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

搜索文档
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勾勒“海上新广东”蓝图 以海洋经济发展带动全面建设海洋强省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27 16:02
广东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战略 - 广东召开高规格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全面建设海洋强省决心,海洋经济总量连续30年全国第一[1] - 会议提出以海洋经济发展带动强省建设,构建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优化生产力布局,深化山海协作[1][3] - 广东面临从海洋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挑战,需解决传统产业占比高、新兴产业附加值不足的问题[5] 深远海开发与空间布局 - 国际海洋竞逐聚焦深远海,广东近海资源开发趋近饱和,技术突破推动深蓝开发成为可能[3] - 广东出台《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提出"优近拓远"开发保护格局,推动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建设[3] - 广州、深圳、湛江等地市提出具体举措:广州构建"三脉三轴"空间格局,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湛江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3]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建 - 广东海洋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但需优化传统产业(如海水养殖升级为现代化海洋牧场)并培育新兴产业[5][6] - 海发公司布局全产业链体系,2025-2027年计划投资超40亿元,带动就业超万人,渔民增收超10亿元[6] - 珠海云洲智能预计"十五五"期间助力打造千亿级无人海上智能装备产业,全省现有超8万家涉海企业[6] 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 - 会议强调需突破关键技术,引育海洋人才,海上风电项目带动地方经济(如潮州饶平县450亿元投资打造千亿级新能源集群)[7] - 明阳集团开发海上综合能源岛,目标支撑大湾区绿色转型,打造万亿级海洋经济支柱[8] - 惠州加强生态修复,考洲洋水质从劣四类提升至二类,新增红树林9000亩并探索碳汇交易[8]
运达股份(300772) - 300772运达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7
2025-06-27 15:44
公司整体业务展望 - 预计2025年国内风电装机规模保持增长,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装机规模预计保持增长态势 [1] 盈利能力改善措施 - 通过提高技术研发能力、提升产品性能、开发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改善盈利能力 - 运用风电机组产品关键参数迭代优化、LAC系统降载等新技术和设计优化,提高主力机组成本竞争力 [1] - 基于设备运营数据,将研发和设计延伸到部分核心部件,从核心零部件自研提升毛利率 [1] 海上风电业务规划 - 在大连太平湾、温州洞头投资建设海上风电总装基地,形成“一南一北”布局 [2] - 发挥浙江省内资源和国企优势,实施谋划一批近、远海风电项目 [2] - 积极布局沿海省份市场,特别是深远海市场 [2] 海外业务情况 - 2024年海外中标容量同比增长超100%,连续两年翻倍增长,在中东、北非等市场实现突破并获取订单 [2] - 未来加速全球战略布局,加大海外新业主开拓力度,提升海外订单规模 [2] EPC业务发展情况 - 2024年EPC中标70.53亿元,其中外部中标订单达56.49亿,在建项目容量超1GW,业务初具规模 [2] - 未来以扩大营收规模和创造利润增长点为导向,推动资质升级等举措,使EPC新能源业务成为重要业务板块 [2]
越南将2025年海上风电价格定为每千瓦时最高3975.1越南盾(约0.152美元)。
快讯· 2025-06-27 13:13
越南将2025年海上风电价格定为每千瓦时最高3975.1越南盾(约0.152美元)。 ...
6月27日电,越南将2025年海上风电价格定为每千瓦时最高达3975.1越南盾(约0.152美元)。
快讯· 2025-06-27 13:09
智通财经6月27日电,越南将2025年海上风电价格定为每千瓦时最高3975.1越南盾(约0.152美元)。 ...
据越南国家媒体:越南将2025年海上风电价格定为每千瓦时最高达3,975.1越南盾(约合0.152美元)。
快讯· 2025-06-27 13:09
据越南国家媒体:越南将2025年海上风电价格定为每千瓦时最高达3,975.1越南盾(约合0.152美元)。 美元/越南盾 ...
临一云川获中金资本旗下基金独家投资
快讯· 2025-06-27 12:01
浮空风电技术创新企业临一云川近日完成新一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基金独家投资。这是继华强新能 源、中科创星之后,公司一年内获得的第三笔投资。临一云川本轮融资将用于在浙江舟山建立蒙皮材料 生产基地,以及浮空风电领域的技术研发、设备采购、产能提升以及团队扩充等。(南方财经) ...
“粤”来越好 广东究竟有多少“全国第一”
中国发展网· 2025-06-27 11:52
广东经济与产业优势 - 2024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万亿元,连续36年居全国第一 [2] - 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增长9.8%,总量连续39年居全国首位 [2]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 [2] - 经营主体净增98万户,突破1900万户,其中企业超830万户,总量均居全国第一 [2]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4万家,占全国1/7 [3] 科技创新能力 - 研发经费支出突破51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3.6% [2] - 高新技术企业7.7万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 [2] - 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全国第一 [3] -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位列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位 [3] - 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首位 [2] 产业集群与企业表现 - 已形成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8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 [3] - 华为、腾讯、比亚迪、美的等科技领军企业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3] - 17家粤企上榜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 [3] - 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90家,专精特新"小巨 人"企业2089家 [3] - 16家企业入选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3] 新兴产业发展 - 海上风电并网容量超1200万千瓦,跃居全国首位 [2] - 聚集全国30%低空制造产业链企业,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国95%,工业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国54% [3] - 推进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布局建设7个省中试平台 [2] 制造业与绿色发展 - 累计创建国家绿色工厂490家,居全国首位 [3] - 5家高新区入选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前30强,数量与江苏并列全国第一 [3] - 培育省级"链主"企业53家 [3]
创业板新能源ETF(159387)涨超1.2%,储能政策松绑与固态电池产业化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7 10:11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2025年6月26日多家公司披露固态电池领域最新进展,头部厂商中试陆续落地且车企启动路试,产业化进程超预期进入预量产阶段,产业链设备及材料环节有望迎来投资机会 [1] - 中国电池材料技术实现突破,通过硅基负极、全固态电池等创新实现轻薄与大容量并存,2025-2027年将成为中试扩产与装车验证关键期 [1] - 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方向,随着技术成熟及产业链配套完善,新产品有望陆续发布、产能建设加速落地,材料、电池、设备等全产业链各环节均有望实现迭代升级 [1] 美国储能市场政策利好 - 美国修订后的法案延长了储能ITC补贴时间并放松补贴门槛,若通过将显著利好美国大储市场景气度 [1] - 目前美国仍是高溢价高盈利市场,放松中国产业链供应限制及延长补贴退坡时间至5年后,已在美国布局产品、渠道的储能/逆变器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1] 欧洲海风发展确定性增强 - 今年欧洲已完成超过5.6GW海上风电项目投资,FID投资决定数额同比增长107% [1] - 欧洲国家调整拍卖政策如丹麦提供高额补贴上限,有助于提升业主盈利稳定性,国内海风产业链如管桩、海缆等出海机会值得关注 [1] 创业板新能源ETF跟踪指数表现 - 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跟踪的是创新能源指数,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涉及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涵盖太阳能、风能、核能及新能源汽车等相关行业 [2] - 该指数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行业代表性,最新交易日跟踪指数涨跌幅为1.04% [2]
“破浪·启新程”——华安证券2025年中期策略会成功召开
新浪证券· 2025-06-27 09:41
华安证券2025年中期策略会概况 - 会议于6月25日至26日在上海陆家嘴富汇大厦A座召开,主题为"破浪·启新程" [3] - 设置AI、新消费、能源转型、核聚变4场主题论坛,汇聚政府机构、产业界、学界嘉宾及近300家上市公司 [3] - 会议旨在搭建产业与投资者对话桥梁,体现华安证券服务实体经济、赋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为 [11] AI与数字资产论坛 - 论坛主题为"智能浪潮与价值锚定:AI、算力与数字资产",聚焦稳定币、AI生态与算力发展 [5] - AI在医疗、教育、制造等多行业落地应用,展现广阔前景 [5] - 稳定币结合稳定性、高速度、可访问性和实用性等优点,正在重塑货币认知和使用 [5] - AI推动从"软件即服务"向"结果即服务"转变,AI Agent技术将向更强自主性、多Agent协作、深度个性化和可信AI方向发展 [5] 新消费论坛 - 论坛聚焦潮玩、宠物、茶饮、折扣零售、AI消费五大核心赛道 [7] - 中国消费市场在代际更迭及消费分级驱动下经历结构性变革 [7] - 新消费核心驱动力在于对"人"的深度理解与价值共鸣 [7] - 潮玩、宠物赛道揭示情感经济与陪伴经济潜力,茶饮行业竞争焦点转向文化表达力与供应链整合,折扣业态兴起是效率革命与渠道格局重塑,AI消费预示智能化、个性化将成为消费体验标配 [7] 能源转型与核聚变论坛 - 论坛聚焦核聚变和海风方向,邀请ITER、中科院电工所、普洛斯新能源等产业专家 [9] -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已形成产业化规模,行业具备千亿级想象空间 [10] - 过去六十年聚变研究将关键聚变等离子体性能参数提升10000倍,距离实现聚变发电站仅差不到10倍提升空间 [10] - 现有成熟核电产业链在聚变技术发展中存在技术迁移价值与协同效应,核聚变已进入从科学研究到工程实践、商业应用的临界 [10] - 华安证券系统梳理核聚变技术路径、产业链条与投资逻辑,组织投资者与合肥科研机构沟通,助力安徽核聚变产业化 [11]
“我们早知道中国正大规模推进风电和太阳能,但还是被震撼到了”
观察者网· 2025-06-27 09:33
中国新能源装机规模 - 中国太阳能装机容量已突破1000吉瓦,占全球总量50% [1][3] - 2024年前5个月新增太阳能装机198吉瓦(同比+57%)、风电46吉瓦,相当于印尼或土耳其全国发电量 [1][3][4] - 5月单月新增太阳能93吉瓦(每秒安装近100块太阳能板)、风电26吉瓦(约5300台涡轮机),发电量相当于波兰或瑞典全国 [1][3] 光伏发电行业 - 中国光伏装机达10.8亿千瓦(48个三峡电站规模),年发电1.2万亿千瓦时(占全国12%),可替代1.52亿吨标准煤 [4][5] - 光伏发电满足近5亿户家庭年用电需求,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10亿千瓦 [5] 风电行业 - 中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占比达15.5%,前4个月发电量3814.3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12.78%) [7] - 2030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预计突破230吉瓦,中国深远海项目将成为国际合作核心增长点 [7] 国际比较与政策 - 中国2024年可再生能源投资超过美国、欧盟和英国总和 [8] - 美国电力需求增速超过产能建设,而中国持续强化清洁能源技术产业布局 [8] - 中国在气候承诺履行与清洁能源发展速度上远超美国政策倒退现状 [7][8] 电力供需与基础设施 -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36.1亿千瓦(同比+18.8%),迎峰度夏期间最高用电负荷预计同比增加1亿千瓦 [3] - 国家发改委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以提升保供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