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
搜索文档
推动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
金融时报· 2025-10-17 08:55
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举措与成效 -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方向,推动债券、货币、票据、衍生品、黄金等子市场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 [2] - 债券市场功能齐全、开放包容,多层次框架基本建成,货币市场为宏观调控提供有力支持,衍生品市场风险管理功能增强,票据市场创新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黄金市场形成交易所与柜台业务共促格局 [3] - 金融市场投资者结构多元,发行交易结算体系完善,债券现券成交161.8万亿元、债券回购和同业拆借成交9555.3万亿元、银行间衍生品成交约152万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102.7%、86.8%和79.9% [3] 金融基础设施与监管 - 出台《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强化日常监管,初步形成监管体系,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4] - 建立金融市场交易报告库,集中收集银行间市场交易、托管、结算等数据信息,服务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 [4] - 加强市场规则统筹协调,统一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违约处置等基础性制度规则,优化债券承销、估值、经纪、做市等规则,完善货币市场制度和商业汇票新规 [7] - 建立健全覆盖各金融子市场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完善风险应急处理机制,债券违约率保持低位,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8] 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效 - 债券市场托管余额192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较2020年末增长64.2%,公司信用类债券余额34.1万亿元,成为实体企业第二大融资渠道 [4] - “十四五”期间债券净融资规模55.7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35.3% [4] - 债市“科技板”支持约28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6700亿元,绿色债券年度发行规模持续保持在6000亿元以上,稳居全球前三 [5] - 政府债券余额91.5万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45.8万亿元,年均增速16.1%,其中国债发行50.1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41.6万亿元,分别较“十三五”增加31.7万亿元和17.7万亿元 [5][6] - 金融债券余额43.9万亿元,政策性银行债券余额27.6万亿元,资本债券余额7.9万亿元,累计提高商业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约3.1个百分点,科创、绿色、小微、“三农”金融债券共发行3.2万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2万亿元 [6] 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 - 深化与全球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上线“互换通”,优化“债券通”机制,推出离岸债券回购业务 [9] - 截至2025年8月末,来自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近1170家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总持债规模约3.9万亿元,较“债券通”开通前增长近4倍,全球前100大资产管理机构中已有80余家进入 [9] - 推动发行交易、登记结算等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中国债券在全球三大债券指数权重提升,熊猫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突破万亿元,在香港设立黄金交割库并上线合约 [10] - 构建适应高水平开放的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体系,基础设施完备,法律制度完善,市场韧性和风险防范能力提高 [10][11]
人民银行:熊猫债券发行主体不断丰富,累计发行规模突破万亿元
北京商报· 2025-10-16 20:21
金融市场开放举措 - 中国人民银行推动金融市场发行交易、登记结算、税收、评级、风险处置等各项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 [1] - 会同相关部门建立统一的债券市场开放框架,统筹推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统一对外开放 [1] - 遵循"两头在外"原则对标国际通行规则标准,推进自贸离岸债市场发展 [1] 债券市场国际化进展 - 中国债券在全球三大债券指数的权重逐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1] - 持续推动人民币债券成为全球市场广泛认可的合格担保品 [1] - 优化熊猫债券制度安排,熊猫债券发行主体不断丰富,累计发行规模突破万亿元 [1] 黄金市场开放 - 在香港设立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交割库 [1] - 上线香港交割的黄金交易合约 [1]
推动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金融时报》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
金融时报· 2025-10-16 16:59
金融市场体系建设进展 -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方向,推动债券、货币、票据、衍生品、黄金等金融子市场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 [1] - 债券市场功能齐全、开放包容,多层次债券市场框架基本建成,货币市场为宏观调控和政策传导提供有力支持 [2] - 金融市场投资者结构日益多元,发行交易结算体系完善,交易工具丰富,债券市场现券成交1611.8万亿元,债券回购和同业拆借成交9555.3万亿元,银行间市场衍生品成交约152万亿元,分别较"十三五"增长102.7%、86.8%和79.9% [2] 金融基础设施与监管 - 出台《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强化日常监管,初步形成金融基础设施监管体系 [3] - 推动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立金融市场交易报告库,集中收集银行间市场交易、托管、结算等数据信息 [3] - 加强市场规则统筹协调,统一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违约处置和信用评级等基础性制度规则 [5] - 建立健全覆盖各金融子市场及跨市场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债券违约率保持低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6] 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截至2025年8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192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位,较2020年末增长64.2% [3] - "十四五"期间债券净融资规模55.7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35.3% [3] - 债市"科技板"政策落地5个月支持约28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6700亿元,"十四五"期间绿色债券年度发行规模持续保持在6000亿元以上 [4] - 截至2025年8月末,政府债券余额91.5万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45.8万亿元,年均增速16.1%,其中国债发行50.1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41.6万亿元,分别较"十三五"增加31.7万亿元和17.7万亿元 [4] 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 - 深化与全球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上线"互换通",优化"债券通"机制,截至2025年8月末,来自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近1170家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总持债规模约3.9万亿元,较"债券通"开通前增长近4倍 [7] - 全球排名前100的资产管理机构中已有80余家进入中国债券市场,中国债券在全球三大债券指数的权重逐步提升 [7] - 推动金融市场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熊猫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突破万亿元,在香港设立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交割库 [7] - 构建适应高水平开放的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体系,保障开放条件下金融市场安全稳健运行 [8]
Dow futures tank over 360 points on Tuesday: 5 things to know before Wall Street opens
Invezz· 2025-10-14 19:34
市场表现 - 道琼斯指数期货下跌超过360点 [1] 市场情绪 - 华尔街情绪谨慎 因第三季度财报季即将开始 [1] - 中美紧张关系重燃对市场情绪构成压力 [1]
全球黑色星期二!黄金、日经指数、加密货币大跳水 原因找到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0-14 17:59
全球市场表现 - 现货黄金价格从最高点短线急跌超89美元,现报4107美元/盎司 [2] - 现货白银价格短线急跌近3美元,现报51.23美元/盎司 [2] - 日本日经225指数盘中跌幅超过3% [3] - 美股三大指数期货在盘前交易中同步下跌 [4] - 加密货币市场出现大跌,涉及比特币和以太坊 [5] - A股市场创业板指午后跌幅超过4%,收盘时沪指跌0.62%,深成指跌2.54%,创业板指跌3.99% [6] - A股市场共有1734只个股上涨,3554只个股下跌 [7] 市场波动潜在原因 - 商务部对韩华海洋株式会社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采取反制措施,自2025年10月14日起施行 [9] - 针对韩华海洋的反制措施引发市场对贸易争端可能再次爆发的担忧 [10] - 日本公明党宣布退出执政联盟,导致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能否成功当选日本首相存在变数 [11] - 日本在野党计划推举统一候选人,其议席总和可能超越自民党,令政权更迭成为可能 [11] - 市场分析认为在日本首相指名选举前,日本股市或维持观望气氛 [12]
货币政策跨境传导的 美元渠道
搜狐财经· 2025-10-14 00:26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元渠道是货币政策跨境传导的重要补充机制,其作为独立的风险偏好传导渠道,强化了全球金融周期的非对称性与顺周期性,加剧了主要央行政策制定的难度 [1][7][8] 传统货币政策跨境溢出理论的局限性 - 传统理论强调利率差异与贸易竞争力两大渠道,但利率差异渠道难以解释风险偏好主导下的资本流动规模与波动 [3] - 贸易竞争力渠道在美元主导的全球贸易格局中传导效力削弱,因大部分国际商品贸易以美元计价,本币波动难以及时传导至贸易价格 [4] 美元渠道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 - 美元升值独立推高美国企业融资成本,美元每额外升值1%,美国杠杆贷款利差上升6~7个基点,控制欧元区收益率曲线变化后影响幅度扩大至约13.8个基点 [5] - 高风险贷款对美元波动更敏感,美元升值1%导致利差增幅从样本第25分位的7.1个基点增加到第75分位的18.8个基点 [6] - 贷款用途差异体现非对称性,承销贷款(如并购和杠杆收购融资)利差上升幅度高达22个基点,而再融资贷款反应不到9个基点 [6] 美元渠道对全球金融周期与政策的影响 - 美元渠道削弱美联储政策自主性,其他主要央行决策通过美元汇率间接传导至美国金融市场 [7] - 美元作为全球风险锚,其波动在风险情绪与融资条件间形成自我强化循环,放大金融体系顺周期性 [7] - 美元走强推高全球融资成本并收缩风险情绪,美元走弱则改善融资环境但可能引发输入型通胀和资产泡沫等新不平衡 [7][8]
还剩2300吨,中国公布黄金储备,特朗普直接让步,反华鹰派全慌了
搜狐财经· 2025-10-13 19:05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中国黄金储备已连续11个月增长,而美债持仓却创2009年以来新低。这 场静悄悄的金融布局,正让华盛顿的权力博弈悄然生变。 10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最新数据,9月末中国黄金储备为7406万盎司(约2303.53吨),环比增加4 万盎司(约1.24吨),这是中国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 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此前披露,中国在7月大幅减持257亿美元美债,持仓规模降至7307亿美元,创下 2009年以来新低。 这两条看似平淡的经济数据背后,一场中美之间的金融博弈已经悄然展开。黄金储备的增加和美债的减 持,正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风险的战略举措。 黄金储备的稳步增长 中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黄金储备已达到2303.52吨。从历史数据看,这轮黄 金增持始于2024年11月,之后便没有停止过。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今年前8个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单边21450.372吨,同比上 升3.29%;上海期货交易所全部黄金期货期权累计成交量单边91249.941吨,同比大幅上升58.19%。 减持美债的同时,中国外汇储备保持稳定增长。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387亿美 ...
政治僵局会如何拖累法国经济字
新华财经· 2025-10-13 08:07
政治局势与市场反应 - 法国政治僵局导致财政政策受阻 2026年预算草案仍未出台[1] - 总理勒科尔尼辞职引发金融市场波动 巴黎股市CAC40指数当日开盘下跌2% 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逾9个基点突破3 6%[1] - 政治危机对欧元区产生影响 勒科尔尼辞职引发欧元对美元汇率一度下跌近0 8%[2] 经济影响评估 - 法国央行预测2025年法国经济增长仅为0 7%[1] - 巴黎政治学院经济研究中心评估显示政治危机将导致法国至2025年底的经济增速下降约0 5个百分点 相当于损失约150亿欧元[1] - 法国雇主联合会主席指出政局不稳可能使今年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约90亿欧元[2] 企业与家庭行为变化 - 自2024年6月国民议会被解散以来 企业投资下降了1 5%[1] - 企业和家庭投资意愿下降 储蓄率上升及经济放缓对就业的影响成为拖累增长的重要因素[1] - 2024年第一季度至2025年8月期间 法国家庭商品消费下降了0 5% 居民储蓄率维持在19%位居欧洲前列[2] 增长前景与风险 - 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对法国政府组阁受挫反应强烈 担忧欧盟第二大经济体可能陷入政治真空[2] - 法国经济下滑趋势已现 明显落后于其他主要欧洲经济体[2] - 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令家庭支出更为保守 从而进一步抑制经济增长[2]
视频|杨德龙:隔夜美股暴跌冲击全球资本市场
新浪财经· 2025-10-11 11:36
美股市场表现与诱因 -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齐挫,纳斯达克指数下跌近4% [1] - 市场下跌导火索包括特朗普扬言对他国稀土出口管制并大幅加征关税,以及联邦政府停摆已持续10天,参议院一周内7次闯关临时拨款案失败 [1] - 前期科技股累积大量获利盘,利空集中释放导致恐慌盘倾泻而出,避险资金推升黄金,比特币等风险资产出现雪崩并伴随爆仓 [1] 对A股及港股市场的潜在影响 - 美股冲击波预计将于下周一传导至A股和港股市场,科技股将尤其承压 [1] - A股和港股整体估值仍低于历史中枢,传统白马股并未出现泡沫化 [1] - 中期逻辑未改变,国内政策红利仍在,"十四五"科技攻关、降准降息、居民储蓄搬家共同支撑慢牛格局 [1] 宏观环境与市场策略 - 美联储已将10月降息概率押注至100%,12月可能再次降息,全球流动性宽松格局未发生改变 [1] - 短线策略建议逢高减仓涨幅巨大且业绩兑现不明的科技题材股,但保留底仓 [1] - 中线策略建议逢调整布局真正具备技术突破和订单落地的硬核科技与新消费龙头,需紧盯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和美国政府停摆何时收场两条主线 [1]
大涨后锁定利润,黄金打击情绪,新兴市场“一切都在跌”
华尔街见闻· 2025-10-10 17:04
投资者开始获利了结并降低风险敞口,周五新兴市场资产全线下跌,金价回落和美国政府停摆持续,进一步打击市场情绪,亚洲市场呈现广泛的去风险模 式。 Saxo Markets首席投资策略师Charu Chanana表示: 黄金下跌加剧了"一切都在跌"的氛围,黄金触及4000美元后的获利回吐,部分源于停火消息传出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缓解。 本月新兴市场资产开局不稳,货币在区间内波动,美元意外走强挑战市场预期。尽管美国政府停摆持续,美元仍有望录得11月以来最佳周表现,做空美元这 一年内最主流交易策略开始出现裂痕。 黄金回落削弱避险情绪 黄金价格的回落成为拖累新兴市场情绪的关键因素。Chanana分析称,黄金在触及4000美元高位后出现获利了结,同时停火消息缓解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削 弱了对避险资产的需求。 周五,MSCI新兴市场货币指数下跌0.2%,有望录得周线跌幅,股票指数则下跌0.5%。除韩国综合股价指数(因周四休市)外,几乎所有亚洲股指均下跌, 其中日股收跌1%。 传统的避险资产未能为新兴市场提供缓冲,反而加剧了市场的"一切都在跌"氛围。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更倾向于全面降低风险敞口。 美元强势挑战市场共识 尽管美国政府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