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商用车
icon
搜索文档
万辆新能源物流车或出口南美 谁家车?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06 11:06
阿根廷考察团访问与合作 - 阿根廷战略合作伙伴考察团访问公司核心制造与研发领域,为公司开拓南美市场提供动力 [1] - 考察团实地走访生产线,对生产流程先进性给予高度评价,并试驾三款新能源物流车型 [3] - 三款车型包括骐蔚EV7中Van、M9大Van和长江九号轻卡,均针对物流场景优化设计 [3] 新能源物流车产品优势 - 公司新能源物流车在续航能力、载重效率及智能化管理系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7] - 产品性能与阿根廷当地市场需求高度契合,获得考察团认可 [7] 合作意向与框架 - 考察团提出一万台新能源物流车的初步采购意向 [6] - 双方探讨创新合作模式、车辆KD交付方案等核心议题,达成广泛共识 [6] - 合作方向和框架为后续项目落地奠定基础 [6] 国际化战略与市场前景 - 此次合作是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彰显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9] - 为公司深耕阿根廷及南美物流市场打开新局面 [9] - 公司将携手合作伙伴推进项目落地,助力阿根廷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升级 [9]
全场景创富方案落地!江淮1van定义新能源物流车2.0时代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04 15:19
新能源城配物流车市场前景 - 新能源城配物流车市场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迎来需求井喷[1] - 电商与即时配送的发展正在重塑城市运输图谱,推动绿色物流提速[1] - 当前市场缺乏体系化、一站式、全场景覆盖的新能源物流解决方案[1] 江淮1van产品战略 - 公司发布江淮1van全系新品,包括卡系、VAN系、无人车三大品系,形成完整产品矩阵[1] - 产品针对不同经营场景痛点设计,卡系主打"多拉快跑",VAN系专注高效城配,无人车服务末端配送[7] - 通过构建"全系列、全场景、全价值"解决方案,助力用户创富[7] 技术优势 - 公司拥有61年底盘经验积累,应用160余项轻量化技术实现整车减重5%-12%[9] - 采用智能底盘整合线控制动、转向与悬架,结合CTC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9] - 配备高温恒温管理系统和L2+至L4级自动驾驶技术平台[9] - 智能座舱搭载科大讯飞AR语音,识别率达99%,支持远程车控功能[11] 合作生态 - 与宁德时代合作研发巧克力换电与固态电池[13] - 联合华为开发智能驾驶平台与智慧座舱[13] - 与地平线合作提升自动驾驶感知能力,携手科大讯飞优化语音交互[13] - 协同阳光电源开发高效动力总成[13] 价格与用户权益 - 卡系产品起售价8.58万元,VAN系起售价8.78万元[17] - 推出三大超级权益:设立10亿元追光基金补贴老用户、千元推荐基金奖励、首任车主核心三电终身质保[17]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经济战略机遇期和消费需求升级推动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3] - 能源安全带来供应链物流车结构性变革,网络货运平台订单激增推动新能源高渗透率[5] - 社区团购对配送时效的要求加速物流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变革[5]
【联合发布】新能源商用车周报(2025年7月第4周)
乘联分会· 2025-07-28 16:37
政策法规 - 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中重卡销量增长,全国销量同比从3月负增长提升至4-6月的44.4%,但山西、河北等省份因历史保有量高和运费下行压力出现同比下降 [9][11][14] - 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联合开展车辆运输车专项治理,严格车辆准入标准(新增车辆需符合国标)、强化源头装载监管(违规生产处罚)和路面执法(超限车辆禁上高速) [15][16] - 广州开发区出台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对氢能车辆运营(轻型车0.5元/公里)、加氢站建设(最高补贴50万元/站)及储能电池、燃料电池等项目给予全链条支持 [17][18][19] 市场洞察 - 2025年1-6月商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达51.4GWh(同比+126.2%),6月单月装机11.5GWh(同比+138.6%),渗透率持续提升 [21][22] - 行业集中度高,TOP5企业份额达89.8%(宁德时代以30708.4MWh装机量居首,同比+100.5%),TOP10份额达97.6% [26][30] - 头部企业技术布局差异化:宁德时代聚焦钠离子电池和超快充(如18分钟补能80%),亿纬锂能主打大电量长续航(如851kWh电池),国轩高科推进固态电池技术(300Wh/kg能量密度) [29][31] 企业监测 - 上汽跃进发布大拿T2/T3新能源轻卡,T2适配城际物流(2C快充+18.3m³货箱),T3针对短途运输(半固态电池+30分钟快充),配套充电地图和8年/60万公里质保 [33][34][36][38] - 吉利远程醇氢科技完成超2亿美元融资(约14.36亿元),重点研发液态阳光甲醇技术,已运营5万辆醇氢车辆(累计里程230亿公里) [39][40] - 北汽重卡推出蓝梦新能源品牌,蓝梦7纯电重卡搭载宁德时代第四代电池(400度电续航+0.6元/公里成本),蓝梦9“卡车机器人”计划2026年上市 [41][42]
质子汽车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万创投行担任融资财务顾问
搜狐财经· 2025-07-28 09:46
融资事件 - 质子汽车成功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由万创投行担任财务顾问 [1] - 融资为2023年B轮融资意向后的关键落地 体现资本市场对氢能与电动商用车赛道的高度认可 [1] 公司背景 - 公司于2022年4月由陕汽集团混改孵化成立 三年内快速跻身行业技术前沿 [3] - 成功原因为精准把握国家能源转型机遇并展现硬核实力 [3] 行业前景 - 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为万亿级规模 爆发窗口已开启 [4] - 政策驱动强劲:国家双碳战略下 氢能产业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万亿 液流储能装机量超100GW 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需求激增 [4] - 产业落地加速:2024年陕西省对氢能重卡免除高速通行费 推动城际氢能廊道建设提速 [5] 技术优势 - 国内唯一具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全栈自研能力的商用车企 [6] - 燃料电池系统功率密度达810W/kg 纯氢续航突破1000公里 关键技术指标比肩国际巨头 [6] 市场地位 - 氢燃料重卡市占率超30% 稳居行业第一 [7] - 纯电重卡市占率一年内从2.4%跃升至6.5% 2024年上半年销量跻身行业前三 [7] 商业模式 - 推出行业首个BAR(最佳资产收益)模型 通过轻量化设计、购置成本优化、维保费用降低等综合手段 [7] - 电动重卡全生命周期收益较传统燃油车提升28.8% [7] 战略合作 - 万创投行将新能源产业深度变革视为核心关注领域 长期深耕氢能与高端制造赛道 [9] - 质子汽车通过自主研发突破氢能重卡技术瓶颈 率先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 [9] - 新能源商用车被视为重构零碳物流网络的基础单元 [9]
B轮融资不及预期?质子汽车欲IPO,陕汽集团上市路径或已改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5 19:22
公司融资与IPO进展 - 质子汽车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控股股东为德创未来汽车科技,后者由陕汽集团控股 [1] - 公司正考虑赴港上市,计划募集资金约2亿美元,已推进IPO准备工作 [1] - B轮融资原计划签约金额5.5亿元,但实际完成金额约4亿元,低于预期 [2][3] - 截至B轮融资,公司累计吸纳投资近10亿元,投资方包括绿色时代资本、优达尚融基金等 [2] - A轮融资于2024年3月完成,金额3.8亿元,用于研发、产品开发及市场推广 [2] 氢燃料重卡市场表现 - 2024年质子汽车氢燃料重卡交付量和市场份额居行业首位,拥有五款氢燃料及纯电车型 [4] - 若成功上市,公司将成为氢燃料重卡领域首家IPO企业 [4] - 2024年上半年氢燃料电池车销量1915辆,其中重卡1257辆,补贴政策推动销量增长 [4] - 氢能产业面临成本高、基建短板等挑战,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规模小、经济性不足 [4] 陕汽集团上市策略调整 - 陕汽集团因陕重汽股权问题(潍柴动力控股51%)导致整体上市受阻,转向推动子板块上市 [6] - 质子汽车技术团队多来自陕汽集团技术中心,董事长王钊曾任陕汽集团技术中心党委书记 [6] - 2022年陕汽集团旗下德银天下已在港上市,质子汽车或成其第二家上市公司 [7] - 陕汽集团放弃借壳上市,转为通过子板块分拆上市突破资本市场瓶颈 [7]
【联合发布】新能源商用车周报(2025年7月第3周)
乘联分会· 2025-07-21 16:45
政策法规 - 国常会提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范竞争秩序,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产品一致性检查,督促车企落实支付账期承诺[11][12][16] - 河北发布充电设施安全管理方案,要求2025年底前升级充电设备安全国家标准,强制实施CCC认证,打击假冒伪劣产品[17][18] - 重庆计划到2027年建成西部领先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基地,解决拆解不规范、行业分散等问题,培育龙头企业[19][20] 市场洞察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重卡销量7.9万辆,同比增185.8%,渗透率22.3%,6月单月渗透率达26%[23][24] - 上海新能源重卡销量1.2万辆,同比暴增5161%,渗透率60.5%,牵引车占比97.5%,三一以19.9%市占率夺冠[29][30][34][39] - 政策补贴驱动上海市场爆发,最高28万元补贴吸引外地购车需求,但2026年后销量或大幅回落[35][36][37] 企业动态 - 一汽解放发布4款智慧动力域产品,涵盖油气与新能源技术,其中柴油发动机热效率超50%,电驱桥效率达90.6%[41][42] - 郑州宇通推出轻卡T6,搭载自研睿控E平台,电池质保10年/100万公里,电机效率98.13%[44][45] - 比亚迪T5轻卡上市,纯电版27.68万起(续航415公里+),插混版19.38万起(纯电续航150公里+)[46][47]
临沂(京津冀)招商引资推介会签约22个项目
新京报· 2025-07-16 22:45
招商引资成果 - 临沂市在北京举行招商引资推介会,现场签约22个项目,涵盖新能源、现代医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 [1] - 近年来面向京津冀招引落地项目485个,设立人才飞地7处,是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国城市创新能力"双百强" [2] 经济发展基础 - 临沂市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市,2022年生产总值6556亿元,居全国地级市第21位 [2] - 地处京津冀、长三角两大国家战略交汇地带,交通便利,京沪二线建成后到北京、上海仅需2.5小时 [2] 物流与商贸优势 - 拥有全国最大的市场集群,专业批发市场136处,年交易额全国地级市第1 [3] - 物流成本低于全国平均30%,2022年商城物流总额过万亿,快递业务量列北方第2城 [3] - 作为北方最大电商基地,发展电商园区60处、网商21万家,2022年网络零售额825亿元 [3] 工业发展现状 - 聚力打造13条标志性产业链,包括高端板材、绿色智能家居、新能源商用车、生物制造等 [4] - 2022年工业总产值8688亿元,规上工业企业4907家,105种产品产值或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3 [4] 营商环境政策 - 市场主体154万户(山东第2),民营经济贡献全市90%以上营收、税收和就业 [5] - 配套产业基金107只、规模500亿元,设立山东首家市级技术成果交易中心 [5] - 政务审批全流程网办,项目签约即入场、拿地即开工,获中国营商环境执行力奖 [5] 城市品牌建设 - 在新京报《网红城市潜力榜50强》中位居全国第3名 [5] - 将举办第三届国际采购商大会和第二届临商大会,加强全球招商 [3][5]
辽宁丹东靶向发力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
招商引资成效 - 引进内资同比增长34.7%,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8.3% [1] - 市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开展招商洽谈活动50余场,各地区各部门"一把手"开展招商活动483次、同比增长125.7% [1] - 上半年引进内资项目610个,到资亿元以上大项目79个,工业类项目占比同比增长4.3% [2] - 新签约2000万元以上项目329个,同比增长147.4%,总投资额406亿元,落地开工项目272个,落地率达83% [2] 招商策略创新 - 采用"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商(协)会招商"组合拳模式 [1] - "外部招引"与"内部挖潜"双向发力,"招大育强"与"招小育优"多管齐下 [2] - 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加强"链主型"和"上下游"企业招引,探索"商协会搭桥"新模式 [2] 重点招商成果 - 推动吉利新能源商用车、亨通海缆等优质项目签约落地 [2] - 构建"珠三角、长三角研发+丹东转化"、"深圳、上海总部+丹东基地"、"国际订单+丹东制造"合作网络 [2] - 已掀起项目招引"夏季攻势",推动项目快签约、快落地、快开工 [2] 招商活动范围 -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川渝、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热点区域开展密集招商对接 [2]
【联合发布】新能源商用车周报(2025年7月第2周)
乘联分会· 2025-07-14 16:45
政策法规 - 四部门计划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10万台,优先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设备可用率要求不低于98%[8][9] - 北京优化汽车消费生态,包括优化小客车指标配置、便利二手车交易、拓展汽车后市场消费及策划京津冀新能源汽车赛事[12] - 重庆拟对智能网联新能源商用车企业最高补助2000万元,覆盖车型研发、核心零部件技改及智能驾驶平台开发[13][14][15] - 天津对新能源汽车新车型产量达标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支持智能化应用场景建设[17][18][19] 市场洞察 - 2025年6月国内商用车销量36.9万辆,环比增10.3%,同比增9.5%;上半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40.2万辆,同比增66.5%[23][24][25] - 纯电动货车和专用车动力电池装车量增速显著,6月纯电动货车同比增136.1%,专用车同比增58.3%[29][33] - 宁德时代以51.03%市场份额主导新能源商用车电池市场,1-6月装车量28.17GWh[31][32] 企业监测 - 江淮汽车联合宁德时代实现150秒换电技术,计划下半年推出三款换电商用车车型[35][36] - 东风柳汽2025年商用车销售目标4.6万辆,上半年商用车销量1.77万辆同比增18%[38][39] - 京东物流推出自研VAN无人轻卡,载货空间24立方米,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40][41] - 网络货运平台联合发布自律公约,规范货主实名制、运价阻断及运费结算等10项权益保障措施[43][45][46][47]
新能源商用车补能的 “三角难题”如何破解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4 16:37
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发展 - 2025年1~5月中国新能源商用车累计销售28.3万辆,占商用车国内销量比例达21.1% [2] - 2024年新能源重卡销量8.2万辆,渗透率13.6%,2025年一季度渗透率增至19.7%,4月首次突破20% [2] - 新能源重卡补能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城市配送和长途运输均对高效补能有迫切需求 [2] 补能体系发展现状 - 超充+换电双轨制补能网络加速成型,比亚迪联合中石化计划建设4000座兆瓦级闪充站,单桩功率超1兆瓦可实现5分钟补能400公里 [3] - 华为推出1.5兆瓦超充方案,15分钟满电,北京、广东规划2025年新建超充站超1200座 [3] - 宁德时代联合中石化启动"万座换电站"计划,目标2030年前建成覆盖全国80%干线运力的"八横十纵换电绿网" [3] 政策支持与补贴 - 国家层面计划支持75个试点县改善充电基础设施,重点增加电动重卡充换电设施 [4] - 上海对通用型换电站给予设备投资40%补贴,加速换电站标准化进程 [4] 补能技术挑战 - 超充技术导致电网瞬时负荷达常规峰值3~5倍,需配套储能系统推高成本,频繁超充使电池健康度3年下降8%~12% [5] - 换电模式面临电池规格碎片化问题,单座换电站建设成本超300万元且回报周期长,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存在健康评估标准缺失瓶颈 [5] - 换电站峰谷调节潜力未释放,仅少数站点配置智能储能系统 [5] 技术创新方向 - 超充-储能耦合系统(如"超充桩+液冷储能")可缓冲电网压力,铅炭电池储能循环寿命提升30%,成本较锂电池降40% [6] - 车电分离金融方案降低购车成本30%~40%,电池租赁+保险模式降低用户风险 [6] 标准与生态协同 - 交通运输部牵头制定干线换电网络布局标准,推动跨车企电池包通用化 [7] - "车-站-网"一体化试点(如上海充换电数据全域监控平台)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 [7] - 氢电互补探索(如中石化综合能源站同步布局加氢与换电),物流企业定制"夜间换电+日间超充"混合方案提升运营效率12% [7] - 电池银行金融化(蔚来能源获宁德时代25亿元投资)推动电池资产证券化,县域光储充普惠模式利用农村光伏+铅炭储能降成本 [7] 未来发展趋势 - 短期超充主导城市短途配送,换电主导干线物流,中长期需通过V2G标准、电池护照制度、绿电交易机制实现能源高效管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