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搜索文档
“文生视频”爆火 商业前景几何
中国青年报· 2025-07-30 07:02
输入一段自然语言,让DeepSeek改写成AI"听得懂"的指令性语言,"可灵AI"就能生成几段视角、景别不 同的视频,描绘主人公在下雨天使用几种不同交通工具到达展会现场的过程,画面风格颇有"电影感"。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亲身体验了这项AI应用。 今年年初以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AI科技企业新成果频频"出圈",各种AI产品和应用加快了迭 代升级的步伐,其中视频生成大模型更是带动了内容创意生产的热潮。可灵AI高级产品经理李沛瀚介 绍,可灵AI是快手推出的新一代AI创意生产力平台,基于快手自研大模型提供高质量视频及图像生成 和编辑能力,通过更便捷的操作、更丰富的能力、更专业的参数和更好的效果,满足创作者对创意素材 生产与管理的需求。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华策影视北京事业群新剧总经理、制片人赵劼介绍,自2023年起,华策启动AI垂类模型研发,推出"有 风"(文生文)与"国色"(文生视频)等自研模型。他认为,短剧赛道已显现AI驱动的"从点到链到 面"全产业渗透趋势,"华策2024年尝试用AI生成场景辅助短剧制作,2025年下半年重点短剧项目将由应 用AI视频生成技术全流程辅助 ...
驯服AI“猛虎”,企业需有治理思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06:52
传统TMT投资模型中,安全投入被视为"可延迟的固定成本"。但辛顿的警告提供了新的约束条件:一旦 AI能力跨过某个临界点,其"失控损失"趋于无穷大——即毁灭性风险的尾部概率不可忽略。在经济学的 语言里,这意味着安全投入从"可选项"变为"生产函数中的必要投入",与算力、数据并列。任何企业若 无法在模型训练阶段内嵌"不想消灭人类"的效用函数,其未来现金流将被资本市场以无限折现率惩罚, 估值直接归零。 施密特的建议则给出了操作化路径:在国际治理框架出台前,企业须先自行搭建"护栏"——可计算、可 审计、可问责的安全标准。这相当于把安全市场提前内部化:企业今天花的每一美元在RLHF(人类反 馈强化学习)、对齐研究或红队测试(模拟对抗性攻击)上,都是在购买一份"尾部风险保险",并提前 锁定未来监管博弈的议价权。谁先跑通"安全即服务"(Safety-as-a-Service)的商业模式,谁就能把合规 成本转化为竞争壁垒。 周城雄(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数智创新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在近日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诺奖得主杰弗里·辛顿与前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罕见同台。 辛顿把超级AI比作"养不大的老 ...
苹果再失AI大将 一个月内第四人跳槽Meta超级智能团队
华尔街见闻· 2025-07-30 04:29
媒体报道,苹果公司在AI研发工作又迎来一次重大打击,在一个月内已经失去了第四位人工智能研究员,继续遭到Meta挖角。 知情人士对媒体透露,苹果公司关键多模态AI研究员张博文(Bowen Zhang)于上周五离职,即将加入Meta公司新近成立的超级智能(superintelligence)团 队。张博文原是苹果基础模型团队(AFM)的一员,该团队负责构建苹果AI平台背后的核心技术。 受该消息影响,苹果股价周二早盘一度下跌1.5%,至210.82美元,为纽约交易时段的最低点,午盘后跌幅收窄至0.84%左右。截至本周一收盘,该股今年已 累计下跌15%。 据张博文领英页面,他本科和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随后又在华盛顿大学拿到了技术创新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张博文先后在亚马逊和微软担任软件工程 师,2023年5月加盟苹果。 遭到Meta疯狂挖角,已连走4人 据媒体此前报道,Meta已成功挖走该团队负责人庞若鸣(Ruoming Pang),为其开出超过2亿美元的薪酬包。此外,该团队的另外两位研究员汤姆·甘特 (Tom Gunter)和马克·李(Mark Lee)也已加入Meta。 AFM团队由数十位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组成,分 ...
WAIC|自由量级CTO姜涛:音乐大模型对审美要求高
中国经营报· 2025-07-29 23:53
公司业务与技术 - 自由量级创立于2023年7月,已完成自研大模型备案,旗下拥有音乐大模型"音潮"和AI创作平台"PI" [1] - 公司通过与上海音乐学院等高校合作,组织专业音乐人参与音乐大模型训练调优,提升模型审美水准 [1] - 音潮大模型已完成WAIC英文主题曲《AI For Good》的词曲制作和演唱,展示技术能力 [1] - 公司商业模式包括B端API接口服务和C端创作分成,曲库API已面向电商平台销售并产生收入 [2] 行业趋势与竞争 - 全球音乐大模型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87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约32% [2] - 音乐大模型被视为生成式AI核心细分领域,预计2025年实现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商用 [2] - 国际市场上Suno等AI音乐生成企业迅速走红,国内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字节跳动等企业加速布局 [3] - 行业涌现众多初创团队,竞争加剧 [3] 产品创新与价值主张 - 音潮大模型旨在实现"音乐平权",将歌曲创作成本从数万元降低至文字输入即可生成 [2] - 平台打破音乐单向传播模式,让用户同时成为消费者、创作者和参考者 [3] - 创新版权机制确保收益归属创作源头用户,并提供唯一歌曲创作凭证 [3] - 用户创作内容被其他用户收听可获得分成,支持创作者打造个人IP [2]
国内AI算力50强揭晓,中际旭创、浪潮信息等领军企业上榜
新浪财经· 2025-07-29 23:37
AI算力硬件与设备厂商 - 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在光模块领域净资产收益率位列前三 [1] - 浪潮信息为全球服务器市场前三及AI服务器龙头,在智算中心和液冷技术领域领先 [1] - 中科曙光作为国产超算领军企业,拥有自主可控的液冷数据中心技术 [1] - 工业富联在国内高性能服务器市场占有率领先 [3] - 中兴通讯在国内电信行业服务器出货量领先 [3] 算力基础设施与运营商 - 中国移动构建大规模智算中心,数据中心实力强大 [1] - 中国电信天翼云市场份额国内前三 [1] -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分别位列国内IDC服务商市占率第一、第二、第三 [12] - 万国数据、世纪互联、润泽科技为国内第三方IDC市占率前三企业 [12] 电源设备与温控技术 - 科士达为全球第五大UPS制造商 [5] - 科华数据、易事特在国内UPS市场占有率领先 [5] - 中恒电气为国内HVDC龙头 [5] - 英维克是数据中心液冷全链条自研龙头 [7] - 申菱环境在高密数据中心液冷方案领域国际领先 [7] - 佳力图是数据机房精密环境控制龙头 [7] - 依米康为温控设备领先厂商 [8] - 同飞股份是工业温控行业龙头 [8] 芯片与半导体 - 海光信息为国产CPU龙头 [9] - 寒武纪是国产AI算力芯片龙头 [9] - 景嘉微为国产GPU龙头 [9] - 澜起科技是全球内存接口芯片龙头 [9] - 芯原股份是全球第七大半导体IP授权服务商 [9] - 紫光国微是国内特种集成电路龙头 [9] - 安路科技、复旦微电在国内FPGA芯片技术领域领先 [9] 连接器与通信设备 - 兆龙互连是通信互连领域领先企业,为短距离传输龙头 [10] - 沃尔核材是国内少数能规模化量产高速线缆的企业 [10] - 华丰科技是华为高速背板连接器核心供应商 [10] - 意华股份在高速通信连接器领域国内领先 [10] - 锐捷网络在国内交换机市场份额第三 [8] - 中兴通讯在国内交换机市场份额第五 [8] AI应用与视觉技术 - 云天励飞是国内视觉AI领先企业 [10]
137亿美元换“永久AI通行证”? 微软与OpenAI再谈改写AGI触发条款
智通财经· 2025-07-29 23:34
微软与OpenAI合作协议重新谈判 - 微软正与OpenAI就重新谈判合作协议进行深入讨论 新协议可能确保微软在OpenAI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目标后仍能继续使用其关键AI技术 [2] - 根据现行协议 一旦OpenAI实现AGI 微软将失去部分技术使用权 新条款旨在消除这一限制 [3] - 谈判最早数周内可能达成 微软CEO与OpenAI CEO已在太阳谷会议上讨论重组事宜 [3] 协议核心条款变更 - 新条款将允许微软在OpenAI宣布实现AGI后继续使用最新AI模型及其他核心AI技术 [2][3] - OpenAI希望在收入分成中获取更大份额并调整微软对其知识产权的访问权限 [4] - 微软希望在2030年合同到期后继续使用OpenAI的核心AI技术 [4] AGI定义与触发机制 - AGI被定义为"在多数经济价值工作中超越人类能力的高度自主系统" [5] - OpenAI董事会拥有技术层面AGI达成的决定权 商业里程碑为创造约1000亿美元总利润时触发 [5] - 微软拥有商业里程碑认定权 若双方存在分歧可能诉诸法律 [5] 股权与架构重组 - 双方正就微软持股比例进行谈判 讨论范围在30%上下 [6] - OpenAI急于改变非营利架构以获得额外资金建设数据中心 软银可能提供数百亿美元支持 [7] - 若重组未能在年底前完成 软银可能减少投资 [7] 历史合作与竞争关系 - 微软为OpenAI打造超级AI服务器集群 获得将其技术融入微软产品的权利 [3] - 微软曾放弃OpenAI收购io公司的部分知识产权权利 但反对其收购竞争性AI编程公司Windsurf [6] - Windsurf最终以24亿美元被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购 [6] 双方核心诉求 - OpenAI希望确保非营利主体获得充足资源并保持显著股权 [4] - OpenAI计划拓展客户至非Azure平台用户 并要求微软遵守严格安全标准 [5] - 微软若认为新条款不满足需求 可能维持现有合同 [6]
《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2025》:美国和中国稳居第一梯队
中国经营报· 2025-07-29 23:17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如火如荼举行,在科学前沿全体会议上,《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 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从全球市场格局来看,美国和中国稳居第 一梯队,大幅领先于其他国家。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风险投资在2024年回升至1370亿美元的规模,同比 增幅为25%,其中美国占比66%。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报告》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共同编写,已连续五年 在WAIC发布。《报告》基于基础支撑、资源与环境、科技研发、产业与应用、国际合作交流五个维 度,构建了三级共39项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球46个重点国家在2024年的AI创新发展情况进行量化评 估,旨在客观呈现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格局。 中国与美国的AI分值差距缩小 《报告》通过量化评分将46个重点国家划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美国、中国分别得分77.97分、58.01 分。对比2023年不难发现,中国与美国的AI整体发展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两国分差从2023年的22.02 分,减小至2024年19.96分。第二梯队包括英国、日本、韩国、德国、新加坡、法国六个国家,其中作 为第三名的英国为36.60分 ...
WAIC|商汤首席科学家林达华:多模态是通向AGI的必经之路
中国经营报· 2025-07-29 22:57
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是构建能够与真实世界自主交互的真实智能 [1] - 大模型演进趋势是从语言模型向多模态能力发展 这是实现AGI的关键路径 [1] - 多模态模型已从简单嫁接发展到融合理解 并进一步延伸到思考层面 [1] 多模态模型技术进展 - 多模态模型在纯语言任务中表现优于纯语言模型 单独语言模型已无必要 [2] - 公司在"日日新"6.0前打通融合训练流程 发现预训练中段融合效率最高 [2] - "日日新"6.5实现融合思考能力 通过图文交错生成新图形启发思考 [2] - 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展多模态融合且技术成熟的企业 起步早于同业 [2] AI技术变革机会 - 通用AI模型具有自主性强、通用性高的特点 能完成复杂工作 [3] - AI将重塑软件构建方式 使普通人无需专业语言就能开发软件 [3] - AI将改变办公模式 提升办公效率 变革生产力 [3] - 未来交互将无处不在 智能硬件能像伙伴一样贴心回应需求 [4] 具身智能布局 - 公司进军具身智能领域是为了实现数字与物理空间的连接 这是到达AGI的重要一步 [5] - 公司在计算机视觉和多模态模型领域的技术积累为具身智能提供了基础 [5] - 世界模型结合多模态基座积累与端到端闭环反馈 已成功应用于自动驾驶模块训练 [6] - 具身智能市场快速成长 公司希望凭借技术优势占据市场重要位置 [6] 研发与商业平衡 - 公司强调研发要与最终商业愿景对齐 通过商业落地校正科研方向 [6] - 基础模型投入需支撑业务 形成关键闭环逻辑 [6] - 具身智能和基础模型并非完全分割资源 额外投入相对可控 [6]
WAIC|汉王科技总裁朱德永:AI嗅觉识别将补足具身智能的“五感”
中国经营报· 2025-07-29 22:57
人工智能行业热度 - 人工智能技术的社会认知达到新高度,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观众数量显著增加 [1] - 公司展示"五感"人工智能体系,覆盖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语言的多模态融合能力 [1] - 首次公开展示AI Nose嗅觉分析仪,补足具身智能感知系统长期缺失的"嗅觉"感知系统 [1] 嗅觉识别技术 - 公司2017年开始投入建设嗅觉实验室,探索人类和动物对特定气味的反应模式 [1] - 嗅觉识别技术通过仿造人的嗅觉受体蛋白,将嗅觉感知数字化 [1] - 技术将应用于安防场景,如在机器狗上装电子鼻替代警犬识别毒品、炸药等 [2] - 嗅觉和味觉原理相近,味觉内容同样可以数字化 [1] 仿生机器人产品进展 - 四足机器人将于年底推出商业化产品,主要面向巡检安防领域 [3] - 仿生鸟产品布局重点方向为消费娱乐、教育培训和行业场景 [4] - 仿生鸟累计出货量达几十万只,公司成为全球最大商用仿生鸟产品公司 [4] - 2022年承担国家级课题,2024年产品陆续推出并获国家级媒体报道 [4] 仿生机器人技术挑战 - 关键技术挑战包括感知系统和自主判断自主学习能力 [5] - 嗅觉识别技术将逐步应用到各类仿生机器人身上 [5] - 仿生智能被视为未来具身智能的重要方向 [4] 仿生机器人市场前景 - 仿生机器人未来可能达到几百亿规模,远超人类数量 [7] - 产品具有功能用途和情感需求满足双重价值 [7] - 欧美地区是仿生鸟主要市场,需求集中在娱乐和教育领域 [7] - 公司从鸟类入手,先针对儿童市场后转向成人市场 [4] 研发战略 - 基于30多年人工智能研发经验,涉及多种感知识别技术 [4] - 从低级到高级逐步推进,选择鸟类作为仿生智能切入点 [4] - 未来将集成视频和语音大模型,以具身智能为载体 [4]
AI进化下一站!未来的计算,是什么样子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22:56
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融合 - 量子计算适合解决人工智能部分问题 特定条件下对识别 语言模型等有加速作用 [1] - 量子计算与AI结合会产生"1+1>2"的效果 量子计算将是人工智能终极答案的组成部分 [2] - 专家呼吁科研界 产业界 投资界对量子计算应用保持耐心 避免过度炒作 [1] 量子计算技术路线与商业化进展 - 玻色量子采用光量子技术路线 已完成六轮融资 预计专用量子计算机3-5年实现商业化 已在金融 生命科学等领域开展合作 [2] - 图灵量子采用光量子技术路线 成立4年完成五轮融资 最新亿元战略轮融资用于光子芯片产品化研发 [2] - 国盾量子采用超导路线 认为量子计算与AI有重要相互促进作用 [2] 全球量子计算竞争格局 - 全球4台量子计算机实现量子优越性 包括北极光 悬铃木 九章和祖冲之系列 均向大规模通用可编程方向努力 [3] - 中国移动发布"五岳量智"量子AI平台及白皮书 显示对量子技术加码布局 已投资华翊量子 信通量子等初创企业 [3] - 中国移动计划聚焦量子与AI融合技术 在生物医药 金融风控等领域打造标杆案例 [3] 量子计算发展时间表 - 中科院院士潘建伟预计5-10年解决量子计算纠错问题 2035-2040年构建容错通用量子计算机 [4] - 英伟达CEO黄仁勋预测下一代超级计算机将配备GPU与QPU连接的架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