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深海科技入列未来产业 多家公司“剧透”业务布局和进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2:25
深海科技政策支持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写入国家未来产业发展重点,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3] - 广东省首部海洋经济地方性法规《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7月1日正式施行,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五方面提供法治保障 [3] - 上海计划研究建立市级海洋产业发展基金,通过政府资金引导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海洋产业重点领域发展 [3] 海洋经济市场规模 - 2025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4] - 麦哲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将超13万亿元,其中深海科技相关产业占比预计超25%,市场规模有望超3.25万亿元 [4] - 2024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市场规模约331亿元,同比增长20% [7] 上市公司深海技术布局 亨通光电 - 全球海底光缆通信网络建设进入重要发展窗口期,公司将围绕海洋通信与工程加强海上油气、水下特种缆、海底装备等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1][5][6] - 计划推动高端制造产业基地建设,覆盖海底通信网络勘测、施工维护、系统测试仿真等全产业链 [5][6] 中科海讯 - HX-A200国产化核心处理芯片专为水声装备研发,已完成研制测试,2025年将获批量订单 [1][6] - 该芯片搭载的高性能数据计算平台在海洋装备领域展现应用潜力 [6] 起帆电缆 - 已具备大长度海底电缆生产能力,产品应用于海上风电项目 [1][6] - 规划加强高端电缆制造领域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满足高性能电缆需求 [6] 诚意药业 - 投资6.7亿元建设海洋生物医药制造项目,包含1000吨超级鱼油EPA项目 [1][7] - 以氨糖与鱼油为核心深度布局海洋生物医药领域 [7]
政策“东风”劲吹,海洋经济有新动作
国际金融报· 2025-07-02 20:53
政策导向与顶层设计 - 中央财经委员会明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强调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1] -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3] - 长三角地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发展规划,上海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完备体系,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达11387亿元,同比增长11.2%,占全市GDP的21.1% [4] 上海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规划 - 上海海洋产业存在结构性短板,传统产业占比偏高,新兴产业如海洋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5] - 协同发展机制不足,跨领域产业融合深度不够,临港产业集群效应未充分释放,创新转化能力薄弱 [5] - 《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提出,到2030年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增加值超450亿元,2035年超700亿元,计划建立市级海洋产业发展基金 [5] - 上海长兴岛和临港新片区的双核布局将推动船舶动力、深远海装备、海洋药物等细分领域突破 [6] 江苏海洋经济布局 - 江苏推动海洋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和绿色化转变,涉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水下智能装备、海洋信息产业等新业态发展提速 [7] -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35年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将大幅跃升 [7] - 南通以"江海河联运"特色枢纽为锚点,驱动船舶制造、绿色能源等产业发展,实施"全域向海"战略 [10] 浙江海洋经济创新驱动 - 浙江将海洋前沿科技前瞻布局作为重要抓手,《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实施四大工程 [7] - 浙江成立海洋产业项目招引培育工作专班,推进"引航、盯引、筑基、育强"四大行动,聚焦临港产业、海洋科技、海洋文旅等领域 [8][9] 区域特色与物流创新 - 江苏南通"船边直提"模式大幅提升物流效率,货物卸载与通关时间缩短至两天以内,降低企业成本 [11] - 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呈现差异化与协同化特点,上海侧重高端航运服务业和海洋金融,江苏聚焦海洋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浙江突破海洋科技和文旅 [11] 全球海洋经济前景 - 经合组织预测,到2030年海洋经济对全球经济增加值的贡献将翻一番,达3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增加值比重2.5% [10] - 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将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未来前景广阔 [12]
突然爆发!A股涨停潮、港股最高涨超130%,发生了什么?
证券时报· 2025-07-02 17:15
钢铁板块爆发 - 钢铁板块午后大幅拉升,盛德鑫泰涨17%,重庆钢铁、柳钢股份、首钢股份等涨停,三钢闽光、武进不锈涨逾8% [4] - 港股重庆钢铁股份涨超90%,盘中一度暴涨超130%,鞍钢股份涨近13% [5] - 唐山环保减限产力度加大,约半数钢厂收到减排限产通知,限产后烧结矿产能利用率或从83%降至70%,日产减少3万吨 [7]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拟于7月底召开会议,研判下半年行业态势 [7] - 当前钢铁市场处于"低库存、低价格、低需求、高供应弹性"的弱平衡状态,下半年利润回升取决于减产政策执行力度 [7] 海洋经济概念飙升 - 海洋经济概念股强势,克莱特30%涨停,深水海纳20%涨停,坤博精工、中科海讯涨超10% [9]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做强海洋产业等方向 [11] - 深海科技产业链涵盖材料、装备和数智化三大领域,高性能钢、钛合金、水下装备及海洋大数据成为发展重点 [12] 光伏产业链崛起 - 光伏概念股集体上扬,秀强股份、大烨智能20%涨停,大全能源涨超15%,通威股份、亚玛顿等涨停 [14] - 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7月集体减产30%,产能加速出清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5] - 531抢装潮后需求转弱,产业链价格承压,减产及产能整合有望改善供需结构 [16]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微跌0.09%,创业板指跌1.13%,沪深两市成交额14053亿元,较前一日减少逾900亿元 [2] - 医药、券商板块走弱,钢铁、海洋经济、光伏成为当日领涨板块 [2]
前海开辟海洋经济“新蓝海”
人民网· 2025-07-02 11:46
深圳海洋经济发展 - 2024年深圳海洋生产总值达5409亿元 占GDP比重14.7% [3] - 前海拥有68公里海岸线 600平方公里海域 13个海岛 6个港口码头 规划布局海洋新城 蛇口国际海洋城等重点片区 [3] - 前海聚焦发展海洋科技 建设现代海洋服务业集聚区 与传统海洋城市差异化发展 [3] 海洋科技与航运创新 - 深圳中远海运数字科技公司打造数字航运新生态 从数据 通讯 设备 软件等方面入手 开发海上"高德地图" [3] - 前海集聚招商工业 中集海工 亚太星通等行业龙头 落地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等科研机构 [5] - 海洋新城谋划打造"海洋硅谷"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技术攻关 [5] 智慧港口建设 - 大铲湾码头实现智能闸口 AI堆场规划 无纸化物流预约 测试无人驾驶卡车 提高效率并节能减排 [5] - 大铲湾码头与高新企业探索合作空间 推动港口智慧化转型 [5] 海洋旅游消费 - 2024年蛇口邮轮母港接待旅客445万人次 其中邮轮旅客8.9万人次 同比增长323% [7] - 蛇口邮轮母港开通10余条境内航线及4条境外航线 推动海上观光 科普教育等特色项目 [7] - 深圳湾游艇会作为"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停泊港 已有259艘次港澳游艇往来 带动上下游约100家企业 [9] 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 - 前海提供人才 租房 科研等优惠补贴 并组织行业交流会促进企业合作 [4] - 深圳湾游艇会建成全国首个游艇水上保税港区 形成游艇及配套消费品服务体系 [9]
海洋经济概念爆发,深水海纳20%涨停,克莱特等大涨
证券时报网· 2025-07-02 10:14
海洋经济概念股表现 - 克莱特涨超20% 深水海纳20%涨停 中科海讯涨超13% 坤博精工 博亚精工涨超10% [1] 政策驱动因素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注重创新驱动 高效协同 产业更新 人海和谐 合作共赢 [1] - 加强顶层设计 加大政策支持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洋经济 [1] - 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培育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海洋产业发展方向 - 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 推动海上风电规范建设 发展远洋捕捞 海洋生物医药 海洋文旅 海运业 [1] - 研究海湾经济 优化整合沿海港口群 [1] -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实施海域综合治理 探索海洋碳汇核算 [1] - 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加强科研调查 防灾减灾 蓝色经济合作 [1] 券商观点 - 浙商证券认为海洋强国战略地位提升 发展深海科技是关键 后续政策密集出台 资金支持可期 [2] - 天风证券指出深海科技产业链包括深海材料 深海装备 深海数智化三大领域 [2] 深海科技细分领域 - 深海材料涉及高性能钢 钛合金 高分子材料 用于耐压壳和浮力材料 [2] - 深海装备需求增长迅速 包括水下探测 施工作业 油气生产 矿产开发装备 船舶与海工装备处于上升周期 [2] - 深海数智化为发展重点 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向网络化 智能化转型 海底数据中心 海洋通信 海洋大数据是关键方向 [2]
中央财经委员会:培育发展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快讯· 2025-07-01 15:10
海洋科技与产业发展 - 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 [1] - 培育发展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 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 [1] 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 - 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海洋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产业 [1] - 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 [1] - 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 [1] 沿海港口整合与规划 - 加强海湾经济发展规划研究 [1] - 有序推进沿海港口群优化整合 [1]
打造蓝色科技方舟——浙江大学摘箬山海洋科技示范岛建设纪实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20 10:25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舟山)建设 - 自然资源部加快构建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体系,在山东威海、浙江舟山、广东珠海、海南三亚共建4个试验场区 [4] - 浙江省舟山市与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签订协议,利用摘箬山岛试验资源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体系完善,打造海洋科技创新高地 [4] - 试验场将建设集海上试验、检验测量、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7] 摘箬山海洋科技示范岛基础设施 - 国内首个海洋科技示范岛,由浙江大学与舟山市合作共建,2014年建成15430平方米试验基地,包含深水水池、实验室等设施 [6] - 确权科研教学用海域18.5公顷,拥有"紫金港"号科考船及车渡码头、斜坡码头,保障高效运行 [6] - 支撑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支持浙江舟山群岛海洋生态系统教育部观测研究站等平台建设 [6] 重大海洋科技示范项目 - 已建成海洋浮式科学试验平台、海流能发电试验电站等10余个示范项目 [9] - "华家池"号浮式平台为国内首座,可进行风浪流测试、新能源试验等 [9] - 海流能电站60千瓦机组为国内运行时间最长(2014年布放),120千瓦机组为国内最早并网(2016年) [9] - 海洋立体观测系统实现岸基、海面、水下、海底四位一体实时观测 [9] 海洋技术应用与成果 - 材料腐蚀野外观测研究站优化东海工程材料试验体系,增强海洋工程耐久性 [10] - 海底有缆在线观测系统应用100余套,覆盖国内80%沿海省份,实现长距离实时数据传输 [10] - 海上漂浮式光伏、海洋生物资源平台等项目推动技术产业化 [9] 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 - 试验站支撑本科生课程海上实验,包括海洋调查方法、海洋工程概论等 [12] - 每年暑期服务国内外千余名师生开展实践活动 [12] - 举办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交叉融合,与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协同创新 [12] 科普与社会服务 - 建设"蛟龙入海"3D科普影片、火山博物馆等中小学研学资源 [12] - 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普活动,组织科学家与小学生考察生态环境 [12]
我国发布全球首个深海海山数字化智能系统
快讯· 2025-06-10 22:38
智通财经6月10日电,在2025年世界海洋日及联合国海洋大会期间,我国正式发布全球首个深海海山数 字化智能系统并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据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消息,由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联合之江 实验室等单位共同研发的这一系统,是我国在深海领域发布的全球首个数字化公共科技产品。这一系统 填补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深海领域的应用空白,将推动深海发展进入数智化时代,助力我国在深海技术创 新、空间治理领域跃居引领地位。 我国发布全球首个深海海山数字化智能系统 ...
全景式展现中国海洋发展图景 《向海而行》今日开播
央视新闻· 2025-06-08 15:41
节目概况 - 系列节目《向海而行》将于6月8日—12日在CCTV-1播出 央视频 央视网同步上线 [1] - 节目围绕"资源宝库""逐梦深蓝""耕海牧渔""碧海银滩""蓝色脉动"五大主题展开 [4] - 通过20余个鲜活故事串联中国海洋发展实践 [6] 内容亮点 - 展现南海"深海一号"能源站 "蛟龙"号 "奋斗者"号深潜器等科技成就 [6] - 记录福建澳角村产业转型 厦门中华白海豚栖息地保护等生态实践 [6] - 呈现辽宁大连LNG船技术突破 全球开源海洋环境预报模型等国际合作 [6] - 包含"明阳天成号"漂浮式风电 可燃冰试采等硬核科技突破 [8] - 展示海南三沙生态修复 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等民生案例 [8] 制作特色 - 深入码头 实验室 养殖工船等一线场景采访科研人员 渔民等群体 [8] - 运用航拍延时 数据可视化 动画演示等技术手段 [11] - 通过"雪龙2"号 "梦想"号等"国之重器"镜头展现科技发展 [11][14] 行业数据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 [15] -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多个产业跻身全球前列 [15]
广州研发、全国首个!海洋政产学研金交流平台“广海汇”发布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22:40
广州海洋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大会 - 全国首个海洋政产学研金交流平台"广海汇"正式发布 整合企业 政策 土地 投融资和产学研用五大资源库 推动海洋经济创新链 产业链 资金链 人才链"四链融合" [2] - "广海汇"嵌入"海精灵"AI"科技红娘" 精准撮合技术 资金 科研 人才和需求 实现产学研信息一键触达 [2] - 平台面向企业家提供五大产业链("港 船 能 药 游")全国重点企业可视化分布 招商土地超市 专项贷款与融资机构对接 技术需求发布与人才匹配等功能 [2] 平台功能定位 - 面向投资机构: 汇聚全国重点企业 AI锚定科研成果 推动成果产业化落地 [2] - 面向科研机构: AI大模型匹配技术与企业 提供融资渠道与孵化载体 [3] - 面向创业青年: AI一键获取人才补贴 对接创投资金与创新载体 [3] - 面向行政部门: 一屏总览海洋经济运行态势 动态监测重点指标 生成深度尽调报告 [3] 战略合作与项目签约 - 签订11项合作协议 包括4项战略合作(广州市政府与自然资源部南海局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航海学院) [4] - 6项招商类项目(黄埔区 南沙区 番禺区 广州港集团与涉海企业合作) 涵盖港口建设 船舶制造 海洋装备产业等领域 [4] - 1项标准制定类项目(五家单位联合启动"智能无人系统-水下机器人测试标准研制") [4] 产业展示成果 - 展出驻穗科研院所 企业自主研发的成熟产品和科研成果50项 [4] - 按"港 船 能 药 游"五大产业分类展示 另设空间载体区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