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销售
icon
搜索文档
上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上银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证券投资基金新增国信嘉利基金为销售机构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4 02:07
基金销售合作公告 - 上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上海国信嘉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签署销售协议,自2025年6月4日起国信嘉利基金将开始销售上银基金旗下部分基金 [1] - 投资者可通过国信嘉利基金网站(www.gxjlcn.com)和客服电话(021-68809999)或上银基金网站(www.boscam.com.cn)和客服电话(021-60231999)咨询详情 [1] 新增销售机构公告 - 上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包括国投证券、国金证券、长江证券等48家机构签署销售协议,自2025年6月4日起这些机构将开始销售上银基金旗下部分基金 [2][3][4][5][6][7][8][9][10] - 新增销售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如国投证券、国金证券)、期货公司(如中信期货)、第三方销售平台(如蚂蚁基金、天天基金)等多种类型机构 [2][3][5][6][7][8] - 投资者可通过各销售机构官网和客服电话(如国投证券95517、蚂蚁基金95188-8)咨询详情 [5][6][7][8][9][10] 适用基金范围 - 销售机构办理基金销售业务的具体安排以各销售机构的规定为准,需遵守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相关公告 [1][4]
【财闻联播】宇树科技回应更名!老铺黄金股价又创历史新高
券商中国· 2025-05-29 21:15
宏观动态 - 中方敦促美方彻底取消单边加征关税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判决特朗普全球关税、报复关税和"芬太尼"关税违法并要求撤销 贸易战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和企业生产经营 [1] - 中方坚决反对美方无理取消中国留学生签证 美方做法损害留学生权益并干扰人文交流 [2] - 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首发开行 西安—阿拉木图段专列启程 后续将开展人文旅游交流周活动 [3] - 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6月5日起下调 800公里以下航线免征 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位旅客收取10元 较4月5日标准减半 [4] 金融机构 - 同泰基金、中科沃土基金、南华基金等终止与民商基金销售的销售合作服务 [6] 市场数据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创业板指涨1.37% 沪指涨0.70% 深证成指涨1.24% 全市场成交额1.2万亿元 较昨日放量20% 逾4400只个股上涨 [7] - 两市融资余额增加2.95亿元 上交所融资余额9099.86亿元 深交所融资余额8832.3亿元 合计17932.16亿元 [8] - 恒生科技指数涨2.46% 众安在线涨逾31% 小鹏汽车涨逾5% 老铺黄金股价涨逾8%创新高 [9] 公司动态 - 特斯拉Model Y自动驾驶车型将于6月交付 已在奥斯汀公共道路完成无驾驶员测试 [10] - 宇树科技更名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系运营常规变更 [11] - 理想汽车一季度收入259亿元同比增1.1% 净利润6.47亿元同比增9.4% 汽车交付量9.29万辆同比增15.5% [12]
代销机构频遭解约,多家公募机构终止与民商基金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18:12
多家公募基金终止与民商基金合作 - 5月27日多家公募基金公告终止民商基金办理旗下基金认购、申购等业务包括东吴基金、银华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德邦基金等 [1][2] - 终止合作时间集中在5月底至6月投资人持有份额将转托管至基金公司直销渠道 [2] - 民商基金为独立第三方代销机构代销2753只基金合作72家基金公司 [3] 代销行业竞争加剧现状 - 除民商基金外宜信普泽、厦门鑫鼎盛、上海凯石财富等代销机构近期也被基金公司终止合作 [1][4] - 部分被解约机构代销规模较大如宜信普泽代销6224只基金合作90家基金公司上海凯石财富代销2405只基金合作62家基金公司 [5] - 代销市场头部效应显著中小机构因销售量低下或主动注销资格退出市场 [4][5] 代销机构经营格局变化 - 基金公司解约代销机构原因包括经营违规和销售量低下后者更为常见 [4] - 独立代销机构竞争激烈头部具备先发和资源协同优势传统代销模式难以维持中小机构生存 [5] - 被解约机构中不乏行业中间力量如民商基金代销基金数量超2700只非尾部机构 [3][4]
2024年财富管理规模百强亮相,银行以62席持续强势领先
中国发展网· 2025-05-16 17:38
中国发展网讯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发布了《中国财富管理机构公募类产品保有规模指数报告 (2024)》。 报告基于2024年末数据,分析了财富管理行业竞争格局与各类机构发展趋势,聚焦公募类财富管理产品的保有规 模,包括非现金类银行理财产品以及非货币公募基金,以指数化形式呈现。 公募财富管理产品(非现金类)保有规模=银行理财产品(非现金管理类)保有规模+公募基金(非货币类)保有 规模。 在2024年指数排名前100家机构中,包括银行62家、券商21家、第三方机构12家、公募基金4家、保险公司1家,前 15家机构中有14家为银行。银行依然是财富管理行业的中流砥柱,其他机构则起到有益补充作用。 从机构类型来看,银行方面,招商银行财富管理优势显著,国有大行和头部股份制银行的财富管理规模也位于前 列。有4家城商行和农商行在2024年上半年进入了100强行列,但是在下半年又退出了,说明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 境下,其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券商方面,2024年有21家进入财富管理规模指数前100名,比2023年末增加了2家,且总体排名显著上升,这得益 于"强强联合"的行业改革,以及2024年9月以来的经济刺激政 ...
证监会:督促基金销售机构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 加大对保有投资者盈亏情况的考核权重
快讯· 2025-05-07 16:17
证监会:督促基金销售机构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 加大对保有投资者盈亏情况的考核权重 智通财经5月7日电,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建立基金销售机构分类评 价机制。将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及占比、首发产品保有规模及占比、投资者盈亏与持有期限、定投业务 规模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对分类评价结果靠前的基金销售机构,在产品准入、牌照申请、创新业务等 方面依法优先考虑。督促基金销售机构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加大对保有投资者盈亏情况的考核权 重。 ...
关于新增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销售机构为摩根双债增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D类份额代销机构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3-28 03:22
文章核心观点 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新增代销机构、调低旗下部分基金费率并修订相关法律文件 [1][3][5] 新增代销机构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好买基金、利得基金 - 公司与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好买基金、利得基金签订基金销售代理协议,自公告日起新增为摩根双债增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D类份额(基金代码:023813)代销机构 [1] - 投资人可通过上述代销机构开展基金申购、赎回、定期定额等业务,具体以代销机构规定为准 [1] 恒泰证券 - 公司与恒泰证券签订基金销售代理协议,自公告日起新增为摩根双债增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份额代码:000377;C类份额代码:000378;D类份额代码:023813)代销机构 [3] - 投资人可通过恒泰证券开展基金申购、赎回、定期定额等业务,具体以恒泰证券规定为准 [3] 调低基金费率及修订法律文件 - 自2025年3月31日起,公司调低旗下部分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并修订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 [5] - 相关基金名单及费率调整情况详见附件,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相应修订 [5] - 本次修订内容和程序符合规定,调低费率对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无实质性不利影响,无需召开份额持有人大会 [5] - 修订后的基金合同等文件将在公司网站和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发布 [6]
雪球基金入选中国基金报2025年指数生态圈英华典型案例
雪球· 2025-03-27 15:52
论坛与政策背景 - "AI新纪元 指数大时代"2025指数投资高质量发展论坛于2025年3月26日举办,雪球基金获得"指数产品销售机构(独立第三方)"殊荣 [1] - 2025年1月中国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并构建"长钱长投"生态 [1] 雪球基金业务发展 - 公司自2016年开展基金销售业务,提供差异化基金产品和资产配置解决方案,形成以资产配置服务为核心的平台特色 [1] - 2024年下半年非货币市场基金规模达386亿,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127亿,在独立销售机构中权益基金及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均排名第六 [1] - 近三年指数基金(含债券和QDII类)销量和规模稳中有升,占非货基金比重逐年增长 [2] 平台运营与用户生态 - 依托雪球社区影响力倡导长期投资策略,构建以用户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的生态闭环 [2] - 雪球公司拥有超过7800万用户,聚集对权益资产接纳度较高的投资人群 [3] 投顾服务与工具创新 - 配合基金投顾试点机构采用指数基金作为底层工具,提供"特色化指数投顾策略" [2] - 开发指数估值工具、定投收益模拟器、组合回测功能等,帮助投资者实践低估买入策略并优化成本 [2] 战略定位与行业贡献 - 推动指数基金成为普惠金融工具,秉承"买方"视角优化服务,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2] - 公司以"长期投资、资产配置"为理念,发展为集交流交易于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 [3]
A股牛市的命门
雪球· 2025-03-18 16:17
文章核心观点 - 牛市需有基本面基础,A股过去十年收益不佳因利润跟不上,可通过PE - Bands Plus图直观观察利润和估值变化,不同指数表现差异大,A股利润增速已见底回升,后续表现待观察 [4][6][7] 不同指数表现 万得全A指数 - 过去十年指数年化收益2.02%,EPS年化增速2.68%,收益低因利润跟不上,包括新股发行摊薄EPS、企业滥用资本开支及缺乏回购等因素 [6][7] - 传统PE - Bands图可估算收益但较费劲,PE - Bands Plus图直接算出相关值 [7] 纳斯达克100指数 - 过去十年EPS年化增速11.77%,指数(纯价格不考虑派息)年化收益16.04%,约三分之二收益来自每股利润增速,剩余来自估值提升,泡沫不易破裂因基本面强 [10][12] - 此前熊市调整在24倍左右估值位置获支撑,未来若下降可参考此支撑位 [12] 中证白酒指数 - 过去十年EPS年化增速16.16%,年化收益率18%,收益主要来自增速,当前估值较低,因2021年迄今杀估值 [14] - 利润年化增速从40%左右降至12.34%,市场认为难回当年表现,需重新定位估值上行空间 [14] A股未来展望 - 2024年年中A股每股利润增速见底,从 - 10%升至3.68%,若能达到以往10% - 20%的增速,对A股上涨有支撑 [15] - 当前估值达市场中性的18.45倍,不应单纯寄希望于估值提升,应关注利润水平改善,一季报披露后有更多变化可观察 [16]
高收益幻觉:投资亏损之根源
雪球· 2025-03-17 15:55
文章核心观点 投资者易陷入“高收益幻觉”,应避免依据买入前的高收益或未落袋的高收益进行投资决策,同时不应追求过高收益目标,普通投资者适合偏债混合型基金 [3][5][11] 分组1:买入之前看到的高收益与投资者无关 - 大部分投资者未意识到买入前产品的高收益与自身无关,据此推定之后也有高收益会产生“高收益幻觉” [5] - 以小仓位尝试获高收益后全仓或加杠杆买入,易被套牢 [5] - 投资产品价格遵循均值回归定律,“盛极”时因高收益幻觉买入易亏钱 [5] 分组2:未落袋为安的高收益与投资者无关 - 证券投资是博弈,人性的贪婪和恐惧会被放大,获高收益应及时落袋为安或锁定部分利润 [8] - 很多投资者沉浸在高收益幻觉里舍不得止盈,期望“复利”却等来“过山车” [9] 分组3:高收益目标是危害最大的高收益幻觉 - 投资者追求最高投资收益会采取激进、高风险投资方式,但绝大部分激进型投资者连市场平均收益都拿不到 [11] - 最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投资方式是偏债混合型基金,以80%以上固收产品为安全垫,20%以内权益仓位追求稍高收益 [11] - 股债均配应成为普通投资者的天花板,因其平衡混合型基金历史平均最大回撤超30%,会让投资者不安 [11]
净利96.1亿元,“券茅”年报出炉!
券商中国· 2025-03-15 07:19
文章核心观点 - 3月14日晚间东方财富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净利润创新高,证券业务增长但基金业务连续三年下滑,未来将加大人工智能研发投入 [1][4][5]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6.04亿元,同比增长4.72%;实现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3.71亿元,同比增长50.79% [4] - 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1亿元,同比增长17.29%,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0元(含税) [1][4] - 子公司东方财富证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8.26亿元,净利润71.27亿元;天天基金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8.53亿元,净利润1.51亿元 [4] 股价表现 - 3月14日,东方财富股价大涨4.63% [2] 业务情况 证券业务 - 证券业务是公司第一大营收支柱,2024年营收为84.94亿元,相比2023年增长18.07%,营收占比73.19% [5] - 2024年东方财富证券股基交易额24.24万亿元,经纪业务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固定收益业务及证券研究业务快速发展 [5] 基金业务 - 2024年金融电子商务服务营收28.41亿元,相比2023年下滑21.62%,营收占比24.49%,且已连续三年下滑 [5] - 截至2024年底,天天基金共上线160家公募基金管理人20638只基金产品,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6113.62亿元,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3823.76亿元,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增长11%,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下降5% [6] - 2024年公司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平台基金销售额为18811.70亿元,其中非货币型基金销售额为10867.45亿元,均较2023年有所增长 [6] 金融数据服务业务 - 2024年实现营收1.92亿元,同比下滑3.13%,营收占比为1.79% [7] 研发情况 - 2024年研发费用为11.43亿元,同比增长5.73%,主要研发项目包括东方财富妙想金融大模型研发项目等10项 [9]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1869人,相比2023年的2071人减少了9.8% [9] - 2025年公司将继续加大人工智能研发技术投入,以自研金融大模型为核心引擎,提升“妙想”金融大模型的产品及服务能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