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蜜雪冰城奶茶
icon
搜索文档
猛开 5.3 万家门店后,蜜雪冰城将狂奔向何处?
经济观察网· 2025-09-11 11:1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总收入148.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9.3% [2][4] - 净利润27.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4.1% [2][4] - 商品及设备销售收入接近145亿元 占总收入97%以上 同比增长近40% [9][10] - 近三年净利润从19.97亿元增长至44.37亿元 [15] 业务模式 - 全球门店总数突破5.3万家 半年新增近7000家 成为全球门店数量第一的餐饮连锁品牌 [8] - 加盟门店占比达99.97% 直营门店仅21家 [8] - 本质上是一家供应链公司 收入主要来自向加盟商销售原料和设备 [9][11] - 加盟费收入占比不足总收入的3% [9] 盈利能力 - 商品与设备销售毛利率为30.3% 在平价茶饮品牌中处于中上游水平 [12] - 通过自建工厂实现核心原料自产 供应链控制力强 [13][14] - 在保持低价策略的同时维持可观利润 [16] 市场布局 -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57.6% 二线和新一线城市合计占比37.5% 一线城市占比4.9% [20] - 三线及以下城市上半年新增5707家门店 [21] - 主动调整国内扩张策略 将加盟门店区域保护距离提升至1000米 重点开发特殊渠道门店 [23][25] 竞争环境 - 国内新式茶饮市场接近饱和 竞争加剧 [21] - 关店数量显著增加 上半年国内关闭近1200家门店 [23] - 古茗和茶百道在低线城市门店占比分别达到51%和44% [22] 增长策略 - 海外门店数量达4700余家 但上半年减少100多家至4733家 主要进行存量门店优化 [26][32][33] - 出海重点从东南亚转向中亚 已在哈萨克斯坦开设门店 [35][36] - 推出平价咖啡品牌"幸运咖" 国内签约门店突破7000家 71%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38] - 幸运咖8月在马来西亚开出海外首店 计划同步布局4家门店 [38] 发展前景 - 据分析全国门店容量约为6.1万家 长期潜力可达7万家 剩余增长空间约2万家 [27][28] - 咖啡赛道面临激烈竞争 库迪海外门店已超2000家 [38] - 未来增长将取决于出海和咖啡业务的拓展成效 [40]
日本大学生河南访名企 深度体验科技与新潮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3:38
公司品牌形象与市场定位 - 蜜雪冰城被日本大学生评价为对年轻人特别友好的企业 其产品因高性价比在国内外年轻人中人气颇高 [1] - 日本大学生参观后改变对公司的刻板印象 认为其不仅是普通奶茶店而是供应链完备 理念新潮的青年友好企业 [3] - 公司通过雪王形象IP等文化元素增强品牌吸引力 日本大学生主动在IP前合影并计划分享给同学 [3] 生产制造与技术能力 -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制造采用机器人自动化喷漆工艺 完全不需要人工 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5] - 日本大学生对比亚迪先进生产工艺和汽车智能化程度表示震撼 特别是在原产地看到整车生产过程 [5] - 比亚迪新能源技术被认可对地球环境改善有贡献 日本街头已出现其新能源汽车身影 [3][5] 国际市场拓展与影响力 - 蜜雪冰城在东京设有门店 日本大学生曾在当地消费并形成品牌认知 [3] - 比亚迪不仅在中国是头部新能源车企 更畅销海外市场 其零部件工厂已在东京布局 [1][5] - 公司通过国际学生参观活动提升全球品牌曝光度 日本大学生主动拍照记录并分享体验 [3][5]
“奶茶爆改小蛋糕”引发全网挑战!我发现一个新风口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8-15 16:33
饮品行业创新趋势 - 饮品圈近期出现"爆改"风潮,网友将蜜雪冰城奶茶改造成蛋糕并获上万点赞,香飘飘品牌负责人也参与挑战推高热度[5][6][7] - 奶茶改造方法包括:蜜雪奶茶加鸡蛋面粉微波制成蛋糕,雪王大圣代混合希腊酸奶烤制巴斯克蛋糕[8][11] - 香飘飘奶茶蛋糕笔记在小红书获3.7万赞,品牌高管亲自下场互动并分享安全提示[12][14] 咖啡品类跨界实践 - 咖啡界流行制作"拿铁布丁",通过添加吉利丁粉实现饮品甜品化,外观保持拿铁形态但口感变为奶冻[14] - 福州、江门等地独立咖啡馆已将拿铁布丁列入限定菜单,成为打卡新宠[16] 品牌营销与消费者行为 - 现制饮品存在感增强,"万物皆可奶茶"趋势明显,蜜雪冰城官方微博转发奶茶菜谱内容[17][18] - 明星如王祖蓝参与奶茶烹饪,制作奶茶鸡翅、奶茶意面等衍生菜品[21] - 低价促销策略促使消费者尝试创意消耗方式,"反正便宜"心态推动DIY风潮[23][24] - 饮品改造既避免浪费又创造个性体验,品牌通过用户UGC内容获得低成本高曝光[28][29] 饮品甜品化商业探索 - 头部品牌积极布局"饮品+"战略,喜茶推出爆芋泥可颂挞等6款烘焙产品并持续热卖[35] - 茉莉奶白以"液体蛋糕"为卖点,复刻提拉米苏风味打破品类边界[38] - 咖门新饮力大赛选手将玉米挞等甜品元素融入饮品,验证风味跨界的商业潜力[39] - 饮品甜品化趋势为行业提供产品创新路径,拓宽消费场景并增强差异化竞争力[31][33][34]
“奶茶爆改小蛋糕”引发全网挑战,我发现一个新风口
36氪· 2025-08-13 09:15
饮品DIY创新趋势 - 消费者将蜜雪冰城奶茶改造为蛋糕 通过加入鸡蛋 面粉等原料微波加热2分钟制成甜品[1] - 香飘飘奶茶蛋糕制作教程在社交平台获3.7万点赞 品牌高管亲自参与互动[5][7] - 咖啡领域出现"拿铁布丁"创新 通过添加吉利丁粉冷藏定型 实现饮品甜点化转型[7] 跨界融合现象 - 蜜雪冰城饮品被用于烹饪领域 出现香柠百香果冷泡鸡爪 蜜雪棒打鲜橙排骨等创新菜谱[15] - 喜茶6月推出"糯糯可颂挞"系列 将爆芋泥 黑糖波波等经典饮品口味融入烘焙产品[23] - 茉莉奶白推出马斯卡彭咸酪乳产品 以"可饮用提拉米苏"为卖点打破饮品甜品界限[25] 行业变革动向 - 独立咖啡馆将网友创意纳入限定菜单 福州 江门 赣州等地出现饮品甜点化实践[14] - 头部品牌通过风味跨界拓宽产品边界 为行业提供产品创新与消费场景拓展路径[25] - 饮品甜品化趋势验证"饮品+"模式可行性 经典饮品风味向烘焙赛道平移成功率较高[23] 消费行为演变 - 特价奶茶大量进入家庭场景 促使消费者以低成本尝试创意消耗方式[18] - DIY玩法兼具避免浪费与提升消费体验双重功能 获得年轻群体广泛参与[20] -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等仪式感消费为饮品创新提供情感基础与传播动力[18] 品牌营销策略 - 品牌方通过下场互动获得低成本高曝光机会 用户生成内容无形提升品牌好感度[20] - 官方转发创意食谱贴近用户需求 比传统广告营销更易获得市场认可[15][20] - 社交平台话题持续更新形成传播浪潮 单条内容互动量可达上万级别[1][3][5]
蜜雪想再造一个“蜜雪”
经济观察报· 2025-08-01 20:27
蜜雪集团与幸运咖的发展战略 - 蜜雪集团为幸运咖设立"五年再造一个蜜雪冰城"目标 2020年蜜雪冰城门店达7000家时提出该目标 2025年幸运咖门店数同样达到7000家并计划冲击万店[2] - 幸运咖通过降低加盟门槛加速扩张 首年加盟费降至1.7万元 高潜力区域免加盟费 一线城市单店减免金额达3.4万元 老加盟商开新店优惠近5万元[5] - 公司采用片区化管理策略 每片区1000-3000家店 每150家为小组 市场人员规模超400人[4][5] 幸运咖的市场定位与产品策略 - 初始定位三至五线城市及大学城 填补低线城市连锁咖啡空白 2020年已跻身行业前三[10] - 反向研发平价产品 中杯美式从8元降至5元 大杯拿铁从12元降至9元 椰椰拿铁成为首个销售额过亿爆品[6][9] - 沿用蜜雪冰城营销模式 新店采用红色拱门/喊麦等引流手段 单店日销最高达2万元[6][9] 咖啡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瑞幸与库迪发动价格战 两品牌全年新增1.5万家店 瑞幸成为首个万店品牌 库迪增速达瑞幸3倍[12] - 幸运咖2024年推出"全场6.6元"应对竞争 首日小程序销售额增44% 新用户增长105% 公司补贴后加盟商实收8-9元[13][14] - 主要竞争对手加速下沉 星巴克瞄准县域市场 库迪重点布局三四线 瑞幸进入县级市场[10] 供应链与成本控制 - 采用半自动咖啡机降低成本 单台价格不足2万元 整体加盟成本约十几万元 但存在出品稳定性问题[15] - 原材料自主化程度高 自产椰浆/糖浆等 与蜜雪冰城共享供应链 河南基地年产能121万吨 海南工厂新增2万吨咖啡豆产能[15][20] - 公司97.5%收入来自向加盟商销售设备及原材料 加盟费仅占2.5%[18] 品牌发展战略 - 选择独立品牌而非增加品类 避免奶茶与咖啡内部竞争 新茶饮品牌中古茗/茶百道等咖啡业务未成规模[17][18] - 蜜雪集团全球门店达46479家 三线以下城市占比57% 机构预测未来门店规模可达10万家[19] - 行业增长空间显著 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22.24杯 年增33% 美国人均消费量达729.2杯[20]
8点1氪:尾号8个7手机号拍出320万元天价;蜜雪冰城辟谣1750杯奶茶费仅用76元;黄仁勋再访华,大热天仍穿皮夹克合影雷军
36氪· 2025-07-15 08:11
拍卖市场 - 尾号77777777手机号以320万元高价拍出,起拍价130万元,11名竞拍者出价46轮 [2] - 该号码属地广西南宁,目前被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查封,截至2025年6月7日无欠费且余额约30.6元 [2] 消费品行业 - 蜜雪冰城工作人员否认1750杯奶茶仅售76元,称最便宜的柠檬水也要4元/杯 [2][3] - 尤尼克斯羽毛球确认涨价,AS-05由275元/打涨至350元/打,AS-9由225元/打涨至295元/打,涨幅14%-31% [6][7] - 韩国高温致农产品价格暴涨,西瓜涨至156元/个,大白菜22.4元/棵 [8] 科技与互联网 - 黄仁勋年内第三次访华,将出席北京链博会并举行媒体吹风会 [3] - 阿里前钉钉CEO叶军确认离职,钉钉创始人陈航回归接任 [6] - Google确认将ChromeOS与安卓系统合并为单一平台 [9] - MiniMax完成近3亿美元融资,估值超40亿美元,上海国资参与投资 [15] 汽车与新能源 - 理想汽车回应L7采用华为电机:非技术问题,系综合考虑价格、质量等因素 [7] - 加州数百名丰田Mirai车主起诉丰田,称氢燃料补给网络不可行致车辆无法使用 [11] - 台湾三元能源锂电池厂爆炸,年产1.8GW电池,相当于2.4万辆电动车需求 [12] 资本市场与融资 - 良品铺子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7500万-1.05亿元 [13] - 万达电影预计上半年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长340.96%-393.87% [14] - "朗毅机器人"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用于导航模组量产与技术升级 [15] - "橘帝堂"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用于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 [16] 零售与品牌 - 加拿大鹅控股股东贝恩资本考虑出售所持60.5%股份 [4] - 潘婷回应"3分钟奇迹"商标争议:2020年注册,功效宣称有第三方数据支持 [4][5] 社交媒体 - 微博CEO回应汽车博主禁言:因攻击新能源厂商和企业家而非产品功能 [5]
传瑞幸大股东竞购星巴克中国;奥乐齐中国去年销售额翻倍;LV 美妆中国首店将落户南京德基丨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13 17:26
瑞幸大股东竞购星巴克中国 - 星巴克中国股份竞购方从20家扩充至30多家,包括高瓴资本、凯雷、KKR及瑞幸大股东大钲资本 [2] - 星巴克倾向于保留30%股权,其余由多家买家分摊,每家持股低于30%,估值突破百亿美元 [2] - 大钲资本胜出可能性较低,因与星巴克存在竞争关系,星巴克或将保留中国业务战略掌控权 [3] - 若交易达成,星巴克中国可能借鉴瑞幸数字化能力,推动营销渠道灵活化和产品奶茶化 [3] 奥乐齐中国业绩与扩张 - 2024年销售额达20亿元,同比翻倍,单店销售3600万元,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5] - 通过低价策略吸引客流,如4.99元有机水果甘蓝、3.9元卫生巾等 [5] - 2025年门店数量达78家,同比新增20多家,加速江浙沪区域布局 [5] - 面临盒马NB等本土竞争对手压力,后者门店数量已超250家,是奥乐齐3倍 [6] 良品铺子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筹划重大事项,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股票停牌不超过两个交易日 [7] - 2023年营收80.46亿元同比下降14.76%,2024年Q1归母净利润亏损0.46亿元 [7] - 行业竞争加剧,三只松鼠、赵一鸣等量贩店崛起,公司降价策略未改善业绩 [7] LV美妆进军中国市场 - LV Beauté中国首店落户南京德基广场,涵盖香氛、护肤及底妆系列 [9] - 南京德基2024年销售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15%,奢侈品消费氛围浓厚 [9] - LV美妆采用精品店直营模式,强化品牌形象与客户体验一致性 [10] - Dior美妆2021年收入21亿欧元,LV整合集团资源布局美妆赛道 [10] 外卖奶茶爆单现象 - 美团外卖"0元购"促销导致蜜雪冰城、瑞幸等品牌爆单,配送时间超2小时 [13] - 瑞幸门店晚间仍有40份外卖积压,蜜雪冰城因订单过多出现系统异常 [13] - 平台促销决策临时性导致商家承接能力不足,店员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 [13] MUJI中国20周年 - 举办"無印·有声"主题活动,展示21款中国市场经典商品 [16] - 生活杂货商品70%为本地开发,推动"现地化战略"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 [16] 蜜雪冰城淄博旗舰店 - 旗舰店设计融入雪王IP元素,三层空间包含周边商品区和休息区 [18][19] - 通过场景营销输出品牌文化,提升辨识度与情感价值 [19] ECCO布局户外运动 - 与White Mountaineering联名推出登山鞋、冲锋衣等户外产品 [21] - 已开设20家ACTIVE LIFESTYLE运动户外店,定位高端数千元价格带 [21] The Ordinary AI护肤 - 天猫旗舰店搭载AI技术,提供智能肤质诊断和个性化产品推荐 [22] - 以功效护肤著称,热门产品包括10%烟酰胺精华等 [22] 植物医生IPO - 拟募集资金10亿元,用于营销渠道建设、研发中心等项目 [24] - 成立于1994年,专注高山植物护肤品,早于珀莱雅等上市美妆公司 [25] 其他行业动态 - 山姆2公斤农夫山泉冰块售价22.8元引争议,客服称采用特殊冻结工艺 [26] - 费德勒持有On品牌3%股份估值达5亿美元,超过其职业生涯奖金总和 [26] - 宝尊电商收购Sweaty Betty中国区业务,拓展运动服饰细分领域 [27] - 泡泡玛特注册"LAFUFU"商标,打击LABUBU IP仿制品侵权行为 [28][29]
平台外卖大战门店爆单!新茶饮股集体上涨,消费者:“我实在喝不下了”
第一财经· 2025-07-07 22:38
茶饮股表现 - 7月7日茶饮股集体高开 茶百道涨11%报10 66港元 奈雪的茶涨3 95%报1 58港元 古茗涨6 15%报27 6港元 沪上阿姨涨5 68%报141 3港元 蜜雪集团涨5 74%报543 5港元 [1] 外卖平台促销活动 - 7月5日至7月6日阿里与美团外卖大战白热化 平台发放"满25减21""满25减20""满16减16"等无门槛外卖券 [3] - 7月5日美团即时零售订单突破1 2亿单 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 [3] 茶饮行业订单激增 - 外卖折扣导致全国范围内订单激增 消费者晒出囤积蜜雪冰城 茶百道等茶饮照片 [5] - 奈雪的茶7月5日至7月6日周末外卖订单破峰值 两天突破100万单 环比增长50% 单店最高环比增长230% [8] - 蜜雪冰城门店外卖订单虽较周末有所回落 但仍高于平日水平 [8] 行业分析 - 华西证券指出外卖大战助力现制茶饮消费 茶饮因高频 低客单价 出餐简单稳定等属性成为流量红利最大赢家 [9]
沪上阿姨上市后股价过山车:资本狂欢下的新茶饮生存样本
新浪证券· 2025-06-13 17:14
上市表现与估值波动 - 沪上阿姨港交所上市首日股价暴涨74.68%至197.6港元,次日下跌8.78%,一周内累计跌幅超20%,6月初股价跌至125港元较首日高点缩水37% [1] - IPO公开发售获3616.83倍超额认购,冻结资金超940亿港元,发行价113.12港元(区间上限),首日市值181亿港元,中签者每手盈利超2500港元 [2] - 首日动态市盈率51.95倍(TTM)远超行业,一周内市值蒸发48亿港元缩水26.8%,5月底市盈率回落至36.9倍仍高于行业均值 [2] - 流通盘仅2.3%,首日换手率180%,稀缺筹码被投机资金短时爆炒导致估值泡沫 [3] 商业模式与经营困境 - 2024年营收32.85亿元同比下滑1.9%,净利润3.29亿元同比下降15.2%,显著低于同行30%+增速 [4] - 99.7%门店为加盟店,96%收入来自向加盟商销售食材设备,2024年单店GMV从155.9万元降至137万元(跌幅12.12%),日均销售额仅3833元 [4] - 2024年关店率12.7%(超1000家),远高于行业健康水平4%,加盟商控诉物料定价过高(水果价达市场两倍)及罚款严苛 [4] - 食材毛利率提升至22.8%反映向加盟商转嫁成本策略,加剧加盟体系恶化 [5] 市场竞争与战略挑战 - 下沉市场布局50.4%覆盖率,但副牌"轻享版"(客单价2-12元)及"茶瀑布"表现不佳,后者304家门店9个月GMV仅7380万元,单店贡献不足主品牌1/3 [5] - 供应链依赖第三方导致成本劣势,蜜雪冰城原料自产使成本低10%-20%,县级市场同类产品售价6元vs蜜雪4元 [5] - 行业增速从2024年8.2%放缓至2025年预计7.5%,价格战中主品牌15-20元价格带受喜茶压制(最低4元)与蜜雪冰城上下夹击 [6] 行业格局与资本反思 - 新茶饮行业从规模崇拜转向盈利本质,蜜雪冰城1800亿港元市值源于供应链壁垒而非单纯万店规模 [6] - 上市募资60%拟投入供应链优化与数字化,目标将食材损耗率从行业均值20%降至古茗水平10% [6]
蜜雪集团年内股价累计暴涨85%,海外门店增速放缓
金融界· 2025-06-10 09:31
公司表现 - 蜜雪集团(02097 HK)年内股价累计上涨85%,6月4日报617 5港元/股续刷上市新高[2] - 公司2024年营收248 29亿元,同比增长22 3%(2023年203亿元)[2] - 2024年毛利80 6亿元(同比增长34 4%),毛利率32 5%(提升3个百分点)[3] - 年内利润44 54亿元,同比增长39 8%(2023年31 87亿元)[3] 市场定位与商业模式 - 聚焦高质平价现制饮品,拥有"蜜雪冰城"茶饮和"幸运咖"咖啡品牌[2] - 采用"原料采购→生产→配送→门店"全链条闭环模式,自建工厂、仓储物流和数字化系统[2] - 通过5-10元价格带产品(如2元冰淇淋、4元柠檬水)实现错位竞争,覆盖三四线及乡镇市场[2] - 加盟模式占比99%,98%收入来自向加盟店销售食品设备,仅2%来自加盟费[3] 门店网络 - 截至2024年底全球门店46,479家(中国内地41,584家+海外4,895家)[3][5] - 中国内地门店57 4%分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3] - 2024年海外门店增速降至13%(2023年为141%),新增564家[3][6] - 已超越星巴克成为全球门店数量最多的现制饮品公司[3] 国际化战略 - 海外布局覆盖11个国家,在4国建立本土化仓储体系[7] - 计划在东南亚建设多功能供应链中心(含生产/研发/培训功能)[7] - 公司调整国际化策略,从追求数量转向提升运营质量[6] - 面临原材料运输成本高、时效性等供应链挑战[7] 行业地位 - 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估值670亿元,排名第62位[2] - 拥有中国现制饮品行业最大规模端到端供应链体系[6] - 生产端覆盖糖/奶/茶/咖/果/粮/料等全品类原材料[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