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交易
icon
搜索文档
当数字普洱、数字榴莲在河南生长——来自郑州数据交易中心的微调研
河南日报· 2025-08-26 07:31
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 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资本和技术之后的又一关键生产要素 在数字化浪潮中价值加速释放 [1] - 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作为河南省内唯一持有数据交易牌照的交易场所 锚定打造国家级数据交易所目标 在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制度体系构建和跨区域流通网络搭建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1] 农业数字化创新 - 中心打造全国首个农业数字消费平台 以可信数据为底座 通过数字权益凭证串联产业链数据流、商贸流、实物流和资产流 重构农产品流通生态 [2] - 推出中国首例"数字人参"项目 实现从源头管理到质量鉴定的全链条数字化监管 平台发行经中检集团认证的数字提货凭证 锚定特定地块林下参资产 [2] - 复制模式至普洱茶行业 为每片茶叶配备专属数字护照 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从原料采摘到市场流通的全流程透明化追溯 形成"品质消费+数据权证"两项权益 [5] 平台运营成果 - 已推出四大类14款农产品数字产品 包括数字人参、数字普洱、数字榴莲和数字五常大米等 发放数字权益凭证19,004张 实现产品发售金额3,425.84万元 [6] - 计划纳入更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如茅台酱酒、政和白茶等 打造"一县一品"数字专区 同时探索跨境延伸 推动农产品数据资产走向国际市场 [6] 跨区域网络拓展 - 在新疆哈密设立运营中心 部署数据要素综合服务平台等12个子平台 累计登记139个数据产品和服务 引进10家数据要素企业完成工商注册 [7] - 省外在黄河流域设立甘肃、内蒙古、山西三个服务基地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布局新疆服务基地 注册会员省外占比超50% 产品省外占比48% 交易额省外占比72% [9] - 与23家数据交易机构发布倡议并上线互通专区 与北京等地试点产品互认共发布196款互认数据产品 和20家机构共建需求池上线213个数据需求 [9] 交易机制建设 - 截至2025年8月18日 中心挂牌数据资源和上架数据服务共1,462件 发布数据产权登记证书751份 合作伙伴超1,000家 完成数据交易1,460笔 实现交易额38.40亿元 [10] - 建立全流程交易模式包括入场先验资、上架先确权、交易有监管等环节 同时出台场外交易备案管理办法 培育合规安全的交易环境 [10] 技术创新与应用 - 打造全省统一共用的数据要素综合服务平台 采用"1+12+N"服务架构 构建含资产登记、数据交易、交付结算等12个数据要素流通子系统 [11] - 首创数据产品"即时交付、计量出账"交易模式 实现交易即交付、交付即计量、计量即出账 大幅提升数据交易便利化水平 [13] - 积极探索构建可信数据空间 打通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间的数据壁垒 实现数据全链条深度协同 [13]
今米房集团(08300.HK):在上海数据交易所开展数据资源综合入表与数据产品挂牌
格隆汇· 2025-08-22 23:24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建议收购南京泽瑞龙祥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55%股权 预计产生协同效应 包括精简营运带来的成本效益 提高留存利润 增加集团餐饮业务与食品及酒类分销分部之间的交叉销售机会 [1] - 通过拥有泽瑞龙祥运营的电商平台"泽瑞龙祥AI小店" 公司将直接获取客户数据和洞见 实现更精准的营销和产品开发 [1] 数据资产价值 - 泽瑞龙祥数据资源在上海数据交易所登记入表 相关数据资源来自"泽瑞龙祥AI小店" 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指导及江苏三个小矮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牵头下实现 [1] - 数据资源综合入表规范了数据的管理及应用 盘活了数据资源 释放了数据价值 创新了融资渠道 缓解了资金压力 实现集团数据资产的保值增值 [1] - 泽瑞龙祥首个数据产品"泽瑞龙祥电商消费行为洞察"已成功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 [2] 战略协同与融资优势 - "泽瑞龙祥AI小店"将垂直整合集团食品及酒类产品销售及分销能力 [1] - 依托上海数据交易所数据资产交易服务系统(DAM) 数据产品挂牌可能有助于实现企业数据资产与金融市场服务的对接 增加集团获得融资的渠道 降低资金成本 加快交易执行 [2]
“十四五”拼经济闯改革 市场主体逐步繁荣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浦东五个经济指标突破“万亿”
解放日报· 2025-08-21 09:49
经济指标突破 - 地区生产总值达1.78万亿元 为2020年的1.34倍 占全市32.9% [2] - 规上工业总产值1.32万亿元 为2020年的1.27倍 占全市33.6% [2] - 规上服务业营收1.25万亿元 为2020年的1.61倍 占全市21.2% [2] - 货物进出口总额2.61万亿元 为2020年的1.25倍 占全市61.1% [2] - 线上商品销售总额5.88万亿元 为2020年的1.34倍 占全市37.3% [2] 产业发展与创新 - 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规模达8323亿元 占全市46% 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1.7% [3] -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产值比重从48.4%提升至53.6% [2] - 累计新设市场主体21.9万户(2021年至2024年6月底) [2] - 联仁健康自主研发"五仁"科技平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 - 生物医药特殊物品入境检疫改革突破大批量进出境难题 [3] 制度创新与开放 - 三项国家战略任务(引领区意见/综改试点/制度型开放)落地率达93% [4] - 《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80条任务基本落地 77条试点经验获推广 [4] - 全国首单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落地 [4] - 实施进口医疗器械中文标签本土化管理 月贴标量超60万件 [4] - 国内首单原油跨境数字人民币交易结算落地 [4] - 上海数交所挂牌数据产品近5500个 上线数据交易国际板 [4] 人才与营商环境 - 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惠及企业19万户 [5] - "一业一证"累计核发行业综合许可证1.7万余张 [5] - 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核发许可证超5000张 [5] - 顶尖人才及团队最高获700万元资助 项目最高支持1亿元 [5] - 出台23部浦东新区法规及35部管理措施 [5] 民生与生态建设 - 财政民生投入占比持续超46% "十四五"累计投入3742.2亿元 [6] - 新建林地3.06万亩 绿地1370公顷 新增公园150座(总量203座) [6]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4平方米 中心城区实现5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 [6] - "五环"水脉覆盖199.4平方公里 辐射230万人口 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可达率≥95% [6] - 完成"两旧一村"改造惠及3.86万户居民 建成3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7]
深圳:海陆空铁齐发力,打造全球要素流通新网络!
搜狐财经· 2025-08-20 10:52
港口运输网络 - 深圳港为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港口,今年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723.23万标箱,同比增长10.8% [1] - 深圳港拥有270条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连接全球6大洲12大航区,并开通30条跨境电商海运快线以优化物流时效和成本 [1] - 盐田港区新增南美、中东直航航线,使深圳成为华南地区跨境电商出口首选地 [1] 陆路物流通道 - 中欧班列(深圳)已开通27条出口线路,上半年累计发运出口班列85列,装载货物4.4万吨 [3] - 中吉乌国际铁公联运班列开通后,通关效率提升30%以上 [3] - “湾区号”中欧班列自2020年首发以来已开行超500列,运输货物总价值超20亿美元,保障大湾区制造业供应链安全 [3] 航空运输网络 - 深圳机场上半年客运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航班架次均创历史新高 [3] - 深圳机场国际及地区货运通航城市增至43个,重点加密欧美、东南亚等主要货运航线 [3] - 深圳机场引进多家国际货运航空公司并与跨境电商头部企业合作,聚焦跨境电商运输市场 [3] 数字与信息流通 - 2024年深圳数据跨境交易额达3.12亿元,位居全国首位 [4] - 深圳数据交易所累计完成数据交易规模超150亿元,跨境数据交易规模超2.5亿元,均位居全国前列 [4] - 河套深圳园区吸引超5000家合作主体,形成广泛合作网络 [4] 数据跨境创新产品 - 深港数据中心通过“物理隔离+专线”技术实现深港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4] - 前海医疗跨境数据空间以数据空间技术驱动大湾区价值医疗,提升港人北上就医效率和保险理赔速度 [4] - 企业出海数据跨境合规服务平台针对企业出海痛点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4]
深圳构建全球要素流通网络
搜狐财经· 2025-08-20 08:38
海陆空铁枢纽体系 - 深圳构建海陆空铁一体联动的枢纽体系 形成高效智能绿色的全球要素流通网络 成为全球供应链和创新网络重要节点 [2] - 深圳港为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港口 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1723.23万标箱 同比增长10.8% 增速领跑全国主要港口 [3] - 拥有270条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覆盖全球6大洲12大航区 其中30条跨境电商海运快线成为新增长点 [3] - 盐田港区新增南美中东直航航线 承担全国对美出口超四分之一货量 是华南跨境电商出口第一选择 [3] - 中欧班列(深圳)开通27条出口线路 上半年发运85列班列 装载货物4.4万吨 [4] - 2024年中欧班列开行731列 货值达25亿美元 每周稳定运营2-3列 [4] - "湾区号"中欧班列自2020年累计开行超500列 运输货物总价值超20亿美元 [4] - 中吉乌国际铁公联运班列开通后通关效率提升30%以上 [4] 航空运输网络 - 深圳机场上半年客运吞吐量3257万人次 同比增长10.9% 货邮吞吐量98.3万吨 同比增长14.1% [5] - 航班架次22.1万架次 同比增长7.2% 创机场开航以来同期新高 [5] - 新开通迈阿密、德里、雅加达3条国际货运航线 加密芝加哥等12个国际货运航点 [5] - 国际及地区货运通航城市增至43个 与全球63个货运航点建立稳定联系 [5] - 引进3家国际货运航空公司 与希音等跨境电商头部企业深化合作 [5] - 上半年国际及地区货量近50万吨 同比增长16.3% [5] 数据流通与交易 - 2024年深圳数据跨境交易额达3.12亿元 稳居全国第一 [6] - 深圳数据交易所累计完成数据交易规模超150亿元 跨境数据交易规模超2.5亿元 [6] - 河套深圳园区吸引超5000家合作主体 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 [6] - 前海发布深港数据跨境三大产品 包括深港数据中心、前海医疗跨境数据空间和企业出海数据跨境合规服务平台 [7] - 深港数据中心通过"物理隔离+专线"技术实现互联互通 降低香港企业算力与存储成本 [7] - 香港路劲基建成为首个签约客户实现产品商业化落地 [7]
海陆空铁一体联动枢纽体系 高效智能绿色网络重要节点 深圳构建全球要素流通网络
深圳商报· 2025-08-20 00:40
海陆空铁枢纽体系建设 - 深圳构建高效智能绿色的全球要素流通网络 成为全球供应链和创新网络重要节点 [1] - 深圳港作为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港口 上半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23.23万标箱 同比增长10.8% 增速领跑全国主要港口 [2] - 拥有270条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覆盖全球6大洲12大航区 其中30条跨境电商海运快线成为新增长点 [2] - 盐田港区新增南美中东直航航线 承担全国对美出口超25%货量 是华南跨境电商出口第一选择 [2] - 中欧班列(深圳)开通27条出口线路 上半年发运85列 装载货物4.4万吨 2024年开行731列班列货值达25亿美元 [3] - "湾区号"中欧班列自2020年已开行超500列 运输货物总价值超20亿美元 [3] - 中吉乌国际铁公联运班列开通后通关效率提升30%以上 [3] 航空运输网络拓展 - 深圳机场上半年客运吞吐量3257万人次同比增长10.9% 货邮吞吐量98.3万吨同比增长14.1% 航班架次22.1万架次同比增长7.2% 均创同期新高 [4] - 新开通至迈阿密、德里、雅加达3条国际货运航线 加密芝加哥曼谷迪拜等12个国际货运航点 [4] - 国际及地区货运通航城市增至43个 与全球63个货运航点建立稳定联系 [4] - 上半年国际及地区货量近50万吨 同比增长16.3% [4] - 引进3家国际货运航空公司 与希音等跨境电商头部企业深化合作 [4] 数据跨境流通优势 - 2024年深圳数据跨境交易额达3.12亿元 稳居全国第一 [5] - 深圳数据交易所累计完成数据交易规模超150亿元 跨境数据交易规模超2.5亿元 均居全国首位 [5] - 河套深圳园区吸引超5000家合作主体 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 [5] - 前海发布深港数据跨境三大产品 包括深港数据中心互联互通、医疗跨境数据空间和企业出海数据合规服务平台 [6] - 深港数据中心通过"物理隔离+专线"技术降低香港企业算力与存储成本 路劲基建成为首个签约客户 [6]
江苏省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行动方案出炉
新浪财经· 2025-08-19 12:29
江苏省数据交易市场建设 - 江苏省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行动方案在南京数据价值化创新发展大会上发布 [1] - 省数据交易所作为核心枢纽于年初进驻江苏国际数据港 [1] - 交易所4月上架首批产品包括数据集、数据服务、数据应用三大门类 [1] - 目前平台数据产品达3837款 场内交易额9910万元 [1] "百千万"计划内容 - 计划将建设高质量数据交易专区 [1] - 重点覆盖医疗医保、气象、工业、现代农业、金融等细分领域 [1] - 目标是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数据支持 [1]
全省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行动方案出炉
新华日报· 2025-08-19 06:05
数据价值化创新发展大会 - 8月18日数据价值化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国展中心举行 [1] - 全省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行动方案出炉 [1] - 数据交易产业生态培育"百千万"计划全面启动 [1] 江苏省数据交易所 - 省数据交易所于今年年初进驻江苏国际数据港(603881) [1] - 4月上架首批产品涵盖数据集、数据服务、数据应用三大门类 [1] - 截至目前平台上架数据产品达3837款 [1] - 场内交易额达9910万元 [1] "百千万"计划 - 省数据交易所将建设高质量数据交易专区 [1] - 重点覆盖医疗医保、气象、工业、现代农业、金融等细分领域 [1] - 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新鲜食材" [1] 玄武区数据产业集聚区 - 玄武区打造全国领先的数据产业集聚区 [1] - 推动数据要素全链条、全周期、全环节生态建设 [1] - 已集聚千余家上下游企业 [1] - 持续攻坚数据流动壁垒、构建供数用数生态、释放数据潜在价值 [1]
从“亿元级”到“千亿级”:中国数据交易市场的十年飞跃
搜狐财经· 2025-08-12 17:49
数据交易所概述 - 数据交易所是数据要素市场的"证券交易所",实现数据的标准化改造、合规调用和自由流通[3] - 交易标的从"原始数据包"升级为"数据元件""数据能力"和"数据场景解决方案"[2] - 交易链条由"撮合买卖"演变为"全生命周期资产运营"[2] 发展历程与规模 - 2015年国务院颁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开启数据交易元年[2] - 截至2025年7月全国数据交易机构超50家,形成"1个国家级+N个区域级+X个行业级"矩阵[2] - 交易规模从2015年亿元级增长至2024年千亿级,2025年预计突破3000亿元[2] - 2023年全球数据交易规模1261亿美元,2030年预计达3708亿美元[17] - 中国数据交易市场规模2023年1537亿元,2025年预计2841亿元(CAGR 46.5%)[19] 市场格局与参与者 交易所分层 - 头部层:北京、上海、深圳三大交易所[7] - 枢纽层:广州、贵阳、杭州等区域中心[7] - 萌芽层:其他省份"政府引导+行业龙头"模式[7] 主要交易所表现 -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累计交易2250TB,近三年年均增长率超200%[12] - 上海数据交易所:2024年交易额超50亿元,2025上半年同比增长50%[13] - 深圳数据交易所:2024年交易规模超50亿元,跨境交易1.1亿元[15] - 广州数据交易所:2024年交易额超25亿元,覆盖1360项标的[16] -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2025上半年交易5114笔,累计上架1480个产品[17] 买卖双方 - 卖方:政府及国企(公共数据)、数据服务商、大型互联网公司[5] - 买方:银行、保险、车企、药厂、AI公司、政府项目等[5] 交易品类与技术应用 - 品类覆盖金融、医疗、工业、交通、环保等20多个行业[12][22] - 金融数据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医疗数据成为热点[22] - 采用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可用不可见"和可信追溯[22][30] - 北京所探索新型交易范式,上海所推出"U235"区块链框架[22][27] 典型案例 - 北汽新能源完成1000万元数据资产入表,并获2亿元质押融资[24] - 工商银行北京分行落地200万元数据资产质押贷款[25] - 深圳供电局电力数据产品采用隐私计算,查询成本降70%[31] - 南方电网"电力+碳排"数据帮助磷化工企业年省1200万元[32] -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采购跨境物流和专利数据[33] 未来趋势 - 数据资产入表市场规模2030年预计达8278亿元[19] - 技术驱动创新,区块链等提升交易透明度和流动性[30][34] - 国际化发展推动数据要素跨境流通[34] - 多层次市场交易体系逐步形成[34]
七十七条试点措施向全国复制推广 这里有份“上海自贸经验”
人民日报· 2025-08-11 05:46
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 - 国务院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77条试点措施 更大范围释放制度创新红利 [1] - 上海自贸试验区持续探索"从0到1"的制度突破 为制度型开放提供"自贸经验" [1] 航运与通关效率 - "径予放行"模式使企业免报关 通过自主声明直接进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 提升通关效率 [2] - 监管创新推动汽车保税中转业务发展 洋山港国际中转集拼货物比例从12.6%提升至18.6% 作业时间减少50% [2] - 上半年5.2万辆保税中转汽车采用拼船出海 降低物流成本 [2] - 上海港国际中转集拼跨港区流程缩短至5天内 保持全球领先效率 [2] 数据交易与跨境流动 - 上海数据交易所上半年交易金额超30亿元 同比增长超50% [3] - 交易所建设跨境数据交易制度体系 搭建数据交易内生可信交付框架 [3] - 临港新片区发布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和操作指引 细分智能网联汽车等场景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4] 金融开放创新 - 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全国首家外资控股合资理财公司和外商独资公募基金 [5] - 落地首单国际原油跨境数字人民币结算交易 探索放宽非居民并购贷款限制 [5] - 优化跨国公司跨境资金池 推进支付服务国际化 提升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6] - 蚂蚁国际推出支付宝"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服务 提升入境支付便利性 [6] - 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推动凭证、数据和交易流程标准化数字化 提升再保险交易效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