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味食品

搜索文档
周富裕的焦虑,周黑鸭的“鸭”力
36氪· 2025-06-16 18:04
创始人回归与公司变革 - 创始人周富裕于2023年底开始频繁介入公司管理,2024年6月正式宣布回归并兼任执行总裁 [2][3][6] - 回归后通过行动教育机构进行公司架构调研,重构权力格局,引发持续大半年的内部人事动荡 [3][7] - 打破职业经理人汇报机制,采取微观管理方式,包括业绩对赌政策和高管策略挑战 [7][8] 业绩表现与经营困境 - 2024年公司营收24.51亿元(同比下滑10.66%),净利润0.98亿元(同比下滑15.03%),毛利下滑3.2% [2][19] - 2023年未达2亿元净利润目标,四季度出现亏损 [6] - 单店营收从2019年210万元降至2023年59万元,2024年通过关店提升至66万元 [16] 渠道策略调整 - 2024年关闭785家门店(加盟店656家+直营店129家),总数从3816家减至3031家 [16] - 特许经营门店从2019年1255家增至2023年3816家,2023年特许收入7.83亿元(占营收28.5%) [10][12] - 新开自营交通枢纽门店租金水平较高,销售及分销开支增至9.89亿元 [16] 品牌焕新与跨界尝试 - 2024年5月启动品牌焕新,更新包装设计和店铺装修,增加DIY体验区等年轻化元素 [22][24][25] - 推出"经典+创新"双轮驱动产品战略,保持甜辣卤味同时开发创新品类 [26] - 跨界布局椰子水品牌"丫丫椰"和复合调味品"嘎嘎香"系列 [20][21] 海外拓展计划 - 2025年计划以东南亚为起点开拓海外市场 [27] - 面临口味适配、法规差异、本土竞争等挑战 [28] 职业经理人体系变迁 - 2019年张宇晨推行"直营+特许经营"模式,门店从1255家增至3816家 [8][10][12] - 职业经理人频繁更迭,2018年朱于龙离职,2024年张宇晨辞职 [8][3]
百年非遗焕新味 —— 孙卤匠椒盐蹄膀荣膺2025中国新食材品类冠军称号
中国食品网· 2025-06-04 12:10
产品创新与工艺 - 孙卤匠椒盐蹄膀采用"先卤后炸"核心工艺,包括68小时秘制干腌、90分钟门店现蒸和高温现炸,实现外酥内嫩的口感[4] - 研发团队经过40余次口感调试,优化蒸制火候、炸制温度、香料配比,并通过10余场消费者试吃反馈调整产品[4] - 产品包装设计与售卖形式持续根据市场反馈进行优化,满足现代消费需求[4] 市场表现与定位 - 产品已进入常州、芜湖、上海等多个城市,采用"现蒸现炸"明档模式[7] - 定位覆盖家庭欢聚、商务茶歇、户外露营等多元消费场景[7] - 通过时尚化包装和年轻化营销策略,成为社交平台"网红爆款"[7] 品牌价值与支持体系 - 品牌核心价值包括让消费者安心享美味、让加盟商省心轻创业、让员工自信有成就[7] - 为加盟商提供全链路服务体系,包括产品培训、营销策划和物料支持[7] - 拥有10万级GMP净化车间、1.5亿元投资的80亩农业产业化基地,并与江南大学共建食品研究所[8] 行业认可与发展规划 - 在2025中国新食材/新调味品博览会上获得"蹄膀品类"冠军称号[1] - 未来将持续深耕"鲜蒸现炸"工艺,推出更多创新口味,目标是成为"中国餐桌炸卤品类领导者"[7]
周黑鸭三十而立再出发,品牌焕新开启百年征程
中国食品网· 2025-05-23 14:40
品牌发展历程 - 1995年创始于武汉天声街,凭借独创甜辣风味和严格品质把控在本地崭露头角[3] - 2004年进驻武汉国际广场开设首家商圈店,启动品牌化进程[5] - 2016年成为卤味行业首家港交所上市公司[5] - 截至2024年底门店总数超3000家,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6] 核心竞争优势 - 通过气调锁鲜包装技术打破地域限制,推动传统卤味升级为全国性休闲食品[5] - 自建工厂实现标准化生产,全渠道网络布局支撑规模化扩张[5] - 三十年坚守"匠心卤制"品质底线,持续引领行业升级[8] 品牌焕新战略 - 发布三大核心色"滋味黄""卤味棕""黑鸭黑"构成视觉识别体系[8] - 升级IP形象"小周周"和毛笔字logo,增强品牌年轻化辨识度[8] - 产品包装融入趣味漫画插图,门店设计引入现代美学元素[10] 全球化发展目标 - 提出"走向世界的美味缔造者"战略方向,计划与海外伙伴共建生态圈[10] - 创始人明确目标成为"全球卤味文化开创者"而非追随者[11] - 以自驱学习融入国际市场,推动"中国味道"全球化[10][11] 行业地位 - 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认定为"持续引领卤味行业升级"的标杆企业[8] - 从地域小吃发展为全国性休闲食品领导品牌[5][8] - 行业首家实现技术突破、规模化扩张和资本化运作的三重跨越[5][6]
“小卤鸭”变身“大名片”,解码周黑鸭三十年匠心之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13:45
品牌焕新战略 - 公司正式启动品牌焕新战略,目标是成为"走向世界的美味缔造者",并让品牌更年轻、更有趣 [1] - 品牌焕新包括VI、门店空间、产品包装、IP形象等方面的升级,采用三大核心色"滋味黄""卤味棕""黑鸭黑"作为视觉锚点 [6] - IP形象"小周周"设计更灵动,产品包装加入趣味漫画插图,门店设计融入现代美学元素 [6] 品质管控 - 公司对原材料品质要求极高,花椒供应商需将异物剔除率提升至99.9%,相当于20万颗花椒里只有1个异物 [2] - 内包车间的空气需经过初中高效三级过滤,达到10万级洁净要求 [3] - 卤鸭脖产品连续三年获iSEE美味奖5星最高评级,卤鸭锁骨稳居3星榜单 [4] 渠道与产品创新 - 门店总数已超过3000家,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采用"直营+特许经营"双轮模式 [5] - 首创气调锁鲜装产品,引进气调包装生产线 [5] - 推出麻辣鸡丝、干煸辣子鸡等创新单品,月销量突破18万盒 [5] - 与盐津铺子、玛氏联名推出跨品类产品 [6] 多元化布局 - 散装产品进驻胖东来、永辉等商超渠道,真空包装产品入驻Costco、零食很忙等连锁卖场 [7] - 联合泰国IMCOCO集团推出天然椰子水品牌"丫丫椰",布局"卤味+饮料"消费场景 [7] - 携手四川申唐产业集团布局复合调味品赛道 [7] 全球化战略 - 以东南亚为起点开拓海外市场,通过贸易经销、资本合作、供应链布局等方式推动全球化 [8] - 目标是成为全球卤味文化的开创者,树立"中国卤味代表"的全球认知 [8] 经营数据 - 2025年至今交易客户数突破500万,同比增长75% [7] - 门店总数超过3000家,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 [5]
周黑鸭三十而立再出发 品牌焕新升级锚定全球化赛道
证券时报网· 2025-05-19 13:00
品牌发展历程 - 1995年创始人周富裕在武汉开设首家卤味小店,凭借"甜辣味系"打破传统卤味格局 [2] - 2004年进驻武汉国际广场开设首家商圈店,开启品牌化进程 [2] - 2016年成为卤味行业首家港股上市公司 [2] - 2019年开放特许经营模式 [2] - 截至2024年底门店总数超3000家,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 [2] 产品与技术革新 - 通过气调锁鲜包装技术革新打破地域限制,将传统卤味升级为全国性休闲食品标杆 [2] - 自建工厂实现标准化生产,采用医药级GMP标准严控品质 [3] - 供应商合作案例:设计全行业首条花椒自动化加工流水线,异物剔除率达99.9%(20万颗花椒仅含1个异物) [3] 品牌焕新战略 - 构建"经典+创新"双轮驱动体系,保留招牌甜辣卤味工艺精髓 [3] - 推出创新品类三大核心色(周黑鸭黄/卤味棕/黑鸭黑)作为视觉锚点 [3] - 打造IP形象"小周周"及毛笔字标识,包装迭代为"文创符号"融入趣味漫画 [3] - 门店设计融入现代美学元素,2025年交易客户数突破500万(同比+75%) [3] 未来战略规划 - 品质层面:联合供应商/加盟商构建"品质联盟",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标准 [4] - 品牌层面:深化"中国卤味"文化诠释,推动产品向餐饮场景渗透 [4] - 全球化层面:与海外伙伴共建战略生态圈,锚定"走向世界的美味缔造者"目标 [4] 行业影响 - 带动数十家供应链合作伙伴成长为行业标杆 [3] - 持续引领卤味行业升级,实现从地域小吃到全国性休闲食品的转型 [2][3]
绝味食品(603517):构建数智化运营体系 期待经营调整结果
新浪财经· 2025-05-11 20:33
公司战略与数字化布局 - 公司核心战略为"聚焦卤味赛道,深耕细分需求",并积极推进数智创新 [1] - 联合腾讯发布中国零售连锁AI垂直大模型,推出三大AI应用:AI会员智体、AI点餐智体"小火鸭"、AI店长智体"绝智" [1] - 通过全渠道数智化战略实现从线下门店扩展到外卖、小程序、抖音、小红书等全渠道覆盖 [1] - AI数据洞察赋能新品研发,2024年打造多款销售额破亿爆品包括爆好翅、爆大腿、绝弹龙虾尾 [1] 经营现状与改革进展 - 受外部需求环境影响,门店数量调整+单店店效承压,24全年及25Q1营收面临压力 [1] - 卤味赛道市场规模达4000亿,行业空间广阔 [1] - 主动放缓拓店节奏,强化单店经营质量 [1] - 24全年包装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29.13% [1] 财务预测 - 预计25-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8.7/60.0/63.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2%/+2.2%/+6.3% [2]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5.9/6.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7.0%/+14.6%/+15.3% [2]
卤味头部企业研发强度创新高,毛利率显著提升,公司上市13年来持续稳定分红
证券时报网· 2025-05-08 16:43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39亿元,归母净利润4032.99万元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46亿元同比下降2.53%,归母净利润4436.97万元同比上升36.21% [5] - 2025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净利润1.45亿元 [3]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6232.07万元同比增长10.24%,研发强度3.58%创上市新高 [4] - 公司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6个科研平台 [8] - 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食品质量安全检验与研发工程技术中心 [8] 毛利率变化 - 2024年毛利率32.76%同比提升3.71个百分点 [8] - 鲜货产品毛利率提升6.05个百分点至38.54% [8] - 原材料鸭副产品价格处于低位带动成本回落 [8] 战略规划 - 加快实施"千城万店"五年战略目标 [3] - 持续进行科技创新并取得多项资质认证 [8] 股东回报 - 2024年拟每10股派现1.10元,合计分配6153.76万元 [9] - 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5.18亿元 [9] - 2024年股利支付率152.59%,股息率1.29% [9]
年报盘点| 卤味三巨头业绩集体下滑,两家高管薪资在增长,绝味董事长去年赚了近200万
第一财经· 2025-05-07 19:08
业绩表现 - "卤味三巨头"2024年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 [1][3] - 绝味食品2024年营收62.57亿元同比下降13.84% 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下降34.04% [3] - 周黑鸭2024年营收24.51亿元同比下滑10.66% 净利润9820.4万元同比减少15.03% [4] - 煌上煌2024年营收17.39亿元同比下降9.44% 归母净利润4032.99万元同比下滑42.86% [4] 高管薪酬 - 煌上煌2024年高管薪酬总额786.4万元人民币 较2023年上升2% [2] - 绝味食品2024年高管报酬总计674.99万元 较2023年增长12% [3] - 周黑鸭2024年董事薪酬总额1220万元人民币 较2023年下滑11% [3] - 绝味食品董事长戴文军2024年税前报酬190.98万元 高于煌上煌董事长褚浚的131.15万元 [2][3] 行业现状 - 卤制品行业2018-2023年CAGR为6.42% 2023年市场规模约3180亿元 [5] - 2024年上半年行业整体面临严峻经营压力 龙头企业经受生存考验 [5] - 行业增速明显放缓 出清现象明显 [5] 业绩下滑原因 - 周黑鸭称经济环境下有效需求不足、消费不振导致销量下降 同时主动优化门店结构 [4] - 煌上煌表示顾客购买力和消费场景变化 门店拓展不达预期 促销费用增加 [4] - 煌上煌子公司因仓储火灾造成存货损失1616.98万元 商誉减值计提增加1074.99万元 [4]
“三巨头”业绩齐下滑,卤味为何卖不动了?
中国新闻网· 2025-05-01 16:34
行业整体表现 - 卤味行业三大巨头2024年业绩集体下滑,绝味食品、煌上煌、周黑鸭营收分别同比下降13.84%、9.44%、10.66% [2][4] - 绝味食品净利润同比下滑34.04%,扣非净利润下滑49.39%,为2017年上市以来首次营收负增长 [2][3] - 煌上煌和周黑鸭净利润分别下滑42.86%和15.03%,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显著减弱 [4] 财务数据细节 - 绝味食品2024年营业收入62.57亿元(6.256 billion),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92亿元(1.092 billion),同比大增160.21% [3] - 公司总资产81.98亿元(8.198 billion),同比下降11.97%,净资产62.73亿元(6.273 billion),减少8.91% [3] - 对比2022年数据,绝味食品营收仍低于2022年水平(66.23亿元) [3]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升,对卤味高价产生抵触,转向量贩零食、社区团购等性价比更高的替代渠道 [5][7] - 健康饮食观念普及导致消费者更关注营养与安全,传统卤味高盐高脂肪特性与现代健康理念存在冲突 [7] - 新兴零售渠道(即时配送、社区团购)通过产品多样性、便捷服务和灵活促销分流传统卤味门店客流 [7]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进入者增多导致市场份额重新分配,单纯依靠门店数量扩张的模式难以维持竞争优势 [7][8] - 头部企业转向精细化经营,通过提升单店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品牌建设应对竞争 [8] - 未来发展方向聚焦多元化和垂直化:拓展产品线满足细分需求,深耕特定消费场景定制化服务 [8]
荣昌卤鹅销量暴涨!看重庆如何用“技能认证”撬动产业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4-30 08:04
荣昌卤鹅行业爆发式增长 - "荣昌卤鹅哥"营销事件推动行业全网热搜 最高企业销量增长1000% [2] - 重庆通过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系统性推动特色产业升级 将传统工艺转化为标准化职业技能体系 [2][10] - 荣昌区构建严格技能考核与培训标准体系 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提升人才质量 [7] 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标准化建设 - 规范卤鹅制作全流程技能要求 包括香辛料认知/卤水调兑/卤制技艺等12个环节 [10] - 重庆已开发25项地域特色考核项目 覆盖14个区县 如重庆小面/火锅调味/酉州苗绣等 [13] - 重庆小面与火锅调味入选国家级项目 累计带动超14万人参考 创造160万就业岗位和1000亿元产业链收入 [15] 职业技能认证规模效应 - 重庆累计开发258项专项能力考核 覆盖数字技能/康养服务/先进制造等8大领域 [16] - 全市考核参与量达60万人次 57万人获证 成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 [16] - 对六类人员提供职业技能评价补贴 每人每年可享1次 累计3次 [17] 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 推动"产业+技能+评价+就业"生态链 深度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食品加工技术 [10][17] - 专项能力证书提升劳动者竞争力 帮助企业筛选合格技能人才提高生产效率 [16] - 计划持续挖掘传统技艺项目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