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

搜索文档
蜜雪冰城泡泡玛特和胖东来,河南人正在定义什么是潮?
搜狐财经· 2025-06-23 07:08
行业现象 - 蜜雪冰城、泡泡玛特和胖东来成为现象级消费企业,均由河南籍企业家创立,从低门槛传统行业起步却成功吸引全球中产阶级消费 [2] - 三家企业分别以4元柠檬水、59元盲盒和"超市乌托邦"模式,在茶饮、潮玩和零售行业建立独特竞争优势 [2] - 企业成功折射中国消费市场深层变革,体现河南经济哲学在慢与快、土与潮、利与义之间的平衡 [2] 商业模式创新 - 蜜雪冰城采用极致性价比+加盟扩张+高效供应链模式,自建柠檬种植基地和雪王牧场,供应链成本仅为行业平均80% [3][4] - 泡泡玛特将玩具销售升级为"IP运营+情感投射+社交货币"生态系统,Labubu系列2024年营收30.41亿元,同比增长726.6% [4][5] - 胖东来重构零售业为情感空间,单店坪效远超行业,员工月均收入9000多元,年30天带薪假 [5][7] 运营数据 - 蜜雪冰城2024年毛利率31.6%,全球门店达46479家成为全球最大现制饮品品牌 [4] - 泡泡玛特市值突破3700亿港元,Labubu在欧美市场火爆 [4][5] - 胖东来仅在许昌、新乡开设13家门店却成为全国零售标杆 [7] 消费心理洞察 - 蜜雪冰城满足"性价比快感"情绪需求,4元柠檬水成为精明消费代名词 [8] - 泡泡玛特挖掘对不确定性的迷恋,68%年轻人购买盲盒为工作减压,52%将其作为倾诉对象 [10] - 胖东来构建情感乌托邦,通过过度服务和无条件退货政策让消费者感受尊重 [11] 河南商帮特质 - 务实主义:企业家从草根起步专注产品本质,如蜜雪冰城创始人从3元汉堡摊起家 [12] - 极致深耕:蜜雪冰城10年开第二家店,胖东来20年仅开13家店,泡泡玛特经历7年亏损 [13] - 义利合一:胖东来高工资高福利,蜜雪冰城助农增收,泡泡玛特扶持设计师 [14] - 文化自信:泡泡玛特IP全球化,蜜雪冰城海外本土化策略,胖东来成文旅名片 [15]
“AI+”茶饮成新宠 年轻人爱上“数字养生茶”
中国新闻网· 2025-06-22 20:16
行业趋势 - 42.49%的中国消费者出于保健养生目的选择茶饮,5G、AI等技术助力茶饮产业拓展线上市场 [3] - "AI+茶饮"创新实践在中国多地兴起,包括智能舌面诊仪、脉诊仪定制"对症"茶饮,以及结合AI虚拟偶像与AR技术增强互动体验 [4] - 业内预计定制茶饮与跨界融合将成为茶饮市场重要增长极,受AI技术成熟和民众健康意识提升驱动 [4] 公司实践 - 山东本草食养餐饮服务有限公司通过AI技术将养生需求可视化,提供"量体裁衣"和"动态调整"服务,茶饮产品平均月复购率达47% [3] - 公司借助"AI四诊仪"为顾客定制茶饮(如祛湿茶),并支持定期复测追踪身体改善情况,提升年轻消费群体信任度 [1][3] 技术应用 - AI技术赋能茶馆实现个性化茶饮推荐,并融入情绪疗愈场景(如才艺表演、茶道、读书会),提升客流量 [3] - 未来"AI+茶饮"可强化私域转化应用,深化情绪价值设计,以更智慧交互方式提升用户体验 [4] 市场活动 - 中国(济南)第十九届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上,"数智调饮"和"健康算法"成为热议话题 [3]
创投正迎来退出盛宴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22 16:49
港股市场热度 - 2025年1-4月已有19家企业完成港股上市,同比增长4家,募集资金213亿港元,接近去年同期3倍 [1] - 截至5月20日共有24家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合计募集资金超600亿港元,排队上市企业约150家 [1] - 消费赛道涌现"新消费三姐妹":泡泡玛特(3000亿港元)、蜜雪冰城(2000亿港元)、老铺黄金(1500亿港元) [6] 明星企业上市表现 - 布鲁可市值近400亿港元,君联资本为主要投资方,上市首日涨40% [2] - 沪上阿姨上市首日涨40%,市值超130亿港元,嘉御基金为最大机构投资方 [2] - 地平线市值一度突破千亿港元,越疆机器人股价从18.8港元涨至60港元 [2] - 蜜雪冰城发行价202.5港元,首日涨40%,当前市值超2000亿港元 [4] - 映恩生物上市首日涨116.7%,市值近200亿港元 [4] 政策红利推动 - 港交所18C章降低市值门槛:已商业化企业从60亿降至40亿港元,未商业化企业从100亿降至80亿港元 [7] - "科企专线"新政允许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保密递表,保护商业机密 [8] - 截至4月30日有45家A股公司拟赴港上市,包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龙头企业 [9] 投资机构回报 - 蜂巧资本清仓泡泡玛特股份,14年投资回报达数百倍,Pre-IPO轮回报超10倍 [14][15] - 黑蚁资本同时投资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高瓴成为蜜雪冰城最大外部股东 [16] - 新鼎资本预计2025年将有7-8家被投企业赴港IPO [2] 行业选择差异 - 商业航天、光刻机等国产替代项目更适合A股,芯片设计、新能源车等全球化竞争企业倾向港股 [12] - 茶饮、餐饮及房地产企业通常更适宜选择港股上市 [13] - 消费和科技赛道头部企业受资本青睐,需足够体量维持交易活跃度 [11] 国际化战略价值 - 赴港上市可接触国际投资者、获取海外扩张资金、提升品牌影响力 [10] - A+H股上市需应对会计准则差异,需专业团队确保信息披露一致性 [10]
「四大金刚」,挤满商场一楼
投资界· 2025-06-22 15:23
商场一楼业态变迁 - 传统美妆专柜数量锐减:全国化妆品专柜从2020年15415个减少至2022年11365个,低端化妆品专柜数量近乎腰斩[7] - 新"四大金刚"崛起:潮玩(泡泡玛特)、新能源汽车(特斯拉)、户外运动(始祖鸟)、茶饮(喜茶/奈雪)成为商场一楼主力业态[5][6] - 标杆案例:北京国贸商城集结始祖鸟、萨洛蒙、Lululemon等顶级户外品牌,并引入泡泡玛特旗下珠宝品牌popop[6] 业态更替驱动因素 - 线下消费紧缩:2022年北上广深商场空置率逼近14%,为新业态提供抄底机会[7] - 消费习惯转变:女性更倾向通过健身实现自然美而非依赖化妆,推动户外品牌需求[7] - 租金敏感性差异:美妆品牌因标准化程度高转向线上,而新业态依赖线下体验场景[7][11] 品牌竞争格局 **新能源汽车** - 特斯拉2013年首创商场直营模式,选址北京芳草地购物中心瞄准中产客群[11][12] - 行业价格战导致收缩:宁波万象城新能源品牌从10家缩减至5家,极越/高合等品牌退出市场[14] **茶饮品牌** - 德基广场茶饮席位轮动:喜茶→老虎堂→奈雪→阿嬷手作,反映行业快速迭代[15][16] - 霸王茶姬2024年新增近3000家门店,70%商场门店位于一楼[16] **高端户外品牌** - Lululemon2016年通过上海嘉里中心/国金中心首店打开市场,后续带动ON昂跑等品牌入驻[19][20] - 始祖鸟实施"鸟巢计划",关闭年销低于千万门店,聚焦顶级商圈(如上海南京西路店年销1.45亿元)[21][22] 商场招商策略演变 - 品牌调性优先:香奈儿等高端化妆品仍占据C位,带动周边品牌"次C位竞价"[9] - 二八效应加剧:仅20%头部商场能集齐"四大金刚",中低端商场面临招商困境[21][23] - 体验经济崛起:毛戈平通过线下试妆服务实现逆势扩张,线下收入占比超70%[24] 行业趋势观察 - 潮玩品牌全球化布局:泡泡玛特聚焦"核心国家/城市",不计较短期财务账[22] - 茶饮持续扩张:相比其他品类,茶饮赛道仍保持高速开店节奏[16] - 线下价值重构:消费者回归实体体验驱动潮玩/杂货店增长[23]
一周上新!祐禾、全家、爱达乐...海内外新品资讯抢先看 | 全球职人情报站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6-22 08:18
烘焙新品发布 - 祐禾推出酸奶松松小贝,表层为冻干酸奶粒,夹心为酸奶奶油,搭配鸡肉松平衡甜咸口感 [7] - 红跑车推出荔枝乳酪欧包,以软糯欧包包裹荔枝乳酪馅料,主打唐朝贵妃主题 [10] - 叮咚买菜推出五常大米冰面包,采用顶级五常大米发酵工艺,外皮蓬松内馅冰爽丝滑 [12] - 沃尔玛推出生椰拿铁泡芙,外皮酥脆内馅爆浆,融合椰香与咖啡香气 [15] - 可瑞慕尔烘焙推出爆浆虎皮千层,饼皮丝滑内藏果酱爆浆 [20] - 意诺推出6款水果蛋糕系列,包括荔荔上心、杨梅荔枝等创新口味 [31][32] - 莱噢推出玫珑蜜瓜蛋糕,采用西班牙稀奶油和现切玫珑瓜果肉,三重清甜口感 [34] 创新产品工艺 - 爱达乐法式可颂挞结合可颂面团与甜挞工艺,形成黄油香浓郁的挞壳 [13] - 入口刚好黑松露培根料理法棍填入黑松露酱与焦糖洋葱,铺满香煎培根和拉丝芝士 [17][18] - 原味麦田黑松露香肠海盐卷遵循日式工艺,内嵌整根多汁黑松露香肠 [49] - 1 TUAN BUFF泰式冬阴功恰巴塔内含3只虾、口蘑和小番茄 [54] - The Flour House推出云南料理烘焙系列,融合玫瑰花香、野菌鲜味和酸汤清爽 [72] - Migi coco波兰酸奶蛋糕以浓稠酸奶替代部分奶酪,口感轻盈蓬松 [104] 跨界合作与联名 - CoCo都可与经典动画《猎人x猎人》开启首次茶饮联名,选择鲜百香双响炮和凤梨可乐达作为联名产品 [110] - 挪瓦咖啡与中商罗森达成合作,进驻罗森便利店并推出多项优惠活动 [110] - 香飘飘推出新会陈皮月光白轻乳茶,并宣布侯佩岑担任轻乳茶名优臻选官 [108] 行业动态 - 茶百道荔枝系列新品一小时销量达5万杯,当日中午突破10万杯 [109] - 星巴克确认将出售中国部分股权,计划将中国门店数量从8000间增至2万间 [111] - 蜜雪冰城发布优化新店布局通知,限制已有门店加盟商在空白乡镇开店 [112] - 雀巢董事长换帅,提名现任副董事长Pablo Isla接任 [114][115]
新茶饮决战美国:喜茶纽约开LAB、霸王瞄准比佛利、瑞幸2美元搅局
创业邦· 2025-06-21 18:10
新茶饮出海核心观点 - 2025年以来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成为喜茶、霸王茶姬、茶百道等品牌争夺的核心目的地[4] - 新茶饮出海路径日趋分化,东南亚仍是主战场但欧美市场成为新趋势[13][20] - 发达国家市场客单价高但投入成本巨大,喜茶美国单店投资超100万美元[22][25] - 东南亚市场蜜雪冰城以4895家门店领跑,采用低价策略快速覆盖下沉市场[14][15] - 霸王茶姬海外门店单季GMV达1.78亿元同比增长85.3%,新加坡门店月均GMV是国内4倍[13] 品牌出海战略差异 蜜雪冰城模式 - 东南亚开设4895家门店,印尼越南采用低价策略和灵活店型快速扩张[14][15] - 加盟政策激进,越南部分地区免除三年特许经营费、管理费和培训费[39] - 海外营收占比不足5%,2024年海外营收出现近20%负增长[50] 霸王茶姬模式 - 聚焦高线城市核心商圈,严格对标星巴克选址标准[41] - 北美首店投资55-62万美元,产品定价5-6美元低于喜茶[27] - 采用"极简供应链",物流成本占GMV不足1%,库存周转仅5.3天[49] 喜茶模式 - 美国布局20余家LAB店,杯单价较国内高30%,时代广场店日均排队超2小时[25] - 美国湾区单店成本100万美元,其中40万用于争夺黄金铺位[25][26] - 针对加州市场研发本土化产品,"加州落日"系列首月销量3000杯[25] 茶百道模式 - 避开东南亚选择韩国为首站,依托当地代理人快速打开市场[28][30] - 马来西亚首店选址高端商场,改变国内"小而精"定位[48] - 韩国采用双轨制供应链,包材从中国运输,生鲜本地采购[53] 区域市场特征 东南亚市场 - 蜜雪冰城在印尼全门店清真认证并设置祷告室,被视为"伪本土品牌"[15] - 霸王茶姬新加坡VivoCity旗舰店面积超375平方米,首周注册用户超5000[42] - 奈雪泰国清迈首店月营收77万元,高峰期单日出杯超2000杯[46] 欧美市场 - 美国开店周期长达9-12个月,曼哈顿商铺月租从2万涨至3万美元[34] - 瑞幸纽约首店冰美式定价2-3美元,仅为星巴克1/3[11][31] - 美国商业地产"半径保护"机制限制同品类竞争,加剧旺铺争夺难度[35] 行业挑战 - 供应链复杂度制约扩张,水果茶品牌海外拓展难度大于纯茶品牌[49] - 韩国对黑糯米征收高关税导致茶百道进口成本翻倍[54] - 越南出现10余家霸王茶姬仿冒店,跨国维权难度大[56] - 美国餐饮合规要求严格,每50座位需配1个卫生间推高成本[56]
反季爆单!喜茶、茉莉奶白的“咸酪”,为何夏天卖疯了?
36氪· 2025-06-21 09:53
行业趋势 - 今夏饮品圈被"咸酪风"强势席卷,原本更适合秋冬的厚重乳香在夏季成为热门[3] - 头部品牌如喜茶、茉莉奶白、裕莲茶楼、OT另茶、书亦烧仙草、百分茶等集体推出咸酪、干酪饮品,形成反季走红现象[3][5][7] - 咸酪、干酪饮品通过原料创新和差异化表达突破季节限制,颠覆传统芝士饮品口感印象[10][12][14] 产品创新 - 茉莉奶白上新马斯卡彭咸酪乳,采用分层设计:顶部鲜酪乳奶盖、中间拼配茶汤、底部自研咸酪乳,并推出"品奶盖—尝酪乳—搅匀饮"的饮用攻略[5] - 喜茶5月19日上架"芝士咸酪藏茶"后多个地区门店断货,不到一个月再推"芝士咸酪・荞麦龙井",保留原有特色并融入咸酪新元素[5] - 裕莲茶楼使用咸酪奶盖搭配荞麦脆,OT另茶推出抹茶软牛油、咸抹生软酪等产品,书亦烧仙草和百分茶分别为水果茶注入干酪粉和干酪新风味[7] 技术突破 - 茉莉奶白选用马斯卡彭奶酪,质地介于鲜奶油和奶油奶酪之间,具有"温度越低越顺滑绵密"的特性,通过咸酪乳微咸和茶香中和甜腻感[12] - 百分茶研发干酪搭配芭乐等水果或酸涩元素,打造浓郁且清爽的口感,形成风味穿透力[12] - 调制酪乳作为饮品基底流行,赋予饮品香气、醇厚与顺滑,同时对茶汤品质与浓郁度提出更高要求[14] 市场策略 - 品牌通过"陌生化表达"重塑价值感,干酪、咸酪相较于芝士是更新鲜的表达,容易建立高端、品质联想[14] - 喜茶产品充分利用茶底特色,如特调芝士咸酪风味与雪芽荞麦龙井鲜爽、黑苦荞藏茶醇厚搭配,催生"茶感愈重奶香愈浓"的咸乳茶风味[16] - 契合"茶饮甜品化"趋势,如茉莉奶白将提拉米苏解构成饮品,陈文鼎厚布蕾蛋糕奶茶系列销量超出预期40%~50%[17][18] 未来展望 - 咸酪、干酪饮品满足消费者对新奇口味追求,为品牌提供更多创新空间,或预示新的细分赛道机会[21] - 随着品牌不断推出新产品,有望拉长咸酪、干酪产品生命周期,秋冬季节通过"热饮化"升级可能迎来更强势增长[23]
半两财经|大消费复苏 新消费崛起 资本市场消费板块成“宠儿”
搜狐财经· 2025-06-21 08:48
消费板块整体复苏 - 消费板块成为资本市场"宠儿",传统大消费板块强势反弹,新零售板块崛起 [1] - 政策端密集发力,河南、福建、广东等地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包括稳定就业、促进增收、发放消费券等措施 [1][4]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增速较4月回升1.3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同比涨幅达53%,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等涨幅超20% [3] 大消费板块表现 - 泡泡玛特股价累计涨幅超190%,市值达3527亿港元 [2] - 老铺黄金股价累计涨幅超260%,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68% [2] - 蜜雪集团上市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超150% [2] 新消费赛道崛起 - 宠物赛道中宠股份、乖宝宠物2020-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速达18.9%、27%,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速达30.7%、54% [7] - 珠宝饰品领域老铺黄金2024年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166%、254%,潮宏基一季度同比增长25.4%、44.4% [7] - 茶饮赛道蜜雪冰城新股认购总额达1.7万亿港元,融资倍数超5000倍 [7] 政策支持与地方举措 - 广东启动"2025年惠民托育券"发放,托育消费券分为500元、1000元、1500元和2000元四个档次 [4] - 福建鼓励发放结婚消费券、托育券,河南组织"四季河南"主题活动带动商贸、餐饮、体育等消费 [4] - 上海、贵州支持消费、文化旅游、养老等领域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 [5] 消费市场特征与投资主线 - 中国消费市场呈现"消费分级"特征,消费者更愿为"有品质的低价"和"有理由的溢价"买单 [8] - 华泰证券建议关注四条投资主线:新消费、高成长性情绪消费赛道、银发经济、"AI+"消费技术赋能 [8] - 太平洋证券看好零食、乳制品、饮料等板块,认为提振内需将是消费板块主线 [9]
茶咖日报|咖啡黄酒“双刺激”?古越龙山回应:适量饮用无负担
观察者网· 2025-06-20 20:41
古越龙山产品创新 - 公司回应咖啡黄酒"啡黄腾达"产品质疑,称黄酒酒性低度温和且咖啡因含量减少,适量饮用无负担 [1] - 针对年轻消费者推出多款创新产品,包括青柠黄酒、精酿黄啤、冰彫气泡黄酒等 [1] 布蕾克咖啡体育营销 - 成为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州赛区官方合作伙伴,合作涵盖赛事营销、球迷互动、品牌宣传等维度 [2] - 将联合京东在赛事期间推出主题推广活动,探索创新服务模式 [2] 瑞幸咖啡产能扩张 - 青岛创新生产中心钢结构主体竣工,预计2024年底试生产,2025年2月正式投产 [3] - 项目总投资30亿元,建成后年产烘焙咖啡豆5.5万吨,年产值30亿元,税收5000万元 [3] - 采用德国意大利智能化设备,生产线仅需80人,人均产值达3750万元,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3] 百菲乳业产业链延伸 - 全资子公司拟与广西天瑞农牧合资成立奶水牛种业公司,发展良种繁育业务 [4] - 公司沪主板上市申请获受理,有望成为"水牛奶第二股" [4] 沪上阿姨加盟政策调整 - 预测新茶饮市场规模2028年将超4000亿元,水果茶和奶茶系列占比超84% [5] - 推出七项费用全免政策,包括免除运营培训费、营销服务费,品牌授权费减2万元等 [5] - 设备费用支持首付30%+12个月分期免息,降低加盟商资金压力 [5]
新消费三巨头为何分化了?
36氪· 2025-06-20 20:35
港股这几天走势不算很强,赚钱效应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但有个现象却是挺有意思的,那就是新消费 三巨头:蜜雪集团、老铺黄金和泡泡玛特 ,这三家公司的股价走势明显开始出现了一些分化,背后的 现象挺值得我们探讨的。 今年以来,"年轻人的茅台"站上了资本风口。市场高喊"茅台跌倒、新消费吃饱"的口号更是让人振聋发 聩。其中,包括谷子经济、珠宝首饰、茶饮等在内的新消费概念发起猛攻,年内掀起了两轮强势风潮。 新消费也是今年港股最大的热点。 蜜雪集团这几天调整的过程中,说蜜雪有泡沫的人相对就少了很多。因为蜜雪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大 部分人可能没有买过Labubu,也没有去买过黄金葫芦,但很多人却喝过5元钱一杯的柠檬水,尤其是最 近电商外卖平台大战期间,3元钱的柠檬水都喝过不少。 我们不提泡沫,单看三家公司经营的商品,其实本质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蜜雪集团实际是消费降级,泡 泡玛特和老铺黄金都是消费升级。泡泡玛特的潮玩本身就是有生命周期的,老铺黄金产品没问题,但现 在大家都没钱消费了,哪怕是黄金,这也是没钱买了,蜜雪集团是几元钱一杯的饮料,基本是随便买, 本身就是消费降级。 从技术形态去看,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有点像是双顶破位,蜜雪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