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
搜索文档
 天津河北区:做好四篇“文章”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中国发展网· 2025-10-14 01:47
 转型发展 - 以大意风区1.55平方公里为主要承接平台,五年来累计引进北京新设机构198家,落地北京项目49个、投资额109.3亿元 [2] - 大意风区集聚13座高端楼宇,华为天津区域总部、中远海运等5家龙头企业,18家央企二、三级总部 [2] - 五年来累计引进优质项目208个,产业项目到位额417.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9亿美元 [2] - 经营主体达6.4万家,"四上"企业数量552家,比"十三五"末分别增长11.3%、64.3% [2] - 共建共享国家级和市级创新平台18个、创新联合体5个,培育垂类大模型25个,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比"十三五"末增长56.2%、95.3%、100% [2]   改革创新 - 率先成立区数字经济发展办公室、数字产业发展集团,创新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办公室 [3] - 区属国企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0%,市场化引进职业经理人、总会计师14人 [3] - 2024年以来累计盘活闲置资源57.4万平方米、实现收入37.3亿元 [3] - 创新建设数智金融法庭,累计审结案件约2.7万件,较民事案件平均审限缩短62% [3]   文化产业 - 拥有不可移动文物110处,历史风貌建筑85幢,红色资源28处,非物质文化遗产83项 [4] - 2024年全区15个A级景区接待游客2041.9万人次,实现文旅综合收入8.6亿元,人均消费同比增长37.8% [4] - 打造文创园区,聚集游戏研发、创意设计等相关企业近800家 [4]   城市治理与民生 - 推进金钟河大街南侧等5个城更项目,改造老旧小区65个,总建筑面积136.7万余平方米,惠及群众约3.2万户 [5] - 成为全国首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代表全市首批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评估 [6] - 首创党建引领"阳光物业"小区治理新模式,已建成示范小区73个 [6]
 粤桂携手味动湾区!三江农特产品广州推介会唱响“媒体+”东西协作交响曲
 南方农村报· 2025-10-13 04:35
 活动概况 - 粤桂协作·2025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农特产品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推介活动于10月12至13日在广州市珠影·星光城举办 [6][7] - 活动吸引超20家大湾区采购商、渠道商参会,达成了多项战略协作 [7][8] - 活动由粤桂协作工作队指导,三江侗族自治县相关部门主办,南方农村报社承办 [82][83]   产品展销与市场反响 - 来自粤桂两地的10家企业带来超百款三江农特产品及文创产品参展 [13][14] - 展品包括高山鱼稻、茶油等农副产品以及非遗农民画文创产品,吸引大批市民参观试吃 [11][12][13][14][25] - 参展企业现场获得直接市场反馈,有公司负责人一个下午添加了二十多位潜在客户的微信 [27][28] - 三江县华强农业技术有限公司与广东栢佳鲜农业有限公司等三对企业在现场进行了产销签约 [29][30][31]   “媒体+”赋能与品牌推广 - 活动以“媒体+”为核心驱动力,通过“媒体+东西部协作”模式整合资源,提升三江农产品和农民画的品牌溢价 [37][38][39] - 现场设置粤桂帮扶主题画展,并通过线上传播形成“线下体验、线上传播”的良性互动 [49][50] - 活动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协同体系,为三江特色农业产业融入大湾区市场注入新动力 [38][84][85][86]   特色产品与产业协作 - 三江重点推广的农特产品包括产自海拔800米以上山区的三江早春茶、三江山茶油、三江罗汉果、三江腐竹及采用“稻鱼共生”模式的高山鱼稻 [62][63][64][65][66] - 企业推广的不只是产品,更是一种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 [20] - 粤桂协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广东采购销售广西农副产品已超155亿元 [70] - 未来将围绕打造“三茶统筹”升级版、构建“消费帮扶”长效机制、探索“产业协同”新路径等方面深化协作 [71][72]
 赛后融资总额超500亿元 HICOOL撬动创新生态
 北京商报· 2025-10-12 23:27
 平台核心成就与规模 - HICOOL全球创业大赛获奖项目赛后融资总额已突破500亿元 [1][2] - 大赛覆盖全球167个国家和地区的4.5万名创业人才,累计征集3.4万个创新项目 [2] - 成功培育1家上市公司、16家独角兽企业及197家专精特新企业 [2]   项目落地与产业集聚 - 六年累计通过平台引进400余个优质项目,其中获奖项目200余个,落地获奖项目占全市33%,注册资金达38亿元 [4] - HICOOL产业园落户以来引进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产业项目263个,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专精特新企业4家,瞪羚企业2家 [5] - 产业园二期重力聿画公司衍生食品达40余种,品牌零食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单日带货销售额最高达200万元 [7]   生态体系与服务模式 - 构建“六位一体”生态系统,提供大赛选人、管家服务、商学院加速、产业园落地、基金赋能、数字化平台对接的全链条服务 [2] - HICOOL基金一期总金额1.15亿元已投6个项目,二期拟定规模5亿元,顺义区拟出资1.5亿元,采用“基金+产业”模式 [4] - 产业园政务服务窗口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科技政策申报等“一窗通办”服务 [6]   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 - 云储(北京)新能源公司全球独创“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技术”,已应用于全球规模最大的集中式储能示范项目 [2] - 阿法龙微纳公司投入7000万元建设半导体微纳加工实验室,电子束光刻机系统可支持5纳米工艺 [3] - 2025年HICOOL峰会设置7大赛区、12大赛道,超1万个项目和超1.31万名创业者参赛,海外项目占比56% [6]
 HICOOL获奖项目赛后融资总额超500亿元 创业赛事如何撬动创新生态
 搜狐财经· 2025-10-11 22:25
 HICOOL平台总体成就 - 获奖项目赛后融资总额突破500亿元人民币 [1][6] - 平台已从单一赛事演变为完整创新创业生态,六年引进400余个优质项目 [4] - 覆盖全球167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吸引4.5万名创业人才,征集3.4万个创新项目 [6]   企业孵化成果 - 成功培育1家上市公司、16家独角兽企业及197家专精特新企业 [6] - 六年引进获奖项目200余个,落地获奖项目占全市33%,注册资金达38亿元人民币 [8] - 产业园目前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专精特新企业4家,瞪羚企业2家 [15]   生态体系与服务模式 - 构建"六位一体"生态系统,包含大赛选人、管家服务、商学院加速、产业园落地、基金赋能、数字化平台对接 [6] - HICOOL基金一期总金额1.15亿元已投项目6个,二期拟定规模5亿元,顺义区拟出资1.5亿元 [15] - 产业园政务服务窗口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科技政策申报等"一窗通办"服务 [17]   具体成功案例 - 云储(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技术"在2023年大赛夺冠,技术已应用于全球规模最大的集中式储能示范项目 [6] - 阿法龙微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投入7000万元建设半导体微纳加工实验室,引进的电子束光刻机系统可支持5纳米工艺 [8] - 重力聿画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8000万粉丝的知名IP,衍生食品达40余种,品牌零食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单日带货销售额最高达200万元 [20]   国际化发展与未来规划 - 2025年HICOOL峰会设置7大赛区、12大赛道,共有10055个项目和13150名创业者参赛,首次实现"双破万" [16] - 海外项目5588个占比高达56%,外籍参赛者3886名同比增长21% [16] - 形成"一城三区"格局,包含京港澳人才交流合作示范区与国际青年创新人才集聚区 [12]
 在琉光璃彩中感受历史文化魅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11 06:10
 琉璃渠村与琉璃文化产业 - 核心观点:琉璃渠村通过保护性改造升级,已从传统琉璃窑厂转型为集非遗传承、文化体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展现了文化遗产的商业化开发潜力 [1] - 琉璃渠村内有一座始建于1263年的皇家琉璃窑厂,拥有超过700年的琉璃烧制历史,其产品曾用于故宫、天坛、颐和园等皇家建筑 [1] - 园区内包含琉璃博物馆、隧道窑艺术中心、非遗传承工作室等设施,通过艺术展览等方式展现琉璃烧制工艺 [1][2] - 琉璃烧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需经过10多道繁复工序,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1] - 两岸媒体记者在非遗传承工作室体验了为琉璃瓦当素坯上釉的工序,例如亲手调配釉色、精心绘制 [2]   门头沟区文旅融合发展 - 核心观点:门头沟区通过将自然风光、商业设施与文化元素创新融合,打造“微度假”模式,推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2][3] - 两岸媒体记者参观了潭柘寺、戒台寺等千年古刹,感受京西古韵 [2] - 位于潭柘寺镇的檀谷商圈采用“自然+商业+文化”的“微度假”模式,吸引消费者 [3] - 檀谷商圈业态丰富,包括米其林餐厅、亲水娱乐、萌宠社交、文化沙龙,以及可以边看电影边吃火锅的“三克映画”影院餐厅等创意潮店 [3] - 商圈内设有彩虹滑梯等适合亲子活动的娱乐设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选择,旨在吸引市民周末短暂告别城市喧嚣 [3]
 河北宣化:千年古城焕新颜,文化引流激发消费新活力
 搜狐财经· 2025-10-09 13:59
中秋时节,华灯初上,璀璨灯火,古楼古韵悠长,在河北宣化的古文化街区,一场盛大的古装巡游吸引了众多游客,街区的特色摊位顾客盈门,沉浸式演艺 引来阵阵喝彩……一幕幕火热场景,正是这座千年古城通过深挖文化IP,以文化引流释放澎湃消费活力的生动缩影。 宣化区摒弃单一的门票经济,转向以文化为核心的深度体验。9月28日至10月8日,为期11天的"中秋喜乐汇"围绕"情暖宣化·双节同庆·畅游喜乐"主题,深度 挖掘古城文化、民俗非遗、生态旅游等特色资源,精心打造了"灯谜会""摄影展""氛围打卡""文创商品区""古装巡游""文艺演出""灯光秀"七大核心板块,打 造沉浸式体验新场景,通过文化引流激发消费新活力。 游客选购传统麻油月饼。 俯瞰张家口市宣化区热闹红火的钟鼓楼文化商业街区。 (图片由闫宗春 王润霞提供) "我们不只是来逛一条古街,而是来体验一种生活方式。"来自石家庄的游客安女士表示,"在这里选一套古装,化上美美的妆,和大家一起巡游,我不再是 另类,而是体验展示,还可以亲手体验非遗葫芦烙画,品尝有千年历史的农遗葡萄,这种沉浸感让人印象深刻,也愿意为此消费。" 一名游客被一件缩微版清远楼玉雕吸引。 摊位经营者整理传统多口味冰 ...
 提振消费进行时 | 文创“圈粉”年轻人 心仪好物带回家
 广西日报· 2025-10-07 10:42
靖西壮锦展示馆还创新推出"壮锦宫灯"产品,宫灯既延续花灯的造型,又融入壮锦的绚丽纹样,传 递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浓浓的节日祝福。"非遗不应只停留在展馆中,更要走进千家万户。"李村灵表示, 她带领团队开发、生产兼具民族特色与国风潮、时尚感的文创产品,年产值达650万元。 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该市以"民族文化赋能文旅产业"为核心,推进"文旅+产业"示范 项目,通过建设非遗传承基地、培育新一代绣娘、搭建营销平台、打造民族文化新IP、推出研学精品路 线、开发定制服饰及家具艺术品等方式,推动百色文创产品迭代升级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壮锦、绣球、麽乜等在百色世代相传的传统工艺从"文化符号"变成"时尚潮流",当地积极开展非遗 宣传展示进景区、进街区、进乡村、进校园、进网络等活动,融合节庆、演艺、潮玩等一系列互动体 验,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欣赏非遗、体验非遗、购买非遗文创产品。(凌聪 谢徽) "双脚踩踏板要有节奏,手织梭引纬要准……"10月4日,在靖西市壮锦展示馆,游客按壮族织锦技 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村灵的方法织壮锦。织机不时发出"咔嗒"声,他们将梭子穿过经纬,彩色的丝 线渐渐交织出绚丽多彩的图案。"太阳纹象征光明 ...
 11城文创力量汇聚天津 方寸印章激活假日文旅新体验
 中国新闻网· 2025-10-04 19:13
活动期间,市民游客可免费领取《老城津韵·"章"显风华主题集章打卡册》,在设置的21个打卡点加盖 各类特色纪念章,并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互动获取礼品。此外,南开区图书馆推出的主题印章、虚拟AI 馆员互动、网文知识竞赛等配套活动,也受到广泛欢迎。 "集章打卡是Z世代热衷的'轻旅游'方式,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优秀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天 津市南开区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馆长赵猛介绍,作为天津市首次大规模集章打卡活动,此举突破了传统 文旅模式,以"低门槛、强互动、高传播"的特点吸引全年龄层参与。 中新网天津10月4日电 (记者 周亚强)国庆中秋假期,天津古文化街亲水平台焕新亮相,变身为汇聚11座 城市文创力量的"印章艺术宇宙"。"老城津韵·'章'显风华"南开区"十一"集章打卡主题活动日前在此启 动,开创了天津首个"盖章+文旅+社交"沉浸式城市文化互动新模式。 本次活动集结了来自天津、北京、青岛、潍坊、烟台、威海、包头、杭州、石家庄、哈尔滨、广州等11 座城市的20家知名文创机构。各家机构以印章为媒,将不同城市的地域文化凝练于方寸图案之中。所有 印章均由新锐设计师精心创作,兼具艺术性与故事性。 现场呈现的千枚印章中 ...
 在“活力中国调研行”中感受消费向“新”力
 搜狐财经· 2025-10-03 21:04
 消费场景创新 - 成都“夜游锦江”项目通过水陆联动的夜间经济生态圈,打造“老成都”和“国际范”兼备的文旅消费新名片 [3] - 成都春熙路商圈提供“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等便捷高效服务,提升消费活力 [5] - 湖北云梦县博物馆将文化融入游览体验,其文创产品深受喜爱,今年1至7月文创收入突破400万元,接待研学团队2万人次,带动周边消费增长 [6] - 福建霞浦县三沙镇东壁村发展乡村旅游,2024年接待游客约240万人次,渔民通过开民宿、大排档等方式实现增收 [8]   产业智能化升级 - 岚图汽车武汉工厂实现“5G+工业互联网”全覆盖,采用柔性化、智能化生产,每辆车有“数字身份证”,四款车型混流生产,平均每118秒下线一辆整车 [11] - 岚图汽车今年前8个月累计交付达8.17万辆,同比增长92% [11] - 武汉“中国车谷”已聚集10家整车企业、14家整车工厂、140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 [11] - 福建莆田双驰科技定制工厂店运用AI技术进行脚型数据采集与匹配,实现“量脚定制”,下单后最快两个多小时完成生产,全国门店年销售约十万双定制鞋 [13]   数字文创产业发展 - 成都高新区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集聚电影《哪吒2》制作链上的关键企业,打造高能级平台推动AI技术在影视制作等领域的场景化落地 [15] - 园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沉浸式交互体验、文化遗产数字化等领域示范应用 [15]   民生服务与消费结合 - 福建厦门深田社区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内有近2000家各类业态商铺,从空间、配套、交通、环境等方面提升社区服务功能,把促消费和惠民生有机结合 [16] - 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天骄托育园采取政策支持、企业赞助、园区补助、家长缴费的运营模式,托育费每月200元,当地已建成托育机构364家、托位1.9万个,每千人口托位达4.6个 [19] - 湖北中国(天门)服装电商城布局直播电商渠道后,日均服装发货量超过10万件,带动周边数千人就业,天门纺织服装相关经营主体突破1.3万家,产业年交易额突破500亿元,直接带动就业16万人 [20]
 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举行
 陕西日报· 2025-10-03 08:00
活动期间,主办方发布《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链蓝皮书》《2025陕西省文化创意新品》,引导资源 精准配置;由非遗、文物、演艺、名山、影视等构成的陕西特色IP矩阵集中发布,充分展示陕西文创生 态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为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厚植沃土,为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奠定坚实的生 态基础。 主办方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的精准对接,成功搭建起产业协同的新平台,并 通过"线上AI匹配+线下撮合洽谈"的方式高效促成85个文创IP与产业链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约2亿 元,形成合作意向52项。活动还催生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与蚂蚁智信、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雪花啤酒等一 批"跨界CP"以及"花呗首个联名文物皮肤""非遗刺绣软装壁画走进丹麦"等成果,有力推动陕西文创产业 从资源禀赋向产业优势转化。(记者 柏桦) 9月29日至30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主办,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 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在西安举行。 此次活动以"创意陕西·链动未来"为主题,由陕西文创IP授权展、陕西文创IP授权分享活动、供需自 由洽谈、供需对接专题活动、文创IP主理人"路演"推介活 ...