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odity Trading

搜索文档
“一喷一吸”就能治疗肺纤维化?
科技日报· 2025-07-01 07:44
肺纤维化疾病现状 - 肺纤维化被喻为"不死的癌症",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有限,仅能延缓纤维化进程及降低并发症风险[1] - 肺纤维化分为特发性(病因不明)和继发性(有明确诱因)两大类,新冠后涌现的感染相关性肺纤维化属于后者[2] - 患者早期症状隐匿,后期表现为持续性干咳、活动后呼吸困难,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也会呼吸困难[2] - 近40%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疾病晚期即使吸氧也常感到难以缓解的憋气和呼吸困难[3] 现有治疗手段局限性 - 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是常见治疗药物,但只能维持稳定无法逆转纤维化,长期服用成本昂贵且有副作用[5] - 肺移植是唯一根治手段,但供体短缺和术后并发症大大限制了其应用[5] - 传统干细胞疗法存在肺栓塞、免疫排斥风险,且干细胞保存运输困难,给药精准性不足[6] 外泌体雾化疗法创新点 - 选择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内含上千种蛋白质、mRNA和miRNA[5] - 雾化给药使1-5微米颗粒直达肺泡,局部药物浓度比静脉注射高3-5倍[6] - 外泌体表面CXCR4受体可靶向富集于肺纤维化病灶,增强治疗精准性[5] - 动物实验显示治疗组小鼠生存率由20%提升至80%[6] 临床试验进展 - I期临床试验纳入24名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设计[7] - 联合治疗组(药物+外泌体)肺功能和呼吸健康状态显著改善[7] - 2例肺炎引起的肺纤维化患者治疗后影像学显示病灶显著好转,纤维化进程逆转[7] 未来发展挑战 - 需开展更大样本的II期、III期临床试验全面验证临床有效性[8] - 外泌体成分复杂,传统药物监管体系评价面临困难[8] - 干细胞治疗后的患者进行外泌体雾化治疗需谨慎评估免疫反应风险[8]
“新红专”轮:提供海上智驾中国方案
科技日报· 2025-07-01 07:44
智能船舶技术突破 - 全球首艘集远程遥控、自主航行与教学实训于一体的智能船舶"新红专"轮从大连启航,沿海上丝绸之路航行4000余海里,完成狭窄水道自主航行及岸基远程驾控测试 [3] - 该船舶由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与大连海事大学联合打造,智能化程度达世界领先水平,开创我国船舶国产化航行系统海上智驾多项先河 [3] - 配置我国首台套基于船端e-航海架构的国产化船舶智慧航行系统,可与国内首个功能完备的智能船舶岸基数智运控中心联动,实现水下机器人与智能船舶多域协同作业 [7] 国产化研发历程 - 大连市科技局和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自2015年起布局智能航运国产化研发,历经10年攻关打破国外垄断 [4]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与大连海事大学联合攻关海上通信导航核心芯片及装备,大连海大智龙科技团队实现"数字大脑"从实验室到产业化应用的关键跨越 [4] - 2024年大连中远海运重工发布榜单需求牵引研制船舶智能航行系统,"新红专"轮成为我国智能航运领域首次系统形成国产装备集成示范 [4] 核心技术体系 - 构建"1个智能平台+多个智能功能"的多智能系统数据底座,具备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受限水域远程遥控等功能 [8] - 全船配置1.5万个传感器实时采集船舶状态数据,通过岸基数智运控中心实现可视化呈现和远程驾控 [8] - 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建立高保真数值仿真模型,将原本需半年的海上测试周期缩短一半以上,加速国产设备装船进程 [9] 产业应用前景 - 标志着中国智能航运产业链关键拼图初步成形,从核心感知设备、智能决策系统到高可靠执行机构的自主技术体系开始经受商业航行检验 [8] - 将打造首个可移动的船舶国产设备中试基地和海上技术验证平台,吸引国内外团队开展海上通信与导航、水下机器人等领域技术设备验证 [10] - 作为移动的"海上实验船",为开展智能航运基础性、前沿性、关键性技术研究提供重要支撑,首批学员已随船开展数字孪生技术实训 [9]
和讯投顾刘伟奇:行情可能直接起涨?做到两手准备
和讯网· 2025-07-01 07:43
市场整体表现 - 6月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表现强劲 平均股价涨幅明显 基本收复周五阴线 [1] - 成交量维持在近15000亿水平 足以维持板块轮动 [1] - 沪深300 中证1000 中证2000尾盘均有资金买入 行情可能直接向上攻击 [1] 主要指数走势 - 创业板表现最强 单日涨幅达1.35% 月线完全收复4月阴线 站上所有均线 [1] - 科创板50指数涨幅较大 但ETF涨幅相对较小 显示权重股涨幅有限 [1] - 上证指数月线呈现突破走势 但本月成交量一般 存在瑕疵 [2] 板块表现 - 游戏板块涨幅较高 军工板块热度最高 [1] - 其他板块调整有限 银行板块尾盘收回 [1] 技术分析 - 创业板日线量价齐升 均线呈多头排列 [1] - 上证指数日线级别出现钝化 若明日小幅上涨则钝化可能消失 [2] - 120分钟线重新向上拐头 当前值16.973 距前置值26仍有差距 [2] - 120分钟高点结构有失效可能 关键看明日走势 [2] 操作策略 - 建议按120分钟高点可能失效操作 可适当增加仓位至半仓左右 [2] - 需做好行情直接起涨或高点成立的两手准备 [2]
扎根南京5年,“国家队”中汽创智发布硬核创新成果
南京日报· 2025-07-01 07:37
公司背景与核心成果 - 中汽创智由中国一汽、东风公司、南方工业集团、长安汽车和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共同出资设立,成立于2020年6月,定位为"突破汽车行业卡脖子技术"的"国家队"[1] - 成立5年来在智能底盘、新能动力、智能网联三大核心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累计申请知识产权2717项[1] - 智能底盘领域获得国内首个功能安全ASIL D级产品认证,氢燃料动力膜电极功率密度达国际领先的1.8W/cm2,实现车用操作系统等16项关键技术国产化[1] 最新技术创新 - 推出行业首创"数据建设+数据流通"双闭环平台及"数据+工具+算力"一站式云服务体系,跨域赋能具身智能、飞行汽车等未来产业[2] - 开发第二代车用操作系统产品和车路云&空天地一体化协同通信应用平台,推动车与万物高效互联[2] - 能源材料领域研发能量密度达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原型,并聚焦智慧双脑为核心的飞行汽车研发,推进央企飞行汽车创新中心建设[2] 未来战略规划 - 实施"智启新程计划",战略聚焦三大领域:新能动力材料(氢燃料电池膜电极与全固态电池电解质技术)、共性智能底座(车用操作系统、数据联盟及信息安全平台)、同源新型技术(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2] - 目标成为技术攻坚"破壁者"、产业融合"链接者"、用户价值"守护者"[3] 产业合作布局 - 与中兴通讯、中信科智联、中瓴智行等领军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覆盖通信技术、智能网联、数据安全等关键领域[3] - 与中国一汽、东风公司、长安汽车就全固态电池、信息安全及数据联盟项目达成合作[3]
耐克寻路:在华销售大跌21%丨运动财报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07:37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营收463.09亿美元同比下滑10% 归母净利润32.19亿美元同比下滑44% [2] - 第四财季营收110.97亿美元同比下滑12% 归母净利润2.11亿美元同比下滑86% [3] - 大中华区第四财季收入14.8亿美元同比下滑21% 跌幅居各区域之首 [4][5] 区域市场表现 - 北美区域第四财季销售47亿美元同比下滑11% DTC渠道下滑14%(电商-25% 自有门店+3%)批发渠道下滑8% [6] - EMEA市场第四财季收入30亿美元同比下滑9% DTC渠道下滑19%(电商-36% 自有门店+5%)批发渠道下滑4% [6] - 亚太及拉美区域第四财季收入15.8亿美元同比下滑8% DTC渠道下滑1%(电商-6% 自有门店+4%)批发渠道下滑5% [6] 产品与渠道动态 - 经典鞋款AF1/Dunk/AJ1供给收缩 2025财年销量同比下滑20%以上 第四财季同比下滑30%以上 造成10亿美元负面影响 [7] - 服装类第四财季收入30.02亿美元同比下滑9% 鞋类收入71.85亿美元同比下滑12% [7] - 跑步与综训产品在EMEA及亚太拉美区域实现增长 运动服与乔丹系列普遍下滑 [6][10] 中国市场策略 - 大中华区DTC渠道下滑15%(电商-31% 自有门店-6%)批发渠道下滑24% 主因流量疲软叠加高促销环境 [10] - 618期间设置2件8折专区 与阿迪达斯等品牌展开价格战(阿迪达斯跑鞋低至199元 运动上衣89元) [15] - 任命董炜为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 同步担任ACG品牌全球CEO 强化中国团队决策权 [21] 战略调整与未来展望 - 启动"Sport Offense"计划 聚焦核心运动领域品牌差异化与产品矩阵完善 [9] - Win Now战略优先覆盖中美英三国及纽约/伦敦/北京/上海等五大城市 [21] - 独家冠名崇礼168超级越野赛 加速ACG品牌在中国户外市场的布局 [22] 行业竞争环境 - 2025年618大促周期延长至5月13日-6月18日(2024年为5月20日-6月18日)推动社零总额同比增长6.4% [13][14] - 安踏/FILA等品牌毛利率持续下滑 行业整体陷入价格战(Lululemon最高5折 FILA推出满2000减700券) [15][17] - 耐克蝉联天猫/抖音/京东三大平台运动品类销售榜首 显示品牌力优势 [20]
上半年逾三成股票涨幅在20%以上
快讯· 2025-07-01 07:36
A股市场表现 - 上半年A股市场共有3774只股票涨幅为正,占剔除新股后股票总数的比例未披露 [1] - 1762只股票涨幅超过20%,占总数比例约46.7%(1762/3774) [1] - 580只股票涨幅超过50%,占总数比例约15.4%(580/3774) [1] 机构展望 - 机构普遍对下半年A股持乐观态度,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弱美元趋势、资本市场政策支持及流动性环境改善 [1] - 分析人士预判市场将呈现震荡上行态势 [1]
新股消息 | 瑞为技术递表港交所 公司在中国民航企业视觉智能产品市场排名首位
智通财经网· 2025-07-01 07:36
公司上市申请 - 厦门瑞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华泰国际、建银国际、农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中国民航企业视觉智能产品市场份额为8.9% 排名第一 [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是面向企业客户提供视觉智能技术和产品的人工智能公司 专注于计算机视觉算法、光学成像优化及算力优化的全栈视觉智能技术 [3] - 核心技术包括视觉大模型技术、深度学习技术、多光谱成像技术及软硬件协同设计能力 [3] - 已开发RecoSee视觉感知智能体、RecoAware视觉认知智能体及RecoThink视觉推理智能体三大技术组件 [4] - 产品应用于民航、商业空间及货运物流等场景 属港交所18C章特专科技行业可接纳领域 [4] 研发能力 - 研发团队107人 占员工总数约50% [6] - 拥有168项注册专利(159项自主研发)和119项软件著作权 [6] - 建立端到端集成产品开发体系 覆盖全产品生命周期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7836.3万元、2.42亿元、3.95亿元 [6] - 同期毛利分别为1231万元、9882.4万元、1.57亿元 [6] - 2024年实现盈利828.8万元 [6]
特朗普点赞!美股迎里程碑反弹,7月市场有这些看点
第一财经· 2025-07-01 07:35
标普500指数反弹 - 标普500指数在不到三个月时间内市值增长超10万亿美元 并刷新指数高位下跌15%以上重新突破新高的最短纪录 [1] - 7月是美股表现最好的月份之一 投资者需关注宏观事件影响 [1] - 近期反弹主要由少数大盘股推动 市场存在集中风险 [6] "大而美"法案影响 -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本周可能左右市场 白宫希望在7月4日前签署 [1] - 2017年《减税和就业法案》将公司税率从35%降至21% 但许多减税措施将于2025年底到期 [2] - 新法案若未通过 相当于公司税上调 股市可能反应不佳 但即使通过 影响也可能不如2017年显著 [2] - 新法案可能增加未来10年联邦赤字2.8万亿美元 [2] 特朗普贸易政策 - 特朗普暂停与加拿大贸易谈判造成美股短线大幅跳水 市场对贸易谈判消息敏感 [3] - 7月9日90天关税暂停期即将到期 特朗普无意延长 可能对经济、通胀及公司造成压力 [3] - 美国与欧盟、加拿大、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尚未达成协议 市场环境存在"极端的政策不确定性" [4] - 市场人士认为特朗普关税政策调整是未来反弹的积极因素 表明其愿意听取市场信号 [4] 财报季展望 - 财报季将于7月中旬开始 提供企业应对新关税等挑战的最新信息 [6] - 科技七巨头预计在7月底至8月初公布收益 标普500收益预测近期明显改善 [6] - 企业利润率不及预期可能引发恐慌 尤其市场估值重回高位 关税影响可能体现在利润率下降 [7] 美联储政策预期 - 市场定价显示7月降息可能性从8%升至20% 9月从60%升至90% [7] - 摩根士丹利认为美联储在未来两次会议上降息可能性不大 就业报告预计相对稳健 [7] - 摩根大通担心降息可能不会如投资者希望的那样对股市有利 新兴市场股市可能表现更好 [8]
没有系统培养,哪来的专业研发人员?
36氪· 2025-07-01 07:33
研发人才培养体系现状 - 传统OJT形式逐渐失效,研发部门陷入"放养式学习"的循环,新人缺乏系统化培养路径[1][2] - 管理者普遍依赖经验传承模式,缺乏结构化教学方法,导致技术断层风险加剧[1][4] - 现有培训体系滞后于技术发展,技能矩阵多年未更新,培训内容与当前需求脱节[3][5] 系统化培养框架构建 - 有效研发人才培养需三大要素:技能矩阵明确能力标准、OFF-JT系统化知识传授、OJT实践转化能力[4][6][7] - 技能矩阵应涵盖绘图能力、研发能力、质量能力、成本意识、项目管理五大类核心技能[8][9] - OFF-JT通过集中授课解决原理性知识短板,需配套"学员变讲师"机制促进知识内化[10] OJT实施优化方案 - 成功OJT需制定详细培训计划表,明确项目参与目标、关键技能及成果评估标准[13][14] - OJT必须与OFF-JT形成闭环,理论培训指导实践,实践反馈优化理论认知[15] - 需破除"研发只能靠悟"的误区,通过技能拆解实现可复制的经验传承[16] 落地执行关键措施 - 建立动态更新的技能矩阵表,将岗位职责与能力要求可视化,形成人才培养路线图[8][9] - 设计"培训-实践-反馈"循环机制,要求受训者提交应用计划报告强化知识转化[10] - 采用导师制结合项目实战,例如结构研发任务需配套尺寸链分析等具体能力评估标准[18]
高温爆表!欧洲多国沦陷,联合国秘书长警告……
第一财经· 2025-07-01 07:33
极端高温现象 - 欧洲多国遭遇历史性高温 西班牙埃尔格兰纳多镇6月29日气温达46摄氏度创纪录 葡萄牙里斯本出现46.6摄氏度高温 [3] - 法国本土近乎全境首次发布高温预警 88%省份处于橙色警报 东南部格罗皮埃尔市达40.9摄氏度创当地六月新高 [3] - 意大利21个主要城市发布红色高温警报 希腊雅典近40摄氏度 德国柏林预测达39-40摄氏度 英国伦敦达34-35摄氏度 [3][5][6] 气候变化影响 - 科学家指出"热穹"现象导致极端高温 欧洲平均气温较工业革命前上升超2摄氏度 地中海海水温度比常年高近5摄氏度 [8] - 世界气象组织确认欧洲历史最高温48.8摄氏度 专家警告某些地区未来可能达到50摄氏度 [8] - 联合国秘书长称极端高温已成为新常态 呼吁加快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1][9] 行业经济影响 - 世界银行分析显示若不控制 2050年极端高温或使欧洲城市GDP年损失约2.5% [10] - 农业受严重冲击 60%欧洲玉米作物面临生长压力 可能推高食品价格加剧通胀 [10] - 旅游业遭受打击 希腊意大利景点被迫关闭 游客满意度下降影响夏季收入 [10] - 能源需求激增 西班牙法国夜间用电量接近历史纪录 高温同时降低太阳能板和火电厂效率 [10] - 交通基建面临挑战 公路沥青软化风险 铁路因铁轨变形威胁实行限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