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密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不止于“果链”:AI与汽车双“引擎”驱动,立讯精密上半年营收净利大增
新浪财经· 2025-09-03 13:4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45.03亿元,同比增长20.1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 [1] - 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净利润108.90亿元至113.44亿元,同比增长20%至25% [1] 业务板块表现 - 消费电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77.99亿元,同比增长14.32%,受益于AI驱动的创新周期(AIPC、AI手机、智能穿戴) [5] - 通讯与数据中心业务收入110.98亿元,同比增长48.65%,受全球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 [2] - 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收入86.58亿元,同比增长82.07%,聚焦整车"血管与神经系统"定位 [3] 技术进展与产品创新 - 电连接领域224G高速线缆量产,448G产品与主流客户预研 [3] - 光连接领域800G硅光模块量产,1.6T产品客户验证中,布局5纳米产品 [3] - 热管理业务液冷解决方案规模化商用,预计2025年营收利润翻倍 [3] - 汽车线束高压高速领域获新项目定点,2025年量产;智能座舱及辅助驾驶产品获头部客户定点 [4][5] 市场地位与客户拓展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智能汽车渗透率分别达50%/33%/20% [1] - 在头部云服务商、芯片客户及设备商中份额持续提升,多款高附加值产品批量交付 [3] - 通过收购德国莱尼集团切入全球顶级车企供应链,汽车定点项目全球排名第二 [5][8] 全球化运营与产能布局 - 制造网络覆盖29个国家105个生产基地,包括东南亚、美洲、欧洲地区 [7] - 全球化产能布局有效应对关税政策影响,保持供应链韧性 [7] - 成功整合莱尼集团与闻泰科技业务,闻泰家电定点项目增长2-3倍 [8][9] 战略发展与资本运作 - 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募集资金用于汽车电子与消费电子产能扩张及生产基地升级 [9][10] - 2024年精密智造解决方案行业全球第四、中国大陆第一,连续三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 [10] - 目标实现30%产品系列进入全球行业"无人区",聚焦技术前沿领域跨界赋能 [10]
横河精密(300539):业绩符合预期 新兴领域拓展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9-02 16:4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6亿元,同比增长34.15%,归母净利润2702万元,同比增长79.04%,扣非归母净利润2317万元,同比增长86.70%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45.76%,归母净利润1584万元,同比增长127.20%,扣非归母净利润1385万元,同比增长110.51% [1] - 分业务收入:智能家电精密零组件2.51亿元(占比55.02%),同比增长23.95%,智能座舱精密组件4674万元(占比10.25%),同比增长35.71%,汽车轻量化内外饰件9741万元(占比21.36%),同比增长124.00% [1]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19.58%,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6.07%,同比提升1.70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毛利率19.25%,同比下降0.74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6.31%,同比提升2.42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上半年期间费用率12.13%,同比下降2.56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54、0.84、1.07、0.11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二季度期间费用率11.48%,同比下降2.65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88、1.02、0.49、0.26个百分点 [2] 业务发展驱动因素 - 智能座舱业务受益于行业增长,2025年全球乘用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达4296亿元,同比增长17%,中国市场规模预计1564亿元,同比增长21% [3] - 汽车轻量化业务具备减排提效效果,全塑尾门较传统钢制产品平均减重20%-30%,2027年底全球汽车尾门市场规模预计达150亿美元 [3] - 公司模具制造技术具备高精密、高品质、高效率特点,技术水平全国领先 [3] 客户与合作资源 - 智能家电领域与卡赫、SEB、松下、小米等知名企业深入合作 [3] - 汽车智能座舱领域与华为、延锋安道拓、恺博等企业深入合作 [3] - 汽车轻量化领域与上汽大通、上汽乘用车、吉利汽车、比亚迪等深入合作并实现量产 [3] 新兴领域拓展 - 参股30%设立宁波狮子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拓展无人飞行器领域,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与销售 [4] - 产品与客户资源具备高复用性,注塑产品与金属零部件通用性强,有望向机器人领域延展,现有客户包括小米、华为、上汽、吉利、比亚迪等 [4] 未来业绩预期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约0.64亿元、0.89亿元、1.28亿元,同比增长68%、40%、43%,复合年增长率41% [5]
捷邦科技股价跌5.35%,景顺长城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0.97万股浮亏损失72.7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09:58
股价表现与公司基本面 - 9月2日股价下跌5.35%至117.31元/股 成交额1.01亿元 换手率3.14% 总市值85.00亿元 [1] - 公司为精密功能件和结构件生产服务商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精密制造产品占比92.70% 新材料产品占比5.79% 其他业务占比1.51% [1] 基金持仓影响 - 景顺长城中小创精选股票A(000586)二季度持有10.97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3.17% 为第七大重仓股 [2] - 当日该基金持仓浮亏约72.73万元 [2] - 该基金规模2.74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20.44% 近一年收益36.29% 成立以来收益227.54%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张靖累计任职14年113天 管理规模56.32亿元 最佳基金回报223.26% 最差回报-13.5% [3] - 基金经理刘力思累计任职292天 管理规模2.76亿元 最佳基金回报18.88% 最差回报16.81% [3]
联诚精密: 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因公司注销回购股份被动增加触及1%整数倍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1 19:17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变动 - 控股股东郭元强及一致行动人翠丽控股合计持股比例由23.50%被动增加至24.16%,变动幅度为0.61% [1] - 持股数量保持3,599.9995万股不变,变动原因为公司总股本减少导致持股比例被动上升 [1][3] 股本结构变化细节 - 可转债转股使总股本增加391,405股,由152,841,822股增至153,233,227股 [1] - 注销4,263,100股回购股份后总股本降至148,970,127股,降幅约2.78% [1] - 郭元强个人持股比例由17.43%升至17.88%,翠丽控股由6.12%升至6.28% [3] 权益变动性质说明 - 变动方式为"其他"类别,属于非主动交易行为 [2] - 不涉及资金交易,不存在违反证券法规情形 [2][3] - 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更,治理结构不受影响 [3]
捷邦科技:公司将持续配合大客户进行下一代手机/平板VC均热板部件的产品开发工作
证券日报· 2025-09-01 17:4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主要从事精密功能件、结构件及VC均热板部件等精密制造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 - 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及一体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等领域 [2] 客户合作与业务进展 - 控股子公司东莞赛诺高德蚀刻科技有限公司在2024年取得北美大客户的供应商代码 [2] - 获得北美大客户新一代智能手机VC均热板部件量产定点 [2] - 目前与大客户的合作进展顺利 [2] - 持续配合大客户进行下一代手机/平板VC均热板部件的产品开发工作 [2]
鼎佳精密: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苏州鼎佳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超额配售选择权实施情况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9-01 16:19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苏州鼎佳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超额配售选择权实施情况的核查意见 苏州鼎佳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佳精密"、"发行人"或"公 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以下简称"本 次发行")超额配售选择权已于 2025 年 8 月 29 日行使完毕。平安证券股份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担任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具体 实施超额配售选择权操作的获授权主承销商(以下简称"获授权主承销商")。 平安证券就本次超额配售选择权的实施情况核查说明如下: 一、本次超额配售情况 根据《苏州鼎佳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 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公告》(以下简称"《发行公告》")公布的超额配售 选择权机制,平安证券作为本次发行具体实施超额配售选择权操作的获授权主承 销商已按本次发行价格 11.16 元/股于 2025 年 7 月 22 日(T 日)向网上投资者超 额配售 300.00 万股,占初始发行股份数量的 15%。超额配售股票全部通过向本 次发行的战略投资者延期交付的方 ...
2025年全国70个三线城市洗牌:乌鲁木齐第1,汕头16,六安领先常德
搜狐财经· 2025-09-01 16:09
城市发展格局转变 - 中国城市发展呈现非中心化趋势 三线城市凭借特色化发展路径强势崛起 实现经济能级显著跃升[1] - 70座三线城市通过差异化定位和创新实践引领发展变革 包括乌鲁木齐 兰州 中山等代表城市[1] 特色发展模式 - 邯郸通过绿色转型推动钢城发展 唐山专注高端装备智造 形成协同效应促进区域产业升级[2] - 湖州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展现强劲后发优势 阜阳以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占据区域经济地位[2] - 赣州依托稀土资源打造世界级稀土新材料研发基地 成为区域增长重要引擎[4] - 襄阳构建智能汽车产业带 紧抓汽车产业机遇展现创新活力[4] - 盐城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集聚效应 海口最大化利用自贸港政策红利 济宁实现运河经济带文旅产业深度融合[4] 重点城市发展成就 - 乌鲁木齐作为双循环战略支点 2025年跨境贸易额预计突破800亿元人民币[6] - 乌鲁木齐数字经济园区吸引32家世界500强企业设立区域总部 新能源装备制造年产值达1900亿元[6] - 乌鲁木齐风机制造市场份额占全国18% 成为西部产业升级标志[6] - 汕头数字侨乡战略推动跨境电商全产业链生态发展 2025年贸易额达540亿元[8] - 汕头超声电子和纺织服装两大产业集群通过智能化改造焕发新生 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8] - 汕头产学研平台孵化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潮商回归工程三年引进287个项目[8] - 汕头实际利用侨资规模突破千亿元[8] - 六安依托合六经济走廊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园 光伏玻璃产能占全球12%市场份额[10] - 六安精密制造领域孕育3家独角兽企业 与合肥共建科创飞地每年转化科技成果超200项[10] - 六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连续三年保持25%以上[10] 区域经济影响 - 三线城市以多点开花态势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版图 包括乌鲁木齐开放枢纽 汕头侨资引擎 六安创新突围等特色模式[10] - 城市发展变革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推动更加均衡多元的发展格局[10]
29个地区参与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
搜狐财经· 2025-08-31 22:44
中国人民银行试点政策 - 2024年9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在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明示试点,通过《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统一折算年化率,惠及数十万家中小企业 [1] 融资成本降低案例 - 甘肃积石山县某建材公司通过工商银行申请500万元贷款,担保费率降低0.25个百分点至1%,年节约成本1.25万元 [2] - 山东滨州某石墨密封材料公司通过"无还本续贷"节省过桥费5万余元,银行承担抵押费和评估费 [4] - 江西某精密制造公司通过邮储银行"小微易贷"产品实现自动续贷,利率下调后节约利息成本6.9万元,叠加避免15万元过桥费,合计节约21.9万元 [6] - 滨州某混凝土公司通过工商银行"无还本续贷"节省过桥费3万余元,银行承担抵押评估费,财务费用下降38% [7] 非法金融中介风险防范 - 山西某小微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明白纸"识破中介欺诈,避免支付贷款金额3%的"渠道费"(约15万元),最终以纯利息成本获得500万元贷款 [9] 企业融资痛点改善 - 企业通过明示政策意识到除利息外的隐藏成本(如过桥费、担保费、评估费)[4][6][9] - 银行通过实地考察企业税务数据、资金流水、环保记录等,主动提供定制化续贷方案 [4][6][7]
统联精密: 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47
业绩说明会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23日14:00-15:00通过上证路演中心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1][2] - 会议采用网络互动形式 投资者可通过线上平台参与实时交流 [1][2][3] - 预征集问题时段为2025年9月16日至9月22日16:00 支持网站栏目或邮箱Stocks@pu-sz.com提交 [1][3] 参会人员构成 - 董事长兼总经理杨虎、财务总监侯灿、董事会秘书黄蓉芳及独立董事胡鸿高将出席说明会 [2] - 存在特殊情况时参会人员可能进行调整 [2] 信息披露背景 - 公司已于2025年8月29日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 [2] - 说明会将重点解读半年度经营成果与财务指标 [2] - 会后投资者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会议记录及主要内容 [3] 投资者沟通渠道 - 提供证券部联系电话0755-23720932及邮箱Stocks@pu-sz.com作为咨询途径 [3] - 公司承诺在信息披露允许范围内回应普遍关注的问题 [2][3]
统联精密: 关于2025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47
计提减值准备情况概述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共计1244.87万元人民币 [1] - 计提依据为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及相关会计政策 旨在客观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 - 减值测试覆盖合并范围内所有可能发生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的资产 [1] 信用减值损失明细 - 信用减值损失计提金额为171.43万元人民币 [2] - 计提范围涵盖应收票据坏账损失 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及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 [2] - 测试方法采用预期信用损失基础结合个别认定法 [2] 资产减值损失明细 -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金额为1073.44万元人民币 [2] - 全部为存货跌价损失 [2] - 测试基于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部分 [2] 减值计提影响说明 - 本次计提数据未经审计 最终以年度审计确认金额为准 [2] - 计提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能真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 [2] - 计提行为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