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私募调研记录】弘尚资产调研百诚医药
证券之星· 2025-07-07 08:09
公司调研信息 - 知名私募弘尚资产近期对百诚医药进行了电话调研 [1] - 公司采取创新药和仿制药研发双线发展战略,积极布局自主立项的创新药物研发 [1] - 创新药物研发项目覆盖肿瘤、自身免疫、神经精神及呼吸道疾病等关键医疗领域 [1] - 小分子创新药重点推进项目为BIOS-0635,针对KT6靶点,拟用于治疗实体瘤 [1] - 大分子创新药有四个进展较好的品种,包括一个抗CD24品种和三个双抗产品 [1] - 公司建立了多个成熟的类器官模型,应用于抗肿瘤药的药效评价、个性化精准医疗、药物毒性预测等 [1] - 0618靶点针对OS和神经病理性疼痛,市场潜力大,尤其是OS患者人数众多 [1] - 新药研发平台涵盖多个关键技术平台,团队规模超过200人,硕博比例超80% [1] 机构背景 - 弘尚资产由公募基金优秀团队与红杉资本联合创建,成立于2013年10月 [2] - 公司是红杉资本在中国唯一的权益证券资产管理平台 [2] - 凭借优秀业绩和稳健运作,屡获金阳光、金长江及金牛奖等行业大奖 [2] - 专注于绝对收益目标的权益类投资策略,以基本面研究驱动的权益类资产管理能力为核心竞争力 [2] - 投研团队包括大型基金公司高管、外资投研主管、金牛基金经理、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等资深投研人员 [2] - 非投研板块的业务带头人全部来自公募基金,具有深厚的管理经验和行业影响力 [2] - 公司是中国基金业协会会员,具备投顾资格 [2]
股市必读:药明康德(603259)7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163.67万元,占总成交额1.93%
搜狐财经· 2025-07-07 02:45
交易信息 - 截至2025年7月4日收盘,药明康德报收于70.82元,上涨0.14%,换手率0.93%,成交量23.14万手,成交额16.38亿元 [1] - 7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163.67万元,占总成交额1.93%,游资资金净流入4172.97万元,占总成交额2.55%,散户资金净流出1009.3万元,占总成交额0.62% [1][3] 股份回购 - 公司在2025年6月26日至7月3日期间进行了多次A股股份回购,总计回购1,751,307股,占购回授权决议通过当日已发行股份的0.07% [1][2][3] - 具体回购情况如下: - 6月26日回购302,500股,每股66.14元 - 6月27日回购303,367股,每股65.96元 - 6月30日回购294,040股,每股68.04元 - 7月1日回购283,500股,每股70.58元 - 7月2日回购284,500股,每股70.32元 - 7月3日回购283,400股,每股70.61元 [1] - 所有购回股份均拟注销,购回授权决议通过日期为2025年4月29日,回购活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 [2]
皓元医药总经理郑保富:抓住ADC赛道发展机遇 实现跨越式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7-07 00:14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创新药产业高速发展带动CDMO行业迎来"高光时刻" [1] - ADC技术成为癌症治疗领域明星项目 正在加速重塑全球抗癌治疗格局 [2] - ADC技术向PDC RDC等新兴领域拓展 催生新市场机会 [2]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瞄准ADC细分赛道构建核心竞争力 处于CDMO第一梯队 [1] - 通过"技术研发—产业化落地—全球化服务"全链条建立竞争壁垒 [5] - 布局PDC RDC ApDC SMDC等新兴领域 已为多家客户提供服务 [5] 技术研发进展 - 2024年承接ADC项目超110个 12个小分子产品完成FDA备案 [2]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DC细胞毒性药物和连接子技术 [3] - 研发投入2.27亿元 重点投向高活性载荷 偶联技术及下游工艺平台 [2] - 与AI制药企业合作 共建联合实验室解决新药研发技术瓶颈 [3] 商业化成果 - 2024年营业收入22.54亿元(同比+20.62%) 净利润2.02亿元(同比+58.17%) [2] - 服务我国首个获批ADC一类抗癌新药纬迪西妥单抗的全程开发 [3] - 优化依喜替康生产工艺 周期缩短33% 成本降低50% [3]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重庆5.6万平米ADC CDMO基地投产 通过欧盟质量审计 [4] - 上海及马鞍山建有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4] - 生命科学试剂业务覆盖全球1.3万家机构 CDMO业务服务近千家ADC客户 [5] - 2024年上半年服务多数中国ADC"出海"订单(占同期9笔海外交易的多数份额) [4]
南方医科大学发表最新Nature Cancer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7-05 12:00
肿瘤细胞外囊泡(TEV)研究 - 癌细胞通过TEV介导的细胞间和组织间通讯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 但有效且有选择性地抑制TEV仍具有挑战性 [2] - 南方医科大学团队开发了一种脂化纳米光敏剂 能够追踪并破坏TEV 实现同时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3][4] 脂化纳米光敏剂技术 - 研究团队采用邻近亲水性分子工程策略开发了棕榈酸表面展示纳米颗粒 这些纳米颗粒能被肿瘤细胞高效摄取并在细胞内分布 还与TEV生成相结合 实现对TEV的主动追踪 [6] - 利用其在肿瘤内的双重空间分布(肿瘤细胞内和TEV内) 构建了脂化纳米光敏剂用于肿瘤转移治疗 [6] - 在近红外光照射原发肿瘤部位时 肿瘤细胞内和TEV内均同步产生活性氧(ROS) 导致对原发肿瘤的光动力抑制 并通过抑制TEV阻断细胞间和组织间通讯 [6] 治疗效果 - 该技术有效抑制了雌性小鼠多种肿瘤模型中的肿瘤生长和转移 [6] - 研究报道了一种同时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治疗范例 [8]
普蕊斯: 关于向拟参股公司提供财务资助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5 00:34
财务资助事项概述 - 公司拟参与竞拍上海和立置业45%股权及外滩投资对其5,836.17万元债权 交易成功摘牌后需按持股比例向和立置业提供股东借款 资助金额不超过3,100万元人民币 期限3年 利率不低于3% [1][2] - 财务资助目的是解决公司办公场所紧张问题 提升对优秀人才吸引力 优化资产结构 款项将根据和立置业业务需求提供 [1][2] - 该事项已通过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 尚需提交2025年第二次股东大会审议 不构成关联交易 [2] 被资助对象基本情况 - 和立置业为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本2,000万元 主要资产为上海市黄浦区外马路1010-1016号房产 总建筑面积8,624.32平方米 将改建为地上6层地下1层办公楼 [3][4] - 截至2025年5月31日 和立置业总资产2.31亿元 负债1.99亿元 所有者权益3,198万元 2025年1-5月营业收入为0 净利润亏损27.15万元 [4] - 若竞拍成功 公司将持股45% 外滩投资持股55% 实际控制人仍为黄浦区国资委 资信良好 非失信被执行人 [4][5] 财务资助协议与风险控制 - 资助协议将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且竞拍成功后签署 授权董事长根据实际经营情况提供资金并签署协议 [5] - 和立置业房产位于中央科创区核心地段 由德国GMP设计 具有稀缺性 其他股东外滩投资将按持股比例提供同等条件资助 [5][6] - 财务资助总余额占公司最近一期净资产2.64% 无逾期未收回金额 [7] 董事会及监事会意见 - 董事会认为资助有助于和立置业长期发展 资信良好 风险可控 不影响主营业务 不损害股东利益 [6] - 监事会认可资助方案 认为其他股东同等条件参与可降低风险 支持日常经营周转需求 [7] - 保荐人确认审议程序合规 资助事项总体风险可控 无异议 [7]
百诚医药(301096) - 301096百诚医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03
2025-07-04 17:32
创新药研发情况 - 公司秉承创新药和仿制药研发双线发展思路,布局自主立项的创新药物研发,广泛布局于肿瘤、自身免疫、神经精神及呼吸道疾病等领域 [1] - 小分子创新药研发中心有两个案例获批,在研品种众多,BIOS - 0635 是重点推进项目,适应症为肿瘤药,开发 KAT6 靶点小分子创新药,拟用于治疗实体瘤 [1] - 全球抗肿瘤药物以靶向药物为主,占整体市场 60%以上,免疫治疗药物占比 23.4%,未来份额将增长;2023 年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达 3260 亿元,公司后续可能与医院合作开展精准化医疗和抗肿瘤药物用药 [2] - 大分子创新药项目四个品种进展较好,一个抗 CD24 品种处于 IND 前阶段,三个双抗产品,一个处于临床体验阶段,两个处于 PCC 阶段,均为癌症相关产品 [2] 类器官布局 - 2013 年类器官被评为年度十大技术,FDA 和中国药监局出台相关文件,已有新药通过类器官试验获临床批件 [3] - 公司有多个成熟类器官模型,分人肿瘤类器官、IPSC 来源的人的正常类器官、毒性预测类器官三大类 [3] - 类器官用于抗肿瘤药药效评价、个性化精准医疗、药物毒性预测等,公司将其应用在新药研发中,客户已将类器官评价服务内容加入要求 [3] - 公司建立类器官服务平台,分为肿瘤类器官平台和非肿瘤类器官平台,聚焦建立类器官库及相关芯片开发和系统构建 [4][5] 0618 市场潜力 - 0618 靶点是组胺受体 H3 受体拮抗剂,有两个适应症,一是针对 OSA 患者日间嗜睡,30 到 60 岁人群中全球约 9.36 亿人患轻度至中度 OSA,4.25 亿人患中度至重度 OSA,中国约 2.1 亿 OSA 患者,同靶点竞品 2023 年净销售额 5.82 亿美元,2024 年 7.1 亿美元 [6] - 二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处于 Ib 阶段临床试验,我国约九千万人口受困扰,市场需求大 [6] 新药研发平台及团队 - 新药业务范围涉及从苗头化合物发现到 NDA 申报等环节,平台围绕成熟靶点 fast follow on 产品和全新靶点 first in class 产品布局 [7] - 新药研发中心建立 DMPK 平台、肿瘤药效平台等多项关键技术平台 [7] - DMPK 平台着力开发药物分析方法,为 1.1 类小分子药物研发不同阶段提供 DMPK 研究服务 [7] - 肿瘤药效平台以抗肿瘤药物临床前药效评价为核心,团队由海归博士领衔,具备多种动物肿瘤模型 [7][8] - 公司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吸纳人才,新药研发团队逾 200 人,硕博比例超 80%,领军人物为海外归来的国千人才 [8]
研究揭示DNA编码环肽库中不同环化方法对筛选结果的影响
经济观察网· 2025-07-02 15:51
环肽分子筛选技术进展 - 环肽因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在口服药物、多肽偶联药物、诊断试剂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但高效筛选新型环肽分子仍是药物研发的重要挑战[1] - 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DELT)通过核酸标签与多肽分子连接,可实现大规模化合物库的快速构建和筛选,在引入非天然氨基酸和成环方法上具有先天优势[1] - 传统DELT研究多采用单一环化策略,存在假阳性风险且可能遗漏高活性分子,限制了筛选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1] 多策略环肽库构建与筛选 - 研究团队设计了八个采用不同环化方法的环肽子库,共同组成包含约1亿种不同环肽分子的超大规模环肽库[2] - 以MDM2和GIT1为靶点的筛选显示,MDM2筛选中多个子库展现出高度一致的富集模式,跨子库结构富集可提升筛选可靠性[2] - 部分在单一子库中富集度较低的环肽经off-DNA合成后展现出良好活性,表明单一子库筛选可能低估部分高活性分子潜力[2] 不同靶点的筛选验证方法 - 针对GIT1筛选未观察到一致的富集模式,通过标准化流程筛选出两个环肽化合物,其中一个能特异性结合GIT1并阻断其相互作用[3] - 研究采用热转移、等温滴定量热等多种生物物理方法结合突变体分析,明确了关键结合位点[3] - 面对单一富集结果,可结合竞争性筛选、体外实验等多种手段综合验证筛选命中分子的真实性和特异性[3]
速递|迎上GLP-1风口,全球第三大多肽CRDMO泰德医药港股上市募资4.29亿港元
GLP1减重宝典· 2025-07-01 17:02
上市概况 - 泰德医药于6月30日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 发行价每股30 60港元 总市值43 49亿港元 开盘股价一度上涨近4%至31 8港元 [2] - 上市首日成交额2 72亿港元 换手率11 68% 市盈率TTM为68 29 市净率12 69 [3] - 公司通过上市募得净资金4 29亿港元 计划用于中美设施建设及产能提升 [5] 业务布局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第三大多肽专业CRDMO服务商 全球多肽CRDMO领域约150家服务商中专注多肽业务的企业仅30家 [5] - 业务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 已开展1217个CRO项目和332个CDMO项目 服务超1000位客户 前五大客户平均合作年限近十年 CDMO客户留存率超90% [7] - 2024年CDMO服务收入3 3亿元 占总营收74 6% 美国市场贡献55%营收 中国内地市场占21 4% [7][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 51亿元 3 37亿元和4 42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5398万元 4891万元和5917万元 [7] - 2024年海外收入达3 48亿元 同比增长32 4% 主要受美国市场GLP-1类药物需求驱动 [7] GLP-1领域发展 - 全球GLP-1类药物市场前景广阔 2024年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年销售额近300亿美元 礼来"替尔泊肽"达165亿美元 [9] - 公司正与7位客户合作推进9个GLP-1新化合物项目 涵盖临床前至临床试验阶段 [10] - 计划未来2-3年在中国新建或收购GLP-1产品制造基地 并在欧洲增设销售网络 [5]
成都先导终止收购海纳医药65%股权 后者曾IPO失败
贝壳财经· 2025-07-01 12:58
收购终止事件 - 成都先导终止收购海纳医药65%股权 因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 [1] - 公司声明终止事项不影响业务开展及财务状况 不损害股东利益 [1] - 双方未来或探索业务领域新合作机会 [1] 海纳医药基本面 - 海纳医药为改良型创新药及高端仿制药研发企业 采用CXO+MAH业务模式 [3] - 2023年6月创业板IPO申请终止 原计划募资8.5亿元用于CXO研发总部及补流 [3] - 2020-2023H1营收复合增长率118.37% 净利润由亏转盈但未分配利润仍为-1.42亿元 [4] - 销售费用率持续高于行业均值2倍 2023H1达6.82% [5] - 应收账款增速显著 2020-2022年复合增长269.1% 2023H1余额占营收45.7% [5] - 客户集中度问题受监管关注 存在新成立客户合作及前员工关联交易情形 [6] 成都先导经营动态 - 2024年总市值64.43亿元 6月30日股价报16.08元/股(跌0.99%) [2] - 2020-2024年营收CAGR为11.5% 2024年达4.27亿元(+14.99%) [7] - 2024年归母净利润5136万元(+26.13%) 但较2020年峰值仍低19.8% [7] - 2025Q1营收1.07亿元(-0.6%) 净利润2828万元(+102.9%) [10] 股东减持情况 - 2024年以来股东累计套现2.94亿元 涉及5家机构减持 [8] - 最大单笔减持为重庆渤溢新天基金 2024-2025年减持621.76万股(金额9914万元) [9] - 最新减持为安吉东方佳钰 2025年5-6月减持481.74万股(金额7897万元) [9]
泰德医药首日开盘破发收盘微涨 募5亿港元净利波动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6:48
上市表现 - 泰德医药在港交所上市,开盘报30.3港元,跌幅0.98%,收盘报30.8港元,涨幅0.65% [1] - 公司发售股份数目16,800,000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和国际发售各8,400,000股H股 [1] - 联席保荐人包括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 [1] 募资情况 - 最终发售价为30.6港元,所得款项总额514.08百万港元,扣除上市开支85.31百万港元后净额428.77百万港元 [3][4] - 基石投资者为石药和Welight Capital [4]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提供CRO服务(多肽NCE发现合成)和CDMO服务(多肽CMC开发及商业化生产),专注于API领域 [4] - 募资用途包括:中美设施建设、中国产能扩张、全球销售网络建设(计划在欧洲设办事处)、营运资金等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益分别为3.51亿元、3.37亿元、4.42亿元 [4]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5398万元、4890.5万元、5917.3万元 [4][5] - 2022-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分别为1.35亿元、8832.7万元、1.21亿元 [5][6]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87亿元,较2023年末的5.31亿元有所下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