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制造业

搜索文档
南财数据周报(50期):八部门共探供应链数据交易;广东将组建省属数据集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5:28
国家数据局政策动向 - 国家数据局正研究制定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要素市场的政策文件,强调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加快数据价值"显性化"[1] - 2025年目标包括细化数据流通交易规则、推动示范合同发布、建立数据产品质量监管机制[2] - 《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提出以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为主线,因地制宜发展数字经济[2] 数智供应链发展计划 - 八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运用AI/物联网/区块链技术推进供应链"三化"改造[2] - 2030年目标培育100家全国数智供应链领军企业,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发展模式[2] - 探索供应链数据交易机制,鼓励企业制定数据资产认定/质量评价/流通交易标准[3] 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 - 三部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7年目标:规模以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85%[3] - 计划形成100+典型场景解决方案,推动产品从数据载体向综合服务转变[3][4] - 强调建立企业数据管理制度,贯标数据管理相关标准[4] 数据标准化建设 - 全国数标委启动6大方向标准验证试点:数据基础设施/高质量数据集/数据匿名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可信数据空间/数据服务[5] 地方数据要素改革 - 广东省提出组建省级数据集团,建设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开展数据产权登记试点[6] - 提升广深数据交易所能级,编制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6] - 全国已有福建/四川/陕西等至少6省成立省属数据集团[6]
三部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数据ETF(516000)获资金加仓
搜狐财经· 2025-05-29 09:40
市场表现 - 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上涨0 06% 成分股千方科技上涨1 74% 新点软件上涨0 76% 紫光股份上涨0 55% 拓维信息上涨0 51% 中国软件上涨0 45% [1] - 数据ETF(516000)上涨0 34% 最新价报0 88元 近1年累计上涨31 98% 领涨同类 [1] - 数据ETF盘中换手3 04% 成交1264 11万元 近1年日均成交1707 12万元 [1] 资金动态 - 数据ETF最新份额达4 72亿份 创近1月新高 [1] - 数据ETF最新资金净流入352 48万元 近10个交易日内有6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吸金"1986 37万元 日均净流入达198 64万元 [1] 政策支持 -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目标是到2027年 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85% 先进计算、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行业发展 [1] 产品特点 - 数据ETF(516000)及其联接基金紧密跟踪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 成分股主要聚焦DeepSeek、AI算力、鸿蒙产业链等热门概念板块 覆盖科大讯飞、中科曙光、浪潮信息、恒生电子等热门个股 [2]
三部门:采用“揭榜挂帅”机制加强转型关键技术研发 重点突破高精度高速工业控制等关键共性技术
快讯· 2025-05-27 17:51
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核心观点 - 三部门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采用"揭榜挂帅"机制加强转型关键技术研发 [1] - 重点突破高精度高速工业控制、智能设备集成、复杂系统仿真推演等关键共性技术 [1] - 提升设备自动化编程(EAP)、电子设计自动化、PCB设计等系统及软件水平 [1] - 研制智能工控计算机、工业智能传感设备、中大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等关键工控设备及系统 [1] 关键技术研发方向 - 高精度高速工业控制技术:列为重点突破的共性技术之一 [1] - 智能设备集成技术:方案明确提及需加强研发 [1] - 复杂系统仿真推演技术:被列入关键共性技术清单 [1] - 无损检测与可靠性管理技术:方案重点提及的技术领域 [1] 工业软件与系统升级 - 设备自动化编程(EAP)系统:方案要求提升其技术水平 [1] - 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明确列为需升级的软件类别 [1] - PCB设计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方案提出要提升相关系统水平 [1] - 制造执行系统(MES)与质量管理系统:被列入重点改进目标 [1] 关键设备研制计划 - 智能工控计算机:方案明确要研制的设备类型 [1] - 工业智能传感设备:被列入关键工控设备清单 [1] - 中大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方案重点提及的研制目标 [1] -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列为需研制的关键系统之一 [1]
前4月东莞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19.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5 20:16
工业经济 - 2025年1—4月东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4月单月增长6.3% [1] - 主导产业增速显著: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增长10.8%,化工制造业增长13.2%,包装印刷业增长6.6% [1] - 新动能产业表现突出: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0.3% [1][2] - 高技术产品产量激增:服务器产量同比增长292.6%,传感器增长79.1%,集成电路增长75.3%,智能手表增长28.6% [2] 外贸进出口 - 1—4月东莞外贸进出口总额4863.5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进口1947.5亿元(+32.6%),出口2916.0亿元(+11.9%) [1][2] - 4月单月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7% [2] 固定资产投资 - 1—4月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下降14.0%,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6%(增速较一季度提高3.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下降3.2%(降幅较一季度收窄4.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6.6% [2] - 投资结构优化:工业投资占比达54.6%,同比提高6.0个百分点 [2] 消费市场 - 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6.87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餐饮收入增长2.2%,商品零售增长4.3% [3] - 线上消费活跃: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5.2% [3] - 4月单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5% [3]
服务器产量同比增长292.6%!制造大市公布最新数据
南方都市报· 2025-05-25 19:56
工业生产 - 1-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4月单月增长6.3% [3] - 主导产业增速显著:电子信息制造业(10.1%)、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10.8%)、化工制造业(13.2%)、包装印刷业(6.6%) [3] - 新动能产业表现突出:先进制造业(9.0%)、高技术制造业(10.3%),高技术产品产量激增(服务器292.6%、传感器79.1%、集成电路75.3%) [3] 外贸进出口 - 1-4月外贸总额4863.5亿元(+19.4%),其中进口1947.5亿元(+32.6%)、出口2916.0亿元(+11.9%) [4] - 4月单月进出口增速14.7% [4] 消费市场 - 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6.87亿元(+4.0%),4月单月增速8.5% [5] - 以旧换新商品高速增长:家具类(113.6%)、通讯器材类(75.3%)、建材类(38.2%) [5] - 线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5.2%,基本生活类商品中粮油食品类(+56.6%)、烟酒类(+39.3%)表现突出 [5] 固定资产投资 - 1-4月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下降14.0%,工业投资占比提升至54.6%(+6.0个百分点) [6]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6%,工业投资降幅收窄至3.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6.6% [6] 财政金融 - 1-4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0.72亿元(+3.1%),支出349.06亿元(+0.1%) [7] - 4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8537.28亿元(+6.6%),贷款余额19958.69亿元(+2.5%) [7] 居民消费价格 - 1-4月CPI下降1.0%,八大类商品中七类下降(衣着类-3.3%最显著),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6% [8]
肖钢最新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8 22:54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态势 - 一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增速超过10% [1] - 数字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 高于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幅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样实现两位数增长 [1] 数字经济投资与消费表现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电子信息制造业投资增长10.1% 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10.5% [1] - 网上食品消费增速快于整体消费 以旧换新模式拉动线上消费 [1] - 互联网、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构建"内容+体验"新场景促进消费 [1] 区域分布与企业表现 - 东部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A股上市公司贡献全国90%以上营收和净利润 [2] 数字金融发展动态 - 大部分金融机构开始接入DeepSeek等AI大模型 中小机构获得AI应用能力 [2] - 一季度金融科技投入增速放缓 但更注重投入产出比 [2] - 金融机构加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吸引与培养 [2] 未来发展建议 - 需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完善"科技-产业-金融"生态循环 [3] - 应构建生成式AI金融应用治理闭环 细化场景实施规则 [3] - 需建设高质量金融数据市场 探索数据要素权属、定价等理论依据 [3]
肖钢: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势良好,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8 20:36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 - 一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超过10% [1] - 数字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高于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幅 [1] - 数字服务业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也实现两位数增长 [1] 数字经济投资与消费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电子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0.1%和10.5% [1] - 数字消费稳中有升,网上食品消费增速快于整体消费,以旧换新模式拉动线上消费 [1] - 数字技术推动消费场景创新,互联网、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构建"内容+体验"新场景 [1] 区域分布与企业表现 - 东部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A股上市公司贡献全国九成以上营收和净利润 [2] 数字金融发展 - 金融机构普遍接入DeepSeek等大模型,中小金融机构具备AI应用能力 [2] - AI大模型推动数字金融生态创新,提升金融效率和客户体验 [2] - 一季度金融科技投入增速放缓但更注重投入产出比,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速 [2] 未来发展建议 -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完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 [3] - 加快构建生成式AI金融应用治理闭环,细化金融场景实施细则 [3] - 建设高质量金融数据市场,探索数据要素权属、定价、交易等实践路径 [3]
多项关键指标增速加快 我国数字产业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
北京商报· 2025-05-16 18:04
数字产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数字产业实现业务收入8 5万亿元 同比增长9 4% 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4 4个百分点 [1] - 利润总额达5721亿元 同比增长7 0% 制造业和服务业板块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1] - 全国24个省份数字产业收入实现正增长 其中10个省份增速超两位数 东部和中部地区增速分别达10 2%和9 7% [1] - 广东 江苏等数字产业前10大省份合计贡献全国80 7%的收入 对行业增长贡献率高达90 8% [1] 数字基础设施进展 - 截至3月底全国5G基站总数达439 5万个 5G-A网络升级持续推进 [1] - 10G PON端口超2925万个 86个城市启动万兆光网试点 [1] - 全国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突破900万 5G虚拟专网广泛覆盖工业 能源等重点领域 [1] -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接入企业超50万家 [1] 重点行业亮点 - 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5% 电子产品出口额增速提升9 8个百分点 [2] - 软件业收入增长10 6% 电信业务总量增速高于服务业2 4个百分点 [2] - AI眼镜 AIPC等智能硬件市场热度飙升 制造企业加速引入大模型 [2] 未来发展动力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数字产业以创新为引擎 [2] - 数字产业在赋能实体经济 激发消费潜力等方面持续发力 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 [2]
辽宁:推动数据要素优化配置 强化数字政府建设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23:39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 制定《辽宁省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施方案》,建立"1+6"推进体系,聚焦数据要素供给、流通、创新应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生态培育和安全治理6个方面 [1] - 未来三年落实22项重点任务,以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引领,推动数据要素优化配置 [1]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 着力补齐算力、网络、流通利用和安全体系能力短板,打通数据要素流通动脉,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和行业数字化转型 [1] - 支持沈阳、大连智算中心建设,推动大连市建设国家数据基础设施隐私保护计算试点,打造平台底座并催生数据产品 [1] 数字政府建设 - 制定《辽宁省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构建"1131"体系,建立政务首席数据官制度和"人工智能+政务"联席会议机制 [2] - 开展数字政府建设评价,优化政府治理流程和履职能力 [2] 数字产业化发展 - 推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人工智能产业和数据产业发展 [2] - 打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集成电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沈阳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 [2] 产业数字化转型 - 工业制造领域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和高质量数据集 [2] - 农业领域推进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建设 [2] - 服务业领域围绕金融和平台经济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2]
山东高新技术赋能大视听产业 预计2027年营收达2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5-14 16:34
大视听产业发展规划 - 山东省计划到2027年培育重点视听企业300家以上,建成省级视听产业基地20个以上、国家级基地2个以上,实现大视听产业年营业收入2000亿元[1] - 2024年山东省大视听产业总收入约1300亿元,同比增长11.6%[1] - 大视听产业被定义为以视听内容为核心,涵盖内容生产、传播、设备、技术、服务等多个环节的产业体系,具有朝阳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特质[1] 技术创新应用 - 山东省加快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数字人、音视频智能制作等技术推广应用[2] - 影视制作机构运用超高清、AI、AR/VR、3D等技术手段,近年推出的《南来北往》《大河之洲》《国学小名士》等作品均达到4K超高清标准[2] - 山东省科技厅组织实施10余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省级财政经费支持超4亿元,聚焦人工智能、高清显示、虚拟现实等方向[2] 产业融合发展 -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进入"文化+科技+产业"更高水平融合发展阶段[2] - 山东省加快文化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推进"人工智能+广电视听""虚拟现实+广电视听"跨界融合[2] -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聚力做优视听电子核心器件、终端制造、内容生产等关键环节,做强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核心领域[3] 产业增长表现 - 2024年一季度山东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6%,高于全国17.1个百分点[3] - 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将加快新技术研发应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业务链条延伸、产业生态拓展,培育广电新质生产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