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固生堂(02273):客单价企稳,业绩有望回到加速通道
招银国际· 2025-09-01 11: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48.28港元 潜在升幅48.6% [3][7] 核心观点 - 1H25收入同比增长9.5%至14.9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41.6%至1.5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5.2%至1.7亿元 [1] - 客单价环比企稳 1H25客单价544元人民币 vs 2H24客单价547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5.0%但环比稳定 [1][7] - 管理层下调2025年业绩指引 预计收入同比增长10%-15%(原指引25%) 净利润同比增长30%以上 2026年收入增速将重回20%以上 [1][7]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占全年预测39.1%(历史区间42%-45%) 经调整净利润占全年预测35.4%(历史区间30%-35%) [1] - 2025E/2026E/2027E收入预测为34.45亿元/43.71亿元/54.61亿元 增速14.0%/26.9%/24.9% [2][7] - 2025E/2026E/2027E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为4.60亿元/5.94亿元/7.50亿元 增速15.0%/29.1%/26.2% [2][7]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预计2025E/2026E/2027E毛利率31.75%/32.15%/32.45% 运营利润率14.95%/15.50%/15.85% [8] 业务运营 - 线下收入同比增长11.1% 老店收入同比增长8.2% 门诊人次同比增长15.3% [1] - 1H25新增7家门店(4家自建) 总门店数达83家 另有3家并购标的将于下半年完成交割 预计2025年新增约15家门店 [7] - 医生网络扩张显著 1H25医生总数增加1,501人 线下医生增加648人(同比增23.5%) 自有医生达847人(同比增23.8%) [7] 技术创新 - 推出10大"国医AI分身" AI产品已实现创收 预计年内带来千万级别收入 [7] - AI技术有望长期提升诊疗效率 带来成本节省和利润率提升 [7] 股东回报 - 1H25回购金额达8,469万港元(相当于净利润50%) 已注销730万股(占总股本3.0%) [7] - 宣布派发7,577万元中期分红(相当于净利润50%) 预计持续通过分红和回购回报股东 [7] 估值分析 - DCF估值采用WACC 10.2%和永续增长率3.0% 得出每股价值48.28港元 [10] - 当前估值低于市场预期 2025E/2026E经调整每股收益1.95元/2.51元 vs 市场平均1.78元/2.22元 [2][9]
港股异动 | 华检医疗(01931)再涨超13% 拟斥超31亿港元收购国富量子20.31股份 持续推动RWA生态落地
智通财经· 2025-09-01 11:29
股价表现与交易动态 - 华检医疗股价单日上涨13.31%至10.98港元 成交额达4565.34万港元 [1] 战略收购计划 - 全资子公司FinalTouch Ltd拟以31.42亿港元对价收购国富量子20.31%股份 支付方式为发行代价股份 [1] - 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成目标公司主要股东 旨在强化资本协同效应并推动RWA生态落地 [1] 近期战略举措 - 7月下旬推出全球首创"NewCo+RWA"交易所战略 并宣布发行IVDD稳定币 [2] - 美国子公司启动稳定币牌照申请程序 联合华大共赢设立全球首只创新药知识产权代币化基金 [2] - 8月8日启动全球增强版以太坊金库战略 与HashKey交易所达成合作并完成1.49亿港元ETH合规购入 [2] 资金部署计划 - 近期寻求股东批准30亿港元ETH购买授权 为医疗创新药RWA交易平台提供价值锚定机制 [2]
华检医疗再涨超13% 拟斥超31亿港元收购国富量子20.31股份 持续推动RWA生态落地
智通财经· 2025-09-01 11:2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华检医疗股价单日上涨13.31%至10.98港元 成交额4565.34万港元 [1] 战略收购举措 - 全资子公司FinalTouch Ltd拟以31.42亿港元对价收购国富量子20.31%股份 支付方式为发行代价股份 [1] - 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成目标公司主要股东 旨在强化资本协同效应与RWA生态落地 [1] - 通过收购构建创新合作网络 增强传统金融信任背书并拓宽机构合作基础 [1] 近期战略布局 - 7月下旬以来推出全球首创"NewCo+RWA"交易所战略 并宣布发行IVDD稳定币 [2] - 美国子公司启动稳定币牌照申请程序 [2] - 联合华大基因旗下华大共赢设立全球首只创新药知识产权代币化基金 [2] 数字资产战略实施 - 8月8日启动全球增强版以太坊金库战略 与HashKey交易所达成战略合作 [2] - 已完成首批1.49亿港元ETH合规购入 [2] - 近期寻求股东批准30亿港元ETH购买授权 为医疗创新药RWA平台提供价值锚定 [2]
济民健康录得4天3板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1:22
股价表现 - 济民健康在4个交易日内录得3个涨停 累计涨幅达38.77% 累计换手率为83.75% [2] - 最新交易日成交量7899.94万股 成交金额9.68亿元 换手率15.04% A股总市值66.53亿元 [2] - 近期股价波动剧烈 8月28日及27日连续两日接近涨停 8月26日及22日则出现大幅下跌 [2] 资金流向 - 龙虎榜数据显示因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上榜 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6368.89万元 [2] - 主力资金近期呈现大额进出 8月28日净流入1.26亿元 8月22日净流出2.02亿元 [2] - 融资余额最新为2.10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335.79万元 环比下降13.71% [2] 财务数据 -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6亿元 同比下降21.30% [2] - 上半年净利润亏损0.53亿元 同比下降307.10% [2] - 近4日融资余额累计减少6462.93万元 环比下降23.54% [2]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901
交银国际· 2025-09-01 10:13
交银国际研究 每日晨报 2025 年 9 月 1 日 今日焦点 每月金股 九月研选-宏观环境趋稳+流动性宽松,港股有望 延续向好态势 交银国际研究团队 宏观不确定性持续消退,全球风险偏好明显回升。8 月以来海外宏观环境的 不确定性延续降温态势,美国与主要经济体就贸易框架达成初步共识,同时 宣布将对华关税措施延迟 90 天实施并继续推进双边谈判。与此同时,欧洲 地缘冲突相关谈判有所转机,整体局势边际缓解。 "反内卷"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流动性波动对交投活跃度形成扰动。"反内卷" 政策持续推进,相关预期继续推动传统周期行业及部分新兴产业龙头企业的 估值修复进程。 海内外流动性宽松周期下,港股有望延续向好势头。当前我国流动性延续宽 松,A 股市场情绪活跃,亦有望提振港股交易氛围。南向资金对港股科技等 板块的配置需求保持旺盛,资金净流入态势有望延续。海外方面,美联储主 席鲍威尔杰克逊霍尔释放 9 月降息大门敞开的信号,港股有望受益于外资流 入的增加。 九月研选 | 全球主要指数 | | | | | --- | --- | --- | --- | | | 收盘价 | 升跌% | 年初至今 升跌% | | 恒指 | 25, ...
中金:维持华润医疗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1 09:53
业绩表现 - 1H25收入45.25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9.1% [2] - 1H25归母净利润3.40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21.8% 每股收益0.27元 [2] - 下调2025年净利润预测16.8%至4.71亿元 2026年下调15.6%至4.99亿元 [1] 业务结构 - 医院业务收入占比94.1% 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 [3] - IOT业务收入2.66亿元 同比下降29.3% [3] - 管理运营103家医疗机构 含13家三级医院和22家二级医院 [3] 医院运营指标 - 自有医院运营床位18,286张 床位使用率80.57% 较1H24提升0.64个百分点 [3] - 门急诊量510万人次 同比增长1.0% 住院量27万人次 同比下降3.9% [4] - 门急诊次均收入下降5.8% 住院次均收入下降5.8% [4] 财务结构 - 医院业务毛利率15.7% 毛利6.70亿元同比下降27.4% [4] - 行政及其他营运费用率10.4% 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5] - 财务费用率0.6% 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5] 估值与评级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目标价5.0港币 [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市盈率9.2倍 2026年8.6倍 [1] - 目标价对应2025年市盈率12.6倍 2026年11.7倍 上行空间37.0% [1]
中金:维持华润医疗(01515)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09:49
核心观点 - 中金下调华润医疗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16.8%/15.6%至4.71亿元/4.99亿元 主要因医保结算调整影响[1]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及5.0港币目标价 对应37.0%上行空间[1] - 1H25净利润同比-21.8%至3.40亿元 低于预期[2]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45.25亿元 同比-9.1%[2] - 1H25每股收益0.27元[2] - 医院业务毛利率15.7% 毛利同比-27.4%至6.70亿元[4] - 行政及其他营运费用率10.4% 同比+0.9ppt[5] - 财务费用率0.6% 同比-0.2ppt[5] 业务结构 - 医院业务收入占比94.1% 同比+1.7ppt[3] - IOT业务收入同比-29.3%至2.66亿元[3] - IOT分部利润同比+96.9%至2.92亿元 剔除赔偿款项后同比-42.1%至0.86亿元[3] - 管理运营103家医疗机构 含13家三级医院和22家二级医院[3] 运营指标 - 自有医院床位18,286张 使用率80.57%(1H24:79.93%)[3] - 门急诊量510万人次 同比+1.0%[4] - 住院量27万人次 同比-3.9%[4] - 门急诊次均收入下降5.8%[4] - 住院次均收入下降5.8%[4] 战略措施 - 加强医保精细化管理并推进重点医院学科建设[1] - 通过提质增效降低次均收入下降对利润的影响[4] - 调整债务结构降低有息负债规模及融资成本[5] - 筑牢综合医疗基本盘并培育特色专科[4]
清退“沉睡”就诊卡传递民生温度
北京青年报· 2025-09-01 08:54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一举措有助于推动医疗资源的公平配置,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微观体 现。患者无需再为预存资金而担忧,选择医院的自主权也随之扩大,基层医疗机构有望吸引更多优质医 疗资源下沉。同时,资金沉淀的减少将倒逼医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提升诊疗质量 上,而非资金管理。近年来,国家卫健委等部门持续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聚焦群众看病就医 的痛点堵点。清退"沉睡"就诊卡,正是对疏通民众就医堵点的生动实践,体现了政策落实的穿透力和执 行力。 各地因地制宜的创新举措同样值得称赞。合肥推出了"线上+线下"双轨制退款通道,阜阳则通过多 渠道公示确保信息触达每一位患者。这些做法既保证了资金的安全,又兼顾了不同群体的需求。更重要 的是,清退过程全程透明公开,消除了群众对资金流向的疑虑,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这种"把小事办 实、把实事办好"的作风,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延续。 从"一卡通"到"零门槛",从"预存制"到"即付即用",就诊方式的变迁见证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 步。清退"沉睡"就诊卡这一行为启示我们,公共服务的优化永无止境,关键在于能否敏锐捕捉群众的需 求;制度创新既需要勇气魄力,更需 ...
中央汇金,大举增持
证券时报· 2025-09-01 08:36
随着公募基金2025年半年报披露完毕,中央汇金持仓的ETF明细全部出炉。 Wind统计显示,截至6月末,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子公司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等"国家队"合计持有股票ETF市值1.28万亿元,较去年底增加近23%。 重要消息 2.随着公募基金2025年半年报披露完毕,中央汇金持仓的ETF明细全部出炉。Wind统计显示,截至6月 末,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子公司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家队"合计持有股票 ETF市值1.28万亿元,较去年底增加近23%。 3.中上协消息,2025年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第二季 度营收18.11万亿元,同比增长0.43%,环比增长7.15%。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00万亿元,同比增长 2.54%,增速较上年全年提升4.76个百分点。 4.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将正式实施。新国标规定:为提升续航里程,锂电池电动自行车的最大重量是55 公斤,铅酸蓄电池车型的重量从55公斤提高到63公斤。 5."微信珊瑚安全"公众号发文称,近期,平台发现有少量账号违规提供荐股服务,以"专家授课""股市 小作文"等方式编造 ...
住院超15天医保不报销,医保要控费,医院要生存,谁的错?
搜狐财经· 2025-09-01 08:22
医疗保障的"紧箍咒":15天住院限制下的多方博弈与困局破解 近年,"住院超过15天医保不再报销"的争议如滚滚波涛,席卷了医疗保障的方方面面。患者们因频繁转院、治疗被迫中断而叫苦不迭,医院则在医保控费的 巨大压力下步履维艰,运营困难重重。这场医保、医院、患者三方交织的矛盾,深刻地折射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在高速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那些难以回 避、且日益凸显的深层次问题。 医保基金的"取之不尽"终究是假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社会医疗需求的不断攀升,医保基金的支出压力正以年复一年的态势持续增长。国 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触目惊心:2024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的总收入约3.2万亿元,但支出增速却依然高于收入增速。在部分地区,医保基金甚至出现了"穿 底"的风险,因此,严格的费用控制便成了不可逆转的必然选择。 需要强调的是,"住院15天限制"并非全国统一的铁律,然而,多地医保部门却通过总额预付、单病种付费、DRG/DIP(按病种或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等 一系列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控制。以一家三甲医院为例,如果其年度医保额度提前告罄,超出部分的费用很可能需要医院自行承担,这 无疑迫使医院不得不对那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