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后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清理汽车后市场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
证券时报· 2025-09-19 20:51
盛秋平表示,商务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要求,开展汽车流通消费 改革试点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城市结合本地实际深化改革、积极创新、先行先试,激发汽车后市场消费 活力。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清理汽车后市场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进一步释放汽车后市 场消费潜力。 9月17日,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主持召开汽车后市场发展暨汽车流通消费改革工作座谈会。来自地方政 府、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的17家单位代表参会,围绕汽车改装、房车露营、汽车赛事、传统经典 车、汽车博物馆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体育总局等参会部门代表 对反映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回应。与会企业和协会代表表示将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 量发展。 ...
商务部:推动清理汽车后市场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
第一财经· 2025-09-19 19:32
进一步释放汽车后市场消费潜力。 9月19日,据商务部消息,9月17日,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主持召开汽车后市场发展暨汽车流通消费改革 工作座谈会。来自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的17家单位代表参会,围绕汽车改装、房车露 营、汽车赛事、传统经典车、汽车博物馆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盛秋平表示,商务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要求,开展汽车流通消费 改革试点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城市结合本地实际深化改革、积极创新、先行先试,激发汽车后市场消费 活力。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清理汽车后市场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进一步释放汽车后市 场消费潜力。 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体育总局等参会部门代表 对反映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回应。与会企业和协会代表表示将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 量发展。 ...
押宝智能配送,汽车后市场从拼价格“卷”向降成本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9 13:47
当汽车后市场价格"内卷"的硝烟渐散,一场关于成本的暗战悄然打响。曾经围绕终端价格的激烈厮杀,逐渐转向供应链深处的效率革命,而智能配送赛 道,正成为这场变革的关键落点之一。 近日,玛吉斯轮胎、德国马牌、佳通轮胎、玲珑轮胎等轮胎头部品牌,以及途虎养车、天猫养车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携手九识智能和新石器等企业,将自动驾 驶技术应用于终端配送,轮胎销售正式进入无人配送时代。 不止于地面,空中的无人机也已加入战局,在汽车后市场的备件配送中崭露头角。从轮胎到各类零部件,智能配送的触角正全方位延伸,一场重塑行业成本 结构与效率格局的变革,已然拉开帷幕。 后市场企业扎堆试水智能配送 在汽车后市场从价格竞争转向成本优化的浪潮中,轮胎和养车企业纷纷敏锐地捕捉到智能配送赛道的潜力,正积极布局,以科技之力重塑行业格局。 佳通轮胎率先迈出坚实步伐,与九识智能达成深度合作。2024年底,佳通在河北沧州试点无人车补货网络,这些搭载L4自动驾驶技术的无人车,如同不知 疲倦的"快递员",穿梭于城市仓储库房与汽修门店之间。佳通的无人配送计划到2025年要覆盖全国32座城市。以往,门店等待轮胎补货常常耗时良久,如 今,无人车的高效调度大幅缩短等货时间, ...
美孚1号车养护2025加盟商大会三地联动举办
齐鲁晚报· 2025-09-17 18:20
2025年9月16日,美孚1号车养护2025加盟商大会于珠海、西安、南京三地同步成功举办。孚创总经理兼董事刘霄、孚创常务副总经理兼消费者业务总经理魏 敏菁、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战略联盟副总经理王少勇等,与来自全国的超千名加盟商伙伴、行业大咖一同,通过"直播联动、分区研讨"相结合 的形式,回顾品牌五年成果,剖析行业发展机遇。 大会围绕"成果共享""战略赋能""生态前瞻"三大核心议题展开,聚焦市场洞察、品牌战略、新能源布局等关键模块,为加盟商们提供体系化的支持方案,锁 定未来稳健增长。 孚创总经理兼董事刘霄在致辞中表示:"过去五年,美孚1号车养护构建起了覆盖全国的、高效协同的运作体系,打造了品牌的护城河,也验证了坚实体系能 力的卓越价值。未来,美孚1号车养护将继续以专业立身,在长期发展中走出优势,推动所有门店的生态升级与共同繁荣。"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庆义 (孚创总经理兼董事刘霄致辞) 坚守专业品质,实现可持续增长 自2020年品牌焕新发布以来,美孚1号车养护始终秉承"专注车,更在乎你"的品牌主张,深耕专业品质,持续推动业务稳健增长。 截至今年上半年,美孚1号车养护在网门店营业额与进店台次均实现逆势 ...
万亿赛道龙头引领:途虎养车以"规模+技术"定义行业新范式
观察者网· 2025-09-15 15:27
行业规模与格局 - 中国汽车后市场总体规模预计2025年达1.9万亿元 2030年增至2.2万亿元[1] - 行业呈现高度分散竞争格局 包含4S店体系、大型连锁平台、区域连锁及独立维修厂[1] - 汽车保有量超3.59亿辆推动万亿级服务市场转型[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8.8亿元 同比增长10.5%[3][4] - 经调整净利润4.1亿元 同比增长14.6%[3][4] - 毛利达19.8亿元 毛利率25.2%[4] - 股价于8月22日最高涨至21.24港元 单日涨幅达11.44%[5] 门店网络扩张 - 工场店数量达7205家 同比增长14.2%[6] - 覆盖全国320个地级行政区和1855个县级行政区[6] - 二线及以下城市新店占比超60% 广西/黑龙江/西藏/新疆门店数量增幅超20%[6] - 县域覆盖率(乘用车保有量≥2万)提升至70% 同比增5个百分点[6] 业务战略与产品 - 采用品牌直供模式 实施"国产品牌向上突破 国际大牌向下扎根"双轨战略[7] - 三至五线城市国产轮胎销量增速为高线城市2倍[8] - 快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60% 线上下单满足率90.6%[8] - 控制臂总成与减振器等核心类目收入增长超50%[8] 新能源业务进展 - 新能源交易用户数达340万 同比增长83.5% 占总交易用户超12%[8] - 新能源汽车专属胎占自有自控产品销量15%[8] - 混动机油支付用户量同比增长超120%[8] 技术应用与创新 - 建立950万SKU汽配数据库 匹配准确度99.99%[12] - 智能备货模型将轮胎周转期从60天缩短至30天[13] - 广州自动化标杆仓降低人工成本60% 作业效率达传统仓储2.5倍[13] - AI视频识别技术提升门店合规管理 智能客服系统使售前转化率提升2%[13] 运营标准化体系 - 制定1700余项服务SOP保障服务质量[10] - 90%运营超6个月加盟工场店实现盈利[6] - 工场店同店履约用户数同比增长超7%[6] - 建立国内首个膜类产品专业实验室"金牌车膜检测中心"[8] 用户与口碑优势 - 注册用户1.5亿 交易用户2650万 月活用户1350万[14] - 用户满意度超95% 复购率达64%[14] - AI智能客服满意度提高7% 客服人力成本同比下降18%[13]
从数字化中寻找新价值,推动汽车后市场生态变革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3 18:13
9月11日至14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本届泰达汽车论坛围绕"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的年度 主题,邀请行业嘉宾展开深入研讨。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么新在演讲中分享了全球循环经济发展的趋势,可信追溯在汽车合规与碳排放中的核心作用,以及相关创新的理念,为 行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他表示,一个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汽车后市场,一定是基于数据数字的公开透明和真实可信。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汽车后市场的各 类要素主体,包括保险维修、配件、车企、消费者等链条串联起来。特别希望我们的企业、专家能够共同推动关于汽车循环的可信追溯体系的构建。 当前,机动车循环产业正面临资源分散价值链割裂的核心痛点,如何打通"车-件-料"全链路,构建全链路循环体系,是全行业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中 国资源循环集团机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黎宇科在演讲中谈到,围绕机动车全链条的循环,构建"车-件-料"三级循环业务体系,一是在资源回收端,要围绕 机动车整车及零部件构建回收的渠道与体系;二是在二手车业务方面,要开展包括二手车的国内及海外贸易,希望联合一些整车厂和有技术能力的企业做整 车整备;三是在料和件的循环领域, ...
途虎(09690)养车参加泰达论坛:新能源用户增超80% 领跑汽车后市场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22:31
公司业务布局 - 途虎养车已建立专业检测能力、维修保养能力和标准服务能力 重点落地三电系统检测与维保、个性化美容等新能源业务 [3] - 公司拥有超过7200家工场店和1.5亿注册用户 其中新能源交易用户数达340万 同比增长83.5% 在总交易用户中占比超12% [3] - 针对新能源车主差异化需求开发专属产品 包括与头部轮胎品牌合作推出适配电动车高扭矩低噪音特性的专属轮胎并配套终身质保服务 [3] 产品创新 - 与国际机油品牌共同开发增程混动车专用机油 优化发动机保护性能 [3] - 与知名车膜品牌研发高信号穿透率车膜 有效解决智能驾驶信号干扰问题 [3] - 通过产品创新、数字化与标准化融合以及生态协同三大举措持续领跑新能源汽车后市场 [3] 人才体系建设 - 搭建完善科学的新能源汽车维修技师培训体系 形成线上+线下培训闭环 [4] - 目前持有低压电工证的新能源技师超过800人 接受新能源车技术培训的技师逾4000人 [4] - 专业人才能力已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壁垒 有效应对行业新能源汽车售后人才缺口占八成的情况 [4] 行业生态协同 - 作为广覆盖深渗透的独立第三方汽车服务平台 持续补充整车企业及电池企业的售后履约能力 [4] - 通过供给侧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转型 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服务范式 [4] - 全链条布局助力破解后市场爆发期的供需匹配难题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600万辆 [3][4]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迎来全新增长点 泰达汽车论坛作为高端智库论坛已成为引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1][3] - 汽车后市场生态正经历重大变革 新能源业务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1]
途虎养车参加泰达论坛:新能源用户增超80% 领跑汽车后市场
智通财经· 2025-09-12 22:30
公司业务布局 - 途虎养车已建立专业检测能力、维修保养能力和标准服务能力 重点布局三电系统检测与维保、个性化美容等新能源业务 [3] - 公司拥有超过7200家工场店和1.5亿注册用户 其中新能源交易用户数达340万 同比增长83.5% 在总交易用户中占比超12% [3] - 持有低压电工证的新能源技师超过800人 接受新能源技术培训的技师逾4000人 形成专业人才竞争壁垒 [4] 产品创新举措 - 与头部轮胎品牌合作推出适配电动车高扭矩、低噪音特性的新能源专属轮胎 配套终身质保服务 [3] - 与国际机油品牌开发增程混动车专用机油 优化发动机保护性能 [3] - 与知名车膜品牌研发高信号穿透率车膜 解决智能驾驶信号干扰问题 [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600万辆 后市场迎来全新增长点 [3] - 汽修行业人才缺口中新能源汽车售后人才缺口占八成 存在巨大人才需求 [4] - 公司搭建线上+线下新能源技师培训体系 形成完善人才培养闭环 [4] 生态协同战略 - 作为广覆盖、深渗透的独立第三方汽车服务平台 补充整车企业及电池企业售后履约能力 [4] - 通过供给侧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转型 提供可复制的服务范式 [4] - 全链条布局助力破解后市场爆发期的供需匹配难题 [4]
万亿赛道龙头引领:途虎养车以“规模+技术”定义行业新范式
观察者网· 2025-09-11 18:58
行业规模与格局 - 中国汽车后市场总体规模预计2025年达1.9万亿元 2030年增至2.2万亿元[1] - 行业呈现"散而多"竞争格局 包含4S店体系、大型连锁平台、区域连锁及独立维修厂[1] - 2025年上半年汽车后市场累计产值和进厂台次同比分别下滑5%和4% 市场需求阶段性收缩[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78.8亿元 同比增长10.5%[3] - 经调整净利润为4.1亿元 同比增长14.6%[3] - 毛利率25.2% 运营利润率2.8% 净利润率3.9%[4] - 调整后EBITDA为4.83亿元 调整后净利率5.2%[4] - 股价于8月22日最高涨至21.24港元 单日最大涨幅达11.44%[5] 门店网络扩张 - 工场店数量达7205家 较上年同期增长14.2%[6] - 覆盖全国320个地级行政区划和1855个县级行政区划[6] - 对乘用车保有量2万以上县域覆盖率提升至70% 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6] - 新开门店中二线及以下城市占比超60% 广西/黑龙江/西藏/新疆门店数量同比增幅均超20%[6] - 约90%运营超6个月的加盟工场店实现盈利[6] 业务战略与产品创新 - 采用品牌商家直供模式 实施"国产品牌向上突破 国际大牌向下扎根"双轨战略[7] - 快修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超60% 线上下单满足率提升至90.6%[7] - 控制臂总成、减振器等核心类目收入增长超50%[7] - 新能源交易用户数达340万 同比增长83.5% 占总交易用户数超12%[8] - 新能源汽车专属胎占自有自控产品销量15%[8] - 新能源汽车混动机油支付用户量同比增长超120%[8] 技术投入与标准化建设 - 制定1700余项服务SOP标准作业程序[11] - 建立国内首个膜类产品专业实验室"金牌车膜检测中心"[8] - 汽配数据库涵盖950万SKU 匹配准确度达99.99%[12] - 智能备货模型将轮胎周转期从60天缩短至30天[13] - 广州自动化标杆仓人工成本降低60% 作业效率达传统仓储2.5倍[13] AI技术应用成效 - AI视频识别技术强化门店卫生与合规管理[11][13] - "智能报价"功能通过可视化呈现车辆异常状况[11][13] - 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智能客服系统售前转化率提升2% 满意度提高7%[13] - 客服人力成本同比下降18%[13] - 注册用户1.5亿 交易用户2650万 月活用户1350万[14] - 用户满意度超95% 复购率达64%[14]
人民日报:有效畅通“大循环”,建设统一大市场
人民日报· 2025-09-01 07:54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与意义 -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每秒云端数据传输超143万GB 每天近6000个快递寄递 每天新创立企业约2.4万户 每天中外货物流动约1200亿元[1]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1] - 通过"五统一、一开放"要求推动市场由大到强转变[1] 全局意识与区域协同 - 需要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打通经济循环关键堵点[2] - 京津冀通过非首都功能疏解形成生物医药等世界级产业集群[2] - 江西赣州与浙江杭州等地开展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合作确保公平竞争[2] - 重庆潼南区培育汽车后市场 每年拆解10余万辆报废汽车形成特色产业集群[2] - 湖北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 山东将"市场壁垒清零"纳入地市考核[3] 法治化建设与市场监管 - 法治化程度越高则市场规则越清晰 经营主体预期越稳定[4] - 颁布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发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 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5] - 上海完善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全过程监管 专门为中小企业预留份额[6] - 江苏制定行政处罚免罚、轻罚清单1.4万余项 纠治同案不同罚[6] 区域合作与共赢案例 - 全国首个跨省市航空前置货站启用 苏州企业可降低地面物流成本近30%[7] - 宁夏以1800万元购得四川3年1500万立方米黄河用水权[7] - 南方电网送国家电网交易电量超20亿千瓦时 闽粤直流实现200万千瓦满送[7] -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从2011年100分增长至2023年267.57分[9] - 长三角经济总量超3000亿元城市数量比2011年增长一倍多[9] - 粤港澳大湾区形成9个超万亿级战略性产业集群 采用"研发在深广、制造在珠中惠、服务在港澳"协作模式[9] 对外开放与投资环境 - 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9] - 2023年上半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1.7%[9] - 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联动增强资源效应[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