坛于6月27-28日在厦门集美海景皇冠假日酒店举办 [24] - 2023母基金年度论坛于7月7-8日在厦门特房波特曼七星湾酒店举办 [27] - 2022中国母基金峰会于9月7-8日在厦门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 [30] - 2020中国母基金峰会于9月10-11日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33] - 2019中国母基金峰会于9月25-26日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举办 [36] - 2018中国母基金峰会于9月28日在北京举办 [37] 其他行业动态 - FOFWEEKLY启动「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 [39] - 发布《2025中国CVC影响力报告》和《LP全景报告2024》 [39]
*ST观典收监管“组合拳”:涉关联交易与担保违规披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6:56
信息披露违规 - 公司未按规定披露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导致的关联交易事项,2022年8月至12月发生额为13,900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5.05%,2023年发生额为14,484.11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4.50%,直到2024年12月6日才收回被占用资金 [2] - 公司未按规定披露对外担保事项,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累计担保金额为17,300万元,未履行相关审议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其中2022年6月至12月违规担保金额为8,500万元(占净资产9.20%),2023年违规担保金额为8,800万元(占净资产8.81%) [2] - 公司在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年度报告中未披露报告期内的担保事项分别为12笔、16笔、13笔、16笔,担保金额分别为25,992万元(占净资产23.36%)、32,292万元(占净资产32.32%)、17,500万元(占净资产16.49%)、20,500万元(占净资产20.38%) [2] 监管处罚 - 公司收到北京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2025〕5号)和《关于对观典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明采取责令改正并对李振冰、刘亚恩、王彦、程宇、李旭明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2025]127号) [1] - 此次处罚直指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多项违规行为,凸显了公司在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 [1][3] 市场影响 - 此次事件给市场敲响了警钟,上市公司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 [3] - 初步判断在2022年5月25日至2024年4月29日之间买入并在2024年4月30日卖出或仍持有公司股票的受损投资者可以提出索赔 [3]
惠誉常青(Sustainable Fitch):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的增长放大了信息通信技术行业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快讯· 2025-07-09 16:48
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 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的增长正在放大信息通信技术行业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1]
两部门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
快讯· 2025-07-09 15:01
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方案旨在通过计量技术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发展,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融合,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1][2] - 实施周期为2025-2030年,重点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计量问题,强化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1][8] 重点领域方向 新一代信息技术 - 聚焦未来先进信息化芯片研发、高精度时间频率服务、新型显示产品测评等方向,开展计量关键技术攻关 [2] - 加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计量评价平台建设,研制国内先进的信息领域计量基标准 [2] 人工智能 - 开展人工智能算法计量测试关键技术研究及体系建立,建设跨领域人工智能计量测试平台 [1][2] - 提升算法性能评估、模型安全性测试、智能装备评价能力,推动建立风险等级测试评估体系 [1][2] 航空航天 - 开展航天器在轨运行、卫星遥感、商用飞机智能制造等共性计量技术研究,攻克低空航空器智能感知、定位导航测量技术 [3] - 研制空间用量子自然基准样机,解决空间站真空泄漏测量难题 [3] 新能源 - 覆盖太阳能、风能、核能等七类能源,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全运行、光伏组件寿命评估等关键技术研究 [4] - 建设新能源智能安全评价与计量测试平台,实现多元协同发展 [4] 新材料 - 针对先进钢铁、高温合金、稀土功能材料等九类材料,开展专用计量测试装备研制 [5] - 建设公共计量服务平台,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提高材料稳定性和服役寿命 [5] 高端装备 - 聚焦智能交通装备、工业母机、原子级制造等领域,攻克环境感知、协同控制等核心技术 [6] - 建立交通装备智能传感器计量测试平台,补齐国产化技术短板 [6] 生物医药 - 开展药品、疫苗、基因测序、医疗机器人等计量检测技术研究,推动多学科融合应用 [7] - 加速新药开发、疾病治疗等领域技术转化与临床应用 [7] 量子科技 - 开展量子传感、量子调控技术研究,攻克计量基准量子化、标准小型化等关键技术 [8] - 提升极端条件下精密测量能力,选取典型领域示范应用 [8] 集成电路 - 突破晶圆级缺陷颗粒计量测试、12英寸晶圆级标准物质研制瓶颈 [9] - 研究关键工艺参数在线计量方法,形成服务集成电路的计量体系 [9] 仪器仪表 - 开展毫米波、太赫兹仪器等高端计量技术研究,解决核心算法、关键零部件测试需求 [10] - 推进仪器仪表国产化替代,提升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 [10] 组织实施机制 - 每年从项目库中遴选10个左右重点项目,明确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 [8] - 建立季度督导和年度评价制度,对成效显著项目倾斜资源分配 [9] - 通过成果展示会、典型案例发布推动成果转化应用 [9]
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
快讯· 2025-07-09 14:51
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 - 市场监管总局和工信部联合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旨在提升信息技术领域的计量测试能力和水平 [1] - 方案重点面向新一代显示、通信、芯片等信息领域,聚焦未来先进信息化芯片研发、高精度时间频率服务、新型显示产品测评等方向的计量测试需求 [1] - 将开展计量关键技术攻关,包括新型显示产品关键性能测试等关键技术研究 [1] - 计划研制一批国内先进的信息领域计量基标准,并形成典型领域应用示范 [1] - 加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计量评价平台建设,以提升信息技术领域计量测试能力和水平 [1]
沪深京三市成交额超1.2万亿元,较上日此时放量409亿元
快讯· 2025-07-09 14:02
据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沪深京三市成交额超1.2万亿元,较上日此时放量409亿元,预计全天 成交金额约1.5万亿元。截至目前,沪市成交额4664亿元,深市成交额7166亿元,北证50成交额169亿 元。 ...
大湾区辐射力升级:超级路网贯通临省“共赢走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1:10
城际交通网络建设 - 遂川至大余高速公路正式通车,总投资244.5亿元,全长127公里,将赣州至粤港澳大湾区车程压缩至4小时[1] - 粤赣两省已建成7条跨省高速通道,平均每50公里一条高速,密度全国领先[1][4] - 潮南高速与寻全高速西延段即将开工,将实现两省界县域高速100%全覆盖[1][5] 粤赣高速网络密度 - 江西与广东高速网络密度居全国首位,平均50公里一条高速公路,部分县域拥有两条高速[4] - 规划的8条跨省高速通道已建成7条,形成"七通一建"路网格局,覆盖双方交界6个县市中的5个[5] - 赣深高铁通车后,赣州至深圳行程从7小时缩短至2小时,赣南地区融入大湾区"2小时经济圈"[6] 产业协作与要素流动 - "湾区研发+江西制造"模式活力迸发,格力、比亚迪等千亿级产业项目沿高速走廊西进布局[1] - 江西企业赵一鸣零食在东莞设立研发中心,并将部分核心部门迁至广州[1][12] - 2024年江西实际利用广东企业资金3345.16亿元,占比30.52%,位列各地区之首[11]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 赣州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13亿人次,其中七成省外游客来自广东[7] - 赣州已建成126家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年供货额超700亿元,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11] - 江西电子信息产业2024年产值逼近1.2万亿元,产业规模全国第四,中部省份首位[12] 跨区域产业协作模式 - 广东企业探索"研发/市场在湾区、生产在外省"发展新范式,推动产业互补优势[13] - 广西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研发+广西制造+东盟市场"产业协作体系[13] - 湖南发挥"低成本+高配套"优势,三一重工在深圳设立全球供应链中心[13]
美国对朝鲜IT人员实施制裁
制裁名单· 2025-07-09 10:40
朝鲜IT工人计划与制裁行动 朝鲜IT工人计划的运作与危害 - 朝鲜派遣高技能IT人员以虚假身份在中国和俄罗斯等全球科技、虚拟货币行业求职 为核武器及弹道导弹计划提供资金支持 [2] - 这些工人伪造身份、盗用个人信息 通过自由职业平台承接商业、金融、虚拟货币等领域项目 [2] - 部分人员在公司网络中植入恶意软件 进一步实施网络攻击 [2] 关键制裁对象 宋康赫(Song Kang-hyok) - 与朝鲜侦察总局黑客组织Andariel关联 主导IT工人欺诈计划 [2] - 利用美国公民信息伪造朝鲜工人身份 使其伪装成美国远程工作者并将收入汇回朝鲜 [2] - OFAC依据第13694号及第14306号行政令对其制裁 认定其行为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及经济稳定 [2] 俄罗斯IT工人网络 - 俄罗斯公民Gayk Asatryan及其公司(Asatryan LLC、Fortuna LLC)与朝鲜企业松光贸易总公司、三一贸易签订合同 计划派遣80名朝鲜IT工人至俄罗斯工作 [2] - OFAC根据第13722号行政令认定其行为违反朝鲜劳工出口禁令 相关实体资产被冻结 [2] 制裁依据与措施 法律基础 - OFAC援引第13694、13722、13810号等行政令 针对"通过网络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及"支持朝鲜政权"行为实施制裁 [3] 措施 - 冻结被制裁者在美国的资产 禁止美国实体与其交易 [3] - 限制被制裁者使用美元金融体系 [3]
护航新型工业化网络安全行动启动
中国化工报· 2025-07-09 10:13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2025年护航新型工业化网络安全专项行动方案》 - 核心目标是提升新型工业化网络安全保障能力,聚焦重点企业、重要系统、关键产品防护能力升级 [1] - 提出3方面共8项重点任务,包括建立工业领域网络安全防护重点企业清单、深化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评估、组织全国范围政策标准宣贯 [1] - 2025年工作目标包括:面向不少于800家工业企业开展网络安全贯标达标试点,更新不少于100个车联网服务平台的定级备案 [1] - 重点企业清单将围绕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等重点行业梳理 [1] - 要求地方主管部门将新型工业化网络安全纳入属地重点任务,加大政府采购服务、企业奖励补贴等支持力度 [2] 工业领域网络安全防护重点企业清单 - 清单将结合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实际 [1] - 重点梳理关系国计民生和对重点产业链发展影响大的重点工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和标识解析企业 [1] - 推动各地方宣贯工作覆盖属地不少于20%的规上工业企业 [1]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 - 将深化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评估 [1] - 探索开展工业控制产品安全检测认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