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

搜索文档
30日投资提示:新乳业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3%股份
集思录· 2025-06-29 22:22
新乳业 - 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的公司股份 [1] 华锋转债 - 触发强制赎回条款 [1] 家联科技 - 因未及时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收到警示函 [1] 东亚转债 - 信用等级从原评级下调至A+ [1] - 公司经营亏损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规模扩大 [1] - 全部债务规模增加且短期存在集中偿付压力 [1] 塞力转债 - 信用等级下调至BB+ [2] - 2024年亏损幅度扩大且转让子公司拖累业绩 [2]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长且面临信用减值风险 [2] -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高且财务杠杆较高 [2] - 部分募集资金未归还且征信报告存在不良记录 [2] - 公司及相关人员受到监管处罚 [2] 海优转债 - 信用等级下调至A [2] - 2024年业绩下滑且毛利率及EBITDA利润率转负 [2] - 销售集中度高且营运资金被占用 [2] - 光伏产业链调整影响主营业务且产能利用率低 [2] 奥佳转债 - 信用评级下调至A+ [3] - 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35.98% [3]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66.26% [3] - 产能利用率较低且海外收入占比70% [3] - 美国订单受中美关税战影响 [3] 申昊转债 - 信用等级下调至A- [4]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亏损扩大 [4] - 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净流出 [4] - 债务规模扩大且资产负债率同比增长 [4] - 发生审计机构变更及高管变动 [4] 三房转债 - 信用评级下调至A+ [4] - 2024年收入增长但经营性亏损较大 [4] - 非经营性亏损大幅增加 [4] - 2025年一季度亏损额同比扩大 [4] - 偿债指标整体下降 [4] 美锦转债 - 信用评级下调至A+ [5] - 2024年焦化业务利润压缩导致大幅亏损 [5] - 氢能板块持续亏损 [5] -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高且存在逾期债务 [5] - 新建产能收益待观察且总债务持续攀升 [5] 科沃转债/开润转债/嘉美转债 - 公告不下修转股价 [6] 亿田转债 - 公告不强赎 [6]
护航高校“稳就业” 促进高质量就业
经济观察网· 2025-06-29 18:47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与措施 - 民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2025届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较2024年增加43万人[1] - 人社部提出五方面稳就业举措:挖潜就业空间、政策组合拳、保障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公共服务[1] - 国家连续出台"稳就业"政策,释放就业补贴、稳岗返还、社保降费等红利,各地举办专场招聘会并提供技能培训[2] 地方就业支持行动 - 广东佛山医疗卫生专场招聘会提供6500个岗位,涵盖三甲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2] - 江苏南京按产业细分领域划分9个招聘专区,包括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并提供AI面试等互动项目[2] - 河北省"人社惠企贷"前4个月发放120亿元,帮助2896家企业稳岗扩岗[2] 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 需构建"产学研用"协同通道,推动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将行业技术融入教学提升学生实战能力[3] - 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从入学开展职业规划教育,通过模拟面试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3] - 重点关注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等困难毕业生群体,建立精准帮扶机制[3] 就业市场监管与风险防范 - 需规范招聘行为,打击虚假招聘、就业歧视等乱象,维护公平就业环境[3] - 跨境务工骗局高发,不法中介以高薪海外工作为诱饵诱骗毕业生从事违法活动[4] - 需提供透明就业信息平台和针对性招聘会,确保信息安全,结合短期政策与长期制度保障就业[4]
让失语症患者重新说话!登上国际医学期刊的研究者徐文东:手术刀依旧能创造医学奇迹
第一财经网· 2025-06-29 15:45
医学创新与外科手术突破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文东教授团队在国际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研究成果,首次证明外科手术能有效治疗卒中后失语症,为慢性中风失语症患者带来希望 [1][2] - 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50名患者分为两组:25人接受"右侧C7神经根椎间孔处切断术"(NC7手术)并配合语言训练,另25人仅接受语言训练 NC7组术后1个月语言能力评分提升11.16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72分,且效果持续6个月 [2] - NC7手术仅需40分钟完成,成本低且安全性高,BMJ社论呼吁重新评估相关康复模式与政策 [2] 手术机制与临床发现 - NC7手术灵感源于团队七年前发表的上肢外周神经手术(CC7手术),术后随访发现部分患者语言功能意外改善,命名能力提升速度远超神经再生所需时间 [3] - 影像学显示CC7手术后患者右侧背根神经节区域出现结构重塑,提出新科学假设:语言功能快速改善源于神经调控效应而非传统神经再生 [3] - NC7手术通过切断右侧C7神经近椎间孔处"唤醒备用通路",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失语症治疗方法 [4] 行业技术发展与医生角色 - 脑机接口技术虽使瘫痪患者重新站立、失语患者语言解码成为可能,但尚未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仍处于早期阶段 [4] - 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先进技术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医生需平衡技术创新与临床现象思考,避免忽视患者实际需求 [4] - 徐文东强调临床观察和探索精神的价值,认为人脑智慧与创新能力仍是医疗突破的核心 [4] 疾病现状与治疗需求 - 中国卒中患者中约三分之一存在语言障碍,典型表现为命名能力障碍(知晓物品但无法说出) [3] - NC7手术患者术后三天即可显著改善,从仅能说三个词进步至接近完整句子表达 [3]
破局疼痛困境!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疼痛诊疗中心打造精准医疗新标杆
齐鲁晚报网· 2025-06-29 15:19
行业现状 - 中国慢性疼痛病患者人数超过3亿 且每年以1000万-2000万速度增长 [1] - 传统疼痛治疗方式以忍耐、吃药、针灸、推拿为主 存在精度不足和并发症风险 [1][3] 技术创新 - 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疼痛诊疗中心首创"可视化诊疗技术" 实现从"看病"到"看着治愈"的颠覆性转变 [1] - 超声+CT可视化技术可实时动态显示神经血管 穿刺精准度达毫米级 一次性成功率显著提升 [3] - 微创射频治疗使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次数与程度明显下降 [3] - 技术应用覆盖颈肩腰腿痛、骨性膝关节炎、三叉神经痛等复杂病症 临床效果获患者跨省求诊 [5][7] 科研成就 - 团队完成5项省级科研项目 获德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7] - 出版《实用疼痛病学》等3部人民卫生出版社著作 [7] - 超声可视化技术研发历时10年 填补国内外相关领域空白 [5][7] 医院发展 - 疼痛科升级为诊疗中心 配备射频/等离子/椎间孔镜等先进设备 [7] - 医院实施"16+23+N"学科建设计划 拥有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4个省级精品特色专科 [7][8] - 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 构建四级学科梯队 重点专科数量创历史新高 [7][8] 服务模式 - 建立16个诊疗与平台型中心 实现跨学科"一站式"服务 [9] - 可视化技术推动医疗服务从"治好病"向"看得清病"升级 [9]
中国医院创新转化瑯琊汇暨第七届CMIA医学创新大会在青举办
齐鲁晚报网· 2025-06-29 15:18
医学创新大会概况 - 中国医院创新转化瑯琊汇暨第七届CMIA医学创新大会于6月27日-29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 [1][3] - 大会设置近20场专题论坛及交流会、超100个主题报告,吸引近200位政产学研资领域嘉宾参与 [1][7] - 中国医学创新联盟总发起人葛均波发布《中国医院创新报告(2025)》,覆盖全国三甲医院创新转化现状分析 [3] 产学研合作进展 - 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心血管器械工程研究中心正式启动,整合复旦及附属医院科研资源推动心血管器械全产业链研发 [5] - 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与青岛大学医学院签署共建"心血管技术创新合作中心"备忘录 [5] - 大会促成新区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20余家顶尖机构合作,吸引67名专家设立工作室并开展102项新技术 [7] 学术与技术前沿 - 主论坛汇聚院士专家探讨医工融合创新,包括零磁医学临床研究、介入放射学转化实践、生物医药AI应用等方向 [5] - 专题论坛覆盖专科创新、数智创新、服务创新等领域,系统呈现医学创新从技术突破到生态共建的完整路径 [7] 区域医疗发展 - 大会连续三年在青岛西海岸召开,推动新区成为医疗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高地 [7] - 通过"青岛方案"提升医疗创新资源关注度,加速半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7] - 新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构建教育科技人才融合体系以发展新质生产力 [8]
医疗协作让名医“触手可及”
内蒙古日报· 2025-06-29 13:07
跨区域医疗协作模式 - 沪上知名专家通过"沪鄂协同"机制赴鄂尔多斯市妇幼保健院坐诊,实现技术平移,打破跨省求医时空壁垒[1]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与鄂尔多斯市妇幼保健院建立合作共建机制[1] - 天津市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与鄂尔多斯当地医院建立长期协作关系[1] 医疗资源下沉成效 - 通过"京蒙联动""沪鄂协同"等创新机制实现优质医疗资源跨时空流动[2] - 以人才培养和技术提升为重点输送发达城市先进经验[1] - 使当地群众无需远行即可享受一线城市优质医疗服务[1] 行业发展方向 - 跨区域协作模式为破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提供创新样本[2] - 未来将持续完善长效协作机制突破地理限制[2] - 该模式有助于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医疗需求[1]
云南近五年医疗卫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11%左右
中国新闻网· 2025-06-29 09:29
医疗卫生支出与资源配置 - 云南省"十四五"期间医疗卫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11%左右,高于中国平均水平 [1] - 云南省面临优质医疗资源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基层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 [1] - 云南省三级医院数量达127家 [1] 强学科工程 - 实施"强学科"工程聚焦"大病不出省",打造医疗高地和专科高地 [1] - 推进国家呼吸、心血管病、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1] - 建设一批国家、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1] 强县级工程 - 实施"强县级"工程聚焦"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 [1] - 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千县工程""百县工程" [1] - 全省128家县级公立综合医院中90家达到推荐标准 [1] - 县域内就诊率达92.8% [1] 强基层工程 - 实施"强基层"工程聚焦"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兜牢基层医疗服务网底 [2] - 推动乡镇卫生院优化布局、差异化发展和基层慢病标准化诊疗专科建设 [2] - 云南省98%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国家标准 [2] - 2024年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同比增长28.15% [2] 国际医疗合作 - 云南省积极在面向南亚、东南亚卫生健康辐射中心建设中发挥作用 [2] - 通过"光明行""爱心行"等项目及跨境转诊服务推动国际医疗合作 [2] - 2024年共接诊外籍患者5万多人次 [2]
每周股票复盘:国际医学(000516)控股股东质押4890万股
搜狐财经· 2025-06-29 02:43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27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5.16元,较上周的5.05元上涨2.18% [1] - 本周盘中最高价报5.26元,最低价报5.0元 [1] - 当前最新总市值115.53亿元,在医疗服务板块市值排名13/50,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1396/5151 [1] 股东质押情况 - 控股股东世纪新元质押489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2.18% [1] - 质押期限为2025年6月23日至2026年6月22日,质押方为国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 - 世纪新元持股数量616061198股,持股比例27.49% [1] - 本次质押后质押股份数量501760000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81.45%,占公司总股本比例22.39% [1] 未来质押到期情况 - 未来半年内到期的质押股份累计数量151430000股,占其持有股份总数的24.58%,占公司总股本的6.76%,对应融资金额为2.42亿元 [1] - 未来一年内到期的质押股份累计数量319830000股,占其持有股份总数的51.92%,占公司总股本的14.27%,对应融资金额为5.86亿元 [1]
华创医药周观点:微创外科行业专题2025/06/28
华创医药组公众平台· 2025-06-28 18:17
行情回顾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1.48%,跑输沪深300指数0.47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4位 [5] - 涨幅前十名股票中,神州细胞以30.45%领涨,浩欧博、华人健康、迈威生物-U、南模生物分别上涨27.08%、25.97%、17.44%、16.51% [4][5] - 跌幅前十名股票中,易明医药、福元医药、博瑞医药、悦康药业、*ST赛隆分别下跌21.90%、11.50%、9.36%、7.74%、6.87% [4][5] 板块观点和投资组合 创新药 - 国内创新药行业正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2025年重点关注差异化和国际化管线 [8] - 近期PD-1/VEGF双抗领域达成多笔大额BD合作,如辉瑞与三生制药首付款达12.5亿美元 [36] 医疗器械 - 微创外科器械及耗材市场规模2023年达236亿元,预计2023-2028年CAGR为11.5% [19][20] - 2023年国产企业康基医疗市场份额3.8%,为前五名中唯一本土企业 [25][31] - 超声刀、吻合器等产品国产化率仍低(2023年分别为41%、37.4%),集采加速替代进程 [25][28] 创新链(CXO+生命科学服务) - 海外生物医药投融资连续回暖,国内投融资有望触底回升,CXO订单面已现改善 [42][46] - 药明康德2024Q3末在手订单金额438.2亿元(不含特定项目),同比增长35% [45] 医药工业 - 2019-2026年全球近3000亿美元原研药专利到期,仿制药替代空间达298-596亿美元 [52][57] - 特色原料药企业向下游制剂延伸,如迈威生物IL-11靶向疗法获Calico首付款2500万美元 [58] 行业和个股事件 微创外科专题 - 2022年中国微创外科渗透率44%(美国81%),每百万人手术量9119台(美国17441台) [12][13] - 2023-2028年微创手术量CAGR预计11.3%,其中骨科增速最高(CAGR 12.6%) [14][15] - 一次性电凝钳、超声刀渗透率仅2.9%、8.2%,显著低于穿刺器(50.1%) [23] 个股动态 - 迈瑞医疗微创外科业务2024年增长超30%,超声刀国内市占率升至第一 [32] -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海外授权Vor Biopharma,首付款4500万美元 [58] - 信达生物GLP-1R/GCG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获批减重适应症 [59]
微脉递交上市申请,AI全病程管理模式跑通、已实现规模化收入
36氪· 2025-06-28 18:07
公司概况 - 微脉是一家AI全病程管理服务提供商,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 公司采用与医院深度合作的模式,组建多学科服务团队为患者提供全病程管理服务 [2] - 截至2024年底,已与157家公立医院建立独家院内全病程管理中心,并与4700家医疗机构合作,累计服务患者约50万人 [2][7] 业务模式 - 商业模式以C端付费为主,70%收入来自全病程管理服务 [5][6] - 收入来源包括全病程管理服务(72%)、医疗健康产品销售(19.4%)、保险经纪服务(8.6%)[7] - 2024年每服务方案的人均服务价值约1600元,为行业均值4倍以上 [1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5.12亿元、6.28亿元、6.53亿元,保持稳步增长 [4] - 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收入比例从2022年38.7%降至2024年14.5%,营运效率显著提升 [21] - 目前尚未盈利但亏损持续收窄,预期短期内实现盈利 [4][21] 技术能力 - 自主研发CareAI平台,采用M.A.S.及MoM架构,已深度融入全病程管理流程 [12] - AI应用覆盖诊前(智能导诊/预问诊)、诊中(报告解读/云陪诊)、诊后(健康计划生成)全流程 [14][16] - 通过AI将患者响应时间从几小时缩短至几分钟,提升服务效率与满意度 [17] 行业背景 - 医疗支付方式改革推动医院重视成本管控,全病程管理成为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 [11] - 特定专科(如产科)因市场竞争加剧,对全病程管理服务需求尤为迫切 [11] - 商业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深度结合成为行业趋势,为公司拓展保险经纪服务创造机会 [22] 发展战略 - 持续扩大医院网络,通过单院定制化运营、跨院质量一致性保障等策略支撑业务扩张 [18][19][20] - 拥有360多名医疗助理组成的驻院团队,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 [18] - 在巩固核心业务同时,拓展保险经纪和医疗健康产品销售等多元化收入来源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