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空
icon
搜索文档
多个全球第一!这份“成绩单”与你息息相关
央视新闻· 2025-07-21 20:14
出行 - 我国每天约有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高效通勤 1亿人次乘坐公交穿梭街巷 1亿人次乘坐出租车和网约车"门到门"出行 [1] - "十四五"期间我国约有3.5亿人乘坐飞机出行 目前航空人口数量达4.7亿 成为全球航空人口最多的国家 [2] - 去年民航旅客运输量超7亿人次 预计今年有望超7.7亿人次 [3] - 过去一年中我国平均每天约1.8亿人次跨区域出行 运送1.6亿吨货物 揽收4.78亿件快递 [4] - 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2.4亿人次 同比增长6.7% 创历史同期新高 [5] -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开行覆盖31个省市区 今年动车组平均每天发送旅客近1000万人 占所有铁路旅客的八成 [6] 交通运输网建设 - 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 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 [7] - 高铁营业里程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 高速公路覆盖99%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 邮政行业设立营业网点50多万处 [8] - 截至2024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 比"十三五"末增加约1.6万公里 其中高铁增加1万公里 [8] - 截至2024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4万公里 外通内联 通村畅乡的农村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8] 快递物流 - 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 目前平均每天揽收快件量超过5亿件 [9] - 邮政业业务收入从2020年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7万亿元 年均增长11.3% [10] - 快递业务量从2020年的830亿件左右增长到2024年的1750亿件 年均增长超过20% [10] - 实现快递最高日揽收量达7.29亿件 [10]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十四五”交通运输领域成绩单发布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加快实现
新华社· 2025-07-21 20:14
交通运输设施网络完善 - 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比"十三五"末增加1.6万公里 [1] - 公路总里程达549万公里,增加29万公里 [1] - 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1.76万公里,增加1600公里 [1] - 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2971个,增加379个 [1] - 颁证民航运输机场达263个,增加22个 [1] 区域交通网络建设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建成全国领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1] - 西部地区交通"留白"加快填补,东北地区交通网络效能提升 [1] - 中部地区大通道大枢纽加快建设,东部地区交通承载力增强 [1] - 农村和边境地区交通通达深度明显提升 [1] 运输服务数据 - 平均每天跨区域出行1.8亿人次,运送1.6亿吨货物,揽收4.78亿件快递 [2]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1.1万公里,比"十三五"末增加48.5% [2] - 城市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达175万公里,增加18.3% [2] - 铁路、水路货物周转量分别比"十三五"末增加17.5%和33.6% [2] - 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速约15% [2] 技术装备与工程成果 - 深中通道创造多项世界纪录,平陆运河、小洋山北集装箱码头等重大工程涌现 [2] - CR450动车组发布,首艘国产大型邮轮运营,C919大型客机常态化商业运营 [2] - 自动化码头建设规模、作业效率、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 [2] - 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慧物流蓬勃发展 [2] 开放合作与国际项目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深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航空航运政策创新突破 [3] - 中老铁路、中俄黑河公路桥、秘鲁钱凯港等重大项目建成投运 [3] - 中吉乌铁路启动建设 [3]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1万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年度开行近万列 [3] - 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正式开通 [3] 未来发展规划 - 锚定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目标 [3] - 全力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3] - 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一体化融合、安全化提升、智慧化升级、绿色化转型 [3]
3 ETFs to Buy as 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 Rolls Out
MarketBeat· 2025-07-21 19:31
法案核心内容 - 特朗普政府推出的《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预算调节法案于2025年7月4日签署 旨在逐步推动国内半导体制造和化石燃料等行业的发展 [1] - 法案包含1560亿美元国防支出增量 使2026财年国防总预算突破1万亿美元 [5] - 对特定商品制造商(如半导体)提供税收优惠 并允许企业抵扣新建美国本土工厂的成本 [8] 国防行业影响 - iShares美国航空航天与国防ETF(ITA)追踪道琼斯美国精选航空航天与国防指数 覆盖军用及商用航空器制造企业 管理资产88.8亿美元 [3] - ITA前两大持仓(GE Aerospace和RTX Corp)合计占比超三分之一 费率为0.40% 过去一年涨幅达47% [4][5] - 万亿美元军费预算可能推动ITA成分公司获得新合同 [5] 制造业机会 - iShares美国制造业ETF(MADE)跟踪标普美国制造业精选指数 覆盖消费周期品、科技、汽车和国防等跨行业制造商 管理规模2239万美元 [7] - MADE持仓111只股票 单一个股权重低于5% 大中盘股混合配置 年初至今回报11% 费率0.40% [9] - 法案通过新建工厂成本抵扣等政策全面刺激本土制造业 [8] 能源领域布局 - Strive美国能源ETF(DRLL)涵盖石油、天然气、煤炭及可再生能源企业 管理资产2.705亿美元 股息率2.96% [10][11] - 前两大持仓埃克森美孚和雪佛兰合计占比近50% 法案对传统能源的侧重可能利好该基金 [11] - DRLL通过股东投票和管理层参与强调公司治理差异化 但流动性和费率不具优势 [12]
国泰航空(00293):6月国泰航空与香港快运合共接载乘客约290万人次 同比增加23.3%
智通财经网· 2025-07-21 19:03
客运业务表现 - 公司6月与香港快运合计载客量达290万人次,同比增长23.3% [1] - 国泰航空6月载客量同比增长25.2%,可用座位公里数同比增加26.2% [1] - 2025年前6个月载客量同比增长27.8% [1] - 6月28日单日载客量突破9万人次,创疫后新高,运载率达93.4% [1] - 香港快运6月载客量58万人次,同比增长16.5%,可用座位公里数增加32.1% [2] - 香港快运2025年前6个月载客量同比增长33.5% [2] 货运业务表现 - 国泰货运6月载货量超13万公吨,同比增长6.3% [1] - 可用货物吨公里数同比增长5%,运载率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6个月载货量同比增长11.3% [2] - 货运增长受关税生效时间表及东南亚、台湾地区至美洲的电子产品需求推动 [2] - "国泰—医药品运送"方案在长途航线表现良好 [2] 航线网络扩展 - 公司6月新增5个航点,2025年累计新增19个客运航点 [1] - 客运航线网络覆盖全球超100个航点 [1] - 6月新开通罗马和慕尼黑航线,区内东南亚及内地目的地需求显著提升 [2] - 香港快运6月开通清州、大邱及宫古航线,计划7-11月新增贵阳、吉隆坡(梳邦)及亚庇航线 [3] 需求趋势分析 - 英美返港留学生带动需求回升,长途航线暑期需求预计保持旺盛 [2] - 日本航线需求放缓,但东南亚及内地目的地旅客量增长显著 [2] - 香港快运日本航线疲弱导致6月运载率显著下降 [3]
21现场|地沟油变航空燃料!霍尼韦尔余锋:这是一个万亿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18:52
链博会参展情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于7月20日在北京落幕,102家中外企业和机构现场签署第四届链博会参展意向[2] - 参展企业包括霍尼韦尔、GE医疗、西门子、康宁公司、住友电工、华润集团、中兴通讯、阿里巴巴、赛力斯、稳健医疗等[2] - 霍尼韦尔连续第三次亮相链博会,展台上超过95%的实物展品由中国团队针对中国市场需求进行本土研发和制造[2] 霍尼韦尔在华战略 -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表示中国是公司创新和发展的核心引擎,期待通过链博会深化与中国的产业链合作[2] - 公司业务围绕自动化、未来航空和能源转型三大发展趋势[2] - 公司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共同构建更加低碳、灵活、强韧的全球供应链体系[2]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解决方案 - 霍尼韦尔展示了可持续航空燃料解决方案,适用于地沟油、藻油、废弃脂肪、非食用植物油、乙醇以及电子甲醇等可再生原料[3] - 该燃料可直接替代传统燃料,无需对发动机、飞机燃油系统或加油基础设施进行改装[3] - 与化石燃料相比,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多可减少80%[3] - 霍尼韦尔2016年率先实现可持续航空燃料商业化生产,随后推出多种工艺技术满足市场需求[3] 可持续航空燃料市场前景 - 当前可持续航空燃料在欧洲价格约2000欧元/吨,在中国约2万多元/吨[4] - 全球航空燃料需求约每日4亿吨,若四分之一用可持续燃料替代,则需求达1亿吨/日[4] - 预计可持续航空燃料将形成万亿产值产业[4] - 航空业目前缺乏有效节能减排方案,霍尼韦尔在中国应用多元化技术路径助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4]
恩施直飞胡志明航线首航 架起中越避暑与经贸新桥梁
中国发展网· 2025-07-21 18:43
中国发展网讯7月16日傍晚,随着空客A320客机稳稳降落在恩施许家坪国际机场,恩施至越南胡志明市 的国际定期客运航线正式宣告首航成功。这是继河内之后,恩施开通的第二条直飞越南航线,不仅为暑 期旅游市场注入强劲活力,更让鄂西地区与东盟的经贸联系迈入"空中高速时代"。 双航线构建中越合作"空中三角" 作为越南经济中心和东盟重要枢纽,胡志明市与恩施的直航,与此前开通的恩施-河内航线形成巧妙呼 应——前者连接越南政治中心,后者辐射经济核心区,"河内—恩施—胡志明"的三角空中网络已初步成 型。 这一网络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旅游领域。"以前从恩施发样品到胡志明市,陆运转海运要半个月,现在空 运当天发次日到,谈生意效率高多了。"从事茶叶出口的恩施硒茶集团负责人算了一笔账,航线开通 后,企业开拓越南及东盟市场的物流成本降低近30%。据统计,恩施与越南的贸易额近年年均增长 22%,直航将加速两地在农产品加工、电子配件等领域的产业对接,让恩施的富硒产品、特色山货更便 捷地走进东盟市场。 从避暑天堂到商贸节点,恩施正以"双国际航线"为支点,在中越合作与中国—东盟经贸走廊中扮演更重 要的角色。随着空中通道的持续畅通,这座鄂西山城将迎来更 ...
济州航空空难中期调查称飞行员错误关闭发动机!被指推卸责任
南方都市报· 2025-07-21 18:43
对以上结论的解释是,发动机并非因缺陷而停止,而是由于飞行员意外关闭。结果,左发动机完全失去 动力,起落架无法正常工作。 遇难者家属对该调查结果表示强烈抗议,称"调查结果不可信",要求公开驾驶舱录音、黑匣子和发动机 数据等,并立即前往原定于7月19日举行的公开发布会现场,要求取消发布会。调查委员会最终撤回了 现场新闻稿,取消了正式发布。 7月21日,南都记者获悉,韩国国土交通部航空铁道事故调查委员会近日向济州航空客机失事事故遇难 者家属通报中期调查结果。据悉,飞机遭遇鸟击后,左右两侧发动机均受损,但只有右侧发动机受损严 重,然而,飞行员在执行紧急程序时关闭了仍在运转的左侧发动机。遇难者家属及多个有关组织对该结 果表示强烈抗议,指其"试图将事故原因归结为飞行员的简单误判","正在逃避在跑道附近建设混凝土 基座等问题的责任"。 近日,韩国国土交通部航空铁道事故调查委员会在正式发布会前,向事故遇难者家属通报中期调查结果 表示,飞机遭遇鸟击后,左右两侧发动机均受损,但只有右侧发动机冒出火焰和黑烟,严重受损。当时 驾驶舱语音记录器(CVR)记录了飞行员的声音,"2号(右侧)发动机出现问题,需要检查"。 然而,综合其他记录 ...
调查称韩国济州航空空难中飞行员关错发动机
第一财经· 2025-07-21 18:22
济州航空空难调查结果 - 韩国国土交通部下属的航空铁路事故调查委员会通报了2024年12月29日济州航空7C2216号航班空难的阶段性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飞行员在遭遇鸟击后错误关闭了左侧发动机而非受损更严重的右侧发动机 这一操作导致两台发动机失去动力并造成电力系统中断 [1] - 该空难发生在飞机从泰国曼谷飞往韩国全罗南道务安机场的降落过程中 机上175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中仅有2名乘务员获救 其余179人全部遇难 这是韩国国内伤亡最严重的空难事故 [1] 飞行员协会回应 - 韩国民间航空飞行员协会(ALPA-K)强烈反对国土交通部的调查结果 指责调查委员会试图将事故责任转嫁给飞行员 协会认为调查过程和结论存在歪曲事实的情况 [2] - 飞行员协会就国土交通部的调查结论进行了正面批驳 认为其存在"甩锅"行为 [2]
韩国空难事故致179人遇难,最新调查结果公布
券商中国· 2025-07-21 18:20
据韩国《韩民族日报》7月21日报道,韩国国土交通部下属的"航空铁路事故调查委员会"7月19日就去年12月 29日的济州航空空难,向遇难者家属通报了阶段性调查结果。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来源:央视新闻 责编:刘珺宇 校对: 廖胜超 百万用户都在看 集体拉升!特朗普,突传重磅! A股重磅!证监会,同意! 美联储,降息大消息! 刚刚!中美,大消息! 特朗普被确诊患病 调查委员会表示,调查显示在飞机遭遇鸟击以后, 飞行员没有将受损更严重的右侧发动机关闭,而是关闭了 左侧发动机 。调查中发现,有情况显示飞行员的这一做法导致飞机两台发动机失去动力,飞机电力系统中 断。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29日,由泰国曼谷起飞的韩国济州航空7C2216号航班在位于全罗南道的务安机场降落 时坠毁。机上175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除2名乘务员获救,其余179人全部遇难。这是在韩国国内发生的伤 亡最严重的空难事故。 ...
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建成……“十四五”交通建设成绩单出炉!
证券时报· 2025-07-21 18:15
"十四五"交通建设成绩单 - 截至2024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加1.6万公里[1]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1.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较"十三五"末增长48.5%[1] - 城市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达175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长18.3%[1] - 17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指标中6项已提前完成,11项将于年底前完成[1]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 - "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基本贯通,连接全国80%县级行政区,覆盖90%经济人口总量[3] - "八纵八横"高铁网建成投产81.5%,高铁营业里程4.8万公里占全球70%以上[3] - 33条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港口规模能力保持世界第一[3] - 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2.6%地级行政单元和91.2%人口[3] - 80%新建客运枢纽平均换乘距离不超过200米[3] 公众出行方式转变 - 2024年动车组旅客发送量32.72亿人次占铁路旅客发送量75.9%[7] - 民航日均服务200万人次以上,40个机场年吞吐量超1000万人次[7] - 日均1.3亿人次选择自驾出行占跨区域人员流动量70%以上[7] - 城市内形成三个"1亿人次"出行格局:轨道交通/公交/出租车网约车各1亿[7] - 完成1.3万个公交站台适老化改造和5000余座地铁车站无障碍改造[7] 货物运输结构调整 - 铁路/水路货物周转量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17.5%和33.6%[9] - 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速约15%[9] - "十四五"铁路运输货物超250亿吨较"十三五"增加50亿吨[9] - 高铁快运常态化运行实现昆明鲜花/敦煌鲜果24小时全国达[9] - 上半年国际货邮运输量203.7万吨同比增长23.4%[9] "一带一路"交通互联互通 - 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29个城市/亚洲100多个城市[12] - 海运连接度连续19年保持世界第一[12] - 中老铁路开通后运输跨境货物超1300万吨[12] - 秘鲁钱凯港使南美至亚洲海运时间缩短10天[12] - 雅万高铁/瓜达尔新国际机场等标志性项目建成投运[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