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等

搜索文档
广东产业整合驶入“快车道” 政策利好推动并购重组提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20:2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翁榕涛 广州报道 5月26日,为贯彻落实中国证监会最新修订发布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重 组办法》)等要求,广东省委金融办联合广东证监局等相关部门召开并购重组座谈会,广东辖区上市公 司董事长、实控人、高管近500人参会。 广东是并购重组的发展高地。广东证监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年内广东省并购重组完成24 家,共137.5亿元;2024年全年,广东省上市公司完成并购重组80家次,累计金额566.5亿元,家数和金 额均位居全国第一。 10天前发布的《重组办法》开创了并购重组领域多个"首次",加速了并购重组的落地。如首次建立简易 审核程序、首次调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监管要求、首次建立分期支付机制、首次引入私募基金"反向 挂钩"安排等。 广东省委金融办负责人表示,此次《重组办法》修订实施,标志着"并购六条"各项措施全面落地,为进 一步发挥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释放市场活力提供了制度保障。接下来,省委金融办将与各方加强协 调、共同努力,抓好《重组办法》落地实施,持续为广东上市公司提供"一揽子"综合服务,推动更多并 购重组案例落地,为广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 ...
中金:上次“股债汇三杀”发生了什么?
中金点睛· 2025-05-12 07:45
特朗普"对等关税"引发的市场反应 - 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美国股、债、汇市场在4月中下旬呈现罕见的"三杀"局面,标普500最高回撤10%,10年美债利率快速抬升50bp逼近4.5%,美元指数一度回落至98 [1] - 市场担忧"对等关税"可能破坏美国"例外论"的三大支柱(大财政、科技优势与资金再平衡),并动摇全球投资者对美元资产作为长期安全资产的信心 [1] - 近期市场有所企稳,美股甚至完全修复此前跌幅,但担忧情绪依然存在 [1] 历史上"股债汇三杀"的共性分析 - 回顾1970年以来10次典型的"股债汇三杀"阶段,共同点在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处于滞胀或类滞胀担忧中,货币政策维持紧缩以应对通胀压力 [2] - 高利率对股债形成共同压制,而美元走弱则是因为高利率和滞胀环境影响了美国增长相对优势和吸引力,极端情形下甚至动摇了美元信用体系 [2] - 触发因素可归纳为经济滞胀、货币紧缩与美国相对吸引力减弱(甚至美元体系信用削弱)中的一个或多个 [2] 经济滞胀或类滞胀担忧引发的"三杀" - 1973年1~7月(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期)、1974年3~5月(第一次石油危机后)、1977年9月~1978年3月等阶段均处于增长下行且通胀高企的阶段 [2] - 高通胀驱动因素包括供给侧冲击和政策应对不及时导致的通胀预期抬升,最终都导致美联储紧缩政策 [2] - 标普500在这些阶段普遍回撤10%以上,美债长端利率平均抬升60bp以上 [2] 供给侧冲击导致的高通胀 - 1973年1~7月:全球多地遭遇干旱导致粮食危机,美国CPI食品分项同比由4.6%升至14%,布伦特原油价格半年内上涨30% [4] - 1974年3~5月:第一次石油危机后,中东石油禁运使布伦特原油价格3个月内抬升200%以上,CPI能源分项同比由6.5%升至33% [4] - 1990年8月:第一次海湾战争后,原油出口受限造成国际油价大幅攀升 [4] 美联储政策失误推高通胀预期 - 1974年3~5月:美联储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错失抗击通胀最佳窗口期,CPI同比在1974年4月突破10% [9] - 1977年9月~1978年3月: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通胀压力再度抬升,CPI同比增速由4.9%回升至6%以上 [9] - 1981年8月~9月底:沃尔克抗击高通胀初期力度不足,政策反复导致通胀预期居高不下 [9] 美联储转鹰引发的"三杀" - 1987年8月~10月("黑色星期一"发生前):美联储将贴现率从5.5%升至6%,10年美债利率抬升165bp,美股回调10%左右 [19] - 1999年7~10月(互联网泡沫形成后期):美联储加息25bp,市场对高利率担忧导致估值收缩 [21] - 2013年5~6月(Taper恐慌):伯南克表示将减少资产购买引发市场恐慌 [26] - 2022年12月(美联储鹰派降息):鲍威尔维持鹰派立场,将加息重点上调50bp [26] 此次"对等关税"引发的市场反应分析 - 短期抛售导致的资产价格波动已基本缓解,VIX和MOVE指数分别由52和140的高点回落至25和106 [38] - 中期类滞胀风险仍存,关税或推高美国通胀1.6~1.8ppt,拖累美国增长0.9ppt [40] - 长期看,关税或损害投资者对美元安全资产的信心,但美元信用体系动摇不会一蹴而就 [49] 后续市场配置方向 - 美债:在美联储难以很快降息情况下下行空间受限,合理水平4.2~4.5%,供给高峰过后或有技术做多机会 [57] - 美元:短期承压但幅度有限,支撑位在98左右,三四季度或逐步修复 [65] - 美股:估值已修复至25倍左右,后续空间取决于关税谈判和减税进展 [67]
结构性流入助力资本市场稳定活跃,A500ETF基金(512050)连续3天净流入
新浪财经· 2025-05-09 11:40
中证A500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9日11:09,中证A500指数下跌0.45%,成分股涨跌互现,润和软件领涨6.24%,迈为股份领跌5.78% [3] - A500ETF基金下跌0.43%,报价0.93元,盘中换手率8.67%,成交额14.54亿元 [3] - 近1年A500ETF基金日均成交37.39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A500ETF基金规模与资金流动 - 近2周A500ETF基金规模增长6.27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32 [3] - 近2周份额增长2.76亿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32 [3] - 近3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3.11亿元,日均净流入1.04亿元,最高单日净流入2.08亿元 [3] 市场流动性分析 - 4月以来中央汇金等维稳资金买入带动ETF份额回升,产业资本净增持,市场流动性结构性改善 [4] - 政策端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央行结构性工具支持资本市场流动性,A股流动性韧性增强 [4] - 业绩期结束后融资流出或终止,新题材涌现可能带动融资流入 [4] 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0.8%,包括贵州茅台(4.28%)、宁德时代(2.96%)、中国平安(2.46%)等 [5] - 贵州茅台涨0.43%,宁德时代涨0.81%,招商银行涨1.66%,兴业银行涨2.46%,东方财富跌1.70% [7] A500ETF基金相关产品 - A500ETF基金场外联接包括华夏中证A500ETF联接A(022430)、联接C(022431)、联接Y(022979) [7] - 相关指数基金包括华夏中证A500指数增强A(023619)、增强C(023620) [7]
260只北交所股票今日上涨,2只涨停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21:10
北交所市场表现 - 5月6日北交所个股合计成交量13.21亿股,成交额284.6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4.81亿元 [1] - 收盘上涨个股260只,占可交易个股的98.11%,其中慧为智能、九菱科技等涨停,卓兆点胶、惠同新材、众诚科技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9.85%、19.28%、18.24% [1] - 收盘下跌个股5只,*ST广道、*ST云创、诺思兰德跌幅居前,分别下跌23.60%、9.23%、2.79% [1] 个股成交情况 - 全天成交额超亿元股票91只,并行科技、开发科技、艾融软件成交额居前,分别为9.20亿元、5.30亿元、4.57亿元 [1] - 换手率超10%个股62只,其中14股换手率超20%,换手率5%-10%个股101只,1%-5%个股98只 [1] - *ST广道、春光智能、倍益康换手率居前,分别为34.66%、33.92%、32.53% [1] 个股价格表现 - 并行科技收盘价180.00元,涨幅1.72%,换手率15.83%,成交额9.20亿元 [1] - 开发科技收盘价110.05元,涨幅1.90%,换手率15.31%,成交额5.30亿元 [1] - 艾融软件收盘价60.45元,涨幅4.95%,换手率6.49%,成交额4.57亿元 [1] - 倍益康收盘价33.26元,涨幅13.94%,换手率32.53%,成交额3.98亿元 [1] - 九菱科技收盘价43.65元,涨幅29.99%,换手率25.03%,成交额3.67亿元 [1]
整体营收净利增速转负为正但产能持续收缩,创业板和中小指数改善明显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6 11:16
A股盈利营收情况 - A股(非金融和“三桶油”)扣非净利润增速25Q1达6.4%,营收增速回正至0.6%,但亏损股比例仍处高位,24Q4达32.0%,25Q1为29.2%[4][11][15] - 2024年A股(非金融和“三桶油”)海外收入占比升至15.6%,25Q1出口链公司业绩占优但趋势放缓,内需类公司边际改善[4][17] - A股(非金融和三桶油)毛利率和ROE承压,25Q1毛利率TTM与24Q4持平,ROE小幅修复至6.4%,处2010年来2%分位[4][35] 不同板块表现 - 25Q1主板和创业板利润、营收增速回升,创业板力度更明显,科创板增速和ROE回落,中小宽基指数因低基数改善明显[4][44] - 主板和创业板25Q1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提升20.3和28.8个百分点至7.7%和17.4%,营收增速分别提升1.1%和5.3个百分点至0.1%和7.9%[44][45] 供给端情况 - 25Q1规模以上工企产成品库存边际回补,A股整体库存仍在去化,存货同比增速降至-4.2%,库销比降至24.9%[59] - 资本开支、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增速下行,企业人员扩张速度降至历史低位,25Q1资本开支增速为-5.3%,员工人数增速降至1.1%左右[62][64] - 企业支出意愿走弱,25Q1三项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0.4%,较24Q3回落0.2个百分点,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力度加大[67][71] 现金流情况 - A股25Q1现金流流出压力缓和,经营性净现金流TTM同比增速回正至8.7%,合同负债和预收账款累计同比降幅收窄至-6.5%[78] - A股25Q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存量增速降幅收窄,收现比回升至100.8%,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央国企和民企差距缩小[86] 风险提示 - 全球经贸格局不明,世界经济增长可能不及预期,政治周期和地缘风险影响出海企业经营,财报数据有滞后性[4][93]
华夏银行成功举办服务首都国企高质量发展大会
新京报· 2025-04-28 17:21
文章核心观点 华夏银行召开服务首都国企高质量发展大会,与16家首都国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深化银企合作、创新金融服务助力首都国企发展,未来将围绕“五个聚力”构建协同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首都发展贡献力量 [1][8][12] 会议概况 - 4月28日“华夏银行服务首都国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北京市国资委领导、16家首都国企主要负责人及媒体代表参会,华夏银行与16家首都国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会议目的 - 华夏银行作为北京市管金融企业,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推动与首都国企合作向纵深发展,打造“政银企投”合作新模式 [3] 重点产品与服务 - 数智融合,产融共赢:推出“数翼通”等特色产品,首创“脱核”模式,沿产业链“上下游”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5] - 京港联动,跨境服务:利用“境内+境外”市场优势,发挥香港分行作用,在境外债承销等领域深化对首都国企金融服务 [5] - 贴心管家,至臻陪伴:赠予“首都国企金融服务卡”,配备专业团队,开通绿色通道,7*24小时响应企业需求 [6] 领导期望与表态 - 北京市国资委党委委员朱保成希望银企双方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打造产融标杆项目,在服务首都发展中发挥作用 [10] - 华夏银行党委书记杨书剑表示服务首都国企是政治责任和战略机遇,将围绕“五个聚力”提供全周期服务,构建协同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12] 未来展望 - 华夏银行将以大会为契机,为首都国企注入金融动能,实现互利共赢,为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贡献力量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