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
搜索文档
迷你的力量,为什么饮料冰淇凌都在变小?
36氪· 2025-08-25 08:10
迷你化产品定义与特征 - 迷你化是一人经济之上更极致的形态 不仅满足单人温饱 更提供选择更丰富 单个经济与健康负担更低的产品[1][25] - 典型产品包括42g迷你巧克力甜筒冰淇淋 30g光明冰砖 20g中街亲子分享装冰淇淋[2] 以及2颗装或1颗装的烘焙甜品[5] 行业创新案例与市场表现 - 可口可乐中国推出248ml口袋瓶与200ml迷你罐 核心策略为降低消费者初次尝试门槛与入门价格 契合快节奏生活方式[7] - 可口可乐中国市场重启增长 中国食品汽水业务2023年营收163.73亿元 同比增长2.5% 扭转2024年上半年下滑9%的颓势[8] - 烈酒行业通过50ml小规格产品进入新消费场景 如7.9元20ml野格 11.5元50ml百加得朗姆酒 16元50ml芝华士12年威士忌[9] - 帝亚吉欧CEO确认高端烈酒小规格化趋势 50ml唐·胡里奥1942虽价格不菲但受欢迎 未拉低品牌档次[11] 消费趋势与人群变化 - 全球年轻人饮酒量减少 社交活动规模更小且预算有限 小规格产品适配随意消费场景[13] - 中国15岁以上单身人口达3.4亿 独居人口预计2030年达1.5亿-2亿人 20-39岁独居青年将从2010年1800万增至4000-7000万 增长1-2倍[23] - 日本一人经济形态成熟 包括一人火锅 单间拉面 便利店服务及一人食主题影视内容[23] 商业模式与盈利策略 - 迷你包装是提价增利策略 可口可乐200ml单位价格0.0085元/ml 高于330ml的0.006元/ml 推动公司毛利率创新高[15] - 小包装虽包材成本占比更高且灌装难度大 但可通过供应链优化实现低价 如奥乐齐将鲜奶从1.5L改为950ml后价格更低[25] - 新品研发需重新调配配方 因小分量产品表面积 体积及烘烤时间均不同[18] 消费心理与产品定位 - 迷你包装降低热量心理负担 如盒马小规格烘焙产品让消费者"吃得好一点 负担轻一点"[16] - 超迷你包装塑造"浓缩精华"高端形象 如MOJU的60ml HPP果汁成功完成品牌高端化[18] - 迷你产品满足"理智沉沦"需求 消费者通过控制分量实现有节制放纵 顺应人性而非反人性[26] 行业应用与扩展 - HPP果汁在国内从200ml或100ml小规格起步[21] - 爆品成功后常扩展至750ml 1L或2L大包装[22] - 小罐茶等产品将迷你化推向极致 利用相同消费心理[20]
爆火的野人先生,下一个DQ还是钟薛高?
创业邦· 2025-08-20 11:09
公司扩张与市场地位 - 公司创立于2011年 主打新鲜水果制作冰淇淋 2015年正式进入意大利手工冰淇淋赛道[7] - 2023年新增63家门店 2024年加速扩张 开出160多家门店 品牌从"野人牧坊"更名为"野人先生"[7] - 2025年前5个月累计开出280多家门店 截至7月初全国门店数量超过900家 覆盖近百座城市[7] - 门店规模位列行业第三 仅次于DQ和波比艾斯 全国商场负1楼布局密集 动辄大排长龙[10] - 总签约门店数量突破1000家 近期传出冲击香港上市消息 但创始人否认上市规划[5][12] 产品定位与商业模式 - 主打Gelato意式冰淇淋细分品类 口感绵密且脂肪含量较低 采用进口原材料[10] - 单款冰淇淋售价28-38元 定位高端市场 门店放置电子秤确保净含量达标[10] - 核心口号"当天现做 拒绝隔夜" 每晚9点后买1送1营销策略 吸引年轻消费群体[10] - 2023年从直营转向加盟模式 加盟费用30-40万元 单店投入60-70万元[11] - 毛利率不低于60% 回本周期平均12个月 突出门店半年内可实现盈利[11] 行业市场环境 - 202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1835亿元 意式冰淇淋品类以10%同比增速突破120亿元规模[11] - 意式冰淇淋赛道迅速走红 新茶饮品牌跨界涌入 传统品牌光明旗下"爱茜茜里"重启开店[23] - 竞争对手波比艾斯2023年门店超500家 2024年新增400家 截至7月底门店数突破1150家[21] - DQ现制冰淇淋市场份额达30% 哈根达斯考虑出售中国业务 钟薛高已破产清算[15][18] 面临挑战与质疑 - 社媒平台质疑产品非现场制作 实际采用工厂预制冷冻奶浆二次加工 与宣传不符[15] - 售价28-38元与DQ、哈根达斯持平 消费者认为溢价明显 够买多杯奶茶[15][16] - 横向对比意大利品牌Venchi欧洲双球售价不超过25元 国内售价翻倍[16] - 高端冰淇淋市场整体承压 消费者转向追求质价比 行业洗牌持续进行[15][24] 核心竞争优势 - 自建昌平牧场把控原料 努力撕下冰淇淋不健康标签[19] - 商场负1楼门店布局规避季节性影响因素 最大化收益[19] - 差异化产品定位契合消费者对健康冰淇淋需求 细分领域发展前景良好[18][19]
5个月狂开500家门店,野人先生是黑马还是套路?
虎嗅· 2025-08-19 13:02
公司扩张与市场表现 - 5个月内开设500家门店 实现快速规模扩张 [1] - 在商场地下1层密集布局门店 渠道策略具有针对性 [1] - 被市场传言即将上市敲钟 显示资本市场关注度提升 [1] 行业竞争格局 - 哈根达斯今年夏天出现大规模关店 高端冰淇淋品牌面临市场压力 [1] - 钟薛高几乎破产 国产高端冰淇淋品牌遭遇经营困境 [1] 品牌定位与市场策略 - 采用轻奢定位 差异化切入冰淇淋市场 [1] - 主打国产平替概念 迎合本土消费需求 [1] - 在竞争激烈的冰淇淋赛道实现脱颖而出 [1]
爆火的野人先生,下一个DQ还是钟薛高?
36氪· 2025-08-18 19:14
公司发展历程与扩张 - 公司创立于2011年 最初主打新鲜水果制作冰淇淋 2015年正式进入意大利手工冰淇淋赛道[2] - 2023年新增63家门店 同年从直营模式转向加盟模式[2][5] - 2024年品牌更名为"野人先生" 当年新开门店160多家[2] - 2025年前5个月新开门店280多家 截至7月初全国门店数量超过900家 覆盖近百座城市[1][2] - 总签约门店数量突破1000家 门店规模位列行业第三 仅次于DQ和波比艾斯[1][4] 产品定位与商业模式 - 主打意式手工冰淇淋(Gelato)细分品类 口感绵密且脂肪含量较低 采用进口原材料[4] - 产品售价区间28-38元 定位高端市场 门店使用电子秤确保净含量[4] - 核心宣传口号"当天现做 拒绝隔夜" 每晚9点后实行"买1送1"营销策略[4] - 加盟费用30-40万元 单店投入60-70万元 毛利率不低于60%[5] - 平均回本周期12个月 业绩突出门店半年内可实现盈利[5] 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达1835亿元 其中意式冰淇淋品类以10%增速突破120亿元规模[5]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DQ(市场份额30%)和波比艾斯(门店数1150家)[12][14] - 波比艾斯2024年新开400多家门店 覆盖27个省份150多座城市[14] - 传统品牌光明"爱茜茜里"重新扩张 新茶饮品牌跨界进入意式冰淇淋赛道[16] - 高端冰淇淋市场整体承压 钟薛高破产清算 哈根达斯考虑出售中国业务[10] 品质争议与价格挑战 - 社媒平台质疑公司使用工厂预制冷冻奶浆进行二次加工 与"当天现做"宣传不符[7] - 售价28-38元与DQ、哈根达斯等传统高端品牌相当 被消费者认为性价比不足[7][11] - 横向对比意大利品牌Venchi国内售价翻倍 纵向对比奶茶咖啡品类少有30元以上定价[11] - 消费者转向追求"质价比" 强调"可以买贵的 不能买贵了"的消费理念[16] 资本运作与未来战略 - 曾传闻招聘港股IPO财务审计 但创始人8月6日官方回应称暂无上市计划[6] - 公司通过自建牧场进行原料把控 努力消除冰淇淋不健康标签[12] - 商场负1楼选址策略有助于规避冰淇淋销售的季节性影响因素[12] - 意式冰淇淋细分领域仍有发展前景 但面临行业巨头压制和新选手竞争的双重压力[12][16]
蒙牛国际化战略持续深化 艾雪和贝拉米新兴市场渗透加速
证券日报网· 2025-08-18 14:16
国际化战略进展 - 公司以"一体两翼"战略框架为指导,通过本土化运营与全球化资源协同,重点布局高增长潜力市场并优化全球资源配置[1] - 艾雪冰淇淋品牌已成为中国食品企业国际化的典型案例,自2015年开拓印尼市场以来实现业务规模快速扩张[1] - 2025年初公司及艾雪战略股东增资超1亿美元,支持艾雪在东南亚和其他新市场的快速扩张[1] 艾雪冰淇淋业务表现 - 艾雪在印尼市场份额达34%位居市场首位,菲律宾市场排名第二,越南市场市占率突破至行业第二[2] - 艾雪年营收突破20亿元,进入印尼市场三年后年销售额从2000万元增长至12亿元[2] - 艾雪在东南亚地区已建成4个生产基地,并加速全球化布局拓展非洲和拉美市场[2] 本土化运营策略 - 艾雪根据印尼消费者口味偏好开发甜点系列冰淇淋产品[2] - 实施"冰柜投放计划"累计向乡村地区投放近60万台冰柜,覆盖约40万家零售终端[2] - 建立完整本地化供应链体系,包括合资建设冷链基础设施和在印尼自建三家生产基地[2] 新兴市场拓展 - 艾雪已完成非洲和拉美两大区域市场的业务架构搭建[2] - 在非洲市场组建本地化运营团队并开发适合当地口味和消费水平的产品系列[3] - 在拉美市场选择巴西作为切入点,已完成当地团队组建并开始产品销售[3] 贝拉米业务发展 - 贝拉米作为公司国际化战略重要支柱,在东南亚市场展现出强劲增长动能[3] - 贝拉米高端产品线"贝拉米白金有机A2"保持高速增长[3] - 贝拉米2025年上半年完成产品线升级,经典蓝罐系列和有机蓝盾系列新品登陆澳洲和越南市场[4] - 贝拉米在越南市场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获得越南国家电视台专题报道和政府代表团考察[4]
品质始终如“伊”,伊利连续六年荣获泰国FDA质量奖
全景网· 2025-08-15 13:41
奖项与荣誉 - 伊利泰国子公司连续第六年获得"2025泰国食品药品监管局质量奖",成为本年度唯一入选的中资企业[1][3] - 泰国副总理兼卫生部长亲自颁奖,FDA副秘书长对品牌发展表示肯定[3] - Cremo系列冰淇淋荣获"国际风味评鉴所"风味绝佳奖和2025世界乳品创新奖"最佳冰淇淋"推荐奖与提名奖[12][16][18] 质量管理体系 - 公司构建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维度品质护城河,严格执行伊利集团质量管理"三条线"[15] - 配备32名专业质量管理及技术人员,其中多人具备国际权威机构认证资质[15] - 320平方米专业实验室通过ISO17025认证,配备尖端检测设备[15] - 工厂全面通过GHPs、HACCP、ISO22000、Halal等多项国际权威质量体系认证[15] 生产与运营 - 生产车间智能化流程管理、严苛清洁标准和行业领先自动化水平获得评审专家高度认可[5] - 引入国际先进生产设备,建成两个专业化生产车间及一个前处理车间[16] - 对原辅料实施高于行业标准的管控,每批次原材料需经过至少12项指标检测[16] - 建立全程可视化冷链监控系统,实时追踪运输车辆位置及冷链温度[16] 市场表现 - 产品在泰国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稳居市场前三甲[7][16] - 冰淇淋年产量达2万吨,近三年年均销售额增长率超过13.7%[16] - 产品出口至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澳大利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16] - 葡萄冰球、泰茶冰淇淋等特色新品获得市场认可[16]
哈根达斯与星巴克踏入同一条河流
观察者网· 2025-08-15 10:16
哈根达斯与星巴克中国市场现状 - 哈根达斯母公司通用磨坊考虑出售在华冰淇淋门店业务,潜在交易金额5亿-8亿美元,附带商标授权[1] - 星巴克中国评估超过20家机构投资者,计划出售70%股权(每家不超过30%),保留30%股权[1] - 2025年哈根达斯中国门店数量缩减至250余家,较巅峰时期减少近四成[16] - 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增长2%,但交易量增长6%,显示业绩回暖依赖降价策略[28] 品牌历史与高端定位策略 - 哈根达斯1996年进入中国,定位"高端进口",单球售价25元(当时职工月均工资500元)[2][3] - 采用全进口原料+奢华门店策略,旗舰店装修成本超百万,70%门店分布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3][5][6] - 星巴克1999年进入中国,初期通过合资模式运营,2006-2017年逐步收回直营权,选址毗邻奢侈品牌[6][8] - 两者通过"第三空间"概念塑造精英消费符号,2017年哈根达斯中国销售额占全球业务近半[5][8] 市场环境变化与竞争压力 - 新式茶饮(35元/杯)2015年后冲击两者基本盘,瑞幸"九块九"策略加速市场份额流失[9][11] - 哈根达斯2017年开始从商场一楼撤至负一层,2022年转向零售/电商渠道,2023年发力即时零售[10] - 星巴克中国市场份额从2017年42%降至2024年14%,2022年启动下沉战略计划新增3000家门店[11][12] - 202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1835亿元,Gelato品类增速10%,Godiva等新竞品定价更高(55-59元)[23] 战略调整与资本运作 - 哈根达斯2024年进驻15个低线城市,但面临产品创新不足(仅8种口味)和本土化缺失问题[13][21] - 星巴克2025年首次大规模降价,加码县域市场(已进入17个县级市),拓展非咖啡饮品场景[12] - 通用磨坊2025Q3国际销售额降3%(主因中巴市场),哈根达斯中国客流量两位数下滑[20] - 潜在买家关注哈根达斯门店网络价值,星巴克吸引KKR/高瓴/华润等20家机构竞购[20][28]
浙产消暑品海外走俏 5-7月出口劲增三成
每日商报· 2025-08-15 06:22
行业出口表现 - 浙江省消暑产品5-7月出口额达1.2亿元 同比增长30% [1][2] - 产品覆盖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 包括中亚、东南亚及欧洲市场 [1][2] - 啤酒类产品出口量实现约20%增长 [2] 企业生产与创新 - 浙江天鹰聚能食品冰淇淋年出口量超1万箱 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实现精准配比与机械臂作业 [1] - 杭州千岛湖啤酒新增白啤等特色产品 通过智能化灌装产线提升产能 [2] - 企业根据海外客户需求优化产品标识 如醒目保质期提醒等个性化设计 [2] 政策支持与通关效率 - 钱江海关提供针对性出口标准指导 解决不同市场准入差异问题 [1] - 推行"提前申报""即报即验"便利措施 缩短通关时间以抢抓订单 [2] - 海关专家团队协助企业优化标签内容布局 确保符合出口市场管理要求 [2]
“花式”冰淇淋满足中国消费市场多元需求
新华网· 2025-08-14 23:22
这是2025年4月2日拍摄的邯郸市博物馆文创冰淇淋。新华社发(黄昱璋 摄) 新华社石家庄8月14日电(记者黄昱璋、董笑坤、白林)炎炎夏日,冰淇淋市场热度正盛。近年来,从 风靡全国各大景区的文创冰淇淋,到主打新鲜的手工现制冰淇淋,形态各异的"花式"冰淇淋不断在中国市 场出现,以满足民众日益多元的消费需求。 在河北石家庄的一家商场内,17岁的小杨正为刚买到的抹茶冰淇淋拍照。她对记者表示,"高颜值"是 自己购买这款冰淇淋的主要原因,"它的造型很漂亮,还点缀了花瓣,我一下就被吸引了"。 小杨的消费选择并非个例。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晒出自己买过的形态各异的冰淇淋:从 绽放的花朵到逼真的水果,每一款造型都独具匠心,"可爱""有趣""舍不得吃"等成为常见评价。 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各种造型精美的文创冰淇淋同样深受游客青睐。在邯郸市博物馆,以"战国铜鎏金 嵌玉三龙形饰"和"汉代凤鸟形铜灯"为灵感的文创冰淇淋高度还原馆藏文物造型,以吸引游客购买。 在"情绪消费"如火如荼之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中国消费者对冰淇淋品质的要 求也在不断升级。作为一名冰淇淋爱好者,23岁的董女士在采访中表示,"口感好"和"吃 ...
半年狂开600家店,网红冰淇淋卷哭哈根达斯
36氪· 2025-08-13 11:26
公司扩张与市场定位 - 野人先生门店数量从2月400家增至1000家 半年新增600家门店[1] - 公司在全国冰淇淋门店数量排名第三 仅次于DQ(1708家)和波比艾斯(1086家)[1] - 客单价定位28-38元中高端市场 与哈根达斯(40-50元)形成直接竞争[1][6] - 主打现制意式冰淇淋概念 采用低速搅拌工艺实现绵密口感[2] - 通过超级加盟商模式快速扩张 加盟店比例超过80%[4][5] 商业模式与运营表现 - 采用超级加盟商模式 要求加盟商具备多店运营经验(如名创优品/蜜雪冰城背景)[4] - 单店投入至少50万元 多店加盟需投入约500万元[5] - 毛利率达60% 与蜜雪冰城相当 回本周期6-12个月[6] - 核心品类仅5款经典口味 SKU较少 仅北京部分门店有奶茶品类[6] - 堂食贡献主要收入 依赖商圈选址和客流质量[6] 区域市场表现差异 - 上海市场去年7月首店 目前门店超100家[5] - 新一线城市门店月营业额8-9万元 低于预期14-15万元[8] - 三线城市仅头部商圈表现良好 其他点位回本困难[8] - 县城门店依赖节假日消费 平日营业额约4000元 周末难破万[9] - 需通过"半价"和"买一送一"活动维持客流[9] 行业环境与竞争格局 - 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达1835亿元 Gelato细分市场以10%增速突破120亿元[12] - 意式冰淇淋连锁化率较低 Venchi等品牌门店不足百家[2] - 哈根达斯母公司拟以150亿欧元(约1200亿人民币)估值被收购[10] - 波比艾斯定位15元客单价大众市场 与公司形成差异化竞争[12] 发展挑战与风险因素 - 面临食品安全投诉 现做定位遭受质疑[12] - 冬季为消费淡季 奶茶品类尚未形成竞争力[12] - 主要客群为亲子家庭 消费频次低于茶饮[12] - 加盟商需同步承接优质和低质点位[5] - 全国营销投入巨大 仅五六月份达上千万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