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拉布布盲盒
icon
搜索文档
拉布布靠什么“出圈”
经济日报· 2025-07-20 16:08
LABUBU IP的市场表现 - LABUBU盲盒在澳大利亚引发抢购热潮,门店排队绕街区[1] - labubu话题在社交媒体全球超100万条帖子,美国单周新增3.2万条[1] - THE MONSTERS系列2023年销售额达4.2亿美元,同比增长726.6%[1] - 公司2024年中国大陆营收10.9亿美元,同比增长34%[1] - 系列盲盒推动公司市值突破3000亿元[1] IP发展历程与全球化路径 - LABUBU诞生于2015年华人绘本作家龙家升的《精灵三部曲》[2] - 公司2019年收购MONSTERS家族IP并开发盲盒产品[2] - 2024年国际明星社交媒体带货引发全球抢购潮,形成"出口转内销"循环[2] 品牌定位与营销策略 - 公司将产品定位为潮牌而非玩具,门店选址紧邻时尚品牌强化认知[4] - 潮品商业模式核心是创造"精神替身",满足年轻人个性化需求[4] - 系列化设计利用"集齐心理"驱动复购,结合盲盒机制增强游戏性[6][7] - 限量款/隐藏款策略刺激二手市场溢价,部分产品涨幅达200%[7] - 隐藏款盲盒二手成交价突破万元,进入收藏品赛道[7] 明星效应与营销体系 - 国际明星自发带货形成流量杠杆,放大IP曝光[2][8] - 营销策略多维度叠加(设计/IP/渠道/心理机制)提升成功概率[8] - 产品爆发是长期积累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形成正循环[8]
从1.0到3.0:国际消费品牌的中国进化论
36氪· 2025-07-17 18:53
国产品牌崛起与跨国品牌挑战 - 小米汽车凭借雷军号召力和生态链模式在发布会期间售罄全年产能 [1] - 泡泡玛特拉布布盲盒引发Z世代消费狂潮并催生高溢价二次交易市场 [1] - 国产品牌在家电、消费电子等领域市场份额达80-95%,价格比国际品牌低20% [2][3][7] - 消费者购买逻辑转变:62%选择进口产品因"先进技术",48%看重"性价比" [7] 跨国品牌市场拐点特征 - 从增长扩张阶段进入市场份额争夺阶段,消费者信心指数从2018年123降至2024年89 [3] - 本土品牌创新能力显著:家电新品GMV贡献率0.6%-6.1%,跨国品牌仅0.2%-0.9% [7] - 跨国品牌净利润率约4%,低于本土品牌9%,陷入销售下滑与转型投入不足的恶性循环 [8] 跨国品牌成功案例 - 某影像设备品牌通过产品组合覆盖多场景实现17%年增长率(高于品类平均14%) [9] - 欧洲小家电品牌被中资收购后通过本地研发推出创新"3合1蒸汽熨斗"扭亏为盈 [9] - 专业运动设备品牌建立技术壁垒,在可穿戴市场实现13%增长(品类平均1%) [10] 跨国品牌五项转型举措 - 推动本地创新:大家电领先品牌每月推新品,产品上市时间4-6个月,5-8%收入来自新品 [13] - 重建高端定位:通过"接受度+卓越度"公式分层打造差异化产品 [15][16] - 渠道转型:探索抖音/小红书等新兴渠道,加强直销管理获取市场响应能力 [17][18] - 强化产品传播:打造场景化内容,构建多层次KOL/KOC策略 [19][20] - 调整财务预期:为创新预留投资,建立新品贡献率等前瞻性指标 [21] 中国市场全球战略价值 - 中国贡献全球家电电子产品60-70%产能,2030年中产规模将达4亿(欧盟人口90%) [23] - 2023-2024年消费家电SKU增长5倍,本土品牌在天猫推新4500款 [23] - 中国社交电商模式全球输出:Temu月活超亚马逊,中资收购品牌在英国市场反超 [24]
Labubu惊艳登场,丑萌小怪兽魅力爆发,掀起全球情绪消费潮
搜狐财经· 2025-06-30 10:57
拉布布的魅力揭秘 - 拉布布是由泡泡玛特推出的原创IP形象,由香港艺术家龙家升设计,具有独特的锯齿状尖牙、圆滚大眼睛和不协调身体比例,形象既"丑萌"又叛逆 [1] - 角色背景设定为居住在怪物森林的小精灵,灵感源自北欧神话 [1] - 产品以盲盒形式销售,结合搪胶和毛绒材质,限量款单价可达百万元,如薄荷色拉布布拍卖价达108万元 [1] 全球热潮背后的四大驱动因素 情感经济的精准把握 - 2025年数据显示40.1%年轻消费者购买动机为寻求情绪和兴趣满足,拉布布通过盲盒惊喜感、稀有款社交分享和反叛形象共鸣契合需求 [4] 全球化文化符号的构建 - 拉布布"怪物森林小精灵"设定打破地域限制,避免文化标签,推出本土化定制款如新加坡鱼尾狮、泰国金丝服饰和西班牙斗牛士造型 [5] 强大的中国制造与供应链支持 - 中国广东东莞生产基地承担全球潮玩85%产能,精细化生产工艺实现"每个部件单独开模",实时数据分析缩短新品上市周期 [6] 社群效应与明星效应的完美结合 - 全球抢购热潮显著:纽约消费者凌晨排队,巴黎游客卢浮宫合影,新加坡限定款瞬间售罄,二手市场价格暴涨,尽管关税上涨30%需求仍强劲 [7] 数据见证全球影响力 - 泡泡玛特2025年海外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2025年一季度海外收入跃增475%至480% [7] - 拉布布获泰国"神奇泰国体验官"称号,热曲打入西班牙街头,APP在美国购物榜稳居榜首 [8] 产业启示与未来展望 - 拉布布成功象征中国原创IP进入"新航海时代",通过去标签化叙事和普世情感连接全球年轻人 [9] - 产品成为年轻人情感寄托,实用性被精神满足取代,展示设计(香港)、制造(东莞)和数据(跨境电商)全链条创新整合 [9]
“双向奔赴”正当时:中泰跨境电商与物流合作持续深化
新华网· 2025-06-25 01:31
中泰跨境电商合作现状 - 泰国游客频繁在中国泡泡玛特门店购买限定款潮玩 线下门店出现"一盒难求"现象 [1] - 泰国粉丝通过淘宝 抖音直播等中国电商平台抢购盲盒 形成线上消费热潮 [1] - 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泰国展区70余家企业参展 充气果冻包 青草膏等商品吸引大量中国消费者抢购 [1] 跨境电商平台与物流建设 - 南博会设立跨境电商直播专区 23名国际电商达人推广云南咖啡 鲜花 茶叶等特色产品 [2] - 云南腾晋物流与泰国企业签署国际物流服务协议 正在筹备搭建电商平台和推广商品 [2] - 泰国商品通过创新保税模式进入中国市场 物流周期缩短至一周内 [2] - 菜鸟云南保税中心仓日均发货量达3500单 高峰时5100单 主要配送泰国美妆 奶粉 保健品等商品 [4] 贸易便利化措施 - 海关推出"中老铁路+跨境电商"通关运输模式 提升东南亚商品入华效率 [4] - 2024年前4个月昆明综保区跨境电商出口162 82万件商品至泰国等7个东盟国家 [4] 行业数据与趋势 - 中泰建交50周年背景下 数字经济与跨境物流推动两国贸易持续深化 [4] - 跨境电商直播成为商品出海新渠道 线上线下融合的贸易模式加速发展 [2][4]
银行揽储考验合规红线
经济日报· 2025-06-18 06:27
监管政策与合规要求 - 商业银行被明确要求不得通过返还现金、有价证券或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 [1][2] - 2018年发布的《关于完善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强调银行需规范存款行为并抵制不当交易 [2] - 某银行"存款送拉布布盲盒"活动因触及合规红线正在被规范整顿 [1] 银行揽储行为分析 - 银行揽储手段从赠送米面粮油升级到潮玩盲盒以紧跟市场热点和客群变化 [1] - 5万元存3个月年化利率1%的定期产品利息仅125元但赠送的拉布布盲盒单价达200-600元 [1] - 赠送实物揽储会增加银行非利息支出推高隐形负债成本 [2] - 溢价揽储可能引发行业"礼品竞赛"抬高揽储成本压缩利润空间 [3]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存贷款市场出现贷款利率"下行快"、存款利率"降不动"的现象 [3] - 银行面临基金、理财、保险等多元金融产品的分流压力 [3] - 存款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3] 银行转型建议 - 银行应构建"场景化金融服务+科技化体验+价值观共鸣"的综合生态 [1][3] - 建议通过代发工资业务、高效结算网络和代销资管产品等合规方式提升存款竞争力 [4] - 需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将负债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 [4]
和讯投顾廖爱萍:IP 帝国与渠道霸权的双重护城河?
和讯财经· 2025-06-15 12:23
泡泡玛特商业壁垒分析 IP资源垄断 - 拉布布系列产品长期占据销售榜单前列,部分热门盲盒款式上线即售罄,体现核心IP的顶流地位与超强影响力 [1] - 通过与全球顶尖潮玩IP艺术家深度合作,独家签约知名设计师并买断热门IP长期授权,垄断最具市场号召力的IP资源 [1] - 垄断性签约模式形成极高行业准入门槛,新入局者难以获取优质内容 [1] 渠道霸权 - 构建覆盖线上线下的立体销售网络,线上包括官方小程序和电商平台,线下包括直营店和机器人商店 [1] - 线下直营店布局全国核心商圈,兼具销售终端、品牌展示和粉丝互动功能,通过独特设计和沉浸式体验吸引消费者 [1] - 高密度终端布局(具体门店和机器人商店数量未披露)形成难以复制的渠道优势 [1] 壁垒可持续性 - IP与渠道优势相互赋能:优质IP吸引流量,渠道网络最大化变现IP价值,销售数据和用户反馈反哺IP开发运营 [1] - 商业模式形成自我强化循环,即便单一IP热度消退,公司可通过储备IP和渠道快速推出新爆款 [1] 相关ETF表现 食品饮料ETF (515170) - 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近五日跌幅4.43%,市盈率19.92倍 [3] - 最新份额55.3亿份(增加15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2885.9万元,估值分位16.99% [3] 游戏ETF (159869) - 跟踪中证动漫游戏指数,近五日涨幅3.67%,市盈率58.27倍 [3] - 最新份额60.2亿份(增加22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5199.8万元,估值分位78.44% [3] 科创半导体ETF (588170) - 跟踪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近五日跌幅2.24% [3] - 最新份额2.6亿份(增加6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25.3万元 [3] 云计算50ETF (516630) - 跟踪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近五日跌幅2.61%,市盈率95.14倍 [4] - 最新份额5.5亿份(减少1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44.8万元,估值分位84.66% [4]
“存钱送LABUBU”喊停后,银行开始花式收服务费了?
吴晓波频道· 2025-06-15 08:20
银行营销活动与监管 - 银行推出"存5万元送拉布布盲盒"活动吸引年轻储户 需办理3个月定存起步并额外办信用卡可获更多盲盒 [1] - 监管机构迅速叫停此类营销活动 [2] - 中小银行新增服务收费项目以应对息差下行压力 包括跨行取现手续费、存款证明费等 [3][32] 碳积分抵扣贷款真相 - 武汉推出"碳账户"系统 市民通过绿色出行积累碳积分可兑换各类优惠券 宣传称可抵扣银行贷款 [6][8] - 实际仅能抵扣合作银行消费贷利息 且最高限额2000元 与房贷无关 [11] - 需通过指定支付渠道原价购票才能积累碳积分 本质是将原有乘车优惠转化为利息返还 [13][14] 银行渠道焦虑与应对 - 银行净息差降至1.43% 低于不良贷款率1.51% 住房贷款连续缩水 4月减少605亿元 [15] - 采取价格战策略 消费贷利率一度降至2.58% 后被监管设定3%下限 [16] - 通过中介返点拓展渠道 返佣比例达3‰-2% 部分银行甚至提供金条 [17] 存款争夺战 - 4月非金融机构新增存款1.57万亿 同比多增1.9万亿 存款利率下调至1%左右 [24] - 银行推出"存1000拿30元现金券"等贴息活动 实际融资成本可达2.27% [27][28] - 监管叫停"花式揽存"后 出现"存款达标包实习"等新型营销手段 [30] 国际经验借鉴 - 欧洲银行通过拉长久期、增加服务费(德意志银行两年增80%)、裁员6.36万人应对低利率 [36] - 日本银行非息收入占比从20%提升至60% 海外业务占比达40% [38] - 全球发达经济体净息差普遍降至1.2% 贷款利率1.3% 存款利率接近零 [35]
“存钱送LABUBU”喊停后,银行开始花式收服务费了?
吴晓波频道· 2025-06-15 03:02
银行营销活动与监管 - 多家银行推出"存5万元送拉布布盲盒"活动吸引年轻储户 要求3个月定存起步并办信用卡可额外获赠盲盒[1] - 监管机构迅速叫停此类营销活动[2] - 中小银行新增服务收费项目 包括借记卡ATM跨行取现手续费等 部分收费标准拟调整为3.3元/笔[3][38] 碳积分抵扣贷款争议 - 武汉推出"碳账户"系统 市民通过绿色出行积累碳积分可兑换奖励 包括按"1000克碳排量=2元"标准抵扣银行贷款[6][8] - 实际抵扣机制存在误导 仅适用于特定银行消费贷利息 最高抵扣2000元 且需支付原价地铁票才能获取积分[10][12] - 媒体宣传的"坐地铁抵房贷"被证实为营销行为 本质是将原有乘车优惠转化为利息返还[13] 银行渠道竞争现状 - 银行面临"渠道焦虑" 一季度住房贷款缩水9% 4月继续减少605亿元 经营贷减少521亿元[15] - 应对策略包括价格战(消费贷利率降至2.58%)和渠道返点(经营贷返点达3‰-2%) 部分银行甚至提供金条奖励[17][18] - 监管叫停返点行为后 银行转向社交平台营销 小红书出现"按揭返点"攻略 有用户反馈获得10‰返点[22] 存款竞争与利率压力 - 4月非金融机构新增规模达1.57万亿 同比多增1.9万亿 存款持续流向理财和基金产品[25] - 民营银行通过高息揽存(如存1000送30元现金券)和实物奖励(盲盒)竞争 实际融资成本达2.27%[29][32] - 监管加强"花式揽存"管控 叫停现金贴息、实物奖励等行为 部分银行转向"存款达标包实习"等创新方式[33][34] 国际银行业转型经验 - 欧洲银行采取拉长久期、增加服务费(德意志银行服务费两年增80%)和裁员(2019年裁员6.36万人)等策略[40] - 日本银行提升非息收入占比至60% 拓展东南亚市场 海外资产占比达40%[42] - 国际大行净息差普遍降至1.2% 通过调整收入结构应对低利率环境 如巴克莱净利息收入占比从38.9%升至5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